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77)
- 2023(9534)
- 2022(8649)
- 2021(8291)
- 2020(7199)
- 2019(15974)
- 2018(16015)
- 2017(30905)
- 2016(17149)
- 2015(19386)
- 2014(19356)
- 2013(19172)
- 2012(17586)
- 2011(15868)
- 2010(15736)
- 2009(14254)
- 2008(13792)
- 2007(11723)
- 2006(10253)
- 2005(8690)
- 学科
- 济(64574)
- 经济(64496)
- 管理(47329)
- 业(44598)
- 企(37551)
- 企业(37551)
- 方法(32068)
- 数学(27504)
- 数学方法(27154)
- 学(17309)
- 农(16905)
- 中国(15718)
- 财(15176)
- 业经(14358)
- 地方(13179)
- 理论(11947)
- 农业(11381)
- 和(11375)
- 贸(11183)
- 贸易(11178)
- 易(10810)
- 环境(10553)
- 技术(10388)
- 制(10261)
- 务(9947)
- 财务(9888)
- 财务管理(9871)
- 教育(9534)
- 企业财务(9354)
- 划(9256)
- 机构
- 大学(246451)
- 学院(242974)
- 管理(97814)
- 济(88556)
- 经济(86449)
- 理学(85815)
- 理学院(84796)
- 管理学(83169)
- 管理学院(82761)
- 研究(82083)
- 中国(57383)
- 科学(55409)
- 京(53033)
- 农(43113)
- 所(42406)
- 业大(40554)
- 研究所(39436)
- 财(39018)
- 中心(35936)
- 江(34331)
- 农业(34217)
- 范(33403)
- 北京(33159)
- 师范(33048)
- 财经(32318)
- 院(29894)
- 经(29417)
- 州(28192)
- 师范大学(26956)
- 技术(26362)
- 基金
- 项目(175252)
- 科学(136203)
- 基金(126193)
- 研究(124968)
- 家(111377)
- 国家(110467)
- 科学基金(93725)
- 社会(75597)
- 社会科(71439)
- 社会科学(71418)
- 省(68963)
- 基金项目(68179)
- 自然(63642)
- 自然科(62131)
- 自然科学(62110)
- 自然科学基金(60970)
- 划(58784)
- 教育(57049)
- 资助(52071)
- 编号(50992)
- 成果(41472)
- 重点(39180)
- 部(37914)
- 发(36687)
- 创(36293)
- 课题(35102)
- 科研(34056)
- 创新(33830)
- 计划(33231)
- 大学(32143)
共检索到3370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安利国 傅荣恕 邢维贤 杨桂文
对发生在山东境内的鲤竖鳞病进行了病原学研究,经过病原分离、人工感染实验和细菌学鉴定,确定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caviae)是鲤竖鳞病的病原菌。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免疫原性较高和生产工艺简单的鲤竖鳞病疫苗。同时,对该疫苗的安全性、免疫保护力和效价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并进行了一定范围的口服免疫应用试验。
关键词:
鲤,竖鳞病,豚鼠气单胞菌,疫苗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翟春生 唐雨德 顾志香 雷永红 陶开华
猪带绦虫六钩蚴重组抗原与皂素、胆固醇、胆碱按一定比例制成猪囊虫病免疫刺激复合物疫苗.用该疫苗分别免疫昆明鼠和夏约克猪,在免疫后不同时期分别测定各动物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免疫3d 后昆明鼠脾脏重量开始增大,CD8~+T 淋巴细胞阳性率为31%~66.3%,而铝胶苗和正常对照的阳性率仅为1.1%~6.6%,第21d 检测到抗体.免疫猪7d 后外周血 ANAE~+淋巴细胞增高,淋转试验显示淋巴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万柱
在国内, 四川农业大学率先系统地开展了伪狂犬病病毒(PRV) 分子生物学研究, 在构建基因文库、绘制物理图谱的基础上, 建立了放射性和非放射性分子杂交检测PRV技术; 首次构建了PRVFa株TK基因缺失株, PRVFa gI- /gp63-基因缺失株,PRV Fa gI- /gp63- /LacZ基因缺失株,测定了gp63全基因序列和gI/gp63缺失株缺失部位序列; 构建了PRV TK- 和PRVgp63- /LacZ转移载体, 为构建动物活载体疫苗创造了条件;分离、鉴定了PRV保护性糖蛋白基因gp50基因,测定了该基因序列,在世界上首次构建了伪狂犬病毒gp50基因痘苗病毒,并获得表达。
关键词:
伪狂犬病 基因缺失疫苗 进展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余晓丽 陈明 李莉萍 梁万文 徐增辉 李超 雷爱莹 陈汉忠 甘西
用筛选到的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临床分离菌株CMS005,甲醛灭活制备成疫苗并对其进行了注射、浸泡和口服免疫奥尼罗非鱼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室水族箱试验的注射、浸泡和口服免疫的最佳免疫保护率分别为90.5%、61.9%和14.3%,水泥池小网箱试验的最佳免疫保护率分别为100%、86.1%和66.7%。免疫剂量对浸泡免疫效果的影响大于注射和口服免疫,加强免疫可显著提高浸泡和口服免疫效果,超声波处理可以提高浸泡免疫效果。注射和口服免疫7 d和15 d后均可控制罗非鱼海豚链球菌病的继续发生;未免疫组罗非鱼月累计死亡率为4%~16%,而免疫组罗非鱼月累计死亡率低于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索钰杰 林格 江南 李逸群 范玉顶 刘文枝 孟彦 薛明洋 曾令兵 周勇
为了探明大鲵虹彩病毒病灭活疫苗的安全性与免疫效力,采用β-丙内酯(β-propiolactone, BPL)灭活鲤上皮瘤细胞(Epithelioma papilloma cyprini,EPC)内增殖的大鲵虹彩病毒(giant salamander iridovirus, GSIV),制备成大鲵虹彩病毒病灭活疫苗,利用免疫剂量为1.0×10~6 TCID_(50)/mL的灭活疫苗腹腔注射健康大鲵(Andrias davidianus),研究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效力。结果显示:一次单剂量注射、单剂量重复注射和超剂量注射后,大鲵的行为和摄食均正常,未见不良反应,证明了制备的大鲵虹彩病毒病灭活疫苗安全;用不同剂量的疫苗(0.1、0.2、0.3、0.4、0.5 mL/尾)免疫健康大鲵,在免疫后第28 d用GSIV进行攻毒,当免疫剂量为0.1 mL/尾时,相对免疫保护率为44.44%,其它4种免疫剂量的相对免疫保护率相似,均高于70%。大鲵在免疫后7 d已开始产生免疫应答,21 d血清抗体效价达到最高值252.48±28.01。在免疫后两周内,MyD88基因、TLR9基因和MHCIIA基因均显著上调。免疫后150 d进行攻毒实验,大鲵的相对免疫保护率为62.5%。二次免疫实验中,大鲵分别在第一次免疫7、14、21、28、56 d后进行第二次免疫。结果显示,第一次免疫21 d后进行二次免疫,其血清抗体效价可以较长时间维持在最高水平,最高血清抗体效价为274.37±25.23,第二次免疫后的第150 d用GSIV进行攻毒,存活率为86.67%。研究结果表明,大鲵虹彩病毒病灭活疫苗最佳免疫方式为腹腔注射疫苗0.2 mL/尾后,21 d进行第二次免疫,免疫剂量为0.2 mL/尾。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袁东波 汤德元 曾智勇 汪忠荣
猪瘟是危害养猪业最大的烈性传染病之一,被国际兽疫局(OIE)列为A类法定动物传染病。国家对猪瘟的预防和控制一直都十分重视,尽管中国很早就研制成功了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并在预防猪瘟的发生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近年来猪瘟的流行和发病特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流行形式从频发的大流行转变为周期性、波浪形的地区性散发性流行,出现了所谓非典型猪瘟、温和型猪瘟和无名高热综合征等,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介绍了猪瘟病毒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病毒基因编码的蛋白产物以及猪瘟病毒新型疫苗的研究进展,为猪瘟的防控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燕 张晓华 吕俊超 徐子男 陈吉祥 韩茵
2006年9月山东胶南某养殖场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发生病害,从患病大菱鲆脾脏分离出优势菌株WY28,人工感染试验证实WY28菌株对大菱鲆和斑马鱼(Danio rerio)有较强的致病性,其对大菱鲆和斑马鱼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分别为39cfu/g(BW)(3.3×102cfu/ind)和2.1×104cfu/g(BW)(6.4×103cfu/ind)。综合该菌在形态与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DNA同源性等方面的实验结果,确定WY28菌株为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该菌对先锋霉素V、庆大霉素、氟哌酸、痢特灵等抗生素敏感。WY28菌株经...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许淑英 李焕林 邓国成 姜兰
本文报道经筛选的GCHV-841毒株在草鱼吻端成纤维细胞系(PSF)中进行适应性培养,弱毒驯化,细胞培养弱毒疫苗的制备,安全性观察,不同稀释度和剂量的免疫保护率测定及保存试验。GCHV-841毒株在PSF细胞中继代驯化至53代达到减毒目的。筛选得53~59代作毒种制备的细胞弱毒疫苗使用安全。用稀释10~104倍的疫苗,0.1~0.3毫升/尾剂量注射草鱼,其免疫保护率均在85%以上。生产上使用疫苗的适宜浓度和剂量是稀释102倍和0.2毫升/尾。冻干疫苗宜保存于4℃以下。较合适的保存期是6个月(4℃)和18个月(-20℃)。
关键词:
草鱼出血病,细胞培养,弱毒疫苗,免疫效果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曾智勇 汤德元 郭万柱
疫苗免疫接种是防制和控制乃至根除伪狂犬病的根本措施,许多国家在发展和改进现有常规疫苗的同时,纷纷探索利用生物技术研制和开发安全有效的新型疫苗。为此,本文就伪狂犬病疫苗的研究做一综述,以供参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特
随着群众自我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尤其是SARS、手足口病以及近期甲型H1N1流感的爆发,使疫苗在防控流行病、传染病中发挥的决定性作用和疫苗的安全生产、分发、接种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针对当前疫苗价格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其成因,并提出解决办法,以期为各级价格主管部门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真 HAN Gilsu 吴清民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和动物健康的人畜共患病,人群感染主要来源于感染的动物及被污染的畜产品,目前疫苗免疫仍是控制动物布鲁氏菌病的主要措施。现有国际参考疫苗主要有牛种疫苗株S19和羊种疫苗株Rev.1,这些疫苗为动物群布鲁氏菌病控制提供重要保障的同时也存在关键的技术瓶颈问题,如安全性差,接种动物出现流产;血清抗体体内持续时间较长,干扰常规诊断等。随着布鲁氏菌基因组测序工作的相继完成及DNA重组技术的发展,新型布鲁氏菌病疫苗的开发成为研究的热点。亚单位疫苗本着其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动物群布鲁氏菌病控制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笔者综述了布鲁氏菌病疫苗的发展史,并对布鲁氏菌病亚单位疫苗的研究...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疫苗 亚单位疫苗 研究进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