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58)
2023(2199)
2022(1915)
2021(1868)
2020(1657)
2019(3558)
2018(3542)
2017(6203)
2016(3890)
2015(4487)
2014(4582)
2013(4510)
2012(4554)
2011(4057)
2010(4214)
2009(4146)
2008(4373)
2007(4134)
2006(3596)
2005(3313)
作者
(15125)
(12976)
(12565)
(12165)
(8275)
(6449)
(5796)
(5099)
(5012)
(4817)
(4436)
(4424)
(4343)
(4222)
(4194)
(4133)
(3982)
(3863)
(3828)
(3784)
(3387)
(3363)
(3352)
(3064)
(3053)
(2982)
(2916)
(2834)
(2831)
(2730)
学科
(13539)
经济(13519)
管理(9825)
(8300)
(7189)
企业(7189)
方法(6948)
(6199)
数学(5757)
数学方法(5589)
中国(3699)
(3494)
(3251)
(3172)
理论(2952)
业经(2599)
及其(2518)
(2424)
贸易(2421)
(2388)
(2355)
(2259)
银行(2242)
(2156)
(2154)
(2150)
(2145)
金融(2145)
财务(2140)
财务管理(2128)
机构
大学(61605)
学院(59977)
研究(24873)
科学(19499)
(19475)
(17765)
中国(17634)
经济(17140)
管理(16817)
农业(16097)
(15453)
研究所(14243)
(14228)
理学(13956)
业大(13881)
理学院(13721)
管理学(13094)
管理学院(13010)
中心(11178)
(10801)
(10579)
农业大学(10286)
(9561)
技术(9277)
(9076)
(8852)
(8746)
北京(8719)
实验(8687)
(8560)
基金
项目(39965)
科学(28265)
基金(27057)
(26347)
国家(26127)
研究(22683)
科学基金(20238)
(16706)
自然(15132)
自然科(14829)
自然科学(14819)
自然科学基金(14523)
(13979)
基金项目(13444)
资助(12835)
社会(12422)
社会科(11646)
社会科学(11643)
教育(10693)
科技(10066)
计划(9931)
重点(9318)
科研(8141)
编号(8107)
(7858)
(7807)
(7687)
专项(7659)
成果(7588)
(7489)
期刊
(21216)
经济(21216)
学报(20845)
(18360)
研究(15216)
中国(14915)
科学(14201)
大学(13903)
学学(13208)
农业(12587)
(7398)
管理(7204)
教育(6823)
业大(6598)
(6572)
农业大学(5853)
(5480)
技术(4897)
(4440)
金融(4440)
统计(4298)
图书(4207)
财经(3781)
自然(3721)
中国农业(3681)
(3570)
自然科(3465)
自然科学(3465)
决策(3397)
(3302)
共检索到959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自福  虞皓  毛明杰  佘小漫  
在严重发生番茄曲叶病的田间,发现主要杂草鲤肠表现出叶脉褪绿黄化、叶片皱缩或卷曲等症状,田间病株率达63%;用烟粉虱传双生病毒兼并引物对随机采集的20个鲤肠病样进行PCR检测,结果发现,从这些病样中均能扩增出1条356 bp的特异片段;室内人工接种试验结果显示,鲤肠分离物可以侵染番茄而引起曲叶症状。因此,鲤肠可能是广东番茄曲叶病毒的自然中间寄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车海彦  罗大全  杨旭光  符瑞益  叶莎冰  
为了解粉虱传双生病毒在海南的发生情况,从海南儋州采集了3个菜豆病样,症状表现为花叶、皱缩、叶背部叶脉突起,根据粉虱传双生病毒基因组DNA基因间隔区及外壳蛋白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的简并引物,对这3个样品进行了PCR检测,从其中两个样品中扩增到预期大小为522 bp的DNA片段。PCR产物经克隆后进行序列测定,BLAST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与与印度绿豆黄花叶病毒豇豆分离物(GenBank登录号:AF481865)的同源性最高,为65.9%,说明海南菜豆中存在着粉虱传双生病毒的侵染。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斐斐  刘圆圆  王炎炎  杨雅云  阿新祥  汤翠凤  董超  王斌  胡剑  
【目的】为深入研究植物病毒—介体昆虫—寄主植物三者互作关系及机制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方法】以3个不同番茄品种为供试植物,MED烟粉虱为供试昆虫及近年来发现的云南本地双生病毒的优势种PaLCuCNV和TYLCTHV为供试病毒,探究烟粉虱取食、双生病毒侵染及烟粉虱与双生病毒互作对番茄生长发育特性及SA和JA信号途径防御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不同处理均能引起番茄植株高度、地上部鲜重和干重的降低,不同处理与不同材料之间差异较大,总体表现为烟粉虱与双生病毒互作较烟粉虱取食、双生病毒侵染对植株高度、地上部鲜重和干重的影响较大。此外,不同处理普遍引起番茄JA和SA信号途径防御基因不同程度的上调表达,只是SA信号途径基因上调幅度较JA信号途径基因的上调幅度大。【结论】植物病毒—介体昆虫—寄主植物之间的互作关系及机制复杂多样,因植物种类、昆虫种类及病毒种类的不同而不同程度地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及防御基因的表达。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丁铭  何跃峰  杨莉  王玉  董家红  张仲凯  
对侵染云南烟草的粉虱传双生病毒致病性相关分子DNAβ进行PCR扩增和克隆。对9份采自不同时间和地区的样品中的DNAβ分子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发现,9个DNAβ都具有典型双生病毒DNAβ卫星分子的基因组结构特征:在互补链上编码1个大小约为118个氨基酸的βC1蛋白,含有1个卫星分子保守区(Satellite conserved region,SCR)和1个A富含区。核苷酸同源性分析显示,9个分离物的DNAβ分子中,7个分离物的DNAβ属于TYLCCNV伴随的DNAβ分子,1个属于MYVYNV伴随的DNAβ分子,2个属于TYLCTHV伴随的DNAβ分子,1个属于TbCSV伴随的DNAβ分子。系统进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吕志创  张桂芬  万方浩  邓国荣  
以烟粉虱和捕食性天敌为研究对象,采用特征序列扩增区域(SCAR)标记法,通过对目的片段的克隆与测序设计烟粉虱特征片段扩增引物,检验该引物的种、虫态及性别特异性,并利用该引物检测捕食性天敌对棉田烟粉虱的捕食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利用SCAR标记法获得了长度为347bp的烟粉虱特异性片段(GenBank登录号为AY841800),根据此片段的碱基序列设计烟粉虱特异引物1对TB-F/TB-R94585,其扩增片段约为240bp;种特异性检验结果表明,该引物只对烟粉虱具有扩增能力,对温室粉虱及其它相关种类不具有扩增效果;同时该引物对不同虫态、不同性别的烟粉虱具有同样的扩增效应。田间检测结果表明,同种天敌...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翟立文  刘文枝  许晨  范玉顶  江南  周勇  曾令兵  
本研究针对鲤浮肿病病毒(carp edema virus, CEV)基因组核蛋白编码基因P4a的序列,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以克隆构建的重组质粒为标准模板,通过优化反应体系中引物浓度组合、Mg~(2+)浓度、dNTPs浓度、反应温度和扩增时间等参数,建立了CEV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检测方法。结果表明,CEV-LAMP方法的最佳反应温度为62℃,引物浓度组合为引物F3/B3 0.2μmol/L,引物FIP/BIP 1.2μmol/L, Betaine0.7 mol/L, Mg~(2+) 8.0 mmol/L, dNTPs 1.2 mmol/L,反应时间60 min。反应产物经凝胶电泳呈现梯型条带,添加SYBR Green I荧光染料后,呈现明显的绿色阳性反应。CEV-LAMP法灵敏度高,最低检测限为10 copies/μL,较常规PCR法灵敏度高100倍; CEV-LAMP法特异性强,与锦鲤疱疹病毒(KHV)、鲤疱疹病毒Ⅱ型(CyHV-2)、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及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无交叉反应。CEV-LAMP应用于患病鲤样本检测结果准确,简便快速,可为鲤浮肿病的现场诊断与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金岭  罗晶  牛小义  成巨龙  陈德鑫  安德荣  
【目的】明确陕西省烟区烟草主要病毒病种类及烟田周围携带病毒植物的种类及带毒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从安康、宝鸡、商洛、延安、咸阳、汉中和铜川烟区采集感染病毒病的167个烟草样品以及烟田周边7科23种植物的279个植物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从感染病毒烟草样品中检测到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烟草蚀纹病毒(Tobacco etch virus,TEV)、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方琦  丁铭  李婷婷  董家红  程晓菲  张丽珍  苏晓霞  张仲凯  
应用电镜、DAS-ELISA技术检测烘烤烟丝样品K326-1和K326-2中的病毒。电镜观察到2个样品中均有类似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的粒子,在K326-2烟丝中还有类似番茄斑萎病毒属(Tospovirus)的病毒粒子存在于细胞壁及细胞质中。2个样品均与TMV抗血清及西瓜银色斑驳病毒(WSMoV)抗血清呈阳性反应。结果表明经烘烤的烟丝中仍存在病毒。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牛素清  白晨  张惠忠  李晓东  付增娟  赵尚敏  斯琴巴特尔  轩继雨  李树生  
为选择较为适合甜菜总RNA的提取方法,构建和优化RT有效体系。以田间甜菜叶片、根毛及根表皮为材料,研究了提取甜菜总RNA的方法以及利用RT-PCR技术进行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的检测。研究表明,获得良好的RT-PCR扩增效果,RT体系中dNTPs浓度、引物、AMV、模板RNA的浓度要分别达到1 mmol/L,1μmol/L,0.1 U/μL,0.01μg/μL较好。PCR体系中dNTPs浓度、引物、TaqDNA聚合酶、Mg2+的浓度要分别达到0.1 mmol/L,0.1μmol/L,0.01U/μL,1.48 mmol/L效果较好。RT-PCR法对BNYVV检测,可作为甜菜品种(育种材...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彧娴  郑栋辉  肖志浩  刘长明  
采用浸叶法分别测定了苦参碱、阿维菌素、氯氰菊酯、灭多威和吡虫啉对B型烟粉虱不同虫态的毒力.结果表明:苦参碱对烟粉虱卵的毒力最高,LC50为0.802 mg.L-1,其毒力是吡虫啉的323.8倍;阿维菌素、苦参碱和吡虫啉对1龄和3龄若虫的毒力均较高,但对1龄若虫的毒力高于3龄若虫;阿维菌素和苦参碱对成虫的毒力较高,分别是吡虫啉的111.6和77.4倍;而灭多威和氯氰菊酯对烟粉虱各虫态均表现出较低的毒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文吉辉  侯茂林  卢伟  黎家文  
【目的】明确印楝素及其不同施药方式对烟粉虱各虫态的致死作用。【方法】采用黄瓜叶片浸液法和叶柄内吸法测定了0.3%印楝素乳油对烟粉虱成虫、1日龄卵、5日龄卵和1~4龄若虫的室内毒力。【结果】在所测试的浓度范围(0.3125~10.0mg·L-1)内,两种处理方式下烟粉虱各虫态的校正死亡率均随印楝素浓度的增大而顺次显著增大,印楝素叶片浸液处理的校正死亡率高于叶柄内吸处理。印楝素叶片浸液处理对烟粉虱成虫、1日龄卵、5日龄卵、1龄若虫、2龄若虫、3龄若虫、4龄若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值分别为3.0246、2.2019、5.7109、0.5909、0.7465、1.6948和2.6603mg·L-1,而...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前君  张德咏  刘勇  李基光  谢丙炎  肖启明  
烟粉虱内共生菌groEL基因编码一种与植物病毒传毒相关的GroEL蛋白.以B型烟粉虱为研究对象,利用1对特异引物,对B型烟粉虱体内的groEL基因进行PCR扩增,选取502 bp groEL基因片段构建dsRNA,并将其连接植物表达载体pBIN19,将重组质粒电激转化农杆菌菌株LBA4404.采用农杆菌浸染转化本氏烟草,PCR筛选表明,目的片段已整合至转基因植株的基因组DNA;RT-PCR结果表明,502 bp的groEL基因片段在转基因植株中被转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冉  李伟  张礼凤  林延慧  齐波  邢邯  
【目的】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是一种严重的灾害性害虫,对大豆的危害也十分严重。了解大豆对烟粉虱抗性的遗传可为大豆抗烟粉虱育种提供参考。【方法】利用高抗烟粉虱种质滑皮豆和高感种质齐黄26,组配了齐黄26×滑皮豆、滑皮豆×齐黄26杂交组合,在山东济南、冠县构建了4个F2遗传群体。调查了各群体和亲本单叶感染烟粉虱的平均数,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离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组合、不同地点各遗传群体抗烟粉虱的遗传模式。【结果】不同组合、不同地点的F2群体抗烟粉虱的遗传均符合2对主基因+多基因的混合遗传模式,且主基因的遗传率较高,分别为86.41%、85.7...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褚栋  刘国霞  范仲学  陶云荔  张友军  
烟粉虱Bemisiatabaci(Gennadius)是由具有遗传分化的不同地理种群组成的复合种。本文介绍了烟粉虱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分化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在世界各国对烟粉虱核糖体ITS1(rDNAITS1)、线粒体COI(mtDNACOI)基因大量测序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烟粉虱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根据mtDNACOI和rDNAITS1基因序列分析的结果,烟粉虱不同地理种群可分为5组,即亚洲组(Asiagroup)、美洲组(Americagroup)、非洲组(Africagroup)、澳洲组(Australiagroup)、B型/地中海/中东/北非/Ms型组(BiotypeB/Mediter...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蕊  韩雪纯  李晴  陈招荣  
为了调查天津地区种植梨的已知病毒病的发病情况,以雪花梨叶片为材料,采用改良的CTAB法对梨的嫩叶进行总RNA提取,并通过RT-PCR对天津3个地区70株不同品种的梨树所带的潜隐性病毒进行鉴定,包括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CLSV)、苹果锈果类病毒(ASSVd)、苹果茎痘病毒(ASPV)、苹果茎沟病毒(ASGV)、苹果凹果类病毒(ADFVd)。结果表明,改良方法 1-巯基乙醇法是提取梨叶片总RNA较为理想的方法,可获得的RNA杂质含量较少,总RNA得率较高,平均质量分数可达73. 880μg/g,获得的总RNA符合后续试验要求;利用RT-PCR法在70个检测样品中,上述5种病毒病的平均发生率依次为47. 1%,11. 4%,10. 0%,8. 6%,1. 4%,复合侵染率平均为28. 6%,种植年份越高的植株带毒率越高,不同品种对病毒的敏感性也不相同。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地区梨病毒病发病普遍,其中苹果褪绿叶斑病毒是主要带毒种类,而且具有一定比例的多种病毒复合侵染现象。梨树种植管理水平低,地区间梨树引种缺乏规范的检测监控均可导致梨病毒病的发生和扩散,这对于天津梨产业的健康发展十分不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