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19)
2023(5660)
2022(4652)
2021(4152)
2020(3518)
2019(7591)
2018(7579)
2017(14258)
2016(7801)
2015(8841)
2014(8843)
2013(8640)
2012(7971)
2011(7180)
2010(7212)
2009(6892)
2008(6945)
2007(6394)
2006(5709)
2005(5453)
作者
(23333)
(19547)
(19354)
(18551)
(12382)
(9280)
(8773)
(7410)
(7313)
(7015)
(6792)
(6603)
(6491)
(6384)
(6334)
(5966)
(5858)
(5805)
(5723)
(5671)
(5056)
(4764)
(4755)
(4478)
(4465)
(4378)
(4325)
(4280)
(3943)
(3882)
学科
管理(33180)
(30526)
(29250)
经济(29185)
(26569)
企业(26569)
技术(12777)
(11434)
方法(11291)
(11202)
数学(9499)
数学方法(9413)
(9120)
(8044)
业经(8006)
中国(7623)
技术管理(7412)
体制(7000)
(6817)
财务(6794)
财务管理(6776)
企业财务(6456)
(5924)
银行(5912)
农业(5664)
(5625)
环境(5583)
(5574)
(5520)
金融(5518)
机构
大学(117181)
学院(117068)
(50943)
经济(49917)
管理(45348)
研究(40185)
理学(38691)
理学院(38339)
管理学(37858)
管理学院(37623)
中国(30757)
(25503)
(24525)
科学(22908)
(20607)
(20346)
财经(19383)
(19090)
中心(18260)
研究所(18071)
(17512)
业大(17481)
农业(16154)
经济学(15759)
北京(15134)
(14421)
财经大学(14293)
(14201)
经济学院(14149)
技术(13304)
基金
项目(76975)
科学(61439)
研究(57714)
基金(56511)
(49305)
国家(48930)
科学基金(42061)
社会(37867)
社会科(36042)
社会科学(36036)
(30154)
基金项目(29638)
教育(26346)
自然(26045)
自然科(25417)
自然科学(25412)
(25025)
自然科学基金(24982)
编号(22625)
资助(22327)
(21075)
成果(18581)
(18027)
重点(17693)
(17514)
创新(16633)
国家社会(16372)
(16266)
课题(15943)
教育部(15510)
期刊
(58491)
经济(58491)
研究(35599)
中国(27726)
(21709)
(19219)
管理(18916)
学报(17415)
科学(17000)
大学(13827)
技术(13380)
学学(13182)
农业(13154)
教育(12298)
(10929)
金融(10929)
财经(10337)
(8871)
业经(8771)
经济研究(8541)
技术经济(7582)
问题(7480)
科技(7256)
(7004)
(5833)
(5722)
论坛(5722)
(5702)
世界(5659)
现代(5566)
共检索到1826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江岚  黎玥  申晓东  韩碧泽  李建光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帆  张世萍  韩凯佳  李贤  王春芳  谭肖英  
研究了不同投喂频率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摄食率、特定生长率、饵料效率、体重分化、鱼体组成的影响。试验共设5组不同投喂频率(2、3、4、12次/d和24次/d),每组3个重复,试验持续30 d。结果显示:投喂频率4次/d组的摄食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随着投喂频率增加,各试验组组内个体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黄鳝的规格趋于整齐。试验各组黄鳝的鱼体成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饵料蛋白质和能量的表观...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龚小玲  鲍宝龙  苏锦祥  
研究了牙鲆仔鱼在轮虫、卤虫无节幼体混合饵料期的摄食能力及饵料选择性指标,结果表明,在开口后的第8天、第10天、第11天以轮虫为喜好性饵料,且最适的密度为10ind/mL,在开口后第10天对卤虫无节幼体开始有了一定的摄食能力;在开口后的第13天以后以卤虫无节幼体作为喜好性饵料;在开口后第15天开始放弃对轮虫的选择,可以以卤虫无节幼体作为唯一的食物来源;在轮虫、卤虫无节幼体混合饵料期,轮虫的最适密度是7~10ind/mL,卤虫无节幼体的最适密度是5~7ind/mL。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卫军  董根  李焕军  刘兆存  李彬  冯艳微  杨建敏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江双林  赵从明  王彦怀  尹晖  孙耀  石晓勇  
以等边金藻3011为饵料,采用室内流水法,在12、20和24℃3个温度和不同的壳长、饵料浓度下,测定并计算了温度、壳长和饵料浓度与菲律宾蛤仔摄食率的关系,并建立了相关数学模型。结果显示,在实验条件范围内,摄食率随着饵料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且符合幂函数方程。摄食率可以用温度、壳长和饵料浓度的自然对数方程表示,其模型为:IR=21.2LnT+20.06LnL+7.10LnC-97.95,经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其相关系数呈非常显著水平。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丽  许国焕  郭慧青  江永明  王珺  董小林  
对摄食不同饵料(冰鲜小杂鱼和配合饲料)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初始体重为(4.87±0.02)g)生长性能、形体指标和体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饲喂冰鲜小杂鱼组的加州鲈末均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成活率、肥满度、肌肉粗蛋白质和脂肪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1),饲料系数、肝体比和脏体比显著低于配合饲料组(P<0.01)。结果表明:饲喂冰鲜小杂鱼组可显著提高加州鲈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改善加州鲈体形和肌肉品质。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勇  孙耀  唐启升  
将Eggers模型移入实验室大型玻璃钢水槽中,采用3种室内可能得到的实验饵料:冷冻细脚长(Themistogra cilipes)、天然成体卤虫(Artemissalina)和小黄鱼糜(Fishsilage),在流水条件下,比较黄渤海主要中上层小型鱼类玉筋鱼(Ammodytepersonatus)对上述3种饵料的摄食、生长和生态转换效率等生态能量学特征。结果显示,3种饵料中,虽然玉筋鱼对细脚长的能量生态转换效率较高,但是其湿重摄食量[g/(100g·d)FW]和能量摄食量[kJ/(100g·d)]都比较低,生长情况较差;卤虫的食物生态转换效率较高,湿重摄食量较多、生长情况较好;鱼糜的能量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郁二蒙  张振男  夏耘  谢骏  王广军  余德光  
为了探究投喂冰鲜杂鱼和人工配合饲料对大口黑鲈肠道菌群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PCR-DGGE)对摄食不同饵料的2组鲈鱼肠道内容物的细菌群落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冰鲜组与饲料组的大口黑鲈肠道菌群组成相似性较低(相似性24%),且冰鲜组肠道菌群多样性高于饲料组。对2组大口黑鲈中共有条带和特异性条带进一步测序分析显示,2组大口黑鲈肠道共有菌有红螺菌、梭菌、保科爱德华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蓝细菌。冰鲜组大口黑鲈肠道中的特异性菌归属为拟杆菌、肉食杆菌、魏斯氏菌和邻单胞菌;饲料组大口黑鲈肠道中的特异性菌归属为黄杆菌、鲸杆菌、柠檬明串珠菌、缺陷短波单胞菌。研究表明,与投喂冰鲜杂鱼的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姚永锋  张继红  方建光  房景辉  高亚平  任黎华  张义涛  
为了解刺参摄食的生理生态学特性,本实验在室内模拟研究了不同体质量刺参[A(4.77±0.95)g、B(15.12±1.14)g、C(34.77±7.95)g、D(78.13±4.99)g]的有机物摄食率、吸收效率分别对饵料质量[Ⅰ(100%海泥)、Ⅱ(88%海泥+12%海带粉)、Ⅲ(76%海泥+24%海带粉)、Ⅳ(64%海泥+36%海带粉)]及温度[(5.1±0.4)、(10.9±0.7)、(12.5±0.6)、(14.2±0.7)和(16.1±0.6)℃]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摄食率(OIR)与饵料质量(OC)回归方程为OIR=a×OC/(OC+b),其中a、b分别为最大摄食率与半饱和常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文豪  陈孝煊  张冬晓  陈昌福  
对草鱼摄食人工配合饲料和紫背浮萍后其肠道内好氧和兼性厌氧细菌的数量和组成进行了研究。将摄食后的草鱼分别于3、6、12、24、48和72h取样,对其前、中、后肠内的细菌数量和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摄食前,草鱼肠道中的细菌数量为105cfu/g~106cfu/g,摄食人工配合饲料和紫背浮萍后,细菌数量呈现先增加(达到106cfu/g~108cfu/g)后减少的趋势。人工配合饲料和紫背浮萍中的细菌数量分别为104cfu/g和106cfu/g。摄食后,肠道菌群的组成发生变化,其组成与人工配合饲料或紫背浮萍相似。饵料中的菌群在摄食后48h内可以影响草鱼的肠道中的菌群的数量及组成。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孙耀  张波  陈超  唐启升  
采用室内流水模拟法测定了摄食水平与饵料生物种类对真鲷.黑鲷、黑鲪特定生长率和生长效率的影响。3种实验鱼类的特定生长率均随摄食水平增大显减速增长趋势,二者间的定量关系可用对数曲线描述;而其生长效率则均随摄食水平增大呈倒“U”形变化趋势,二者间的定量关系可用二次曲线描述。曲线相关检验结果表明,其特定生长率和生长效率与摄自水平之间均是显著相关关系。依据上述定量关系,分别求得3种鱼的维持摄食量和最佳摄食量,其中黑鲪的维持摄食量最低。以玉筋鱼为饵料时,3种鱼类的特定生长率和生长效率湿重均显著高于摄食鹰爪糙对虾,但用能值计算的生长效率则没有这种差异。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班赛男  朱传忠  杨新冬  陈伟军  李栋  夏冬梅  杨生灿  陈晶  孙云章  易敢峰  
为探究三种不同饵料对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生长性能、体成分和消化酶的影响,实验选取初始体重为(113.56±11.82)g的翘嘴鳜900尾,随机分成3组,分别投喂活饵料鱼、冰鲜饵料鱼和商品饲料,进行60 d的养殖试验。结果显示:(1)冰鲜组、活饵组和饲料组翘嘴鳜的成活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效率均无显著性差异。饲料组翘嘴鳜肥满度显著小于其他两组,肝体比和脏体比均显著大于其他两组。(2)三组翘嘴鳜体成分中的水分、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均没有显著性差异。(3)翘嘴鳜肌肉各种氨基酸含量和总氨基酸量在三组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饲料组翘嘴鳜肌肉中不饱和脂肪酸中的棕榈油酸、油酸、亚油酸、花生烯酸、EPA、神经酸、DHA的含量及总饱和脂肪酸、总单不饱和脂肪酸、总多不饱和脂肪酸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4)肝脏脂肪酶、肠道淀粉酶的活性在三组翘嘴鳜之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冰鲜组翘嘴鳜肝脏淀粉酶、肠道脂肪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结果表明:翘嘴鳜经过驯化可以摄食配合饲料,且不影响其生长性能。翘嘴鳜摄食饲料后,其肌肉氨基酸没有发生显著性的变化,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显著升高。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常亚青  王子臣  王国江  
对虾夷马粪海胆在10.0~25.0℃水温下单独投喂海带、裙带菜、石莼及15.4~17.8℃混合投喂海带、裙带菜、石莼、铜藻、角叉菜的不同组合和21.6~27.4℃饥饿状态下的摄食、生长及成活进行了试验研究。海胆体重与壳直径的关系为G=0.43132D2.9958。海胆对海带、裙带菜、石莼的日摄食率依次降低且随水温变化而异。1.0~3.6cm幼海胆在10.0~25.0℃下摄食上述海藻均可保持较快的生长速度(0.5×10-2~3.0×10-2cm/个·天),1.0cm幼海胆在19.0℃时生长最快,而3.6~5.0cm成海胆在16.0℃时最快。水温上升至25.0℃,5.0cm以上成海胆体重出现负生长...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储庆  吴建平  钟俊生  杨海萍  刘海林  张志勇  
以中华仙影海葵(Cereus sinensis Verrill)个体为实验对象,通过改变底质、投喂频次和投喂量等,探究底质和饵料投喂方式对中华仙影海葵个体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砂质底质和无底质培养对海葵个体生长影响差异不显著;培养密度33.3 ind/m2、50.0 ind/m2、66.7 ind/m2、88.3 ind/m2和100.0 ind/m2对海葵个体生长影响差异不显著。不同投饵频次和不同投饵量对中华仙影海葵个体生长影响差异显著。当投饵频次减少到4天一次时,海葵个体生长减慢,其口盘直径增长率为0.84%,而高频次投喂组1天一次、2天一次和3天一次海葵个体生长较快,其口盘直径增长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