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48)
2023(10110)
2022(8802)
2021(8076)
2020(7104)
2019(16287)
2018(16226)
2017(31169)
2016(17573)
2015(19883)
2014(20492)
2013(20173)
2012(19226)
2011(17484)
2010(17683)
2009(16428)
2008(16565)
2007(15388)
2006(13164)
2005(11983)
作者
(57192)
(47829)
(47547)
(45410)
(30403)
(23216)
(21820)
(18769)
(18092)
(17301)
(16392)
(16098)
(15665)
(15442)
(15379)
(14926)
(14870)
(14174)
(14106)
(13714)
(12256)
(11936)
(11906)
(10963)
(10936)
(10895)
(10784)
(10534)
(10037)
(9887)
学科
(68207)
经济(68118)
管理(46231)
(44284)
(35158)
企业(35158)
方法(33155)
数学(29059)
数学方法(28678)
(20100)
(19493)
(18980)
中国(17982)
(15599)
业经(13172)
地方(12924)
农业(12569)
(12431)
贸易(12429)
(12087)
(12050)
银行(12023)
理论(11980)
(11623)
金融(11615)
(11468)
(11460)
(11443)
财务(11423)
财务管理(11386)
机构
大学(260890)
学院(258164)
(98576)
经济(96210)
研究(96136)
管理(90280)
理学(77066)
理学院(76080)
管理学(74269)
管理学院(73826)
中国(70933)
科学(65120)
(60018)
(57388)
(53038)
研究所(48659)
农业(48156)
业大(47281)
(46737)
中心(43536)
(41360)
财经(36642)
北京(36089)
(34383)
(33860)
师范(33285)
(33184)
(32383)
(32241)
技术(31308)
基金
项目(173192)
科学(132599)
基金(123431)
研究(117551)
(112558)
国家(111666)
科学基金(91418)
社会(70427)
(68913)
社会科(66499)
社会科学(66474)
基金项目(64502)
自然(62789)
自然科(61330)
自然科学(61300)
自然科学基金(60221)
(59331)
教育(55184)
资助(52463)
编号(46754)
重点(40591)
成果(39429)
(37851)
(36907)
计划(35899)
(34953)
科研(34437)
课题(34210)
创新(32868)
科技(32300)
期刊
(107767)
经济(107767)
研究(72453)
学报(56394)
中国(54719)
(53948)
科学(46090)
大学(40272)
学学(38267)
(37677)
农业(35847)
管理(32076)
教育(29107)
(22836)
金融(22836)
技术(21615)
(19496)
财经(18558)
经济研究(17803)
业经(17199)
(15958)
(15675)
业大(15626)
问题(14572)
农业大学(13074)
统计(12867)
科技(12603)
图书(12413)
技术经济(12165)
(11711)
共检索到3877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龚小玲  岳丽佳  崔忠凯  张晓懿  
对鳗鲡属(Anguilla)的美洲鳗鲡(A.rostrata)、欧洲鳗鲡(A.anguilla)、太平洋双色鳗鲡(A.bicolor pacifica)、花鳗鲡(A.marmorata)、澳洲鳗鲡(A.australis)、日本鳗鲡(A.japonica)6种鱼类54个体COⅠ和COⅡ基因片段中1 179 bp和633 bp的序列特征、分子分类的有效性、以及构建的系统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COⅠ和COⅡ基因可变位点、简约信息的百分比分别为17.98%、16.45%和12.16%、10.11%,COⅠ较COⅡ基因的变异率高;(2)两种基因序列均表现出明显的反G偏倚(在COⅠ和COⅡ...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耿雪侠  张立  徐敏  邓道贵  张海军  
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测定了3种中国常见溞属(Daphnia)动物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亚基基因(COⅠ)及其侧翼序列。结果表明扩增出的线粒体DNA片段在碱基使用上存在明显偏倚,A+T含量均超过60%,且在重链上多使用T。推测3种中国溞属动物COⅠ基因的终止密码子均为不完整的终止密码子(T__),而隆线溞(D.carinata)及大型溞(D.magna)COⅠ基因的起始密码子可能是(A)CTA,较为少见。基于COⅠ基因DNA或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同源性、进化分歧及密码子使用偏向性等方面的比较,分析结果和采用不同方法构建的分子系统进化树均显示:中国来源的两种溞属动物隆线溞与大型溞亲缘关系较近,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凌去非  李思发  
采用PCR技术获得了23种鲤科鱼类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COⅡ)基因部分序列,将所得的COⅡ基因序列与2种取自GenBank的鲤科鱼类同一基因序列采用CLUSTAL X排序后,序列间未见插入和缺失,在实际分析的600 bp序列中,共有变异位点250个。以台湾缨口鳅作为外类群,用PAUP 4.0软件对序列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支分析,分别用邻接法和最大似然法构建分子系统树。Kimura双因素模型计算25种鲤科鱼类遗传距离范围为0.018 5~0.237 5,其中,遗传距离值最小是与似(0.018 5),最大是似刺鳊与大鳍(0.237 5)。分子系统树显示鲤科雅罗鱼亚科、亚科、鲤亚科、亚科和亚科均...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周发林  江世贵  苏天凤  吕俊霖  
对笛鲷属(Lutjanus)的紫红笛鲷(Lutjanusargentimaculatus)、白星笛鲷(Lutjanusstellatus)、千年笛鲷(Lutjanussebae)、勒氏笛鲷(Lutjanusrussellii)、红鳍笛鲷(Lutjanuserythropterus)线粒体DNA16SrRNA基因片段进行了PCR扩增和测序,得到长度约418bp的序列。结合GenBank中斜带笛鲷(Lutjanusdecussatus)该区段的16SrRNA序列,用Clustal_X排序软件进行16SrRNA序列的对位排列。通过Mega2.1软件对所得线粒体16SrRNA片段序列进行比较,共检测5...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孙鹏  尹飞  彭士明  施兆鸿  
通过PCR扩增与测序分别获得了长度为642 bp和1 138 bp的条石鲷线粒体COⅠ和Cytb基因片段。分析表明,COⅠ序列共定义了11个单倍型,存在21个多态性位点,发生转换4次,颠换5次。A、T、G、C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4.5%、30.6%、18.8%和26.1%。Cytb序列共定义了11个单倍型,存在26个多态性位点,发生转换4次,颠换3次。A、T、G、C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4.9%、28.3%、14.8%和32.0%。基于COⅠ和Cytb两基因序列的单倍型多样性(Hd)、核苷酸多样性(Pi)和平均碱基差异(K)分别为0.795、0.008 83、5.667和0.770、0.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毛智超  段亚飞  刘萍  李健  陈萍  
为调查研究哈氏仿对虾浙江象山群体的种质资源、物种间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状况,采用PCR扩增获得哈氏仿对虾线粒体DNA的16S RRNA和COⅠ基因片段,分别对其进行序列比较和系统进化分析。16S R RNA基因片段的T、C、A和G的含量分别是35.76%、19.48%、26.74%和17.88%;COⅠ基因片段的T、C、A和G的含量分别是35.36%、12.68%、30.54%和21.43%;A+T含量显著高于G+C含量。16S RRNA基因片段长度为558 bP,共检测出1种单倍型,没有多态性位点;COⅠ基因片段长度为688 bP,共检测出7种单倍型,6个多态性位点。COⅠ基因片段比16S...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萍  段亚飞  毛智超  李吉涛  高保全  李健  
为研究中华虎头蟹野生群体的种质资源及遗传多样性状况,采用PCR扩增获得中华虎头蟹线粒体DNA的16S rRNA和COⅠ基因片段,分别对其进行序列比较及系统进化分析。16S rRNA和COⅠ基因片段的A+T平均含量分别为67.7%和61.4%,A+T含量显著高于G+C含量。长度为515 bp的16S rRNA基因片段共检测出单倍型4种,多态性位点4个,均为单一变异位点;长度为653 bp的COⅠ基因片段共检测出单倍型11种,多态性位点23个,其中简约信息位点5个和单一变异位点18个。COⅠ基因片段比16S rRNA基因片段具有较大的变异,更适于中华虎头蟹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基于16S rRNA...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梦荣  田雪  庞小磊  王良炎  胡菊  董传举  李学军  王团记  
实验利用线粒体COI基因和Cytb基因的片段序列分析比较了黑锦鲤(Cyprinus carpio Karasugoi Koi)、三色锦鲤(C.carpio Taisho Sanshoku Koi)、红白锦鲤(C.carpio Kohaku Koi)、黄金锦鲤(C.carpio Kigoi Koi)、全白锦鲤(C.carpio Platinum Ogon Koi)和全红锦鲤(C.carpio Higoi Koi)6个锦鲤(Cyprinus carpio Koi)养殖品系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进化关系。结果显示:基因序列分析得到的单倍型数分别为7、6。6个品系均具有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和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指数。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Fst、遗传距离和AMOVA等结果显示品种间变异高于品种内变异,黑锦鲤和黄金锦鲤间、红白锦鲤和三色锦鲤间不存在显著遗传差异,其余品系间差异显著。根据COI和Cytb基因单倍型构建的品系间NJ系统进化树得到相同结果,黑锦鲤和全红锦鲤遗传关系较近,聚为一支。三色锦鲤、红白锦鲤和黄金锦鲤遗传关系较近,聚为一支。全白锦鲤与其他品系的亲缘关系均较远,单独形成一个分支。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瑶瑶  刘云国  刘晓玲  刘凌霄  马超  
东北亚地区不同地理种群魁蚶(Scapharca brouhtonii)的分类学地位仍存在较大争议。为探讨魁蚶中国群体的分类地位,测定了魁蚶中国群体线粒体基因组COⅠ和12S rRNA序列,并从GenBank中下载了蚶科26种贝类的同源序列进行分析。以贻贝科的贻贝(Mytilus edulis)为外群,用邻近法和最大简约法构建了蚶科贝类的分子系统进化树,分析其分子系统进化关系和分类等级。结果显示,魁蚶中国群体的COⅠ和12S rRNA基因的碱基组成、密码子使用率及变异位点等与魁蚶日本群体和粗饰蚶属的Anadara sativa相似,且遗传距离很小,进化树中聚为一支,亲缘关系很近,初步确定魁蚶中国群体的分类地位和魁蚶日本群体一致。本研究结果初步阐明了魁蚶中国群体的分子系统进化地位,有利于掌握魁蚶的遗传背景和资源状况,以应用于自然资源的保护和推动养殖业的发展。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宫亚运  章群  曹艳  吕金磊  杨喜书  
为探讨COⅠ基因作为DNA条形码对绯鲤属(UpeNeUs)鱼类鉴定的有效性,明确物种的分类地位,通过COⅠ基因5'端652 bp序列研究中国南海绯鲤属的黑斑绯鲤(UpeNeUs trAgUlA)、马六甲绯鲤(UpeNeUs mOlUCCeNsis)、纵带绯鲤(UpeNeUs sUbvittAtUs)、黄带绯鲤(UpeNeUs sUlphUreUs)、吕宋绯鲤(UpeNeUs lUzONiUs)以及条尾绯鲤(UpeNeUs beNsAsi)6个种56 iND标本的标准DNA条形码序列的种内种间遗传距离,并构建分子系统树。研究表明:所测样品的碱基组成为t:29.2%,C:29.6%,A:21.4%...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袁晓倩  迪丽娜·茹斯坦木  张琪  韩洁  
裂腹鱼类(Schizothoracids)分布有复杂的水系格局,在形态学鉴定时有些鱼种容易混淆。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I)基因是动物学研究中常用的物种分子条形码,分析GenBank数据库中裂腹鱼类COI作为分子标记的有效性,可以加深理解和认识前人用这些数据所做的研究工作,也为今后更合理地使用这些数据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对GenBank数据库中裂腹鱼类CO I基因的分子标记有效性进行分析评估,通过同源性比对、参考序列间遗传分歧的估算和系统发育关系重建等方法,判断GenBank数据库中裂腹鱼类CO I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序列所属鱼种鉴定的准确性,以及序列信息对系统发育关系的解析力。通过对下载的1431条序列进行多重比对发现,有3条序列与其他序列存在显著差异,同源性存疑,数据信息经BLAST相似性搜索和核查确认为,以CO I基因的互补链形式提交的序列,比对前应先进行互补链转换。全部序列的比对结果显示,GenBank数据库中裂腹鱼类的CO I基因片段序列均为该基因近5'端至中部的序列。权衡序列的数量和长度后,舍弃较短的35条序列,保留长度为527 bp的1396条序列进行分析,结果共定义了228个单倍型,在有多条序列的鱼种中,普遍存在种内共享单倍型,还有41个单倍型为种间共享。裂腹鱼类COI单倍型的平均p-距离为9.5%,与鱼类的属级水平相当,原始、特化和高度特化类群各自的平均p-距离值更低,体现近期辐射演化的特征,可能与它们随着青藏高原演化成种的历史较短有关。GenBank中一些裂腹鱼类CO I基因序列的鱼种鉴定存在错误,在使用时应先与参考序列对比,或从系统发育分析的角度做出判断。总体来看,COI基因序列能够有力解析裂腹鱼类各演化等级裂腹鱼类之间的亲缘关系,可用于分类和演化的初步分析。结合形态学、生态学、线粒体和核基因的多样性及系统发育关系等进行综合分析,将有助于更准确地界定裂腹鱼种类,同时也为深入探讨杂交和成种过程等问题奠定基础。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凤英  马凌波  施兆鸿  马春艳  
对采自东海的银鲳(Pampus argenteus)、翎鲳(P.punctatissimus)和中国鲳(P.chinensis)3种鲳属鱼类的线粒体COI基因序列片段进行扩增和序列测定,得到603bp的基因片段,编码201个氨基酸,碱基T、C、A、G平均含量分别为34.2%、22.3%、25.9%和17.6%。所得序列共定义12个单倍型,中国鲳只有1个单倍型,银鲳3个单倍型,翎鲳8个单倍型,在这12个单倍型中共检测到109个变异位点。3种鲳密码子的使用均存在明显的偏向性,且同义密码子使用偏向性高度一致。银鲳和中国鲳的遗传距离最大(0.165~0.168),与翎鲳的遗传距离次之(0.151~0....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张凤英  马凌波  施兆鸿  夏连军  马春艳  
利用通用引物成功扩增了黄鳍鲷和黑鲷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I亚基(COI)基因序列。通过序列测定,得到581 bp的基因片段,碱基A、T、G、C平均含量分别为25.8%、32.6%、18.0%和23.6%,序列中的A+T含量明显高于G+C含量,与其他鱼类的COI基因片段研究结果相一致。通过序列分析发现黄鳍鲷和黑鲷两序列共存在14处碱基变异,其中在第19~139 bp之间检测到13个变异位点,是变异频率较高的区段,可以考虑作为鲷属或者种群鉴别的分子标记。与黄鲷、真鲷、三长棘真鲷等鱼类比较,无插入和缺失位点,转换明显高于颠换。序列差异比较结果显示,真鲷与黄鳍鲷的序列差异在这5种鱼类中最大,达到了18...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彭士明  施兆鸿  侯俊利  张浩  赵峰  
利用PCR技术扩增我国3个不同海域(渤海湾、东海的舟山海域、南海的广东沿海)银鲳(Pampus argenteus)线粒体COⅠ的基因片段,得到长度为604bp的片段,比较分析了3个不同地区48尾银鲳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的变异和遗传结构。结果显示,48条序列共检测出多态性位点30个,其中简约信息位点6个,各群体内的多态性位点分别为渤海8个、舟山26个、广东1个;48个个体具有18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6622和0.0028。AMOVA分析结果表明,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占总遗传变异的-1.03%,而101.03%的遗传变异源于群体内,3群体总的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成辉  李思发  刘至治  龚小玲  黄雷  宋晓  赵岩  
对我国长江与移居到英国泰晤士河、美国旧金山湾的3个中华绒螯蟹群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Ⅱ(CO Ⅱ)的全序列进行了测定。在693bp的序列长度中,长江群体、泰晤士河群体和旧金山湾群体分别有20、8、7个变异位点;它们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8433、0.8158、0.7821;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0048、0.0031、0.0039。AMOVA分析表明:长江群体与泰晤士河群体和旧金山湾群体已出了显著的遗传分化,而泰晤士河群体和旧金山湾群体间却未出显著的遗传分化。邻接法(NJ)构建的系统关系树和最小拓展网络分析显示,旧金山湾群体与泰晤士河群体存在一定程度的基因流,旧金山湾的中华绒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