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18)
- 2023(5789)
- 2022(5009)
- 2021(4776)
- 2020(4100)
- 2019(9625)
- 2018(9876)
- 2017(18236)
- 2016(10415)
- 2015(11983)
- 2014(12257)
- 2013(11460)
- 2012(10313)
- 2011(9435)
- 2010(9827)
- 2009(9087)
- 2008(8616)
- 2007(7712)
- 2006(6720)
- 2005(5947)
- 学科
- 济(37785)
- 经济(37740)
- 管理(27002)
- 业(23698)
- 企(20138)
- 企业(20138)
- 方法(19348)
- 数学(17392)
- 数学方法(16883)
- 学(10864)
- 中国(10380)
- 农(9766)
- 理论(9051)
- 制(8558)
- 财(8139)
- 业经(7355)
- 体(7161)
- 地方(6702)
- 银(6435)
- 银行(6407)
- 行(6171)
- 教学(6080)
- 融(6021)
- 金融(6014)
- 农业(5930)
- 贸(5741)
- 贸易(5736)
- 和(5604)
- 技术(5571)
- 易(5537)
- 机构
- 学院(144203)
- 大学(142168)
- 管理(51469)
- 研究(50208)
- 济(49858)
- 经济(48558)
- 理学(44149)
- 理学院(43594)
- 管理学(42177)
- 管理学院(41951)
- 中国(36868)
- 科学(35372)
- 农(32289)
- 京(31016)
- 所(27374)
- 业大(26792)
- 农业(25736)
- 研究所(25198)
- 财(23044)
- 江(22992)
- 中心(22653)
- 技术(20618)
- 北京(19162)
- 范(18246)
- 院(18243)
- 州(18059)
- 师范(17895)
- 财经(17783)
- 省(17757)
- 农业大学(16816)
- 基金
- 项目(99912)
- 科学(76409)
- 基金(69712)
- 研究(67701)
- 家(63147)
- 国家(62677)
- 科学基金(52375)
- 省(42241)
- 社会(38859)
- 自然(36966)
- 社会科(36703)
- 社会科学(36693)
- 自然科(36168)
- 自然科学(36149)
- 基金项目(35863)
- 自然科学基金(35445)
- 划(35347)
- 教育(33388)
- 资助(30460)
- 编号(28004)
- 重点(23252)
- 成果(22754)
- 计划(21232)
- 课题(21189)
- 创(20918)
- 发(20916)
- 部(20426)
- 创新(19562)
- 科研(19513)
- 科技(19144)
共检索到2146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邰光富 鄢庆枇 徐晓津 李芊 覃映雪
为建立鳗鲡外周血白细胞体外吞噬嗜水气单胞菌的数量模型,研究了感染时间一定、感染复数变化的情况下鳗鲡外周血白细胞吞噬的细菌数量和白细胞的存活率,同时还研究了感染复数一定、感染时间变化的情况下鳗鲡外周血白细胞吞噬的细菌数量和白细胞的存活率。结果发现,鳗鲡外周血白细胞对嗜水气单胞菌有较强的吞噬作用,在感染复数为100∶1、感染时间为30min时细胞吞噬的细菌量达到饱和,而细胞本身仍可维持较高活性。表明100∶1的感染复数及30min的感染时间,是研究鳗鲡外周血白细体外吞噬嗜水气单胞菌数量模型的最佳参数。本研究还通过检测吞噬速率和杀菌速率评估建立起来的数量模型发现,鳗鲡外周血白细胞吞噬嗜水气单胞菌的速...
关键词:
外周血白细胞 吞噬 嗜水气单胞菌 鳗鲡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松林 关瑞章
为研究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对美洲鳗鲡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将60尾美洲鳗鲡平均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浸泡组和注射组,每组20尾。对照组注射PBS,浸泡组以1.0×107cfu/mL的菌液浸泡1 h,注射组注射1.0×108cfu/mL的菌液。各组鳗鲡均于处理后6 h和30 h断尾采血,肝素钠抗凝,分别取全血、淋巴细胞和红细胞进行培养,采用四甲基偶氮唑法(MTT法)测定美洲鳗鲡全血细胞、淋巴细胞和红细胞的免疫水平。结果表明,浸泡组细菌感染后30 h的红细胞免疫水平显著高于细菌注射组,而细菌注射组的淋巴细胞免疫水平显著高于浸泡组和对照组,3组鳗鲡的全血细胞免疫水平无显著差异;与30 h相比,处理后6 ...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松林 关瑞章 冯建军
探讨鳗鲡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的最优条件,为鳗鲡的细胞免疫研究提供方法。通过对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小牛血清和刀豆蛋白A(ConA)浓度4个参数的测定,初步确定了鳗鲡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四甲基偶氮唑(MTT)法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在培养时间60 h和68 h,培养温度为18.0℃、24.0℃、30.0℃,RPMI细胞培养液中小牛血清浓度为5%、10%和15%,ConA浓度为0μg/mL、2.5μg/mL、5μg/mL和10μg/mL的范围内,淋巴细胞于18.0℃、含10μg/mL ConA和15%小牛血清的营养液中培养68 h后可获得相对最好的淋巴细胞转化效果。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宗福 龚晖 陈红燕 杨金先 刘晓东 林天龙
应用嗜水气单胞菌β-hemA重组菌表达产物作为抗原,制备成免疫刺激复合物(β-hemA-ISCOMs),通过浸泡途径免疫鳗鲡,测定免疫鱼细胞和抗体应答水平和免疫效力。试验结果表明:(1)β-hemA-ISCOMs在电镜下呈笼格状颗粒,直径约40nm;(2)一免后第44天,β-hemA-ISCOMs免疫组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高于非β-hemA-ISCOMs免疫组(P<0.05);(3)免疫浓度在30~120mg.L-1时,β-hemA-ISCOMs免疫组血清抗体效价与浓度正相关,且显著高于ISM1312佐剂组与无佐剂组(P<0.05);(4)免疫浓度在30~120mg.L-1时,β-hemA-IS...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伟妮 林旋 王寿昆 陈威力
为了解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受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感染后血清酶活力的变化规律,将日本鳗鲡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每组30尾,腹腔分别注射0.1 mL浓度为3×106CFU/mL的菌液和等量灭菌生理盐水。在注射后0、1、5、9、13、17、21、25、29、33 d从两组各取3尾日本鳗鲡,尾静脉取血,测定其酸性磷酸酶(AC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注射嗜水气单胞菌一段时间后,实验组鳗鲡的ACP和SOD的活力都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都在21 d时达到最高值,随后逐渐下降。结果表明:嗜水气单胞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松林 冯建军 熊静 关瑞章
采用从鳗鲡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进行人工感染试验,以探讨感染后不同时期嗜水气单胞菌在欧洲鳗鲡肝脏、肾脏和肠道内的定位和由此引起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将细菌分2次对鳗鲡进行肌肉注射。第1次采用每克体质量103~107cfu的不同剂量注射以确定该菌的半数致死量,结果表明其半数致死量为5×104cfu/g。第2次以每尾鱼1×107cfu的剂量注射欧洲鳗鲡,此后分别在注射后6、24、48 h采集鳗鲡的肝脏、肾脏、肠道进行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研究。结果表明:3个时期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存在一定的差别,鳗鲡早期无明显病理变化,而后期主要表现为败血症症状;鳗鲡肾脏组织的病理变化较其他脏器明显,主要表现为肾小...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丁运敏 刘永涛 沈丹怡 余少梅 索纹纹 艾晓辉
为保证强力霉素(doxycyline)在防治水产动物疾病上的合理应用,通过建立强力霉素体外药动-药效同步(PK-PD)模型的方法,研究了强力霉素的药物动力学和抑制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药效学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强力霉素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 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2.0μg/mL和8.0μg/mL。在消除半衰期为38.61 h的模型内,2MIC的强力霉素对嗜水气单胞菌仅能抑制3 h,模型运行3 h后细菌出现再生长。4、8和16M IC的强力霉素对嗜水气单胞菌能够起到持续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强力霉素对嗜水气单胞菌的药效与药物浓度关系...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晓利 彭彬 占爱思 古小彬 杨光友
采用牛津杯法和二倍稀释法,选择五倍子、黄芩、杨树花等10种中草药对从四川地区患"出血病"的黄鳝(Monopterus albus)上分离的10株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进行了体外抑菌试验。在此基础上,按照中兽医方剂配伍的特点初步筛选了5种中草药组成4个复方(A、B、C、D),并进行了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10株病原菌对五倍子、连翘、杨树花、黄芩、穿心莲较为敏感,其中五倍子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大于20 cm;4个复方均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其中复方C(五倍子、穿心莲、杨树花)的抑菌效果最好。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林桂芳 鄢庆枇 陈文博 苏永全 覃映雪
采用间接ELISA法研究菌浓度、孵育时间、温度、pH、阳离子及碳源等因子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黏附鳗鲡(Anguilla anguilla)表皮黏液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良后的间接ELISA法的检测灵敏度约为9.92×104CFU,细菌的黏附量随菌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并符合饱和黏附动力学方程:y=0.135ln(x)0.936(R2=0.986);嗜水气单胞菌黏附鳗鲡表皮黏液的最佳条件为:温度20~28℃,pH 6.2~6.6,NaCl、MgCl2质量浓度分别为15~25 g/L和3 g/L,孵育时间为150 min。碳源对嗜水气单胞菌的黏附作用有不同程度的影...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罗新 张其中
通过纸片琼脂扩散法分别测定了42种中草药提取液pH值调节至中性前后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圈直径大小,用t检验对药液pH值调节至中性前后的抑菌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差异极显著(P=0.002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波 曾令兵 罗晓松 高正勇 周勇 安伟
将福尔马林灭活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菌体外膜蛋白(OMP)和菌体脂多糖(LPS)作为免疫原,分别免疫健康青鱼。在免疫1、2、4、7、14、21、28d后进行外周血的血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测定细胞吞噬活性和抗体效价,结果表明:3种免疫原均可诱导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增加,并引起各种白细胞分类百分比变化,提高吞噬活性和抗体效价;免疫应答早期(第1周)主要是红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迅速提高,吞噬百分比(PP)和吞噬指数(PI)第4天达峰值,F-AH组、OMP组和LPS组的PP、PI值依次分别为39.84%、46.53%、41...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星 刘文枝 肖汉兵 孟彦 高正勇 张辉 曾令兵
以福尔马林灭活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作为免疫原(F-AH),通过腹腔注射免疫健康大鲵(Andrias davidianus),分别于免疫后的第1、4、7、14、21、28天采集血液样品,进行大鲵外周血液的血细胞计数与白细胞组成分析,测定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以及血清中和抗体效价,于免疫28 d后进行攻毒感染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免疫后第4、7、14和第21天,免疫大鲵外周血中血细胞数量显著增加,其中,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均于第4天达峰值,分别为7.83×107个/mL和6.74×106个/mL;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也在第4天达峰值,为28.60%,单核细胞...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春涛 陈霞 张其中 杨莹莹 朱成科 李超
用琼脂扩散法(打孔法)测定了诃子等100种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抑制作用,并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抑菌效果较强的48种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大部分中草药对嗜水气单胞菌有抑制作用,诃子和秦皮的抑杀效果最好,其抑菌圈直径达20 mm以上,MIC和MBC相同,都为3.91 mg/mL(诃子)和7.81 mg/mL(秦皮);红藤、仙鹤草和覆盆子等13种中草药有中等强度的抑菌和杀菌效果;雷公藤等33种中草药抑菌作用弱;而牛蒡子等52种中草药无抑菌作用。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郭松林 冯建军 陆盼盼 曹伟棋 赵金平
采用鳗鲡源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和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外膜蛋白基因二联表达产物免疫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检测其对日本鳗鲡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攻毒免疫保护力。将150尾日本鳗鲡平均分为PBS、细菌免疫和外膜蛋白免疫3个组,3组鳗鲡分别以PBS(0.01 mol/L,p H7.4)、嗜水气单胞菌与迟缓爱德华氏菌二联灭活苗(5.0×108 CFU/m L)、嗜水气单胞菌与迟缓爱德华氏菌外膜蛋白二联表达产物(500μg/m L)腹腔注射0.2 m L。于免疫后14、21和28 d麻醉鳗鲡采血并分离抗凝血。测定3...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叶伟东 郭成 曹海鹏 杨先乐
从患出血病的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肝脏组织中分离到一株病原菌(LY4),通过人工回归感染试验确定其致病性,采用API 20E细菌鉴定系统和16S r R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纸片扩散法测定其耐药性、并利用二倍稀释法评价35种中草药水提取液对其产生的体外抑菌作用。结果显示:菌株LY4能够产生胞外蛋白酶,对健康加州鲈的半数致死剂量为5.7×105CFU/m L,通过生理生化特性与16S r RNA序列分析确定其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药敏试验显示菌株LY4对青霉素、阿莫西林、甲氧嘧啶、四环素、多西环素、呋喃唑酮等抗生素表现出耐药性,五倍子、乌梅、地榆等中草药水提取液对其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