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466)
- 2022(415)
- 2021(416)
- 2020(356)
- 2019(870)
- 2018(847)
- 2017(1935)
- 2016(1086)
- 2015(1123)
- 2014(1208)
- 2013(1235)
- 2012(1151)
- 2011(1056)
- 2010(1001)
- 2009(985)
- 2008(896)
- 2007(727)
- 2006(649)
- 2005(607)
- 2004(595)
- 学科
- 土地(7051)
- 济(5261)
- 经济(5259)
- 学(3490)
- 经济学(2992)
- 问题(2831)
- 农(1494)
- 管理(1486)
- 城市(1190)
- 业(1107)
- 发(996)
- 农业(933)
- 方法(800)
- 中国(787)
- 法(784)
- 数学(736)
- 数学方法(730)
- 土地法(702)
- 开发(638)
- 利用(612)
- 环境(612)
- 财(603)
- 城市经济(594)
- 资源(545)
- 制(535)
- 财政(532)
- 体(522)
- 经济管理(494)
- 政(455)
- 地方(447)
- 机构
- 大学(15036)
- 学院(13896)
- 研究(6621)
- 济(5250)
- 管理(5249)
- 中国(5176)
- 经济(5155)
- 理学(4311)
- 理学院(4223)
- 管理学(4156)
- 管理学院(4125)
- 京(4121)
- 科学(4106)
- 农(4066)
- 所(3629)
- 资源(3372)
- 农业(3326)
- 研究所(3323)
- 业大(3046)
- 中心(2974)
- 院(2782)
- 农业大学(2441)
- 北京(2396)
- 范(2390)
- 师范(2379)
- 江(2348)
- 土地(2327)
- 省(2165)
- 国土(2089)
- 财(2074)
共检索到238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郧文聚
2010年年底,终于有机会去日本访问,考察日本的土地整治。此行印象尤为深刻的是,自北海道到东京的航程遇上了大晴天,在飞机上俯瞰日本的国土整治,是一个新视角,更是一个适当的观察尺度,比看卫片、航片舒服多了。一路考察下来,又经过两个多月的沉淀,中间还应邀在北京师范大学做了一次有关日本土地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曹睿亮
本文通过对日本土地流转过程中所采取的有效措施的介绍,在分析日本土地流转制度的特点之后,总结出只有不断完善立法、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以及在不断进行农业从业人员素质培训、建立农业合作组织等,才能够促进中国土地流转的推进。
关键词:
日本 土地流转 制度 中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姚升
本文以美国和日本为对象,探讨两国土地信托流转的模式与特点,认为在完善中国土地信托流转制度的工作方面,首先需要加快土地信托流转立法工作的进行,其次要构建土地价值评估体系,再次要加大对土地信托的金融支持,最后应建立健全土地信托流转监管制度。
关键词:
美国 日本 土地信托 模式 特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宫蔺珈 赵谦
中国建设用地整理融资滞后制约了建设用地整理的整体效益与规模,相关立法是规范、保障建设用地融资的基本要件。日本土地区画整理融资立法在规范体例、融资组织结构确立和融资模式设定上的经验,可为中国建设用地整理融资立法予以借鉴。应健全相关立法体系,确立符合国情的多元复合型建设用地整理融资结构,完善建设用地整理融资机构的职能。
关键词:
土地区画整理 融资 立法 启示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刘德娟 林树文 曾玉荣
二战后,日本土地改良事业共经历了3个主要阶段:以《土地改良法》为依据开始确立,进而从农业整备扩充到农村整备,最终到现代内容的多样化。整个发展过程中,土地改良目标由促进农业生产扩展到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和建设生态环境。土地改良事业是受国家、都道府县和市町村三级行政管理,以土地改良区这一农民组织对设施进行维护和管理的一项以产业政策、国土政策和区域政策为目的的公共事业。日本土地改良事业的发展,对粮食供给、农业结构调整与经营主体培育、国民经济发展及农业的多功能性等方面均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日本的土地改良事业可为中国建设农田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生产力和促进规模化经营以及综合治理农村环境等提供有益的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杨 苗绘 田原
农村土地信托是一种新型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其有利于农民实现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并实现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转移,有利于广纳社会资本(包括企业资本、金融资本、城市资本),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镇化的建设。本文立足于解析走在土地制度改革前沿的日本为代表性国家,在土地流转的不同制度和实践中,探寻有利于中国土地流转信托模式创新的路径,为完善中国土地流转信托模式提供重要的借鉴。最终得出中国土地流转信托模式可以借鉴日本模式,如构建缜密的土地流转法律体系,成立统一协调的土地信托银行,推动银行和信托公司的双向融合等。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刘德娟 林树文 曾玉荣
二战后,日本土地改良事业共经历了3个主要阶段:以《土地改良法》为依据开始确立,进而从农业整备扩充到农村整备,最终到现代内容的多样化。整个发展过程中,土地改良目标由促进农业生产扩展到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和建设生态环境。土地改良事业是受国家、都道府县和市町村三级行政管理,以土地改良区这一农民组织对设施进行维护和管理的一项以产业政策、国土政策和区域政策为目的的公共事业。日本土地改良事业的发展,对粮食供给、农业结构调整与经营主体培育、国民经济发展及农业的多功能性等方面均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日本的土地改良事业可为中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谦 吴悠
中国农田基本建设公众参与积极性不高、资金投入不足的现状阻滞了农田基本建设规模的持续性扩张与预期绩效提升。相对完备的农田基本建设立法是构建农田基本建设有效运行机制的必要强制规范保障。日本土地改良立法在凸显公众参与和多样化融资渠道上的有益经验,可为中国农田基本建设立法予以借鉴。中国农田基本建设立法应指引确立农田基本建设公众参与机制并完善农田基本建设资金运营机制。
关键词:
日本 土地改良 立法 农田基本建设 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谦 吴悠
中国农田基本建设公众参与积极性不高、资金投入不足的现状阻滞了农田基本建设规模的持续性扩张与预期绩效提升。相对完备的农田基本建设立法是构建农田基本建设有效运行机制的必要强制规范保障。日本土地改良立法在凸显公众参与和多样化融资渠道上的有益经验,可为中国农田基本建设立法予以借鉴。中国农田基本建设立法应指引确立农田基本建设公众参与机制并完善农田基本建设资金运营机制。
关键词:
日本 土地改良 立法 农田基本建设 启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利民
在经济社会转型期,土地整治作为一项事关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的国家战略,如何从单纯追求增加耕地面积、保护粮食安全,向促进社会发展、保护粮食安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转变?对此,笔者进行了以下思考。其一,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土地整治政策,国土部门也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技术标准。我们应在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加以总结、分析,使国家政策上升为法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诗嫚 叶艳妹 林耀奔
实现土地的综合发展是土地整治事业的终极目标。采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和系统分析方法分析德国、日本、中国台湾地区多功能土地整治的特点与经验,探求适应新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土地整治新路径。结果表明,德国注重景观与生态保护的综合性整治,日本重视居住空间与农业用地共生,中国台湾地区聚焦优化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生"条件。结合中国政策背景和土地基本国情,得出以下启示:应健全法律制度,实现土地整治的规范化管理;强化景观生态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改善农村"三生"条件,促进乡村振兴与发展;关注人的需要和公平正义,构建城乡等值的生活条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伟忠
当前,加强农田基础建设、创建高标准农田是中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任务。日本的《土地改良法》和土地改良区的具体做法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本文系统分析了日本《土地改良法》的主要内容,土地改良区的组织体系、职能和监管以及土地改良区农田基础建设的思路、内容、程序和相关政策措施等,并对中国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在法规制度、示范建设、标准体系、长远规划等方面提供启示。
关键词:
日本 土地改良区 农田基础建设 启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正红 张世全
●加强立法,是当前土地整治中一项极其紧迫和重要的工作●土地整治不应是增加农民的额外负担,而应是要让他们得实惠当前农村土地整治存在的问题立法问题。尽管2003年以来,国土资源部陆续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和操作规范,但不可否认,从部门规范性文件到一套完善的土地整治法律法规体系,其间还有很大的距离需要跨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郧文聚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视察时,发表了一系列与土地整治相关联的观点和意见。结合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需要,深入思考和理解总书记的观点和意见,我认为要抓住两个要点:一是宣传并落实好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二是研究并提出对策,深化改革,确保实现国家粮食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罗林涛
农村土地整治目的是通过对农村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实现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观。农村土地整治一般面积规模大、投资多、期限长而且协调难度大。这就必须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