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35)
2023(10338)
2022(9245)
2021(8824)
2020(7465)
2019(17378)
2018(17480)
2017(33426)
2016(18791)
2015(21231)
2014(21330)
2013(21007)
2012(19431)
2011(17617)
2010(17537)
2009(15917)
2008(15482)
2007(13427)
2006(11775)
2005(10190)
作者
(56119)
(46401)
(46233)
(43805)
(29801)
(22234)
(20928)
(18471)
(17833)
(16668)
(16132)
(15632)
(14783)
(14763)
(14434)
(14219)
(14069)
(13738)
(13330)
(13230)
(11753)
(11574)
(11287)
(10715)
(10489)
(10431)
(10304)
(10222)
(9488)
(9282)
学科
(69816)
经济(69724)
管理(53316)
(49550)
(42126)
企业(42126)
方法(33871)
数学(28520)
数学方法(28156)
(19315)
(18980)
中国(17609)
(16761)
业经(16100)
地方(13957)
理论(13803)
(12788)
农业(12568)
(12357)
(11871)
贸易(11865)
(11470)
技术(11379)
环境(11267)
(10913)
财务(10845)
财务管理(10826)
教育(10533)
(10522)
银行(10462)
机构
大学(268640)
学院(265278)
管理(106022)
(96144)
经济(93830)
理学(92354)
理学院(91259)
管理学(89547)
研究(89319)
管理学院(89085)
中国(64177)
科学(59978)
(58277)
(47348)
(46327)
(43837)
业大(43676)
研究所(42803)
中心(39515)
(38238)
农业(37532)
(36580)
北京(36512)
师范(36181)
财经(35693)
(32517)
(32377)
(31283)
技术(29742)
师范大学(29413)
基金
项目(187727)
科学(146277)
研究(134919)
基金(134812)
(118763)
国家(117778)
科学基金(100033)
社会(81302)
社会科(76743)
社会科学(76722)
(74154)
基金项目(72453)
自然(67649)
自然科(66048)
自然科学(66027)
自然科学基金(64821)
(63091)
教育(62246)
资助(55571)
编号(55506)
成果(45684)
重点(41944)
(40695)
(39125)
(38928)
课题(38659)
科研(36292)
创新(36231)
计划(35208)
大学(34426)
期刊
(103770)
经济(103770)
研究(75075)
中国(48395)
学报(48094)
科学(43082)
(43050)
管理(37946)
大学(35103)
学学(32941)
教育(32070)
(31604)
农业(30299)
技术(22587)
(19021)
金融(19021)
业经(17234)
财经(16323)
图书(15994)
经济研究(15378)
(15185)
科技(14063)
(13732)
理论(13546)
问题(13526)
(13483)
业大(13081)
实践(12687)
(12687)
技术经济(12290)
共检索到3762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罗晓雯  曾令兵  江南  艾桃山  范玉顶  李波  谢德兵  孟彦  周勇  
鱼类细胞是开展鱼类病毒分离鉴定、功能基因分析以及生物制品制备等研究的重要物质基础。鳜(Siniperca chuatsi)是深受养殖者和消费者欢迎的养殖品种。随着鳜鱼养殖产量的逐年增加,其病害问题尤其是病毒病问题也日趋严重,但是,可用于鳜鱼病毒分离和基因功能分析的鳜细胞系缺乏。本研究采用组织块消化法,对来源鳜脑组织的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建立了鳜脑组织细胞系,命名为MFB。MFB细胞在28℃含10%胎牛血清的L-15中已稳定传代超过70次,第25代鳜脑组织细胞的染色体众数为56。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β-tubulin和Neu-N)鉴定MFB细胞的神经元纯度,结果显示,培养的MFB细胞为神经元类细胞。病毒敏感性实验结果显示,鳜蛙虹彩(MFRaIV)、大口黑鲈蛙虹彩(LMBRaIV)和大鲵虹彩病毒(GSIV)均可在MFB细胞中产生典型细胞病变效应,病毒滴度分别为10~(8.68±0.12)、10~(8.36±0.15)、10~(10.15±1.85) TCID_(50)/mL。使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将pEGFP-N1转入MFB细胞,转染效率可达20%。本研究建立的鳜脑组织细胞系不仅对多种蛙虹彩病毒敏感,而且转染质粒效率较高,为鳜病毒性病原的分离及基因功能研究奠定了前期基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潘李珍  樊玉珍  李根  
Aa-778单层细胞接种BTV-17后,于第三天出现细胞集聚,进而融合,脱落。细胞病变在第四天达高潮,第六天后,由于抗感染细胞繁殖逐渐覆盖单层空洞而恢复原样。用荧光抗体技术观察到Aa-778病变细胞中BTV-17包涵体和病毒抗原堆积物。TCID_(50)测定,初步表明第一代细胞病毒不仅能在Aa-778细胞中繁殖传代,而且它的毒力类似于在BHK_(21)细胞中的毒力。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津津  刘莹  于力  贾鹏  陈兵  史秀杰  郑晓聪  兰文升  何俊强  刘荭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性腺细胞系(gCo)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20世纪70年代开展草鱼出血病研究时建立的一株细胞系,迄今已传至300多代,在中国鱼类病毒学研究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形态学观察、细胞生长曲线测定、细胞周期测定、细胞核型分析、细胞凋亡检测、电镜观察等方法,对gCo的生长特性及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在该细胞中的增殖特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gCo细胞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在M199和MeM等细胞培养液中均能较好地生长,培养液中最适的胎牛血清浓度为10%。测定了gCo细胞系对sVCV病毒的敏感性,发现与鲤(Cyprinus C...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雷存科  陈中元  张奇亚  
利用3个不同物种的水生动物细胞系,包括爪蟾肾细胞系(A6)、大鲵胸腺细胞系(GSTC)和鲤上皮瘤细胞系(EPC),分别用沼泽绿牛蛙蛙病毒(RGV)和大鲵蛙病毒(ADRV)感染,进一步研究细胞病变显微形态、病毒滴度、细胞病变与不同感染时间的相关性等。结果显示,在光镜下可见感染病毒的细胞发生病变,A6和EPC细胞肿胀或破裂;GSTC细胞收缩或聚在一起形成多层。同种水产动物细胞系对不同蛙病毒的敏感性不同,在A6、EPC和GSTC细胞中,RGV的滴度分别为10~(3.6)、10~(5.9)和10~(6.6) TCID_(50)/m L;ADRV的滴度分别为10~(4.3)、10~(5.4)和10~(6...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关柠楠  兰天  陈宇龙  刘莉芳  周芬  高泽霞  
为研究鱼类骨组织细胞的特征,实验建立了团头鲂骨组织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方法,并对其生物特性进行了鉴定。以3月龄团头鲂尾椎骨及肋骨为实验材料,利用组织块培养法和胰蛋白消化法分别进行骨组织细胞培养,确定最佳培养条件:采用组织块培养法,28°C培养,M-199培养基中加入体积分数为20%的胎牛血清、25 ng/m L表皮生长因子EGF和25 ng/m L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 FGF。细胞生物学特性鉴定结果显示:细胞碱性磷酸酶、钙化结节茜素红染色及矿化结节von Kossa氏法染色均呈阳性,表明所培养的细胞具有典型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雪萍  曾令兵  陈倩  周勇  张琳琳  
采用组织块移植培养技术,对来源于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的鳍条组织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建立了青鱼鳍条组织细胞系,定名为Bc-Fin。青鱼鳍条组织细胞为成纤维样细胞,已稳定传代培养50多代,其最适培养温度为25℃,最佳培养基为l-15,最适血清浓度为15%,在最适培养条件下,青鱼鳍条组织细胞的群体倍增时间为60.6 h。青鱼鳍条组织细胞液氮冷冻保藏6个月后,经台盼蓝染色,约(90.09±4.65)%的细胞具有细胞活性,复苏后的细胞生长旺盛。细胞染色体分析显示,第16代青鱼鳍条组织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正常二倍体(2n=48),第41代细胞染色体众数为46。通过对离体培养细胞...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晓武  申亚伟  赵金良  吴明林  
为更好地开展鳜基因功能研究和药物筛选工作,提高基因转染效率,本研究以鳜囊胚期胚胎为材料,采用含有2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进行培养,建立了生长稳定的鳜胚胎细胞系MFE。在此基础上,采用绿色荧光蛋白(GFP)作为标记物,在HEK293T细胞中体外包装逆转录病毒,再感染MFE细胞系。MTT法分析表明传代后细胞培养96 h内,细胞生长率变化也经历增殖、降低到达稳定期。而且MFE细胞能稳定表达GFP基因,感染效率为20%±5%,而脂质体转染效率为3%±2%。可见包装病毒感染细胞不仅能获得稳转细胞系,效率也远高于脂质体瞬时转染。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MFE细胞系能表达Irf1、Irf3和Irf7基因,Irf1基因表达量最高。MFE细胞系受到poly I:C刺激后,Irf1、Irf3和Irf7的表达量分别升高3.5,2.3和2.1倍。因此,MFE细胞通过病毒感染可以获得较高的转染效率,该细胞可作为鳜免疫相关基因功能研究的工具。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曾令兵  李晓莉  张林  徐进  张燕  
采用组织块移植培养技术,对来源于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 Rafinesque)肾脏组织的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建立了斑点叉尾肾脏组织细胞系,定名为CCK,目前已稳定传代培养70多次。斑点叉尾肾脏组织细胞为成纤维样细胞,最佳培养基为M199,最适培养温度范围为28~32℃,培养基血清体积分数为10%。在此条件下,CCK细胞的倍增时间为38.9~41.0h。斑点叉尾肾脏细胞的集落形成效率为(74.16±3.54)%,第9代传代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正常二倍体2n=58,第33代传代细胞的染色体众数为60。液氮冷冻保存6个月后复苏的细胞经台盼兰染色检验,(86.69±1.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许晨  周勇  史玉恒  范玉顶  刘文枝  江南  赵建青  曾令兵  
为深入研究鲤疱疹病毒Ⅱ型CyHV-2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机制,以鲫脑组织细胞系(Gibel carp brain,GiCB)总RNA为模板,反转录合成cDNA,扩增获得双链cDNA,与载体pGADT7-Rec共转化酵母菌Y187,构建了GiCB细胞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以CyHV-2 ORF25编码蛋白为诱饵,与GiCB细胞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杂交,筛选与其互作的GiCB细胞受体。结果显示:GiCB细胞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转化效率为1.03×10~6 CFU/μg,滴度为1.24×10~6 CFU/mL,PCR扩增结果表明文库中插入片段的大小在1.5 kb左右。将表达CyHV-2 ORF25编码蛋白的诱饵菌与GiCB细胞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杂交后,筛选得到与ORF25编码蛋白相互作用蛋白的阳性克隆,为进一步研究CyHV-2的感染机制奠定了前期基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凤美  王飞  张雯  酒立君  罗静  吴楠  吴恒  
【目的】建立葡萄风信子体细胞胚再生体系,通过外部形态判断愈伤组织的类型,并探索胚性愈伤组织对头孢霉素和潮霉素的敏感性。【方法】以多年生葡萄风信子‘蓝穗’的盛花期叶片为试验材料,通过正交试验筛选胚性愈伤组织诱导时适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质量浓度及配比;石蜡切片法观察不同愈伤组织内部的细胞结构,诱导具有胚性的愈伤组织形成体细胞胚,进而获得再生植株;在培养基中加入头孢霉素或潮霉素,观察2种抗生素对胚性愈伤组织生长和体细胞胚发生的影响。【结果】葡萄风信子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0.5mg/L 2,4-D+0.1mg/L TDZ,在该培养基上诱导率高达100%。石蜡切片观察发现,外观质地紧密、节...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苏鑫铭  徐亚林  于春梅  曹瑞兵  周斌  陈溥言  
根据Cre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PCR扩增出Cre基因编码区,克隆于pIREShyg载体,得到重组质粒pIREShyg-Cre,转染HEK-293A细胞后经400μg.mL-1 Hygromycin B的筛选,将其中1个阳性克隆命名为293A-Cre。利用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S03109株(带有gfp报告基因表达盒及loxP位点)感染293A-Cre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PCR及Western blot检测gfp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S03109感染293A-Cre二代后loxP位点间的gfp表达盒被删除,获得重组病毒S0419。将S0419感染已...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伟  王建国  郑蒙蒙  陈小江  熊良伟  袁圣  王权  
采用对传统酶消化法稍进行改进建立了中华鳑鲏皮肤细胞的分离方法,获得RSDCs株(系)以便用于后续关于中华鳑鲏体色细胞研究。结果显示,对中华鳑鲏抑菌暂养824 h后,0.25%胰酶—EDTA消化处理35 min,用手术刀片顺鳞片方向刮除鳞片,在体式显微镜下解剖获得鱼类皮肤,采用IV型胶原酶—胰酶联合消化皮肤获得单细胞;获得的RSDCs于28°C,5%CO_2条件下进行培养,采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法测定绘制了RSDCs生长曲线;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RSDCs F_0、F_5和F_(10)上皮标记物(Kera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柳兰  杨筱珍  范朋  杨丽丽  张金彪  梁攀  洪宇航  成永旭  
实验采用Giemsa与Wright’s两种染色方法对黑褐新糠虾血细胞进行染色,根据血细胞大小,所含颗粒与否,颗粒多少和核质比将其分型,并对各型血细胞所占比例进行统计。结果表明,通过比较Giemsa染色与Wright’s染色两种方法的染色时间和效果,Wright’s染色更加适合糠虾血细胞。通过染色,将黑褐新糠虾血细胞分为3种类型,它们分别为透明细胞、半颗粒细胞和颗粒细胞。它们的胞体大小依次增大,核质比依次降低。对此3种类型血细胞比例分别统计后发现,颗粒细胞所占比例最多约(48.38%±0.05%),其次是半颗粒细胞约为(35.22%±0.04%),最少的为透明细胞约为(16.40%±0.01%)...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覃鸿妮  谢钰珍  陈罡  密苗苗  彭赛男  张勇  
【目的】通过慢病毒转染细胞构建稳定表达CRISPR/Cpf1的293 T和HT 1080细胞系,实现高效率基因编辑。【方法】PCR扩增AsCpf1和LbCpf1基因片段,酶切后克隆到慢病毒载体pLent-EF1a-MF-CMV-GFP-P2A-Puro上,将该质粒与慢病毒包装质粒psPAX2、pMD2.G共转染293FT细胞,通过抗性和荧光标记筛选得到稳定表达LbCpf1和AsCpf1的细胞系,并对单克隆细胞进行DNA、RNA特异性和反转录验证。用设计好的针对ABCG1基因的sgRNA转染单克隆细胞,通过DNA特异性和T7E1酶切验证基因敲除效率。【结果】成功构建了Cpf1-pLent慢病毒载体,重组载体对293 FT细胞进行慢病毒包装、浓缩与纯化后,病毒滴度均在10~6 TU/mL之上。用纯化后的病毒感染293 T和HT 1080细胞,筛选出3株能稳定表Cpf1的细胞系,目的ABCG1基因的基因编辑功能验证表明其中2株T7EΙ酶切掉带明显,sgRNA靶向敲除效率较高,命名为AsCpf1-293 T-7D和AsCpf1-HT1080 02-3B。【结论】建立了稳定表达Cpf1的293T和HT 1080细胞细胞系,可以用于目的基因的高效敲除。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欣  冯颖  丁伟峰  马涛  
采用来源于3个目14种昆虫的离体细胞系对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NPV(Autographa californica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和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Bombyx mori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进行敏感性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各昆虫细胞系对两种病毒的敏感性不同,来源于双翅目及直翅目的细胞系均不能被这两种病毒感染;AcNPV可侵染来源于鳞翅目的Sf21、Sf9、HighFive、RIRI-PX及HZ,宿主范围较广;而BmNPV仅能侵染BmN细胞,宿主专一。AcNPV对Sf9细胞的感染率最高,接种病毒10 ...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