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2)
- 2023(1553)
- 2022(1226)
- 2021(1069)
- 2020(902)
- 2019(1836)
- 2018(1843)
- 2017(3116)
- 2016(1621)
- 2015(1887)
- 2014(1920)
- 2013(1919)
- 2012(1818)
- 2011(1594)
- 2010(1629)
- 2009(1381)
- 2008(1322)
- 2007(1325)
- 2006(1153)
- 2005(1066)
- 学科
- 业(10462)
- 技术(9952)
- 企(8872)
- 企业(8872)
- 管理(8603)
- 济(7622)
- 经济(7621)
- 技术管理(5532)
- 方法(3726)
- 数学(3252)
- 数学方法(3236)
- 新技术(2495)
- 高新(2488)
- 高新技术(2488)
- 学(2229)
- 农(2089)
- 农业(1755)
- 业经(1673)
- 中国(1625)
- 产业(1569)
- 贸(1519)
- 贸易(1519)
- 易(1507)
- 环境(1374)
- 教学(1288)
- 理论(1255)
- 技术经济(1250)
- 信息(1223)
- 出(1191)
- 划(1129)
- 机构
- 学院(28393)
- 大学(28073)
- 济(12103)
- 经济(11868)
- 管理(11514)
- 研究(10982)
- 理学(9936)
- 理学院(9864)
- 管理学(9735)
- 管理学院(9681)
- 科学(7664)
- 中国(7267)
- 农(6572)
- 所(6303)
- 京(5961)
- 技术(5941)
- 研究所(5896)
- 业大(5578)
- 农业(5417)
- 江(4912)
- 中心(4764)
- 院(4173)
- 省(3797)
- 北京(3635)
- 经济管理(3588)
- 科技(3530)
- 研究院(3528)
- 州(3482)
- 经济学(3448)
- 财(3404)
共检索到420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姚国成
鳗鲡养殖技术姚国成(广东省水产局,510222)一、鳗苗的采捕和运输1.鳗苗的采捕我国东南沿海都有鳗苗生产,汛期从1月开始,自南向北转移,到5月结束。在沿海采集鳗苗的主要方法有:(1)灯光诱捕:利用鳗苗的趋光习性,在岸边安置灯光,诱导鳗苗游集。生产者...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黄种持 陈振泽 陈启春 张恒远
本文主要探讨欧洲鳗(A.anguilla)在我国南方地区流水开放式生态条件下,其养殖水质理化因子变化规律,鱼类的生长与大小分化的特点,营养需求与摄食习性特点,适宜的养殖密度及分选时间,盛夏高温期的饲养管理技术要求,病害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养殖成活率86.6%,饲料效率为71.1%,净增倍数15.4,日增长量为:0.30g/尾·日,平均水体单产为:18.9kg/m~3,最高达25.7kg/m~3.
关键词:
欧洲鳗 流水 养殖 分化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樊海平 曾占壮 林煜 钟全福 余培建 翁祖桐
从正常养殖的鳗鲡肠道中分离得到477株细菌,通过对常见病原菌的拮抗试验和产酶能力测试筛选出47株细菌。通过对鳗鲡饲料培养基的利用能力从中筛选出19株细菌,鉴定分类后选择7株可能的益生菌进行鱼粉分解试验,筛选得到2株细菌,即A40209CDC4和A31009NA。最后测定这2株细菌对欧洲鳗鲡的毒力和对鳗鲡饲料的表观消化率。结果显示,在急性毒性试验中,试验剂量的细菌对欧洲鳗鲡无毒力,且能有效地提高对饲料的利用率,表明筛选出的2株肠道益生菌A40209CDC4和A31009NA具有良好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养殖鳗鲡 肠道菌群 益生菌 筛选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齐巨龙 赖铭勇 王茂元 田田
利用室内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系统对欧洲鳗鲡进行高密度养殖试验。结果表明,10 522尾平均体重为55.6 g(18P)的欧洲鳗鲡养殖159 d,成活率达99.7%,总重由584.6 kg增加到1478.0 kg,均重达143.2 g(7.0P),养殖密度从13.0 kg/m3提高到32.8 kg/m3,共投饵1 263.2 kg,鳗鲡增重893.4 kg,饵料效率达70.7%。采用添加营养液和低负载预培养生物膜,使鳗鲡进入系统后水质平稳变化,降低了养殖初期因水质变化剧烈而发生事故的风险。试验阶段养殖池水体氨氮0.03~1.28 mg/L、亚硝态氮0.02~0.75 mg/L、硝态氮1.21~99....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潘小玲
通过对两个养鳗场的水源和养鳗池的水环境理化因子的周年监测 ,表明水源pH值、总碱度、S‰、COD、NO2 -N、NH3-N含量 ,地下水均较水库低且稳定 ,养殖池水中央水质劣于跑道 ,池塘水质优劣与养殖管理方法密切相关
关键词:
鳗鲡 养殖 水环境 调查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卢珍华 郭彩华 叶鹏 陈昭华 翁武银 江兴龙
为了探究养殖花鳗鲡(Anguilla marmorata)鱼皮胶原蛋白的特性,利用胃蛋白酶结合酸抽提法提取花鳗鲡鱼皮胶原蛋白,SDS-PAGE电泳法展示胶原蛋白的电泳图谱,氨基酸分析仪测定胶原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分析胶原蛋白分子的紫外和红外光谱特征,用浊度实验和流变黏弹性实验探究胶原蛋白分子的体外自组装动力学特性。结果显示,花鳗鲡鱼皮胶原蛋白属于Ⅰ型胶原蛋白,氨基酸组成中甘氨酸、脯氨酸与羟脯氨酸三者的比值为8∶3∶2,胶原蛋白分子的最大紫外吸收峰出现在222.6 nm处,热变性温度28℃,红外光谱图和扫描电镜扫描结果图均表明经胃蛋白酶及酸溶得到的胶原蛋白保持了胶原原有的结构。胶原蛋白分子的体外自组装动力学曲线是含有迟滞期、成长期和稳定期的三阶段曲线。以上结果表明花鳗鲡鱼皮胶原具有接近淡水鱼皮胶原的特征。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郑建平
鳗鲡人工饲养技术郑建平(广东省肇庆市粮食局科技中心)日本鳗鲡(AnguillaJaponica)属鳗鲡目、鳗鲡科、鳗鲡属,为名贵鱼类。1993年我们在广东肇庆市进行了日本鳗鲡(以下简称鳗鲡)的养殖试验。以后又在广东新兴县推广鳗鲡的养殖,效益良好。现将...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小梅 林茂 鄢庆枇 江兴龙 张娴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防控水产动物细菌性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本实验对美洲鳗鲡及其养殖水体耐药细菌的种属特征及耐药情况开展了相关研究。首先采集美洲鳗鲡不同部位(表皮、鳃、肠道)及其养殖水体的样品,经5种抗菌药物平板筛选耐药菌株,然后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同时测定耐药菌株的16S r DNA序列,进而分析耐药菌的种属分布和多重耐药性。结果显示,经耐药平板筛选分离纯化得到108株细菌,分别属于气单胞菌属、柠檬酸杆菌属、不动杆菌属等20个属;其中,93.5%的菌株对3种(含)以上的抗菌药物具有耐药性,86.1%的菌株对3类(含)以上的药物具有抗性。对阿莫西林的耐药率高达90.7%,对...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奎 李慷 刘利平
以人工捕捞的野生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玻璃鳗苗为对象,通过控制不同的光照强度和光周期,研究在可调控的循环水系统中,光照强度和光周期对日本鳗鲡生长的影响。实验采用双因素交叉分组无重复的试验设计,即将光照强度A(10 lx、100 lx、300 lx)和光照周期B(12L∶12D、18L∶6D、24L∶0D)按照A1B1,A1B2,A1B3,A2B1,A2B2,A2B3,A3B1,A3B2,A3B3进行分组,两两相互对照,比较其生长性能和动物福利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10 lx条件下日本鳗鲡的终重(36. 43±5. 19) g、日增重(0. 27±0. 4) g和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100 lx(44. 58±6. 50、0. 34±0. 06)和300 lx(46. 13±8. 20、0. 35±0. 07)(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谢骏 王广军 潘德博 余德光 杨小静
The effect were examined in vitro of the ionic composition of the incubation medium on the acquisition and loss of the potential for motility were exammined by the spermatozoa of the Japanese eel (Anguilla japonica). Milt was obtained from male eels that had been artificially matured by repeated inj...
关键词:
日本鳗鲡 精子活力 一氧化氮 离子浓度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谢骏 余德光 王广军 刘晓春 朱宏友 林浩然
降海鳗鲡一直是作为研究鳗鲡人工繁殖的材料,由于降海鳗鲡的资源衰退,选用池塘养殖鳗鲡作为亲本的研究成为热点。尽管人工诱导野生降海鳗鲡获得的胚胎发育过程的研究已报道,但人工诱导池塘养殖鳗鲡的胚胎及仔鱼早期发育未见报道。本文应用池塘养殖日本鳗鲡取代野生降海日本鳗鲡进行人工繁殖,2002年的孵化批次共80次,其中大部分为人工授精卵(60次),一部分(20次)为自然产卵。受精率为(44.03±21.99)%,孵化率为(65.76±19.48)%,共计获得苗种349.9万尾。连续记录了鳗鲡的胚胎和早期仔鱼的发育过程。在水温为20.5℃时,胚胎发育需要时间为49h,所需积温1005℃.h;在水温为22.5℃...
关键词:
养殖鳗鲡 人工诱导 产卵 胚胎 仔鱼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肖利 吴惠仙 薛俊增 吴嘉敏 陈文银
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是中国和日本最广泛养殖的鱼类之一。其养殖基于对天然玻璃鳗的捕捞,从而导致天然玻璃鳗资源逐渐出现严重的匮乏。为解决此问题,众多研究者致力于玻璃鳗的人工繁殖。主要阐述了30年来日本鳗鲡繁殖生物学研究的相关成果:在亲鳗催熟前需进行强化培育,雌、雄鳗达到性成熟需要不同的催熟药物和催熟时间,17,20-β-二羟孕酮(DHP)的催产效果较好;温度、盐度、水体离子含量等环境因子对胚胎和仔鱼发育影响较大;自由氨基酸、卵黄脂蛋白和硝化甘油是受精卵及卵黄囊期仔鱼的主要能源物质,磷脂是辅助能源物质;用鲨鱼卵冷冻干燥粉末添加复合维生素、磷虾提取液等制成的浆状饵料是仔鱼较适...
关键词:
日本鳗鲡 人工繁殖 催熟 催产 仔鱼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倪勇
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东京大学海洋研究所塜本胜已助教授在1991年7月26日发表报告说,1991年6月下旬~7月22日该研究所调查研究船《白凤丸》在菲律宾东侧海沟附近34个地点,成功地采集到孵化2周、体长10毫米的日本鳗鲡幼体991尾。从鳗鲡幼体分布状况和海流等来看,日本鳗鲡的产卵场在北纬14°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郑芳艳 石存斌 潘厚军 吴淑勤
从广东深圳患溃烂病的病鳗肝脏分离到一株致病性细菌AnGS020501。该菌的主要特征为:革兰氏阴性,端生鞭毛,TCBS平板上生长,氧化酶阳性,葡萄糖发酵型,对弧菌抑制剂O/129(50μg/片)敏感。通过常规细菌学方法和应用ATB细菌自动鉴定仪,鉴定该菌为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人工感染实验结果证明,该菌是鳗鲡溃烂病的病原菌,对鳗鲡、罗非鱼、鲫、斜带石斑鱼和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分别为2.69×105、1.64×105、4.23×105、6.1×106、1.56×106CFU/g。该菌胞外产物对鳗鲡的LD50为1.02μg蛋白/g鱼体重。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诺氟沙星...
关键词:
鳗鲡 溃烂病 创伤弧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