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96)
2023(4177)
2022(3581)
2021(3496)
2020(3130)
2019(5974)
2018(5679)
2017(10867)
2016(6080)
2015(6369)
2014(6303)
2013(6324)
2012(6000)
2011(5420)
2010(5387)
2009(4861)
2008(4774)
2007(4147)
2006(3473)
2005(3184)
作者
(19846)
(16754)
(16628)
(16048)
(10921)
(8298)
(7473)
(6464)
(6422)
(6057)
(5970)
(5664)
(5632)
(5563)
(5461)
(5154)
(5127)
(5048)
(4966)
(4895)
(4306)
(4136)
(4076)
(3954)
(3768)
(3713)
(3705)
(3676)
(3638)
(3471)
学科
(21169)
经济(21140)
管理(16829)
(15105)
(11903)
企业(11903)
方法(10445)
数学(9290)
数学方法(9166)
(7397)
(6428)
(5659)
中国(5206)
环境(4885)
(4788)
(4279)
财务(4272)
财务管理(4263)
企业财务(4182)
(4158)
金融(4157)
技术(3961)
(3947)
及其(3931)
银行(3928)
业经(3886)
(3885)
(3780)
农业(3688)
(3660)
机构
大学(87975)
学院(86511)
研究(33635)
(32797)
经济(32036)
管理(28627)
理学(25045)
理学院(24676)
管理学(24061)
管理学院(23891)
中国(23676)
科学(23330)
(22585)
(18699)
(18575)
农业(18233)
业大(17552)
研究所(17281)
(16013)
中心(14999)
财经(13128)
(13075)
(12368)
(12143)
(11962)
农业大学(11935)
北京(11148)
经济学(10876)
(10728)
科学院(10361)
基金
项目(64072)
科学(49015)
基金(47591)
(44543)
国家(44230)
研究(39969)
科学基金(36260)
社会(25698)
自然(25514)
自然科(24915)
自然科学(24898)
基金项目(24710)
(24663)
自然科学基金(24487)
社会科(24452)
社会科学(24445)
(21217)
资助(20350)
教育(18084)
重点(14953)
(14049)
计划(13843)
编号(13551)
科研(13154)
(12984)
(12915)
科技(12717)
创新(12257)
(12116)
(11771)
期刊
(32429)
经济(32429)
学报(23613)
研究(22303)
(20421)
科学(17657)
中国(17514)
大学(16743)
学学(16273)
农业(13847)
(12552)
管理(9878)
(8097)
金融(8097)
业大(7221)
(7058)
财经(6920)
农业大学(6131)
教育(6108)
(6045)
(5953)
经济研究(5506)
技术(4954)
林业(4934)
科技(4705)
业经(4611)
问题(4434)
中国农业(3945)
自然(3804)
统计(3649)
共检索到1239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爵  刘有昌  姚炜光  周蛟  王平  
使用SPF雏鸡进行了鸡传染性囊病二价活疫苗攻击保护效果的观察。14日龄免疫2000TCID50剂量的二价苗或BJ836单价苗,免疫后14d(28日龄)分别用不同剂量(1∶1、1∶10、1∶100)的标准Ⅰ型强毒株CJ801株或标准变异株强毒1084A株进行攻击,攻击后5d剖杀观察。二价苗免疫组能抵抗极高剂量(1∶1)的CJ801株及高剂量(1∶10)的1084A株的攻击,但不能抵抗极高剂量(1∶1)的1084A株攻击。BJ836疫苗免疫组能抵抗高剂量(1∶10)的CJ801珠及低剂量(1∶100)的1084A株的攻击,但不能抵抗极高剂量(1∶1)的CJ801株及高剂量(1∶10)的1084A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爵  刘有昌  姚炜光  周蛟  王平  
使用SPF雏鸡进行鸡传染性囊病二价活疫苗的攻击保护滴度的测定。SPF雏鸡14日龄免疫,于免疫后7d、8d、9d、10d、12d、14d采血进行IBD中和抗体的测定,同时分别进行标准I型强毒CJ801株和标准变异株强毒1084A株的攻击,建立抗体滴度与攻击保护率之间的直线回归方程。二价苗免疫后14dIBD中和抗体滴度达到2968(GMT),其对CJ801株和1084株的攻击保护率分别为8921%和8259%,从而表明在免疫抗体达到2968时,免疫鸡表现对IBD强毒良好的攻击保护效果,并将此抗体滴度暂定为鸡传染性囊病二价活疫苗的中和保护滴度。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苗得园  张培君  龚玉梅  冯文达  冯杉  
应用 3批鸡传染性鼻炎二价油乳剂灭活疫苗进行了安全性和近期免疫效力检验 ,安全性试验采用 15只鸡进行 ,胸肌注射疫苗 4~ 5mL/只后 ,逐日观察 ,结果鸡只食欲、精神未见异常 ,2周后观察 ,注射部位未发现明显异常和病变。用该疫苗免疫 (0 5mL/只 )后的鸡只对A型高致病力菌株的攻击保护率可达 10 0 % ,对C型高致病力菌株的攻击保护率为 93 3%。采用B -ELISA和SPA对鸡群的抗体水平的评估表明该疫苗可激发产生较高的抗体水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范书曦  张方亮  周蛟  李汉秋  姚炜光  
鸡IBD(BKF株)油佐剂灭活疫苗是1986年研制成功的.至今,从制苗工艺研制、改进及乳化设备换型共经历了三个阶段.①开始使用的设备为组织捣碎机或高速匀浆机,其额定转(?)大都在0~2万转.此阶段完成了疫苗制造工艺的研究、检验及制造规程,但疫苗产量少,属实验室规模.②引进了胶体磨,使该疫苗的乳化工艺及生产能力均有大幅度的提高.试制出的油佐剂疫苗经实际测定,其液珠直径一般在1~5μm之间.多数集中在2~5μm之间.③引进小型高压均质机.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桂花  徐黎明  赵景壮  任广明  邵轶智  卢彤岩  
为了研发用于预防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IHN)灭活疫苗,实验以不同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在胖头鱥上皮细胞(Epithelioma papulosum cyprinid,EPC)上对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NV)进行连续传代培养,通过测定各代病毒滴度,结合病毒收获时间确定最佳增殖方案;采用不同浓度的β-丙内酯(β-propanolactone,BPL)在24℃下灭活,经安全性实验验证后确定最佳灭活条件。以不同剂量腹腔注射免疫虹鳟,以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为阴性对照组,通过检测攻毒后相对免疫保护率(relative percent survival,RPS)、免疫相关因子表达量及血清中和抗体效价来分析该疫苗的保护效果。结果显示,最佳增殖方案为以MOI为0.000 1接种,15℃培养3 d;最佳灭活条件为以终浓度3.0 mmol/L的BPL将IHNV在24℃下灭活24 h;以最佳免疫剂量10μL/尾腹腔注射免疫虹鳟,免疫后7、21、45和60 d的相对免疫保护率分别为91.37%、84.28%、84.15%和47.5%,免疫后60 d时RPS显著低于其他时间点免疫组;免疫相关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Mx-1和IFN-γ表达量在免疫后7、15和30 d脾脏和头肾中均显著上调,在第7天时达到最大值(5倍);CD4和IgM表达量在免疫后15 d脾脏和头肾中均显著上调;在免疫后第30、45和60天虹鳟血清IHNV中和抗体效价依次为67.25、43.40和29.78,呈下降趋势且各组间差异显著。研究表明,该灭活疫苗可诱导虹鳟产生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对虹鳟具有显著的免疫保护作用。本研究为IHNV灭活疫苗研发提供参考。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苗得园  张培君  龚玉梅  苗德荣  
应用阻断ELISA (B ELISA)、血凝抑制试验 (HI)和血清平板凝集试验 (SPA)方法 ,检测了鸡群用鸡传染性鼻炎A、C二价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后 0~ 390d的血清阻断ELISA、HI和平板凝集抗体消长情况 ,并绘制了相应抗体曲线。结果表明 ,鸡体按规定免疫程序免疫后 ,A型B ELISA抗体和HI抗体在测定期内一直保持比较高的水平 ,C型B ELISA抗体首免 5 0~ 180d、SPA抗体在首免后 5 0~ 60d达到高峰 ,此后抗体缓慢下降 ,但各种抗体至少可持续 390d以上。结果进一步显示了二价苗良好的免疫原性以及B ELISA和SPA较好的敏感性 ,为二价苗、各种诊断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霞  付小哲  林强  刘礼辉  牛银杰  梁红茹  李宁求  
[目的]建立鳜鱼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和弹状病毒(SCRV)二联灭活疫苗毒种库及种子批。[方法]以ISKNV-QY0910株和SCRV-GM1503株为原始毒种,扩繁10代(F1~F10)后检测各代病毒对鳜鱼脑组织细胞系(CPB)的致病性及其滴度,并检测其对鳜鱼的毒力。PCR扩增ISKNV的主衣壳蛋白(MCP)基因、RT-PCR法扩增SCRV G蛋白基因序列,检测ISKNV和SCRV毒种的特异性。对F1、F5和F10代ISKNV、SCRV毒种进行细菌、霉菌、支原体及鳜鱼蛙病毒(RANA)和神经坏死病毒(NNV)检测,检验毒种的纯粹性。分别将F1、F5和F10代ISKNV、SCRV病毒液用甲醛灭活后制备灭活疫苗,免疫鳜鱼21 d后攻毒,连续观察14 d,待鱼体稳定后统计死亡率并计算免疫保护率(RPS)。将ISKNV和SCRV毒种湿毒保存于-80℃冰箱,每6个月取3支检测病毒滴度,以确定毒种的保存期。[结果]各代次毒株感染CPB细胞后产生的CPE形态及病变速度基本相同,SCRV滴度为10~(8.58)~10~(8.875) TCID_(50)/mL,ISKNV滴度为10~(7.38)~10~(7.625) TCID_(50)/mL。F1、F5和F10代ISKNV按10~4 TCID_(50)/mL、SCRV按10~(6.5) TCID_(50)/mL对鳜鱼攻毒(每尾0.1 mL),致死率均超过90%。ISKNV和SCRV各代次毒种可分别扩增出1 300bp的MCP基因和1 500 bp的G基因,特异性良好。ISKNV、SCRV毒种无细菌、霉菌、支原体及鳜鱼蛙病毒和神经坏死病毒污染。各代次病毒灭活疫苗对鳜鱼安全有效,免疫保护率ISKNV可达92%以上,SCRV可达84%以上;湿毒-80℃保存,保存期为36个月。[结论] 10代以内ISKNV和SCRV的生物学特性稳定,可用于鳜鱼ISKNV和SCRV二联灭活疫苗的制备与检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姜北宇  刘月焕  郑世兰  景小冬  姚颖  白丽萍  
用NDV La Sota株、IBV M41株、EDS76 V HSH23株、AEV Van Roekel株为种毒,分别接种鸡胚或鸭胚,制备各种病毒抗原液,经福尔马林灭活后,采用FILTRON盒式超滤系统对制苗病毒抗原液进行浓缩,然后按一定比例混合,以司本80及吐温80为乳化剂,10号白油为佐剂,制成ND-IB-EDS76-AE四联灭活疫苗。对四联苗各项技术指标进行了测定,证明本疫苗安全、无任何副作用;免疫10-14 d后产生免疫力;ND部分效检,攻毒100%保护,每羽份含ND效价达50-123 PD50;IB部分效检,免疫21-28 d后攻毒保护率达80%-100%,IB HI效价≥1:64;...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丁山  李淑芳  李杰  唐磊  王晓冉  莫照兰  李杰  陈娟  
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是一种能感染多种鱼类的条件致病菌,引起高致死率出血性败血病,流行于我国海水养殖环境,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本研究以鳗弧菌O1、O2和O3血清型菌株为抗原,制备了鳗弧菌三价灭活疫苗,以腹腔注射途径对健康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80.2±4.7)g进行一次免疫,在一次免疫后60 d以同等剂量和途径进行二次免疫。对一免组进行150 d的观测,结果显示,大菱鲆血清的3种抗原的特异抗体水平在免疫后14 d显著升高(P0.05);二免大菱鲆的RPS值均高于70%,高于同期一免大菱鲆。上述结果显示,以鳗弧菌三价灭活疫苗一次免疫大菱鲆,抗体持续期不少于150 d,有效免疫保护期(RPS>70%)不少于120 d;二次免疫大菱鲆,抗体持续期和有效免疫保护期(RPS>70%)均不少于150 d。空白组最终体重略高于免疫组,但2组的特定生长率(SGR)无明显差异,说明三价疫苗对大菱鲆生长没有影响。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杰  李淑芳  丁山  唐磊  李贵阳  莫照兰  李杰  陈娟  
本研究分析了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O1/O2血清型二价灭活疫苗免疫大菱鲆后的抗体持续期和免疫保护期。以鳗弧菌O1血清型VAM003株和O2血清型VAM007株为抗原制备了福尔马林灭活二价疫苗,将疫苗按照三种剂量(10~7 cells/尾、10~8 cells/尾、10~9 cells/尾)以腹腔注射途径免疫大菱鲆,在免疫后3 d、7 d、14 d、30 d、60 d、90 d、120 d、150 d,用血清凝集实验检测了免疫鱼血清的VAM003和VAM007抗体效价,用攻毒实验检测了疫苗的免疫保护率(RPS)。结果显示,在免疫后7 d三个剂量组的大菱鲆均产生了特异抗体,并获得27%~60%的RPS。三个剂量组大菱鲆的O1血清型抗体持续期分别>90 d (10~7 cells/尾组)、>150 d (10~8 cells/尾组)、>150 d (10~9cells/尾组),而三个剂量组大菱鲆的O2血清型抗体持续期均>150 d。三个剂量组的大菱鲆获得的免疫保护持续期均>150 d;以RPS>75%为有效免疫保护,各剂量组大菱鲆抵抗O1血清型病原感染的有效免疫保护期为:14~120d(10~7 cells组)、14~120 d (10~8 cells/尾)、14~150 d (10~9 cells/尾),抵抗O2血清型病原感染的有效免疫保护期为:14~60 d (10~7 cells组)、14~120 d (10~8 cells/尾)、14~120 d (10~9 cells/尾)。研究结果表明鳗弧菌二价灭活疫苗可为大菱鲆提供有效而稳定的免疫保护,获得的抗体持续期和免疫保护期为该疫苗的临床中试研究提供了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小蕾  林健  杨志远  刘立新  段会娟  程慧敏  赵际成  潘洁  刘月焕  
【目的】评价鸭坦布苏病毒病灭活疫苗2种效力评价方法平行关系,为采用血清学检验技术替代鸭坦布苏病毒病灭活疫苗本动物攻毒效力检验奠定基础。【方法】3批疫苗实验室制品分别以0.15、0.3、0.5、1.0 mL经肌肉注射途径免疫51日龄青年鸭和260日龄产蛋鸭,首次免疫后14 d,按相同的剂量和途径进行二次免疫。二免后28日采血,分离血清并测定血清的HI抗体效价,根据抗体效价对试验鸭分组,并分别经肌肉注射途径接种0.5 mL(100 DID_(50))的鸭坦布苏病毒。攻毒后2 d采血,分离病毒,产蛋鸭攻毒后8 d剖检,观察卵巢病变。比较和分析HI抗体效价和攻毒保护结果的相关性。【结果】免疫青年鸭HI抗体效价≤1﹕5、1﹕10、1﹕20、1﹕40、1﹕80、1﹕160、1﹕320、1﹕640组保护率分别为50%(20/40)、43.8%(7/16)、74.3%(26/35)、86.7%(26/30)、96.6%(57/59)、92.7%(51/55)、95%(38/40)和100%(11/11),HI抗体效价低于1﹕20时攻毒保护率为48.2%,效价1﹕20时攻毒保护率为74.3%,效价1﹕40及以上时攻毒保护率达93.8%。免疫产蛋鸭HI抗体效价≤1﹕5、1﹕20、1﹕40和1﹕80组保护率分别为66.7%(12/18)、83.3%(10/12)、95.2%(20/21)和100%(15/15);HI抗体效价1﹕10、1﹕160、1﹕320和1﹕640组保护比例分别为2/3、7/7、1/1和2/2;HI抗体效价为1﹕10及以下时攻毒保护率为66.7%,效价1﹕20时攻毒保护率为83.3%,效价1﹕40及以上时攻毒保护率达97.8%。青年鸭和产蛋鸭的HI抗体效价与攻毒保护率之间均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905(P<0.01)和0.932(P<0.01)。【结论】鸭坦布苏病毒病灭活疫苗(HB株)免疫后HI抗体与攻毒保护率存在正相关,可替代免疫攻毒法用于鸭坦布苏病毒病灭活疫苗的效力评价,初步将HI抗体效价1﹕20定为鸭坦布苏病毒病灭活疫苗免疫后产生抗体保护的标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詹丽娥  陆冰洋  刘华栋  王彩先  唐娟  詹海杰  李芹  王建忠  丁壮  
通过RT-PCR方法从山西省不同地区养鸡场病、死鸡法氏囊组织中扩增得到IBDV SX/12 VP2基因全长,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测序分析结果表明,IBDV SX/12 VP2全长为1 356 bp,推导其编码452个氨基酸;核苷酸与氨基酸同源性分析显示,二者均与超强参考毒株同源性较高,分别为99.2%和99.6%;遗传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IB-DV SX/12与超强参考毒株位于同一进化分支,IBDV SX/12高变区关键氨基酸具有以下特征:222S,249Q,254G,256I,279D,284A,294I,299S以及SWSASGS七肽区不变,超强参考毒株高变区关键氨基酸为:22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文科  陈冠春  王笑梅  
从暴发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死亡率63.51%的病死鸡中,分离出一株IBD病毒(IBDV)901株。经检测,901株是一株IBDV超强毒株,可使31日龄健康雏鸡71.4%死亡,10日龄SPF鸡胚和30日龄SPF雏鸡100%死亡。死亡鸡再现了自然暴发IBD的典型病变。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建和  陆苹  赵渝  李晖  
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BDV)攻击 4周龄的非免疫鸡 ,以超速离心法从感染鸡法氏囊组织中分离、纯化IBDV ,应用蛋白酶K消化和Trizol(异硫氰酸胍 -酚 -氯仿法 )处理 2种方法从纯化的IBDV中抽提dsRNA。通过低熔点琼脂糖割胶 -酚 -氯仿抽提可获得纯化的dsRNA ,研究发现应用蛋白酶K消化获得的纯化RNA产量高 ,用其作模板进行RT -PCR可扩增IBDV基因组全长cDNAA片段和B片段、VP2基因和VP2 - 4 - 3基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文惠  胡毓骥  曹春景  肖治军  赵金旺  
通过近三年试验,研制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毒株IB H_(120)细胞弱毒苗,经室内外近40万羽雏鸡免疫试验表明:该苗以每羽0.01ml滴鼻、点眼或口服免疫4~12日龄雏鸡,7d后产生免疫力;免疫后17d、32d、60d抗标准强毒攻击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88.7%、87.5%、87.5%,免疫期可达二个月;其最小免疫量为0.001ml/羽;以10个免疫剂量接种雏鸡无任何不良反应,安全性能良好;-20℃保存半年、4℃保存一个月效力不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