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15)
- 2023(8605)
- 2022(7841)
- 2021(7466)
- 2020(6247)
- 2019(14638)
- 2018(14704)
- 2017(28386)
- 2016(15683)
- 2015(17667)
- 2014(17710)
- 2013(17527)
- 2012(15869)
- 2011(14191)
- 2010(13888)
- 2009(12452)
- 2008(11883)
- 2007(10001)
- 2006(8571)
- 2005(7223)
- 学科
- 济(58086)
- 经济(58022)
- 管理(43537)
- 业(41019)
- 企(34771)
- 企业(34771)
- 方法(29490)
- 数学(25481)
- 数学方法(25200)
- 学(15330)
- 农(14940)
- 中国(13985)
- 财(13779)
- 业经(12920)
- 地方(12109)
- 理论(10414)
- 和(10290)
- 农业(10045)
- 贸(9981)
- 贸易(9976)
- 环境(9690)
- 技术(9685)
- 易(9667)
- 务(9197)
- 财务(9140)
- 财务管理(9126)
- 制(9021)
- 企业财务(8642)
- 教育(8622)
- 划(8418)
- 机构
- 大学(218423)
- 学院(216267)
- 管理(89342)
- 济(78927)
- 理学(78568)
- 理学院(77700)
- 经济(77023)
- 管理学(76313)
- 管理学院(75952)
- 研究(71306)
- 中国(49898)
- 科学(48246)
- 京(46340)
- 农(37105)
- 所(36369)
- 业大(35623)
- 财(34178)
- 研究所(33793)
- 中心(31760)
- 江(29935)
- 农业(29484)
- 北京(28984)
- 范(28604)
- 财经(28400)
- 师范(28277)
- 院(26207)
- 经(25887)
- 州(24689)
- 技术(24041)
- 师范大学(22991)
- 基金
- 项目(158029)
- 科学(122917)
- 基金(113748)
- 研究(113299)
- 家(99963)
- 国家(99139)
- 科学基金(84645)
- 社会(68301)
- 社会科(64579)
- 社会科学(64561)
- 省(62353)
- 基金项目(61625)
- 自然(57598)
- 自然科(56216)
- 自然科学(56199)
- 自然科学基金(55167)
- 划(53047)
- 教育(51339)
- 资助(46848)
- 编号(46562)
- 成果(36997)
- 重点(35289)
- 部(34066)
- 发(33312)
- 创(32941)
- 课题(31588)
- 科研(30917)
- 创新(30646)
- 计划(29947)
- 大学(29126)
共检索到2968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由上海水产大学、常州市粮油食品二厂和崇明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协作进行的“鲫鱼腹水病的研究”课题,在以黄琪炎教授为首的科研组人员的辛勤劳动,密切配合下已圆满完成,于1991年12月24日通过由上海市水产局主持的鉴定。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毛震华
由上海水产大学黄琪琰副教授等进行的鲫鱼腹水病研究,在有关厂、站的协作下,经过1989—1991年三年的努力,在研究该病的病原、病理及防治方法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1991年12月下旬由上海市水产局组织的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尹文英研究员等认为,该项研究成果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在组织病理、病理生理研究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鲫鱼腹水病是近几年流行的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疾病中流行最早、危害极严重的一种鱼病。经该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琪琰 刘丽燕 范丽萍
异育银鲫溶血性腹水病的腹水呈淡黄或红色,透明或混浊,pH 值6.5,多数发生凝固,李凡他氏蛋白质定性试验阳性,是由炎症引起的渗出液,主要是肝性腹水。病鱼血清的钠、氯、葡萄糖、总蛋白、白蛋白都非常显著地低于健康鱼,白蛋白的含量不到健康鱼的1%。病鱼血清肌酐、LDH、GOT、GPT,AMY 均非常显著地高于健康鱼。所有这些都表明病鱼的肝、肾、心、胰等发生了严重病变,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胰功能不全,最后导致尿毒症及肝昏迷而死。
关键词:
溶血性腹水病 异育银鲫 病理生理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孟彦 曾令兵 杨焱清 肖汉兵
【目的】确定导致大鲵(Andrias davidiamus,giant salamander)腹水病的主要病原菌类型。【方法】从患病大鲵的腹水和肠道分离细菌并进行纯培养,用细菌自动鉴定系统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培养细菌进行鉴定,再对52尾健康的1龄大鲵进行感染试验,以确定病原菌,同时对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经过细菌自动鉴定系统确定了4株细菌,室内感染试验确定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为主要致病菌;细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也再次证明该菌为嗜水气单胞菌;药物敏感试验显示,该病原菌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阿米卡星等药物敏感,对氨卞青霉素、舒巴坦、头孢唑啉等药...
关键词:
大鲵 腹水病 嗜水气单胞菌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贺路 艾晓辉 左文功
从患腹水病的牛蛙腹水中分离到二株细菌,人工感染可使牛蛙、青蛙、银鲫和BALB/C小鼠致死,生理生化及G+C含量测定属于气单胞菌属的嗜水气单胞菌。该菌与本地分离的出血性败血症菌株间的交叉凝集反应小于1:40。
关键词:
牛蛙,腹水病,嗜水气单胞菌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于喆 肖克宇 钟蕾 刘巧林 谭情 江辉
从患病牛蛙(Rana catesbeiana)肝脏、四肢、腹水等组织划线分离,共获得3株菌,通过对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镜检及生理生化鉴定,确认其理化性质一致,均为洛菲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lwoffi)。采取腹部注射和浸泡两种不同方式人工感染试验均证实该菌存在致病性,药敏试验表明,分离菌株W2011-01对左氟沙星、美洛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妥布霉素、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等18种药物敏感,对呋喃妥因、环丙沙星、沙拉沙星、乙酰螺旋霉素、青霉素、杆菌肽、痢特灵、利福平、氨苄西林、强力霉素耐药。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诚 梁礼成 赵德明 乔惠理
本试验采用高能日粮饲养 1日龄爱拨易加父母代公雏 ,2 1日龄开始分群 ,2 0 0只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 ,试验组用低温诱发肉鸡腹水症 ,分别用血细胞压积、心电图的导联变化、腹水心脏指数检测肉鸡腹水症。结果如下 :低温组累积右心肥大率和腹水症发生率分别为 2 6 .14 % ,14 .0 0 % ,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5.0 0 % ,3.0 0 % )。低温处理 2周后 (35日龄 )红细胞数量、血细胞压积显著升高。腹水心脏指数在低温 3周后出现极显著升高。低温处理后心电图 导联 S波、a VF导联 S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表明低温处理后肉鸡红细胞数目增多、血细胞压积升高 ,导致...
关键词:
肉鸡腹水症 机理 低温 血常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丁正峰 薛晖 边文冀 刘丽平 吴光红
对近年来黄颡鱼养殖过程中暴发的腹水症的病原进行了研究。病鱼症状主要为游动迟缓,体表、肝脏充血,积有腹水,后期伴有皮肤溃烂等,采用光镜及透射电镜超薄切片观察,生理生化指标鉴定及16SrDNA同源性分析及系统发育树构建等方法,对从多处组织中分离获得的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其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指标符合迟钝爱德华氏菌特点,GenBank中同源序列检索结果显示,该菌与迟钝爱德华氏菌的16SrDNA序列同源性高达99%,系统进化树中与迟钝爱德华氏菌自然聚为一支。
关键词:
黄颡鱼 腹水症 病原菌 迟钝爱德华氏菌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沈锦玉 尹文林 钱冬 刘问 曹铮 沈智华 吴颖蕾 张念慈
于1998~1999年对中华绒螯蟹主要细菌性疾病“腹水病”、“抖抖病”并发病病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细菌学鉴定 6株病原菌,其中 5株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 1林为拟态弧菌( Vibricmimicus),用细菌人工感染蟹,其LD_50为8.88 × 10_3~1.42 × 10_5CFU/只;6株细菌对13种药物的敏感性有明显差异。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胡明堉
在农业部水产司和中国水产总公司的直接领导下,上海水产大学和舟山海洋渔业公司通力合作,经过3年时间的渔场调查和钓捕技术的研究,采用科研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完成了“日本海柔鱼渔场调查和钓捕技术研究”课题的预定目标,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伟妮 周丽 邢婧 战文斌
从患腹水症的养殖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腹水分离到1株优势细菌SR1,人工感染实验证实其具有致病性。经API ID32E系统鉴定为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并测定了其16S rRNA基因序列和热激蛋白HSP60(Heatshock protein,HSP)基因序列。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树结果表明,菌株SR1与溶藻弧菌(AY967727)亲缘关系最近,然而置信度较低,仅有27%,不能有效地鉴定到种。HSP60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与溶藻弧菌(AF230931)同源性最高,为99.2%。系统发育树表明SR1确与溶藻弧菌(AF...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槿年 李玉英 胡守奎 李琳 方兵 余为一 张晓华
从六安地区患腹水病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rsinensis)体内分离到一株病原菌(HX4菌株),经API/ATB半自动化鉴定和分子遗传学鉴定,确定为拟态弧菌(V mimicus)。应用PCR技术、电镜技术、组织细胞模型和动物实验对该菌的毒素共调菌毛(ToxinCoregulatedPilus,TCP)、外毒素和内毒素等毒力因子研究的结果表明,HX4菌株为TCP+株,在pH6 7定居因子培养基中,30℃需氧培养条件下可较好表达TCP;TCP+菌对肠管的黏附率为(32 19±0 14)%、对HEp 2细胞的黏附菌数为16 03±4 66、对中华绒螯蟹的毒力(LD50)为2 08×106CF...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腹水病 拟态弧菌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蔡完其 孙佩芳
本文报道彭泽鲫、异育银鲫及白鲫对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暴发性鱼病抗病力的研究结果。在菌液浓度为6.0×10~6个/ml,注射剂量为0.3ml/尾时,半数致死量(LD_(50))分别为彭泽鲫 10~(-1.?),异育银鲫 10~(-1.61),白鲫 10~(-2.21),差异极显著(PD_(0.01)),彭泽鲫好于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