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89)
- 2023(12930)
- 2022(11196)
- 2021(10511)
- 2020(8607)
- 2019(19884)
- 2018(19850)
- 2017(37717)
- 2016(20611)
- 2015(23213)
- 2014(23360)
- 2013(23092)
- 2012(21509)
- 2011(19541)
- 2010(19656)
- 2009(17765)
- 2008(17229)
- 2007(15108)
- 2006(13407)
- 2005(11980)
- 学科
- 济(87108)
- 经济(87026)
- 管理(55169)
- 业(53741)
- 企(43140)
- 企业(43140)
- 方法(34284)
- 数学(28944)
- 数学方法(28626)
- 中国(25764)
- 地方(23766)
- 农(23761)
- 学(21504)
- 业经(20155)
- 财(17847)
- 农业(16284)
- 贸(14627)
- 贸易(14613)
- 理论(14545)
- 和(14255)
- 环境(14143)
- 制(14096)
- 易(14063)
- 技术(13876)
- 银(13529)
- 银行(13477)
- 融(13224)
- 金融(13223)
- 行(12999)
- 发(12991)
- 机构
- 大学(292937)
- 学院(291706)
- 管理(114215)
- 济(112879)
- 经济(110261)
- 研究(102903)
- 理学(98054)
- 理学院(96889)
- 管理学(95250)
- 管理学院(94727)
- 中国(75232)
- 科学(65719)
- 京(64253)
- 所(52658)
- 财(50382)
- 农(49354)
- 研究所(48021)
- 中心(45647)
- 业大(44517)
- 江(43594)
- 范(41807)
- 师范(41390)
- 北京(41207)
- 财经(39980)
- 农业(38493)
- 院(37589)
- 经(36243)
- 州(36001)
- 师范大学(33464)
- 经济学(32699)
- 基金
- 项目(198636)
- 科学(154771)
- 研究(146508)
- 基金(140967)
- 家(122920)
- 国家(121817)
- 科学基金(103630)
- 社会(89647)
- 社会科(84742)
- 社会科学(84721)
- 省(79127)
- 基金项目(75345)
- 自然(67353)
- 教育(66809)
- 划(66451)
- 自然科(65720)
- 自然科学(65706)
- 自然科学基金(64496)
- 编号(60884)
- 资助(57824)
- 成果(50022)
- 发(46359)
- 重点(44596)
- 部(42686)
- 课题(42546)
- 创(41135)
- 创新(38270)
- 科研(37598)
- 项目编号(37186)
- 发展(36773)
- 期刊
- 济(130857)
- 经济(130857)
- 研究(89226)
- 中国(59197)
- 学报(47762)
- 农(45584)
- 科学(43974)
- 管理(42603)
- 教育(38503)
- 财(35807)
- 大学(35346)
- 学学(32880)
- 农业(32243)
- 技术(25759)
- 融(25341)
- 金融(25341)
- 业经(22729)
- 经济研究(20192)
- 财经(18817)
- 图书(18331)
- 问题(16805)
- 业(16317)
- 经(15947)
- 科技(15058)
- 理论(14725)
- 技术经济(13927)
- 实践(13641)
- 践(13641)
- 现代(13468)
- 资源(13074)
共检索到4385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徐永福 王金龙 伍远安 李传武 何志刚 王卫民
本研究在已成功利用鳙(Aristichthys nobilis)(♀)×兴国红鲤(cyprinus cArpio VAr.Xingguo)(♂)远缘杂交诱导鳙异源雌核发育的基础上,测定了鳙异源雌核发育子代及其母本鳙和父本兴国红鲤3组实验鱼的7项可量性状,计算其框架系数,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三组鱼框架系数的差异和距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3组鱼多项框架系数间均具显著差异,雌核发育子代较母本表现为体型更高,头更长。判别分析能将3组鱼明显判别分为3个区域,其中雌核发育子代和兴国红鲤的判别准确率均为100%,母本鳙群体判别准确率为94.4%,总判别准确率为97.9%。主...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操文杰 张静蓉 张庆飞 赵玉华 王卫民
为探究鳡和翘嘴鲌精子在诱导彭泽鲫雌核发育子代中的异精效应,实验分别以鳡和翘嘴鲌精子激活彭泽鲫卵的胚胎发育获得子二代(F_(2))群体:P×G(彭泽鲫♀×鳡♂)和P×Q(彭泽鲫♀×翘嘴鲌♂),以P×P(彭泽鲫♀×彭泽鲫♂)F_(2)为对照,比较各群体的染色体核型、DNA含量、形态学特征以及生长等。结果显示,P×G、P×Q和P×P的核型分别为3n=150=45m+66sm+27st+12t、3n=150=54m+51sm+39st+6t和3n=150=51m+48sm+45st+6t,与父本鳡的核型(2n=48=10m+24sm+12st+2t)和翘嘴鲌的核型(2n=48=16m+26sm+6st)明显不同;P×G和P×Q的DNA含量与P×P比值在95%的置信区间内(均为0.97);上述结果表明,P×G和P×Q的F_(2)群体均为雌核发育子代。基于形态学参数的主成分分析显示,P×G和P×Q与P×P散点分布区域基本无重叠;P×G和P×Q与P×P间能通过判别函数进行初步判别(准确率达97.8%),即存在显著的形态学差异;这表明P×Q和P×G子代存在异精效应。与P×P相比,P×G和P×Q的F_(2)群体各日龄的平均体质量、平均体长、增重率和增长率均表现出优势,且P×G优势显著。综上所述,鳡和翘嘴鲌精子均能诱导彭泽鲫卵的雌核发育,且不同的精子源诱导对雌核发育子代的影响不同,存在典型的“异精效应”。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孙远东 袁志栋 谭树华 范军豪 周工健
湘云金鳙的卵子经适宜UV剂量灭活处理的异源四倍体鲫鲤精子激活后,在4~6℃下冷休克11~13 min,抑制第二极体排出和第一次卵裂使染色体加倍,成功获得了极体雌核发育(mei G)和有丝分裂雌核发育(mit G)湘云金鳙二倍体个体。结果发现,用异源四倍体鲫鲤精子诱导获得mei G、mit G成活率可达到19.4%±2.3%和7.3%±1.9%。运用形态学测量、染色体计数和微卫星标记技术对雌核发育二倍体个体(mei G、mit G)进行了分析,其染色体数目为48;微卫星分析表明,雌核发育二倍体基因组完全来自于母本,没有受到父本染色体的污染,证实其为雌核发育二倍体。对雌核发育湘云金鳙性腺发育进行连...
关键词:
湘云金鳙 雌核发育 遗传育种 体色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闫学春 张研 孙效文 梁利群 曹顶臣
通过热休克法抑制第一次有丝分裂(抑制第一次卵裂)和减数分裂(抑制第二极体排除),分别获得鲤(Cyprinus carpioL.)的2个雌核发育家系。利用13对具有高多态性的微卫星分子标记,分别对2个雌核发育家系的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等位基因频率(P)和有效等位基因数(Ne)等进行遗传背景调查。结果表明,抑制第一次有丝分裂家系的等位基因频率为0.063~1.000,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22,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24,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41,该家系在6个微卫星座位上表现为纯合子,在7个微卫星座位上表现为杂合子,其中位点MFW4完全表现为杂合子;抑制减数分裂的等位基因频率为...
关键词:
鲤 雌核发育 杂合位点 微卫星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苏鹏志 陈松林 杨景峰 田永胜 翟介明 孙礼娟
采用冷冻保存的鲈(Lateolabrax japonicus)精液不经紫外线照射直接与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卵进行杂交,可以刺激大菱鲆卵进行胚胎发育,胚胎发育率(发育至原肠期后胚胎成形的卵占总卵数的百分比)可达79.1%。通过与精子照射组单倍体发育过程等对比观察发现,杂交后代为大菱鲆的单倍体。如果在"受精"后2~10min内将大菱鲆卵在0~6℃冷休克处理10~50min,均能诱导卵子染色体加倍。对冷休克处理条件的筛选结果表明,在0℃条件下,卵子在受到鲈鱼精子刺激后6min开始进行冷休克处理25min,二倍体孵化率(雌核二倍体苗占受精卵的百分比)最高,可达34.8%。...
关键词:
大菱鲆 鲈 精子 雌核发育 冷休克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景峰 陈松林 苏鹏志 邵长伟 田永胜 廖小林 翟介明 李波
用冷冻保存的花鲈精子作为异源精子,采用紫外线(UV)对精子进行照射使其遗传物质失活,然后与卵子进行授精,可以刺激条斑星鲽鱼卵进行雌核发育,在受精后一定时间采用冷休克处理"受精"卵,抑制第二极体排出成功获得了条斑星鲽雌核发育二倍体鱼苗。实验表明,花鲈精子只有经过紫外线照射遗传失活后,才能诱导产生条斑星鲽雌核发育二倍体鱼苗。经过大量实验筛选出诱导条斑星鲽雌核发育的最佳条件为花鲈冷冻精子采用80 M J/cm2的紫外线照射,然后与条斑星鲽卵子进行授精,在受精后7~9 m in,将受精卵放在-1.0~1.5℃海水中进行冷休克处理,持续时间为60~90 m in,在此条件下,获得的雌核发育二倍体的相对诱...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景峰 陈松林 徐亘博 苏鹏志 罗心慧 邵长伟 翟介明
用冷冻保存的花鲈精子作为异源精子,采用紫外线(UV)对精子进行照射使其遗传物质失活,然后与卵子进行"授精",可以刺激犬齿牙鲆鱼卵进行雌核发育,在受精后一定时间采用冷休克处理"授精"卵,抑制第二极体排出成功获得了犬齿牙鲆雌核发育二倍体鱼苗。实验表明:犬齿牙鲆同源精子经80mJ/cm2的紫外线照射可以完全失活,冻存花鲈精子经紫外线照射后也同样具有诱导犬齿牙鲆雌核发育的能力。无论同源精子还是异源精子,最佳诱导条件为在18℃条件下,精子经80mJ/cm2的紫外线照射,受精后4~5min将受精卵放在3℃海水中进行冷休克处理,持续时间为45min,同源精子和异源精子二倍体诱导分别为32.66%±7.03%...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支宇 刘其根 吴嘉敏 刘东
为了开发浙江青田稻田田鱼优良种质资源,采用紫外线灭活精子、染色体加倍等雌核发育技术,成功获得青田田鱼雌核发育子一代(G_1)。对照普通子一代(F_1),测量和观察160日龄G_1的形态特征和性腺发育情况;在全基因组水平上,利用SNP技术,鉴定和分析G_1遗传物质。结果发现G_1有3种体色,个体间生长差异大,黑色生长最快,平均体质量达392.45 g。G_1平均生长速度慢于F_1。G_1形态参数与F_1存在差异,全长与体高之比差异极显著。G_1个体之间卵巢发育不一致,大个体的卵巢发育类似于F_1,主要为Ⅲ时相的初级卵母细胞。SNP检测发现,通过1次雌核发育技术的种质改良,田鱼遗传物质的纯合性由母本平均38.42%提高到G_1平均61.85%,并有父本遗传物质渗入G_1个体,致使个体在体色和生长速度方面均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本研究成功得到了青田田鱼人工雌核发育群体,为今后青田田鱼育种和种质资源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支宇 刘其根 吴嘉敏 刘东
为了开发浙江青田稻田田鱼优良种质资源,本研究采用紫外线灭活精子、染色体加倍等雌核发育技术,成功获得青田田鱼雌核发育子一代(G_(1))。对照普通子一代(F_(1)),测量和观察了160日龄G_(1)的形态特征和性腺发育情况;在全基因组水平上,利用SNP技术,鉴定和分析了G_(1)遗传物质。结果发现G_(1)有3种体色,个体间生长差异大,黑色生长最快,平均体质量达392.45 g。G_(1)平均生长速度慢于F_(1)。G_(1)形态参数与F_(1)存在差异,全长与体高之比差异极显著。G_(1)个体之间卵巢发育不一致,大个体的卵巢发育类似于F_(1),主要为Ⅲ时相的初级卵母细胞。SNP检测发现,通过1次雌核发育技术的种质改良,田鱼遗传物质的纯合性由母本平均38.42%提高到G_(1)平均61.85%,并有父本遗传物质渗入G_(1)个体,致使个体在体色和生长速度方面均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本研究成功得到了青田田鱼人工雌核发育群体,为今后青田田鱼育种和种质资源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睿姣 张轩杰
通过对彭泽鲫(♀)×彭泽鲫(♂)的受精细胞学观察,彭泽鲫卵子受精后,具有与两性生殖鱼类相同的精子入卵过程和排出极体,但精子入卵后精核始终不解凝,也不与雌性原核融合。对精母细胞成熟分裂中期染色体观察表明,彭泽鲫精母细胞在进行成熟分裂时未发生同源染色体配对,全部为单价体形式,其精子形成过程中第一次成熟分裂异常;对精子与体细胞DNA含量进行比较,体细胞DNA含量与精子DNA含量比为2.218:1,精子DNA含量发生了减半。以上实验结果说明彭泽鲫为雌核发育鱼类。同时,作者对卵核染色体倍性保持稳定的方式及精卵不同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潘光碧 邹桂伟 罗相忠 张春
进行了雌核发育鲢两个品系间和雌核发育链与其半同胞鲢及普通鲢的生长对比 ,并与标准鲢(李思发等 1998)进行了生长、体型比较。结果表明 ,雌核发育鲢比半同胞鲢体长增长快 13 3% ,体重增长快5 1% ,差异十分显著 ;雌核组比普通鲢组体长增长快 3 7%~ 2 5 3% ,体重增长快 6 7%~ 90 1% ,雌核发育鲢品系间也存在明显的生长差异 ,本试验中雌核发育Ⅱ系 (GyS2 Ⅱ )比Ⅰ系 (GyS2 Ⅰ )体长增长快 8 6 % ,体重增长快 2 8%。在相同体长条件下 ,雌核发育鲢比标准鲢体重大 10 6 %~ 31 9% ,平均大 15 6 % ,雌核发育鲢具有背高、...
关键词:
雌核发育鲢 生长 体型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海金 侯吉伦 刘奕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是一种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其雌性生长速度显著快于雄性。因此,生产全雌牙鲆对提高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雌核发育是一种特殊的有性生殖方式,在这种生殖方式中,灭活的精子进入卵子,激活胚胎发育,但精核不与卵核融合形成合子,所以雌核发育的个体只具有母本的遗传信息。目前,牙鲆已成为雌核发育技术应用于产业的代表性鱼类。本文对牙鲆人工诱导雌核发育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介绍牙鲆减数分裂雌核发育和有丝分裂雌核发育的诱导方法,以及雌核发育技术在性别控制、克隆制备等育种
关键词:
牙鲆 雌核发育 双单倍体 克隆 单交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余锐 梁旭方 张进 易提林 符云 叶卫
采用紫外线照射灭活精子,经冷休克诱导染色体加倍的方法对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进行人工诱导雌核发育育种。灭活翘嘴鳜精子,紫外线照射剂量80 mJ/cm2是最佳的辐射剂量。冷休克结果表明,在0~3℃冰水下,冷休克起始时间为授精后3~7 min均有效,以5 min为最适;冷休克持续时间10-50 min均有效,以30 min最佳。综合以上两项因素,授精5 min后,休克时间持续30 min组的原肠胚存活率和孵化率均为最高,与其他处理组差异显著(P<0.05),此时雌核发育率最高,达到4.7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