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03)
- 2023(9023)
- 2022(8241)
- 2021(7868)
- 2020(6616)
- 2019(15334)
- 2018(15446)
- 2017(29739)
- 2016(16397)
- 2015(18443)
- 2014(18337)
- 2013(18131)
- 2012(16520)
- 2011(14655)
- 2010(14329)
- 2009(12965)
- 2008(12290)
- 2007(10471)
- 2006(8926)
- 2005(7524)
- 学科
- 济(59860)
- 经济(59795)
- 管理(44897)
- 业(43491)
- 企(36619)
- 企业(36619)
- 方法(30153)
- 数学(26045)
- 数学方法(25754)
- 学(16467)
- 农(16016)
- 中国(14531)
- 财(14355)
- 业经(13430)
- 地方(12378)
- 农业(10945)
- 理论(10896)
- 和(10481)
- 贸(10356)
- 贸易(10351)
- 易(10041)
- 技术(10028)
- 环境(9937)
- 务(9575)
- 财务(9518)
- 财务管理(9504)
- 制(9297)
- 企业财务(9009)
- 教育(8816)
- 划(8628)
- 机构
- 大学(227894)
- 学院(225377)
- 管理(91711)
- 济(81914)
- 理学(80682)
- 经济(79980)
- 理学院(79777)
- 管理学(78296)
- 管理学院(77915)
- 研究(74317)
- 中国(52516)
- 科学(50953)
- 京(48528)
- 农(40494)
- 业大(38546)
- 所(37784)
- 财(35557)
- 研究所(35129)
- 中心(33238)
- 农业(32096)
- 江(31165)
- 北京(30204)
- 范(29639)
- 财经(29484)
- 师范(29252)
- 院(27400)
- 经(26890)
- 州(25694)
- 技术(25429)
- 师范大学(23750)
- 基金
- 项目(165118)
- 科学(128368)
- 基金(119122)
- 研究(117312)
- 家(104957)
- 国家(104100)
- 科学基金(88935)
- 社会(70764)
- 社会科(66896)
- 社会科学(66878)
- 省(65509)
- 基金项目(64475)
- 自然(60841)
- 自然科(59401)
- 自然科学(59384)
- 自然科学基金(58299)
- 划(55327)
- 教育(53363)
- 资助(49196)
- 编号(47917)
- 成果(38193)
- 重点(36789)
- 部(35286)
- 发(34650)
- 创(34398)
- 课题(32643)
- 科研(32237)
- 创新(32032)
- 计划(31499)
- 大学(30477)
共检索到3096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曹志华 高贵琴 张巧玲
采用垂直板聚丙稀胺凝胶电泳方法 ,对鲤鱼 (LyprinusCarpio)的肠道组织、肠内微生物谷氨酸脱氢酶 (GDH)同工酶进行分析 ,并对GDH活性进行测定 ,结果显示 ,摄食添加尿素饲料的鲤鱼肠组织及肠道微生物GDH同工酶谱与对照组有明显不同。试验组多一条酶谱且酶带染色深 ,表明鲤鱼在一定程度上能利用尿素合成 -谷氨酸 ,其合成可以通过肠组织和肠内微生物两条途径进行。而对GDH酶活性测定表明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肠组织和肠内微生物之间的酶活性均无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鲤鱼 肠道 肠内微生物 GDH同工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詹新贵 金宏 刘艳卉 谭超 傅童生
为了探讨猪各组织器官中乳酸脱氢酶同工酶酶谱特征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比较分析了 12头三元杂交猪的心、肝、脾、肺等组织中乳酸脱氢酶同工酶酶谱的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 ,肺、脾两组织中乳酸脱氢酶有 5条酶带 ,分别为 L DH1 ,L DH2 ,L DH3,L DH4 ,L DH5,其中 L DH3最宽 ,着色最明显 ;肝组织中只有 4条酶带 ,分别为L DH1 ,L DH2 ,L DH3,L DH5;心肌组织中只含 3条酶带 ,分别为 L DH1 ,L DH2 ,L DH3.
关键词:
猪 组织 乳酸脱氢酶 同工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植爽 任艳红 唐星 徐凤翔 王传宏 赵爱春 王茜龄
【目的】克隆桑树的谷氨酸脱氢酶基因GDH,了解其结构、组织特异性表达以及调控特点,并获得桑树谷氨酸脱氢酶蛋白,为进一步研究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GDH)在桑树氮代谢过程中的功能奠定基础,也为多年生木本植物的GDH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川桑基因组数据库搜索GDH同源序列设计引物,以杂交桑品种桂桑优62号(M.atropurpurea Roxb.)c DNA为模板,通过RT-PCR克隆获得Ma GDHs。利用NCBI上BLAST和CDD进行氨基酸序列比对和保守结构域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岳华梅 吴金平 陈细华 阮瑞 李创举
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GDH)可通过逆催化谷氨酸脱氨参与氨基酸代谢,也可生产合成氨,参与氮代谢。实验克隆得到达氏鳇(Huso dauricus)谷氨酸脱氢酶基因(gdh)的开放阅读框序列。该序列全长为1 635 bp,编码544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多重比对结果显示达氏鳇GDH与其它脊椎动物的序列一致性较高。进一步的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达氏鳇GDH与两栖类、爬行类及哺乳类聚为一支。组织表达分析结果表明,达氏鳇gdh的mRNA在各组织中都有分布,并且在肠中转录水平最高。随后,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了饲料中添加双低菜粕对达氏鳇蛋白质代谢相关基因(gdh、氨肽酶N apN、小肽转运载体pepT1)及应激反应相关的热休克蛋白(hsp90)基因表达的影响。在肝脏中,不同饲料投喂组gdh和hsp90的转录水平没有显著差异。在肠中,菜粕组gdh及apN基因的转录水平显著高于基础饲料组;菜粕组pepT1基因的转录水平也高于基础饲料组,但是没有显著性差异。以上结果表明,植物蛋白原料菜粕添加可引起达氏鳇肠道中蛋白质代谢水平上升,而不引起鱼体的应激反应。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何玉英 李少飞 王清印 李健
采用RACE技术克隆获得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谷氨酸脱氢酶GDh基因(FC GDh)。FC GDh基因全长1779 bp,包括1个1659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552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大小为61.3 k DA,理论等电点为6.54。同源性分析显示,FC GDh氨基酸序列与其他动物高度保守,其中,与凡纳滨对虾最为相似,高达98%,其次为中华绒螯蟹,为89%。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FC GDh氨基酸序列与凡纳滨对虾GDh聚为一支,之后依次为:中华绒螯蟹、黑腹果蝇、埃及按蚊。组织表达分析发现,FC GDh基因在肌肉、鳃、肝胰腺、胃、肠、淋巴和血淋巴...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周发林 陈劲松 黄建华 杨其彬 邱丽华 马振华 江世贵
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获得了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谷氨酸脱氢酶基因(pmGDH)的cDNA序列。该序列全长2386 bp,开放阅读框(orf)为1677 bp,3'非编码区(utr)为688 bp,包括含有27个碱基的poly(A)尾,5'非编码区(utr)为21 bp。orf可编码558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61.837 k D,理论等电点为6.57。序列含有elfV DeHyDroG N与NAD biND 1 Glu DH两个保守结构域,37个磷酸化位点,3个糖基化位点。通过同源性、相似...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锦裕 韩蓓 卜弘毅 胡俊涛 张鑫 刘令军 苗淑彦
为研究豆粕替代鱼粉对乌鳢生长、肠道菌群组成和微生物相关氨基酸代谢酶活性的影响,分别用豆粕替代0、25%、50%和75%的鱼粉配制4组等氮等能的饲料饲喂初始体质量为(8.65±0.25) g的幼鱼(分别命名为G1、G2、G3和G4组),养殖实验在室内纤维玻璃钢桶中进行,实验周期为21 d。结果显示,各组间幼鱼成活率无显著性差异;G4组乌鳢幼鱼的生长性能显著低于G1和G2组,而G3组幼鱼生长性能与其余3组差异不显著。厚壁菌门在G1和G2组乌鳢肠道中的比例显著高于G3组,且在G4组中的比例最低;变形菌门在G1和G2组中的比例显著低于G3和G4组;G4组中乳球菌属、杆菌属、假单胞菌属、链球菌属、芽孢杆菌属和不动杆菌属的比例显著低于其余3组。另外,G4组幼鱼肠道微生物谷丙转氨酶、腺苷脱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余3组,而G1组乳酸脱氢酶的活性最高。研究表明,豆粕替代鱼粉除了对乌鳢幼鱼的生长产生影响外,也显著影响了肠道微生物组成及微生物相关氨基酸代谢酶的活性,本研究结果对于从微生态角度进一步理解豆粕在乌鳢配合饲料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辉 王琳琳 宋宁宁 王芳丽 刘君 王凯荣 史衍玺
为了揭示设施土壤中Cd与PAEs复合污染效应,通过盆栽试验验证了设施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和脱氢酶活性对Cd-PAEs复合污染的响应。结果表明:移栽后20 d,施加低浓度Cd(≤2.0 mg/kg),可使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增加,设施和大田土壤中分别增加了42.7%和96.5%。移栽后20 d时,施加PAEs(40,80 mg/kg)使设施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分别降低了56.2%和46.7%;移栽后30 d时,施加PAEs(40,80 mg/kg)使大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分别降低了39.8%和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段嘉 程功 胡永飞 李晶 律娜 朱宝利
利用宏基因组学方法,以人肠道微生物样品为原材料,构建了1个约30 000个克隆的fosmid文库。以三丁酸甘油酯为底物,通过功能筛选,获得1个酯解酶阳性克隆。对该阳性克隆构建亚克隆,挑选具有酯解酶活性的阳性亚克隆进行测序分析,最终获得1个肠道微生物来源的酯解酶基因(GenBank登录号:JQ972699)。结果表明,文库克隆的平均插入片段约为40kb,没有重复插入片段克隆。获得的酯解酶基因推演蛋白与Pyramidobacterpiscolens W5455的patatin样磷脂酶同源性最高,氨基酸一致性为95%。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可能通过Vd型分泌方式进行分泌并发挥功能。本研究是通过...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达 杨春 张力 徐光龙
采取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技术 ,分析了鄱阳湖鳜鱼心脏肌、骨胳肌和肝脏 3种典型组织中乳酸脱氢酶 (LDH)同工酶。结果表明 :①鳜鱼 3种组织中的LDH同工酶存在明显的组织差异 ,都是由A、B两个基因编码。②在肝脏中没有发现Ldh -c基因编码的LDH同工酶 ,这与鲈形目和鲽形目鱼类的情况相同 ,而与鲤形目和鲇形目鱼类的情况相反 ,据此 ,作者认为Ldh -c基因在肝脏中是否表达可以用来判断鱼类的进化水平。
关键词:
鄱阳湖鳜鱼 LDH同工酶 电泳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徐钢春 董晶晶 聂志娟 徐跑 顾若波
采用同工酶技术和流式细胞术研究了刀鲚肝脏、眼睛、肾脏、肌肉、鳃和血清6个组织的乳酸脱氢酶(LDH)及尾鳍、鳃、肌肉、性腺和肝脏5个组织的细胞核DNA含量,旨在为刀鲚遗传背景和种质标准的建立提供技术参数。结果显示:(1)刀鲚不同组织的LDH同工酶呈现一定的组织特异性,眼睛是LDH表达较为典型的组织;除肌肉和血清没有LDH2条带外,其余组织均出现了5条同工酶酶带,并且相对迁移率一致,各组织中均未见LDH-c基因的表达。(2)刀鲚鳃、肌肉和肝脏3个组织的细胞核DNA含量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都显著低于尾鳍、卵巢细胞DNA含量(P<0.05);测定的鳃、肌肉和肝脏组织细胞核的DNA含量与单...
关键词:
刀鲚 乳酸脱氢酶 DNA含量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魏玉众 张桂蓉 霍斌 谢从新 陈生熬
采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雅鲁藏布江中游6种裂腹鱼(尖裸鲤Oxygymnocypris stewartii、拉萨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younghusbandi、巨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macropogon、拉萨裂腹鱼S.waltoni、双须叶须鱼Ptychobarbus dipogon和异齿裂腹鱼S.o'connori)的心肌、肌肉、肝脏、肾脏和晶状体5种组织的LDH(乳酸脱氢酶)同工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LDH同工酶的表达具有明显的组织和种间差异性。尖裸鲤、拉萨裸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喻文娟 俞菊华 李红霞 李建林 唐永凯 于凡 何枫 傅纯洁
为探究脂酰辅酶A脱氢酶对脂肪酸β氧化的调控机制,使用RT-PCR在鲤鱼肝脏克隆了脂酰辅酶A脱氢酶家族中的MCAD和LCAD全长c DNA序列,阅读框分别为1 275,1 326 bp,编码424,441个氨基酸,分析表明他们均具备ACADs家族的特征序列:FAD结合位点、底物结合位点、催化位点等,与斑马鱼MCAD和LCAD的一致性分别为93.16%和94.56%。实时定量RT-PCR结果表明,MCAD和LCAD主要在肝脏和心脏表达;不同脂肪源对MCAD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但鱼油对LCAD的表达有明显的刺激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玉蓉 王红权 贺建华 范志勇
选取64头胎次相同、28日龄断奶、体重相近(7.5 kg左右)、健康的三元杂交仔猪(杜×长×大),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即基础日粮组和添加1%谷氨酰胺(Gln)试验组,每组32头猪(公母各半),平分成4栏进行30 d饲养.饲养试验结束后,每栏分别取1头体重相近的小公猪进行屠宰,分别取直肠、盲肠、结肠内容物进行肠道菌群分析;取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制光镜切片,观察小肠绒毛、隐窝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1%Gln能改善肠道微生态菌群和小肠黏膜形态,减少致病菌.与对照组相比,直肠、盲肠、结肠内容物中乳酸杆菌分别增加2.8%(P<0.05)、4.1%(P<0.05)和4.0%(P<0.05),双歧杆菌分别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