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66)
- 2023(10100)
- 2022(8836)
- 2021(8522)
- 2020(6809)
- 2019(15840)
- 2018(15763)
- 2017(30484)
- 2016(16681)
- 2015(18703)
- 2014(18639)
- 2013(18285)
- 2012(16444)
- 2011(14717)
- 2010(14432)
- 2009(12991)
- 2008(12294)
- 2007(10449)
- 2006(8967)
- 2005(7527)
- 学科
- 济(62187)
- 经济(62122)
- 管理(46378)
- 业(43561)
- 企(36556)
- 企业(36556)
- 方法(30007)
- 数学(25816)
- 数学方法(25518)
- 农(17323)
- 中国(15889)
- 业经(14781)
- 学(14635)
- 财(14520)
- 地方(13315)
- 农业(11755)
- 理论(11510)
- 贸(10895)
- 贸易(10890)
- 和(10850)
- 易(10562)
- 环境(10389)
- 技术(10268)
- 制(10005)
- 教育(9743)
- 务(9538)
- 财务(9479)
- 财务管理(9464)
- 划(9008)
- 企业财务(8963)
- 机构
- 大学(228991)
- 学院(228882)
- 管理(94137)
- 济(84091)
- 理学(82625)
- 经济(82099)
- 理学院(81730)
- 管理学(80349)
- 管理学院(79952)
- 研究(73588)
- 中国(52019)
- 京(48511)
- 科学(48188)
- 财(36851)
- 所(36542)
- 农(36398)
- 业大(36120)
- 研究所(33778)
- 中心(32990)
- 江(31534)
- 范(30836)
- 师范(30572)
- 财经(30487)
- 北京(30394)
- 农业(28631)
- 经(27738)
- 院(27139)
- 州(26331)
- 技术(25272)
- 师范大学(24700)
- 基金
- 项目(165601)
- 科学(129455)
- 研究(122466)
- 基金(118408)
- 家(102829)
- 国家(101938)
- 科学基金(87566)
- 社会(74554)
- 社会科(70469)
- 社会科学(70450)
- 省(65835)
- 基金项目(63911)
- 自然(57677)
- 自然科(56286)
- 自然科学(56276)
- 教育(55898)
- 划(55342)
- 自然科学基金(55221)
- 编号(51417)
- 资助(47989)
- 成果(41189)
- 重点(36585)
- 部(35579)
- 发(35369)
- 课题(34967)
- 创(34780)
- 创新(32253)
- 项目编号(32022)
- 科研(31669)
- 大学(30713)
共检索到3155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淑勤 李新辉 石存斌 赖子尼 潘厚军 李凯彬
采用PCR方法,追踪养殖鳜的亲鱼、子代、饵料鱼及与鳜养殖环境相关的水体生物和非生物因子中鳜鱼病毒的存在状况,并探讨鳜鱼病毒的传播途径。本研究中,鳜鱼塘水体中采集的除鳜以外的其他生物、底泥及水样的核酸抽提样本PCR扩增病毒结果呈阴性;感染病毒的亲鱼,其性腺中可检测出病毒,其子代组织病毒检测亦呈阳性。研究获得病毒可以在鳜体内呈潜伏状态存在和病毒可以垂直传播的一些证据。
关键词:
鳜鱼病毒 聚合酶链式反应 传播途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汝少国 姜明 李永祺 贾翠红
中国对虾杆状病毒垂直传播途径的研究对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培育健康的对虾种质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利用电镜技术,对中国对虾亲虾的卵巢、卵细胞和无节幼体、状幼体、糠虾、仔虾、幼成虾进行病毒检测,结果发现卵巢和卵细胞中有似病毒粒子,无节幼体、糠虾、仔虾、幼成虾有杆状病毒感染,并初步探讨了中国对虾杆状病毒垂直传播的可能性
关键词:
中国对虾,杆状病毒,垂直传播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段彦丽 曲良建 王玉珠 张永安 陶万强 关玲 杨忠岐
用不同浓度的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亚致死剂量感染美国白蛾4龄和5龄幼虫,并分别收集不同处理的残余带毒试虫进行室内传代饲养。结果表明:病毒对寄主昆虫不仅具有直接致死作用,而且对蛹重和雌虫产卵量均有明显影响,尤其是对亲代、子一代和子二代寄主昆虫。对病毒传播途径的研究证实HcNPV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到寄主种群中。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倪秦伟 孙阳 刘林怡 吕利群
为了研究Ⅱ型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Ⅱ)的流行规律,本实验基于稀有鮈鲫感染GCRV-JX02的研究模型,利用分子生物学检测、逆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等方法开展GCRV-Ⅱ水平和垂直传播的研究。结果显示,水平传播中浸泡感染和共培养感染都能使稀有鮈鲫成为GCRV-Ⅱ的无症状携带者,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0%和80%;其中共培养感染直接导致8%的稀有鮈鲫死亡。感染后无症状的稀有鮈鲫经热休克处理,浸泡感染与共培养感染组的死亡率分别为57.14%和100%,总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0.95%和100%。腹腔注射感染GCRV-JX02后存活的无症状稀有鮈鲫每0.01 g精巢与卵巢中病毒拷贝数分别为3.64×10~6和6.84×10~6个。垂直传播实验中稀有鮈鲫单个的卵子、未受精卵、受精卵和幼鱼的平均病毒拷贝数为1.98×10~3、1.15×10~4、4.75×10~3和6.74×10~4个,幼鱼中病毒的拷贝数显著高于卵子与受精卵时期,表明GCRV-JX02不仅能够在稀有鮈鲫中垂直传播,还能伴随幼鱼的发育不断扩增。本研究阐明了不同传播途径下GCRV-Ⅱ的传播潜力,有助于评估草鱼出血病的流行风险,且为筛选阻断草鱼呼肠孤病毒传播的药物提供了有效的动物模型。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新辉 吴淑勤 李凯彬 潘厚军 黄志斌 石存斌
提取鳜鱼病毒核酸 ,分别用DNase、RNase和绿豆芽核酸酶处理表明 ,该病毒为双链DNA病毒 ,用带EcoRⅠ酶切位点的随机引物扩增病毒核酸 ,获得扩增核酸带谱 ,经低熔点琼脂糖回收PCR产物 ,与质粒pUC19连接 ,获得三个重组子 ,已经对两个小插入片断进行了序列分析 ,插入序列分别为 36 9bp和 45 0bp。GenBank检测显示 ,尚未有类似的序列报导。
关键词:
鳜鱼 病毒 核酸 克隆 序列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于佐安 王崇明 李赟 任伟成 蔡玉勇
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已被证实为是一种对养殖栉孔扇贝危害极大的病原体,探讨其传播途径是防控扇贝"大规模死亡症"的前提之一。将亲贝各放在一独立育苗水体内产卵、孵化,并进行幼虫培育。通过春季和秋季室内人工育苗,从40个独立育苗水体中,采获亲贝、卵各23个家系样品,受精卵、D形幼虫、壳顶幼虫各12个家系样品,眼点幼虫2个家系样品。采用间接ELISA法、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和电子显微镜技术对亲贝、卵和发育各期的幼虫进行定性和定位的检测。结果发现,栉孔扇贝的性腺组织中存在病毒粒子,而卵、受精卵及各期发育幼虫体内均未检测到病毒。由此可以判断:AVNV可以感染栉孔扇贝的性腺,但并不存在卵内垂直传播的可能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昌福 杨军 刘远高 何广文
为了探讨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暴发性疾病的传染途径和致病病原,取呈现暴发性疾病典型症状的克氏原螯虾的组织与内脏,制作成螯虾肉糜后分为3份,分别采用抗生素除菌、不做任何处理和在100℃水浴锅中保持1 h等3种方法将螯虾肉糜处理后,连续投喂体重(5.6±0.3)g的幼年虾、体重(17.5±0.4)g的青年虾和体重(24.6±0.5)g的成年虾7 d后,继续饲养观察28 d,比较了各试验组螯虾的死亡率。结果表明,口服经过抗生素除菌和未经任何处理的患病螯虾组织能导致健康试验螯虾发病而死亡,而且青年虾和成年虾死亡数量较幼年虾多;与加热处理患病螯虾组织相比,未经处理的患病螯虾...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暴发性疾病 病原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田晓丽 付红艳
文章基于一个双寡头古诺竞争模型,探讨了非生产性研发企业在技术授权与纵向兼并这两种技术传播途径之间的选择及其福利效应。研究发现:(1)如果技术创新程度较低,则研发企业的最优策略是技术授权,而如果技术创新程度较高,则最优策略是纵向兼并,这不同于Sandonis和Fauli-Oller(2006)的研究结论;(2)无论技术创新程度高低,从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角度看,研发企业的纵向兼并要优于技术授权。因此,政府应鼓励研发企业兼并生产企业,或者引导生产企业组建研发部门进行自主创新。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高健 李鲲鹏 宋逢明
本文应用近似因子模型以及因子增广的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了1995~2009年间美国的经济冲击对我国经济的传播渠道。本文发现出口和消费者信息指数比进口以及金融市场对美国的经济冲击更为敏感;而就冲击的类型来看,美国经济的需求冲击比供给冲击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更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耀辉 王凯璇 孙鹏
本文以流感为例考察了高铁对病毒传播的影响。流感每年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健康和经济负担。作为一种新型出行方式,高铁可能会对既有的流感传播模式带来两方面的冲击:一方面,高铁缩短了旅行时间,减少了人们暴露在人员密集的车厢的时间,这会降低感染病毒的风险;另一方面,高铁会刺激出行量的增加,从而增加人们的接触率,这会提高感染病毒的风险。本文利用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数据库中的省级月度面板数据研究发现,高铁开通对流感发病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每增加一个高铁站点,流感发病率会增加0.032个单位。机制分析表明,高铁推动了全社会人员流动的增加,从而加快了病毒传播速度。同时,高铁对流感的影响还因为人口年龄结构、医疗资源和路网密度的差异而产生异质性。成本-收益分析的结果表明,在流感高峰月份关闭高铁系统是不经济的,本文的结论为在重大疫情防控中如何选择合适的公共政策提供了经验依据。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张莉 黄倢
病毒受体在介导病毒与易感细胞的特异性结合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病毒受体对了解病毒与细胞的相互作用、病毒的致病机制以及病害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研究病毒受体的6种主要生物技术: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病毒铺覆蛋白印迹技术、层析法、酵母双杂交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受体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并例举了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旨在为病害防治以及相关科研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病毒受体 生物技术 应用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罗展 黄倢 周丽
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是引起养殖对虾大规模死亡的病原。在过去的10年中,各国学者不断地寻找预防和控制WSSV感染的方法及途径。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和抗体与噬菌体展示单链抗体、免疫增强剂、重组蛋白疫苗和灭活疫苗、遗传育种、RNAi等几种方法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开发抗WSSV药物和饵料,更有效地防治WSSV及相关科研提供参考。
关键词:
白斑综合征病毒 抗病毒 途径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赖坤龙 王海峰 徐钟天 崔娜
稻飞虱是水稻主要害虫,能够传播多种水稻病毒,严重威胁亚洲水稻生产.稻飞虱主要包括灰飞虱、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灰飞虱传播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和水稻条纹病毒,褐飞虱传播水稻齿叶矮缩病毒和水稻草矮病毒,白背飞虱传播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本文介绍了3种稻飞虱的基本特性及5种水稻病毒的基因功能和致病特征,详细阐述了稻飞虱与水稻病毒的互作机制,总结了病毒在稻飞虱体内的传播路线及传播障碍,为综合防控稻飞虱传播的水稻病毒病提供参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尊练 吴云锋 史联联 阎玉让 严小良 郭建伟
2004-12~2005-01,从陕西省线辣椒主产区随机采集3个线辣椒品种的28份种子样品,经酶联免疫吸附法(EL ISA)和RT-PCR法检测发现,28份种子样品中,与烟草花叶病毒(TM V)抗血清呈阳性反应者占14.29%,呈弱阳性或可疑反应者占42.86%;与黄瓜花叶病毒(CM V)抗血清呈阳性反应者占7.14%,呈弱阳性或可疑反应者占46.43%;仅有1份种子(占3.57%)与马铃薯Y病毒(PVY)抗血清出现弱阳性或可疑反应,其余均为阴性反应。线辣椒苗期生长观察试验表明,只有对TM V表现强阳性反应的3份种子样品,在出苗后40 d出现轻型花叶症状,其他对TM V,CM V和PVY表现弱...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陆虎
文章在深入分析地方文化的内涵、地方文化对提升城市品牌和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的前提下,明确高职院校与地方文化的关系以及高职院校在传播地方文化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通过对高职院校传播地方文化有效途径的研究,使得高职院校、地方文化和地方经济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地方文化 传播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