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83)
- 2023(8430)
- 2022(7650)
- 2021(7327)
- 2020(6150)
- 2019(14335)
- 2018(14434)
- 2017(28067)
- 2016(15375)
- 2015(17332)
- 2014(17341)
- 2013(17215)
- 2012(15566)
- 2011(13896)
- 2010(13619)
- 2009(12250)
- 2008(11654)
- 2007(9834)
- 2006(8394)
- 2005(7111)
- 学科
- 济(58089)
- 经济(58025)
- 管理(43447)
- 业(40932)
- 企(34754)
- 企业(34754)
- 方法(29422)
- 数学(25439)
- 数学方法(25157)
- 农(14834)
- 学(14264)
- 中国(13990)
- 财(13765)
- 业经(12918)
- 地方(12044)
- 理论(10443)
- 和(10208)
- 贸(9984)
- 贸易(9980)
- 农业(9979)
- 易(9671)
- 技术(9628)
- 环境(9590)
- 务(9190)
- 财务(9133)
- 财务管理(9119)
- 制(8980)
- 教育(8673)
- 企业财务(8640)
- 划(8401)
- 机构
- 大学(214105)
- 学院(211984)
- 管理(89022)
- 济(78693)
- 理学(78338)
- 理学院(77472)
- 经济(76847)
- 管理学(76144)
- 管理学院(75779)
- 研究(68375)
- 中国(48352)
- 京(45571)
- 科学(45123)
- 所(34191)
- 财(34152)
- 农(33978)
- 业大(33877)
- 研究所(31656)
- 中心(30590)
- 江(28870)
- 北京(28577)
- 财经(28375)
- 范(28230)
- 师范(27972)
- 农业(26863)
- 经(25856)
- 院(25137)
- 州(24049)
- 师范大学(22798)
- 技术(22787)
- 基金
- 项目(153926)
- 科学(120304)
- 研究(112154)
- 基金(111109)
- 家(96670)
- 国家(95867)
- 科学基金(82484)
- 社会(68159)
- 社会科(64468)
- 社会科学(64449)
- 省(60454)
- 基金项目(60286)
- 自然(55394)
- 自然科(54076)
- 自然科学(54066)
- 自然科学基金(53061)
- 划(51107)
- 教育(50984)
- 编号(46436)
- 资助(45701)
- 成果(37026)
- 重点(33805)
- 部(33422)
- 发(32150)
- 创(32065)
- 课题(31223)
- 创新(29787)
- 科研(29783)
- 项目编号(28982)
- 大学(28642)
共检索到290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付峰 刘荭 黄倢 蔡生力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是一种能够引起鲤科鱼类急性传染性病毒病-鲤春病毒血症(SVC)的病原,一旦暴发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该病主要在欧洲的鲤鱼养殖中广泛传播,主要症状为体内出血,腹膜炎及腹水。SVCV具有囊膜,暂时列为弹状病毒科水泡性病毒属。病毒基因组为线性单股不分段的负链RNA,长11 019个核苷酸,主要包含5个基因,分别编码核蛋白N、磷蛋白P、基质蛋白M、糖蛋白G和RNA聚合酶L。目前,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检测SVCV的行业标准是逆转录PCR法。本研究从病毒的生物学特征,感染的临床症状及流行特点,病毒基因组及其多肽特征,病毒的分类地位以及检测技术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作一综述,以期...
关键词: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 基因组 多肽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郑李平 耿毅 余泽辉 雷雪平 曹师琪 欧阳萍 黄小丽 陈德芳 邓龙君 甘维熊 夏文萍
2016年4月,四川某鲈鲤(Percocypris pingi)养殖场流行一种以鳃、鱼鳔和内脏器官出血为临床特征的传染病。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患病鲈鲤全身多组织器官均发生明显的病理损伤,尤其是肝、脾、肾、鳃和肠表现为明显的出血、变性、坏死以及炎症细胞浸润。取病鱼组织匀浆滤液接种鲤上皮瘤细胞(epithelioma papulosum cyprini, EPC),盲传3代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cytopathic effects, CPE)。将自然发病鱼组织匀浆滤液和细胞培养病毒液分别接种健康鲈鲤,实验鱼出现与自然发病鱼相同的症状,死亡率分别为60%和50%,而对照组未见异常。对经分离毒株ZLP160415感染出现CPE的EPC细胞制备超薄切片进行电镜观察,发现病毒呈弹状,长90~150 nm,宽40~60 nm;对自然发病鱼、人工感染发病鱼内脏组织和细胞培养病毒液进行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pringviremiaofcarpvirus,SVCV)的RT-PCR检测,均扩增出目的条带。基于SVCV糖蛋白基因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毒株(ZLP160415)属于Ia型。结合本次疾病的流行病学与病理损伤特点、病毒分离鉴定、人工感染试验结果和透射电镜检查,确定此次流行病的病原为SVCV。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纪锋 赵景壮 刘淼 贺文斌 尹家胜 卢彤岩 任广明 徐黎明
对2015—2016年黑龙江不同地区的40个养殖场送检的鲤(Cyprinus carpio)进行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pring viremia of carp virus,SVCV)的细胞培养分离、PCR鉴定、病毒滴度测定、病毒表面糖蛋白(glycoprotein,G)氨基酸序列聚类分析及基因分型研究。细胞培养结果显示,来自4个不同养殖场的鲤组织样本能够感染鲤上皮细胞(epithelioma papulosum cyprini,EPC)产生典型细胞病变(cytopathic effect,CPE),收集病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树云 李江宇 高志强 谷强 蒲静 任彤 张伟 张旻 江育林 武勇 张利峰
根据Gen Bank中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糖蛋白全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SVCV欧洲株病毒核酸为模板,通过RT-PCR方法获得欧洲株SVCV-G基因,克隆至p PICZαA,构建p PICZαASVCV1540表达质粒。以限制性内切酶Sac I线性化p PICZαASVCV1540后通过化学法转化毕赤酵母感受态细胞X33和GS115,添加1%甲醇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分析表达产物显示其分子质量为70 ku。Western Blot分析显示该蛋白可以被SVCV山羊多抗识别,表明目的蛋白具有反应原性。
关键词: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 糖蛋白 毕赤酵母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付峰 刘荭 范万红 江育林 黄倢
根据SVCV糖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在5’引物和3’引物中分别引入酶切位点。以病毒核酸为模板用RT-PCR方法扩增该段糖蛋白基因,将所得的基因片段(517和521)克隆至穿梭载体pGAPZαA/B之GAP启动子下游位点,构建含α信号肽的重组表达载体。获得的重组质粒pGAPZαA-517和pGAPZαB-521经线性化后,电击法转化毕赤酵母SMD1168菌株,构建分泌型表达SVCV糖蛋白的重组酵母菌株。酵母菌落PCR法检测表明,已成功构建分泌表达SVCV糖蛋白的酵母基因工程菌株,斑点印迹法进一步分析表明有目的蛋白的成功表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海强 邵玲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能够引起鲤科鱼类大量死亡,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必须申报的重要疫病,也是我国唯一被列为一类疫病的鱼类传染病。为建立SVCV的快速免疫学诊断方法,研究其主要结构蛋白间的免疫原性差异,实验首先采用原核表达系统克隆并诱导表达,纯化SVCV的核蛋白(N)、磷蛋白(P)和基质蛋白(M),并进一步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抗血清,抗血清经Protein A柱进一步纯化获得3种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利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和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对抗体效价和特异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振慧 葛均青 刘荭 杨金先 郑晓聪 林天龙
根据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基因组序列(GenBank:NC_002803),人工合成M基因开放阅读框序列,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转化工程菌株BL21(DE3),在0.1 mmol.L-1 IPTG、37℃下诱导5 h,获得高效表达的M蛋白,但其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经超声破碎、包涵体纯化后,再经Ni亲和层析柱纯化,获得高纯度的M蛋白.以纯化的M蛋白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了M蛋白的多克隆抗血清.ELISA检测显示抗血清的效价达1∶128000;western blot分析显示抗血清能够识别SVCV的M蛋白,表明其具有较好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徐进 周勇 陈倩 曾令兵
为了揭示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pring viremia of carp virus,svcv)糖蛋白编码基因的主要免疫原性决定区域,本研究对svcv的糖蛋白基因进行截短表达,并用纯化的重组蛋白作为免疫原制备了兔抗血清以分析其免疫原性。通过sosui以及Dnastar 6.0软件对svcv糖蛋白基因的跨膜区、亲水性以及抗原表位进行分析后,采用rt-pcr对该基因主要抗原决定区域编码片段进行扩增,并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 geX-gtr,对其进行诱导表达后获得截短的svcv糖蛋白的重组蛋白。将表达的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复性后,作为免疫原制备兔抗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其效价,采用免疫印迹以及间接免疫荧光...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林婧楠 赵景壮 徐黎明 刘淼 任广明 卢彤岩
以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pring Virernia of Carp Virus,SVCV)shlj1分离株基因组RNA为模板,利用RT-PCR扩增获得SVCV糖蛋白(Glycoprotein,G)部分基因序列(420 bp),克隆至pET-32a原核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ET-32a-G;将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Rosetta表达菌株,利用SDS-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SDS-PAGE)对截短G蛋白的表达及纯化情况进行检测;将纯化的G蛋白免疫小鼠制备鼠抗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ndirect fluorescent antibody test,IFAT)对抗血清进行鉴定。SDS-PAGE结果显示该重组截短G蛋白与预期大小相符(约为35 kDa),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ELISA结果显示,制备的鼠抗截短G蛋白血清效价为1∶80 000;IFAT结果显示,抗血清能够识别不同地区的SVCV分离株(黑龙江省3株,辽宁省2株),在FITC标记的羊抗鼠IgG作用下,呈特异性绿色荧光。结果表明,制备的截短SVCV G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利用其所制备的抗体能够识别我国不同SVCV分离株病毒表面天然结构的糖蛋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谢佳 韩春华 林健 段会娟 杨志远 赵际成 潘洁 刘月焕
【目的】阐明鸭出血性卵巢炎病毒(DHOV-HB株)感染鸭后的病毒血症,为深入了解鸭出血性卵巢炎的发病机理、诊断和疫苗研究提供依据。【方法】24只250日龄北京鸭芯片标记后分别经口感染100倍稀释的DHOV-HB株(3×104ELD50),并设空白对照组15只,同等条件下分别在隔离器内饲养,逐日观察10日,各组每日经翅静脉采集10只鸭血液(尽可能采集同一只鸭血液),用于病毒分离和抗体测定。将攻毒后1—10 d的血清样本经卵黄囊途径接种6日龄SPF鸡胚,每份血清以0.1 m L/胚的剂量接种5枚SPF鸡胚,鸡胚接种后置于37℃条件下继续孵化,每日定时照胚2次,及时收获并统计24—168 h之内死亡...
关键词:
鸭 鸭出血性卵巢炎 坦布苏病毒 病毒血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贝贝 崔治中 张青婵 娄本红
【目的】了解J亚群白血病病毒(ALV-J)感染鸡后抗体反应和带毒排毒的规律,以便为制定鸡群中ALV-J感染的预防控制和净化措施提供可靠的流行病学依据。【方法】1日龄和49日龄SPF鸡分别通过注射、口服和接触感染ALV-J,对各感染组的病毒血症、泄殖腔排毒及抗体反应进行动态检测。【结果】不同日龄感染ALV-J后的病毒血症和抗体的动态有很大差异。1日龄SPF鸡注射感染ALV-J后,自2周起开始可检出泄殖腔p27抗原和病毒血症。注射感染组有71%(5/7)鸡在26周内持续带毒排毒,其中有3只鸡在感染后45周仍带毒排毒。其中一只鸡在16周时产生一过性抗体,另两只鸡完全没有抗体。口服感染组仅11%(1/...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月红 付云红 Julia Pridgeon 宋琳 张东鸣
【目的】克隆鲤鱼春季病毒血症病毒(SVCV)的磷蛋白(P蛋白)基因,并对其进行原核表达,为进一步制备SVCV P蛋白单克隆抗体及建立新的SVCV诊断方法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T-PCR方法扩增SVCV P蛋白基因,将其克隆入pET-28a(+)载体中,获得原核重组表达质粒pET28-P,进行原核表达。将该重组原核表达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Rosetta感受态细胞中,用0.4mmol/L IPTG进行诱导表达,用镍亲和层析试剂盒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分别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结果】成功克隆了SVCV P蛋白基因,该基因长度为933bp。成功构建...
关键词: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 P蛋白 原核表达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为燕
兔病毒性出血症是中国首先报道的一种毁灭性传染病。此病在各种病名下遍及欧洲大部分地区,但均无病原特征的描述。兔出血症病毒(RHDV)是一种新发现的病毒,直径32~34nm,二十面体对称,无囊膜,存在于感染细胞的核和胞浆内。它对酸(pH3)、热(60℃)、乙醚(20%)和MgCl2(1mol/L)有坚强的抵抗力。在CsCl中的浮密度为1.36~1.38g/cm2;在蔗糖梯度中的沉降系数为162S。它能凝集人红细胞,滴度可达10×218以上。在细胞培养中很难适应。核酸为线状单股DNA,末端有发夹结构。用体外合成的双股DNA,取其酶切片段插入BS质粒后,转化DH大肠杆菌。从重组质粒提取的2个片段(pY...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彦
植物病毒载体作为重要的研究工具被广泛运用于蛋白表达、基因沉默等研究,当前普遍使用的是以烟草花叶病毒载体等为代表的草本植物病毒载体,但其大多不能侵染果树,且稳定性较差,容易丢失插入的外源基因,因此该类载体无法满足果树等多年生植物研究的需要。近年来新兴的果树病毒载体可解决这些难题,为此作者对果树病毒载体的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进行综述。当前国内外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1)通过掌握柑橘衰退病毒、柑橘叶斑病毒、李痘病毒、苹果潜隐球形病毒、葡萄病毒A和葡萄卷叶伴随病毒等果树病毒的传播途径、寄主范围、致病力分化、基因功能和表达策略等特性,采用体外转录或农杆菌介导的方式获得了上述果树病毒的全长侵染性克隆。在...
关键词:
果树 病毒载体 柑橘衰退病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