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65)
- 2023(2448)
- 2022(2229)
- 2021(2083)
- 2020(2054)
- 2019(3743)
- 2018(3578)
- 2017(6358)
- 2016(3829)
- 2015(4339)
- 2014(4086)
- 2013(4234)
- 2012(4148)
- 2011(3862)
- 2010(3910)
- 2009(3626)
- 2008(3469)
- 2007(3172)
- 2006(2914)
- 2005(2667)
- 学科
- 济(12053)
- 经济(12033)
- 管理(8039)
- 业(7268)
- 学(6934)
- 企(5832)
- 企业(5832)
- 方法(5399)
- 数学(4601)
- 数学方法(4498)
- 中国(3619)
- 农(3349)
- 财(3047)
- 制(2788)
- 及其(2635)
- 水产(2530)
- 业经(2373)
- 贸(2250)
- 贸易(2248)
- 农业(2205)
- 易(2188)
- 害(2117)
- 理论(2101)
- 环境(2043)
- 融(2012)
- 金融(2010)
- 地方(1989)
- 和(1965)
- 虫(1925)
- 动物(1923)
- 机构
- 大学(59695)
- 学院(57491)
- 研究(28307)
- 农(22940)
- 科学(22406)
- 中国(19238)
- 农业(18873)
- 济(18470)
- 经济(17974)
- 所(17492)
- 研究所(16365)
- 业大(15710)
- 管理(15157)
- 京(14106)
- 理学(12946)
- 理学院(12650)
- 管理学(12091)
- 管理学院(12024)
- 室(11979)
- 农业大学(11976)
- 省(11763)
- 中心(11522)
- 实验(11098)
- 业(10908)
- 实验室(10708)
- 院(10369)
- 重点(10186)
- 江(10005)
- 科学院(9495)
- 技术(9012)
- 基金
- 项目(42662)
- 科学(30603)
- 家(30556)
- 国家(30327)
- 基金(29862)
- 科学基金(23006)
- 研究(22242)
- 自然(18525)
- 自然科(18072)
- 自然科学(18054)
- 自然科学基金(17755)
- 省(17496)
- 划(15818)
- 基金项目(15108)
- 资助(13706)
- 计划(12142)
- 科技(12118)
- 社会(11794)
- 社会科(11016)
- 社会科学(11011)
- 重点(10819)
- 教育(10196)
- 农(9472)
- 专项(9452)
- 发(9306)
- 科研(9276)
- 业(9104)
- 创(8593)
- 部(8472)
- 创新(8212)
共检索到909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曹宏梅 李健 战文斌
将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和溶藻弧菌(V.alginolyticus)分别用0.3%福尔马林灭活,制备成鳗弧菌和溶藻弧菌2种单苗,并将2种菌等量配制成二联疫苗,单次腹腔注射免疫大菱鲆(Scophtalmus maximus)。通过检测免疫后替代途径补体活力、溶菌酶活力、抗体凝集效价的变化并分别进行攻毒实验比较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显示,3种疫苗对所测定的各免疫指标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二联疫苗后期效果低于2种单苗。二联疫苗对鳗弧菌和溶藻弧菌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83.52%和83.24%,而鳗弧菌单苗对鳗弧菌攻毒、溶藻弧菌单苗对溶藻弧菌攻毒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80.37%和74....
关键词:
大菱鲆 二联疫苗 鳗弧菌 溶藻弧菌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高冬梅 李健 王群
制备鳗弧菌福尔马林灭活的全细胞疫苗 ,腹腔注射接种牙鲆 ,50d后进行第 2次免疫。利用自制的兔抗鱼血清的抗血清通过ELISA实验检测了受免鱼特异性免疫应答水平 ,并通过攻毒实验 ,测定了疫苗对牙鲆的免疫保护率。结果表明 ,各免疫组血清抗体效价的最高值分别达 1∶51 2、1∶2 0 4 8、1∶1 0 2 4 ;各组受免鱼对人工攻毒均具有保护作用。用鳗弧菌攻毒后 ,免疫保护率分别达81 2 5%、87 50 %、93 75% ,而且发现受免鱼对副溶血弧菌 (Vibrioparahaemolyticus)也表现了一定的交叉保护性 ,免疫保护率分别为 46.1 5%、53.85 %、53.85...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丁山 李淑芳 李杰 唐磊 王晓冉 莫照兰 李杰 陈娟
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是一种能感染多种鱼类的条件致病菌,引起高致死率出血性败血病,流行于我国海水养殖环境,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本研究以鳗弧菌O1、O2和O3血清型菌株为抗原,制备了鳗弧菌三价灭活疫苗,以腹腔注射途径对健康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80.2±4.7)g进行一次免疫,在一次免疫后60 d以同等剂量和途径进行二次免疫。对一免组进行150 d的观测,结果显示,大菱鲆血清的3种抗原的特异抗体水平在免疫后14 d显著升高(P0.05);二免大菱鲆的RPS值均高于70%,高于同期一免大菱鲆。上述结果显示,以鳗弧菌三价灭活疫苗一次免疫大菱鲆,抗体持续期不少于150 d,有效免疫保护期(RPS>70%)不少于120 d;二次免疫大菱鲆,抗体持续期和有效免疫保护期(RPS>70%)均不少于150 d。空白组最终体重略高于免疫组,但2组的特定生长率(SGR)无明显差异,说明三价疫苗对大菱鲆生长没有影响。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华 石存斌 钱永华 潘厚军 吴淑勤
采用十二烷基肌氨酸钠法提取哈氏弧菌(Vibrio harveyi)SpGY020601株的外膜蛋白(OMPC),采用酚水法提取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EpGS021001株的脂多糖(LPS)。通过碳化二亚铵(EDC)介导的缩合反应,将哈氏弧菌的OMPC与溶藻弧菌的LPS偶联。OMPC-LPS偶联物、未偶联的哈氏弧菌OMPC、溶藻弧菌LPS、哈氏弧菌OMPC和溶藻弧菌LPS的简单混合物以及生理盐水按相同程序免疫卵形鲳(Trachinotus cvatus)。检测血清溶菌酶活性、血清抗体微量凝集反应结果显示,卵型鲳经OMPC-LPS偶联物、OMPC、LPS以及二者的简单...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杰 李淑芳 丁山 唐磊 李贵阳 莫照兰 李杰 陈娟
本研究分析了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O1/O2血清型二价灭活疫苗免疫大菱鲆后的抗体持续期和免疫保护期。以鳗弧菌O1血清型VAM003株和O2血清型VAM007株为抗原制备了福尔马林灭活二价疫苗,将疫苗按照三种剂量(10~7 cells/尾、10~8 cells/尾、10~9 cells/尾)以腹腔注射途径免疫大菱鲆,在免疫后3 d、7 d、14 d、30 d、60 d、90 d、120 d、150 d,用血清凝集实验检测了免疫鱼血清的VAM003和VAM007抗体效价,用攻毒实验检测了疫苗的免疫保护率(RPS)。结果显示,在免疫后7 d三个剂量组的大菱鲆均产生了特异抗体,并获得27%~60%的RPS。三个剂量组大菱鲆的O1血清型抗体持续期分别>90 d (10~7 cells/尾组)、>150 d (10~8 cells/尾组)、>150 d (10~9cells/尾组),而三个剂量组大菱鲆的O2血清型抗体持续期均>150 d。三个剂量组的大菱鲆获得的免疫保护持续期均>150 d;以RPS>75%为有效免疫保护,各剂量组大菱鲆抵抗O1血清型病原感染的有效免疫保护期为:14~120d(10~7 cells组)、14~120 d (10~8 cells/尾)、14~150 d (10~9 cells/尾),抵抗O2血清型病原感染的有效免疫保护期为:14~60 d (10~7 cells组)、14~120 d (10~8 cells/尾)、14~120 d (10~9 cells/尾)。研究结果表明鳗弧菌二价灭活疫苗可为大菱鲆提供有效而稳定的免疫保护,获得的抗体持续期和免疫保护期为该疫苗的临床中试研究提供了基础。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淑芳 唐磊 李杰 李贵阳 王晓冉 王小鹿 丁山 莫照兰
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O3血清型菌株是感染鱼类的重要病原菌,本文研究了3株O3血清型鳗弧菌(SMP1、SMP3和SMP4)灭活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首先在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体内对3株鳗弧菌进行复壮;检测复壮后的菌株毒力,检测的3株鳗弧菌对蓝蔓龙(Trichogaser trichopterus)的半数致死量(LD50)分别为105.1 CFU/ml(SMP1)、104.7 CFU/ml(SMP3)和105.4 CFU/ml(SMP4);制备了3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庞欢瑛 周泽军 丁燏 闫秀英 蔡双虎 简纪常 吴灶和
采用Overlap PCR和同源重组技术,结合氯霉素(Cm)正向筛选和sacB基因蔗糖负向筛选,构建了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Ⅲ型分泌系统(Type III secretion system,T3SS)注射装置蛋白vscO基因无标记框内缺失突变株ZJ03ΔvscO。在以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为模型的感染实验中发现ZJ03ΔvscO的毒力较ZJ03下降约150倍。将ZJ03ΔvscO作为减毒活疫苗通过注射、浸泡的途径免疫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后,发现其对溶藻弧菌有很好的保护效应,其中注射组的免疫保护率达84%,浸...
关键词:
溶藻弧菌 vscO 减毒活疫苗 免疫保护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余俊红 沈继红 王祥红 王宝坤 纪伟尚 胡应劭 徐怀恕
以分离自患病鲈鱼 (Lateolabraxjaponicus)的致病菌W - 1为材料 ,利用喷雾微胶囊技术制备口服微胶囊疫苗。结果表明 ,喷雾干燥条件对疫苗微胶囊颗粒影响较大 ;其适宜条件为 :进料温度 4 0℃ ,进料速度 4 0ml/min ,热风温度 2 0 0℃ ;其制备的微胶囊疫苗平均粒径为 4 5.5μm ,平均含菌量为 2 .79× 10 9mg- 1干粉。将此微胶囊疫苗及全细胞疫苗直接拌入饵料口服免疫接种鲈鱼幼鱼 ,1周后以W - 1活菌攻毒 ( 2 .5×10 6CFU /尾 )。结果表明 ,微胶囊疫苗组的 1周累积死亡率 ( 4 1.7% )低于全细胞疫苗组 ( 4 5....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燕飞 庞欢瑛 简纪常 鲁义善 汤菊芬 吴灶和
为了研究溶藻弧菌双组分调控系统KdpdE减毒活疫苗对鱼体的免疫保护作用,本研究采用OvErlappCr和同源重组技术,构建了Kdpd/KdpE(KdpdE)基因无标记基因框内敲除突变株。对野生株和缺失突变株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KdpdE的缺失对溶藻弧菌的生长速率和胞外蛋白酶活性的影响不明显,但是突变株的泳动能力、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较野生株下降。斑马鱼致病性实验结果显示,突变株毒力下降78.5倍,表明减毒株构建成功,可以作为减毒活疫苗的候选菌株。突变株在鱼体内存活能力实验结果显示,注射免疫7d后,鱼体内未检测到该菌。以突变株ΔKdpdE为抗原,分别用注射和浸泡的方式免疫斑马鱼,...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燕飞 庞欢瑛 简纪常 鲁义善 汤菊芬 吴灶和
为了研究溶藻弧菌双组分调控系统KdpDE减毒活疫苗对鱼体的免疫保护作用,本研究采用OverlapPCR和同源重组技术,构建了kdpD/kdpE(kdpDE)基因无标记基因框内敲除突变株。对野生株和缺失突变株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kdpDE的缺失对溶藻弧菌的生长速率和胞外蛋白酶活性的影响不明显,但是突变株的泳动能力、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较野生株下降。斑马鱼致病性实验结果显示,突变株毒力下降78.5倍,表明减毒株构建成功,可以作为减毒活疫苗的候选菌株。突变株在鱼体内存活能力实验结果显示,注射免疫7d后,鱼体内未检测到该菌。以突变株ΔkdpDE为抗原,分别用注射和浸泡的方式免疫斑马鱼,...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梁海鹰 陈永新 简纪常 吴灶和
为研究溶藻弧菌鞭毛蛋白flaC基因DNA疫苗对红笛鲷的免疫保护作用,实验构建了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flaC并将该质粒肌肉注射红笛鲷,采用PCR、RT-PCR、ELISA和攻毒试验等方法检测了该真核表达质粒在红笛鲷组织内的分布、表达和对红笛鲷的免疫保护。PCR结果显示,免疫接种7和28 d,注射点周围肌肉、鳃、肾脏、肝脏和脾脏都存在质粒分布;RT-PCR结果显示,免疫接种后第7天、14天和28天,红笛鲷不同组织内均有目的基因表达。ELISA结果表明,鱼血清内产生了抗FlaC蛋白的抗体,表明DNA疫苗免疫后鱼体表达了目的蛋白,并诱导产生了相应抗体。攻毒实验表明,免疫后的红笛鲷能较好地抵抗致...
关键词:
红笛鲷 溶藻弧菌 DNA疫苗 免疫保护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陶保华 胡超群 任春华
尝试使用免疫学的方法来防治对虾弧菌病。将病原副溶血弧菌制成福尔马林灭活疫苗,在实验条件下分别以浸泡、口服和注射等方式接种于斑节对虾和日本对虾,结果发现,在一定的范围内,对虾的免疫保护率随疫苗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在注射接种的方式中,斑节对虾在 109、108、107cells·mL-1的疫苗剂量下的保护力分别为40%、50%和40%,浸泡组(疫苗浓度分别为108cells·mL-1、107cells·mL-1和106cells·mL-1)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30%、30%和20%,投喂组的免疫保护率为11.1%。日本对虾注射免疫组(疫苗剂量为108cells·mL-1、107cells· mL-1和...
关键词:
弧菌疫苗 免疫预防 斑节对虾 日本对虾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宋晓青 邢婧 战文斌
制备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全菌灭活疫苗,采用腹腔注射和浸泡两种方式分别免疫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于免疫后0 h、4 h、8 h、12 h、24 h、48 h、72 h、96 h、7 d、14 d分别取牙鲆脾、头肾、鳃3种组织,提取mR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种组织中白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MCHⅠ、MHCⅡ、T细胞表面受体CD4、T细胞表面受体CD8、免疫球蛋白(Ig)M 7种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两种方式免疫后各基因表达量均出现显著上调。注射组3种组织中,IL-1...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萌萌 宁俊佳 徐善良 王春琳 王丹丽
为探讨日本蟳感染溶藻弧菌的致病机理,采用溶藻弧菌人工感染健康日本蟳,分析了感染前后日本蟳肝胰腺PO、SOD和LSZ活性变化及注射免疫多糖后的免疫保护率,并研究了细胞超微结构的病理组织学。结果表明:日本蟳感染溶藻弧菌后,肝胰腺中PO、SOD和LSZ的活性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感染6~12 h,3种酶的活性均有一个上升的过程,但之后随时间的延长呈现下降趋势;免疫感染组因感染弧菌前注射了免疫多糖,日本蟳肝胰腺中PO、SOD和LSZ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感染组的酶活性,感染7 D后的免疫保护率高达72.73%,表明免疫多糖可提高酶的活性,使机体的抗病菌能力增强。超微结构显示:对照组日本蟳肝胰腺细胞结构形态正...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鄢庆枇 张俊杰 邹文政 陈强 庄峙厦 王小如
为了解大黄鱼在抗溶藻弧菌感染时免疫功能的变化规律,将160尾健康大黄鱼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通过腹腔分别注射0.2mL浓度为2×107CFU.mL-1的溶藻弧菌和灭菌生理盐水,在注射0,1,3,7,11,15,19d后从两组各取6尾大黄鱼,尾静脉取血,进行外周血的血相、NBT阳性细胞数、血清抗菌活力、抗体效价等免疫学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在人工感染的初期,感染组大黄鱼外周血的红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和NBT阳性细胞的数量及血清抗菌活力等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在注射后1d外周血粒细胞的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抗体效价在7d开始增加,15d达到峰值,且用间接ELISA和试管凝集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具有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