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6)
2023(723)
2022(676)
2021(652)
2020(617)
2019(1000)
2018(1064)
2017(1397)
2016(1104)
2015(1198)
2014(1066)
2013(1080)
2012(1089)
2011(1029)
2010(1078)
2009(916)
2008(867)
2007(802)
2006(621)
2005(557)
作者
(5556)
(4788)
(4696)
(4306)
(3162)
(2452)
(2142)
(1859)
(1795)
(1768)
(1759)
(1744)
(1684)
(1554)
(1554)
(1552)
(1482)
(1446)
(1400)
(1392)
(1356)
(1291)
(1288)
(1157)
(1094)
(1093)
(1088)
(1085)
(1074)
(1054)
学科
(3481)
(1871)
(1681)
虫害(1511)
生物(1483)
病虫(1399)
病虫害(1399)
水产(1343)
(1198)
经济(1197)
(1137)
防治(1107)
(1106)
动物(1063)
(991)
微生(984)
微生物(984)
及其(962)
动物学(948)
生物学(927)
病害(816)
(776)
微生物学(766)
(659)
工程(581)
(566)
(565)
各种(560)
(560)
(559)
机构
大学(16595)
学院(16131)
(11040)
农业(9170)
科学(9089)
研究(8932)
业大(6738)
(6363)
(6233)
研究所(6123)
实验(6109)
实验室(5981)
农业大学(5888)
重点(5633)
(5264)
中国(5004)
(4628)
生物(4255)
技术(4034)
科学院(3795)
(3562)
中心(3461)
(3332)
(2881)
(2829)
(2737)
工程(2698)
(2657)
生命(2597)
研究院(2578)
基金
项目(13480)
(9971)
国家(9906)
基金(9301)
科学(9051)
科学基金(7181)
自然(6650)
自然科(6496)
自然科学(6484)
(6476)
自然科学基金(6375)
(5607)
科技(5266)
计划(5126)
基金项目(4831)
研究(4701)
(4263)
专项(4227)
资助(3676)
重点(3591)
(3589)
农业(3542)
科研(3273)
技术(3071)
(2954)
(2949)
创新(2878)
教育(2221)
大学(2079)
(2044)
期刊
学报(11271)
(10621)
大学(7094)
农业(7088)
学学(7020)
科学(6853)
业大(4046)
中国(3880)
农业大学(3751)
(3514)
(2707)
经济(2707)
(2639)
自然(2370)
中国农业(2364)
自然科(2348)
自然科学(2348)
研究(2193)
农林(1932)
(1932)
水产(1712)
农业科学(1684)
林业(1683)
科技(1583)
农学(1536)
华北(1536)
科技大(1512)
科技大学(1512)
西南(1380)
(1341)
共检索到224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邓国成  罗霞  江小燕  刘礼辉  林明辉  彭勇鳌  廖国礼  
从6尾患肠道胀气的病鳗腹水和肝脏病灶中分离、筛选出一株致病菌EP4,通过细菌形态学、生理生化测定及ATB Expression半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均符合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特性。以细菌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EP4的部分16S rRNA基因序列,长约1 502 bp。将所测序列与GenBank中序列进行BLAST比对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其与肺炎克雷伯氏菌[DQ444287]的同源性最高(98.9%)。人工感染证明该菌株具有较强的致病力(致死率达70%),30种药物筛选结果显示,EP4对菌必治(头孢三嗪)、先锋V、头孢克洛、氧氟...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孔祥宇   杨文静   庞申雨   苑庆欣   潘顺圆   高东阳   宋军   王金涛  
为探究噬菌体作为新型生物抗菌剂防控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奶牛乳房炎和乳制品及其加工过程污染,以及对生物被膜清除的能力,以ATCC 700603为宿主菌从某牛场水样中分离得到1株肺炎克雷伯菌噬菌体vB_KpnM-YP11,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噬菌体形态特征;通过双层平板法测定噬菌体宿主谱;通过最佳感染复数、一步生长曲线、温度和pH稳定性测定噬菌体生物学特性;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基因组的结构特征、比较其进化关系;通过结晶紫染色法和平板计数法测定噬菌体对生物被膜的抑制和清除效果;通过牛奶试验分析该噬菌体对牛奶中肺炎克雷伯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1)从牛场水样中分离获得肺炎克雷伯菌噬菌体vB_KpnM-YP11,能形成清晰透亮噬菌斑,透射电镜观察vB_KpnM-YP11具有肌尾噬菌体的典型结构。2)测定噬菌体宿主谱,表明vB_KpnM-YP11能够裂解18/34株牛源肺炎克雷伯菌。3)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vB_KpnM-YP11最佳感染复数为0.1,vB_KpnM-YP11感染宿主菌潜伏期为30 min,爆发期为50~90 min,110 min后进入平台期,平均裂解量为69PFU/cell,在pH(3~11)和温度(4~60℃)范围内活性稳定。4)vB_KpnM-YP11基因组全长166 607 bp,GC含量为39.52%,注释结果显示共有276个ORF和15个tRNA,不含耐药基因及毒力基因。5)vB_KpnM-YP11最佳感染复数为0.1时,具有显著抑制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vB_KpnM-YP11效价为10~8 PFU/mL,10~9 PFU/mL能有效清除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被膜。在室温条件下,12 h内vB_KpnM-YP11使牛奶中细菌浓度下降98%。综上,本研究分离获得噬菌体vB_KpnM-YP11潜伏期短、裂解效率高,不仅能抑制和清除生物被膜,同时对牛奶中肺炎克雷伯菌也有显著的抑菌效果,具有作为肺炎克雷伯菌生物抗菌剂的应用潜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位  王吴优  程建国  田青  罗燕  
【目的】对1株疑似肺炎克雷伯氏菌进行分离鉴定及全基因测序分析,并对发现的新基因kp05372编码产物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采用传统的细菌鉴定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别对采自麝粪便的1株病原菌的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RNA序列进行测定;以小鼠感染试验和半数致死量(LD50)测试该病原菌的致病性;用全基因组测序方法对病原菌基因组进行测序分析,并对发现的新基因编码产物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经生理生化试验和16SrRNA序列分析发现,分离菌株为肺炎克雷伯氏菌,命名为GPKP,其对小鼠致死的LD50为6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兴  赵柯杰  于勇  潘子豪  马家乐  姚火春  
[目的] 通过分析212株奶牛乳房炎源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的耐药特性和超广谱 β-内酰胺酶(ESBLs)产生情况,以了解该类致病菌对新型抗生素的耐药现状,防范其对公共卫生安全产生的潜在威胁,为防控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奶牛乳房炎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分离株的细菌形态学观察、khe基因PCR检测和16S rRNA序列测定筛选并鉴定了肺炎克雷伯菌株,利用K-B琼脂平板扩散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评估了肺炎克雷伯分离株的耐药性。[结果]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头孢吡肟占5.7% 、环丙沙星占4.7% 、头孢他啶占4.2% 、美罗培南占2.8%、厄他培南占0.5% 、亚胺培南和替加环素占0%。在替加环素中敏的菌株中均检测到ramR基因,但未发现tetX和ramA基因编码。在喹诺酮类抗生素耐受的菌株中,有2株检测到qnrA基因,6株检测到qnrB基因,23株检测到qnrS基因,未发现qnrD基因编码。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受的菌株中,SHV-1、SHV-11、SHV-34、SHV-76、SHV-171、TEM-1、CTX-M-3、CTX-M-14、CTX-M-15、CTX-M-27、CTX-M-55、CTX-M-244、ACT-6、ACT-31、DHA-1、CMY-174、CMY-81和LEN-5检出率分别是6.56%、9.84%、1.64%、3.28%、1.64%、27.87%、8.2%、1.64%、3.28%、1.64%、9.84%、4.92%、3.28%、1.64%、9.84%、1.64%、1.64%和1.64%,未检测到上述耐药基因的突变体。[结论]本试验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新型头孢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部分菌株具有多重耐药性,甚至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产生耐药。该结果提示我们需防范新型抗生素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以免引起公共卫生安全危害的发生,对防控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奶牛乳房炎提出了新要求。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陈金玉  刘单阳  蓝蔚青  赵勇  潘迎捷  孙晓红  
为筛选出联合抗生素对肺炎克雷伯氏菌具有协同抗菌作用的天然产物。采用药敏纸片法测定肺炎克雷伯氏菌对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抗生素和3种天然产物的最小抑菌浓度,应用棋盘法分别测定花青素和咖啡酸与抗生素联用对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抗菌活性,并通过生长曲线评估咖啡酸与抗生素联用的协同抑菌作用。结果表明,肺炎克雷伯氏菌对8种抗生素均耐药,抗生素的MIC值为16->512 μg/mL。花青素和咖啡酸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MIC值分别为25 μg/mL和1875 μg/mL,肉桂醛无抗菌作用,MIC>250 μg/mL。花青素与头孢他啶和克林霉素联用对肺炎克雷伯氏菌具有协同抗菌作用,2种抗生素的MIC值降低了4倍,咖啡酸与8种抗生素存在协同作用,抗生素的MIC值降低了8~>4096倍。抗生素与咖啡酸联用的协同抗菌效果优于其与花青素的组合,且咖啡酸与磺胺甲恶唑和氯霉素联合使用能持续抑菌至少24 h。本研究首次报道了咖啡酸与抗生素联用对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氏菌具有显著协同抗菌作用,表明联合疗法是消减细菌耐药性的一种有效策略。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何知恩   曹力文   戴媛媛   鲁怀伟   孙宝林   李玉杰  
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是一种臭名昭著的机会致病菌,尤以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ypervirulent K. pneumoniae, hvKp)为重。幸运的是,多数hvKp对抗生素敏感。然而,近年来,多药耐药hvKp(multidrug-resistant hvKp, MDR-hvKp)引发病症的报告剧增,威胁着全世界人民的健康和安全。本研究报告了一例感染了不携带rmpA和rmpA2的MDR-hvKp的92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病例。患者在住院后第8天去世。对患者痰液中分离得到的肺炎克雷伯菌21072329进行表型实验和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21072329属于ST11-KL47 MDR-hvkp,该菌株对大蜡螟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同时,21072329有着较强的粘性,难以将其完全离心。21072329携带ESBL(ex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基因(bla_(CTX-M-65), bla_(SHV-158),和bla_(TEM-1))和碳青霉烯酶基因(bla_(KPC-2)),其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和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耐受。21072329虽具有hvKp的特征,但在其基因组中未发现rmpA和rmpA2。此外,它只携带了一种铁载体耶尔森菌素(yersinabactin)。这表明可能存在其他促进hvKp形成的高毒力因子。MDR-hvKp已经给全球医疗保健带来了巨大负担,携带未知高毒力因子的肺炎克雷伯菌则带来了新的威胁,因此迫切需要进行预防和深入研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定宗  胡薛英  周诗其  李家奎  汪民权  杜有顺  余汉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纯  吴丹丹  冯莉  田兴山  郭爱玲  
【目的】由于草甘膦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使用,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的研究一直是转基因作物研究的热点,其中草甘膦抗性功能新基因的挖掘是核心问题。自然界中微生物种类繁多,基因资源丰富,论文拟从广东地区农田土壤中筛选和鉴定出高抗草甘膦菌株,克隆其草甘膦靶标酶基因并进行抗性水平验证,以期获得高抗草甘膦新基因资源用于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的研究。【方法】用含有浓度梯度草甘膦的选择培养基从备选土壤中筛选出具有高抗草甘膦特性的菌株;通过显微观察、革兰氏染色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对菌株种类进行鉴定;利用RT-PCR技术克隆该菌株的草甘膦靶标酶基因aroAS001,并通过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树分析aroAS001...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周勇  曾令兵  李瑞伟  高正勇  孙建滨  范玉顶  
从患病黄额闭壳龟(Cuora galbinifrons)肝脏中分离到一株致病菌HE01,经人工感染健康巴西龟,可复制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症状,且从人工感染病龟体内再次分离到相同的病原菌。经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的鉴定,以及进一步的16 S rDNA基因序列和系统发育分析都表明,此致病菌为产酸克雷伯菌(Klebsiella oxytoca)。药物敏感性试验表明,该菌株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等10种药物高度敏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卓君  吴毅歆  毛自朝  何月秋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萝卜根部中分离到的菌株YN201309。经形态,生理生化及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为产酸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oxytoca)。平板试验表明,该菌株具有固氮功能;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产酸克雷伯氏菌YN201309能明显促进白菜、油菜和玉米的生长。盆栽试验40 d后,浸种处理的白菜平均株高提高19.61%~33.00%,浇灌处理的玉米平均株高提高12.07%~20.74%。田间试验60 d后,以浓度108CFU/mL拌种油菜的株高增加了14.41%,根长增加了7.28%,以浓度108CFU/mL浇灌油菜的株高增加了8.34%,根长增加了4.28%。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付琦  赵宝华  朱子杰  孙继国  
对疑似为患有绵羊肺炎支原体的刚死病羊无菌采取病料,经直接培养与间接培养后分离到可疑绵羊肺炎支原体。然后对培养生长的支原体分别进行形态学观察、各种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以及药物敏感性试验,最后确诊为绵羊支原体肺炎,并分离得到绵羊肺炎支原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双翔  程振涛  周碧君  文明  王开功  李泽民  王慧  崔亚兰  覃岚  夏鹏  
【目的】对贵州省疑似绵羊肺炎支原体(Mo)感染山羊病例进行病原确定性诊断。【方法】采集疑似Mo感染山羊肺脏,以支原体专用培养基从其中分离致病支原体,并通过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结果】分离菌株菌落呈无中心脐圆形凸起,菌体呈多形性,大小在0.2~0.4μm;分离株表现出了与Mo标准株Y98相同的生化特性,在含抗Mo血清培养基中不生长;分离株16SrRNA基因序列与Mo Y98株同源性达99.55%,系统进化树分析与MoGH3-3株进化关系最近。【结论】成功分离到了Mo,为确定本地山羊支原体肺炎病原种类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后续围绕病原进行防控工作研究奠...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刘志鸿  牟海津  
利用不同血清型的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菌株液体发酵,制备胞外多糖,并采用气相色谱和化学分析方法分析胞外多糖的化学组成。结果表明,菌株K26产胞外多糖的能力最高,培养48h和72h的产量分别为3.11mg/ml和3.89mg/ml;各实验菌株的胞外多糖的单糖组成包括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颖   孙安妮   盘杨飞   闫佳维   王雨仪   李杨瑞   邢永秀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RpoN和NtrC对变栖克雷伯氏菌菌株DX120E氮代谢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该菌株在生物固氮领域的广泛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在DX120EΔrpoN突变株基础上,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DX120EΔrpoNΔntrC双突变株,并对其进行鉴定。对DX120E野生型菌株、ΔrpoN突变株和ΔrpoNΔntrC双突变株的生长特性、运动能力、胞外多糖产量、生物膜形成及氨基酸代谢能力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DX120EΔrpoNΔntrC双突变株。与DX120E野生型菌株相比,DX120EΔrpoNΔntrC双突变株在以蛋白胨和尿素为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无明显差异,但在以硝酸钾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无法正常生长,DX120EΔrpoNΔntrC双突变株的硝酸盐利用能力、群集能力、胞外多糖产量和生物膜形成能力均有所减弱;DX120EΔrpoN突变株不能利用组氨酸,DX120EΔrpoNΔntrC双突变株可以利用组氨酸,但不能利用脯氨酸;DX120EΔrpoN突变株和DX120EΔrpoNΔntrC双突变株在生长特性、泳动和群集、生物膜形成及胁迫耐受能力等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RpoN和NtrC影响菌株DX120E的硝酸盐利用能力、群集能力、胞外多糖产量及生物膜形成能力,RpoN对DX120E的生物学特性调控占主导地位,RpoN和NtrC共同参与调控细菌对氨基酸的摄取及利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孔卫青  杨金宏  
【目的】研究克雷伯氏菌果胶酸裂解酶基因K-PGL的序列特征及其编码产物的理化性质、结构特征及同源性等。【方法】根据同源序列相似性设计引物,利用PCR、染色体步移等技术获得了基因序列,并对基因信号肽,疏水性和结构域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获得克雷伯氏菌2395 bp序列,其中K-PGL基因开放阅读框1710 bp,编码569个氨基酸,分子质量63.37 kDa,等电点7.17。编码蛋白具有信号肽酶切割位点,效率为0.864,序列中不含有半胱氨酸Cys,平均疏水指数为-0.449,为稳定存在的亲水蛋白。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内切聚半乳糖醛酸裂解酶基因家族特有的保守结构域,进化上与产酸克雷伯氏菌亲缘关系最近。【结论】获得了K-PGL基因序列及其特征,为进一步研究果胶酸裂解酶的生物学功能和应用提供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