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62)
- 2023(2235)
- 2022(1932)
- 2021(1785)
- 2020(1519)
- 2019(3489)
- 2018(3317)
- 2017(6083)
- 2016(3584)
- 2015(4119)
- 2014(3947)
- 2013(4089)
- 2012(4003)
- 2011(3845)
- 2010(3842)
- 2009(3633)
- 2008(3558)
- 2007(3260)
- 2006(2984)
- 2005(2821)
- 学科
- 济(13092)
- 经济(13059)
- 管理(10202)
- 业(8757)
- 企(7932)
- 企业(7932)
- 学(6644)
- 方法(5795)
- 数学(4283)
- 数学方法(4212)
- 农(3670)
- 中国(3399)
- 业经(3350)
- 理论(2987)
- 制(2898)
- 财(2803)
- 体(2644)
- 和(2640)
- 农业(2382)
- 策(2356)
- 水产(2274)
- 贸(2186)
- 贸易(2182)
- 及其(2164)
- 易(2120)
- 划(2118)
- 人事(2084)
- 人事管理(2084)
- 动物(1972)
- 组织(1960)
- 机构
- 大学(57751)
- 学院(55233)
- 研究(24965)
- 科学(18716)
- 济(18681)
- 经济(18240)
- 农(18128)
- 管理(17842)
- 中国(17791)
- 理学(15278)
- 所(15012)
- 理学院(14991)
- 农业(14930)
- 管理学(14555)
- 管理学院(14465)
- 研究所(13926)
- 京(13830)
- 业大(12680)
- 中心(10487)
- 江(9500)
- 室(9425)
- 农业大学(9278)
- 省(9215)
- 院(9058)
- 业(8771)
- 北京(8637)
- 实验(8491)
- 财(8306)
- 实验室(8178)
- 科学院(8119)
共检索到875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汪开毓 耿毅 叶仕根 黄小丽
试验以含10、25、50、100、150和200mg·kg-1喹乙醇的饲料对鲤进行了慢性毒性试验。经90d的试验,各组的发病率分别为17.5%、27.5%、35.0%、42.5%、47.5%和55.0%,死亡率分别为5.0%、10.0%、12.5%、17.5%、20%和30.0%。中毒鱼表现为特征性的"应激性出血综合征",且Hb含量和RBC数量降低,血清AST、ALT活性升高。病理组织学表现为鳃小片水肿,上皮细胞增生、变性、坏死和脱落。心肌纤维、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肾上腺细胞空泡变性;肝细胞脂肪变性或水泡变性及溶解坏死;肠道发生卡他性肠炎;超微结构上,心肌纤维、肝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线粒体肿胀、...
关键词:
病理学 慢性中毒 喹乙醇 鲤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海侠 孙海涛 刘晓强 周宏超
选取120尾体重为(5.0±0.058)g鲤(Cyprinus carpio)鱼种,观察鲤亚硝酸盐氮中毒后的症状和死亡情况,测定各浓度组中毒鲤的红细胞数量(RBC)和血红蛋白(Hb)含量,并对中毒死亡鲤进行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显示:亚硝酸盐氮(NO2-N)对鲤48、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2.6895 mg/L和9.3111 mg/L;安全浓度为0.8308 mg/L。亚硝态氮的浓度和血细胞数量呈负相关性,而与血红蛋白的含量不相关。高浓度的亚硝酸盐使得试验鱼的鳃和肝胰脏组织产生异常变化,出现血管扩张,充血或淤血以及细胞变性等一系列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而低浓度组的组织发生的变化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霞 孙振中 戚隽渊 孙建华 黄雪玲 刘琴 丁义
以南美白对虾为试验材料,建立了喹乙醇(OLA)及3-甲基-喹恶啉-2-羧酸(MQCA)多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确证检测法。组织样品经2 mol/L盐酸提取,Oasis HLB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HPLC-MS/MS仪进行测定。质谱检测采用正离子选择反应监测模式,外标法定量。样品中OLA和MQCA质量分数分别为2~200和4~200μg/kg时,线性关系良好;当质量分数分别为2~50和4~50μg/kg时,平均回收率为93.9%~103.2%,变异系数为6.3%~11.5%。OLA及MQCA的检测限分别为0.5和1.0μg/kg,定量限分别为2.0和4.0g/kg。...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春林 于炎湖 齐德生 陈喜斌 周诗其
健康樱桃谷鸭 15 6只 ,随机分为 6个组 ,每组 2 6只 ,试验设 6个处理 ,即对照组 ( 0组 )和 5个试验组( 1、2、3、4、5组 )。 6组饲喂的日粮中亚硝酸盐 (以NaNO2 计 )含量依次为 0、30 0、6 0 0、90 0、12 0 0、15 0 0mg kg。试验分两阶段饲养 ,试验结束时 ,每组随机抽 5只宰杀 ,采抗凝血进行血液学分析。剖检观察病理变化 ,计算脏器系数。制作病理组织学切片。结果表明 ,日粮中亚硝酸盐含量超过 90 0mg kg时 ,仅 4、5组部分脏器表现异常 ,心 体、肾 体比值改变极为显著 (P
关键词:
亚硝酸盐 肉鸭 饲料 血液学 组织学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叶继丹 刘红柏 赵吉伟 卢彤岩 杨雨辉
用含不同喹乙醇剂量的饲料饲喂健康鲤鱼种,研究饲料中不同喹乙醇剂量对鲤体成分含量、血浆生化指标以及鲤鳃组织Na+、K+ ATP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喹乙醇对鲤的生化毒性。试验分成6 个喹乙醇处理组(0、200、400、800、1 600、3 200 mg/kg),试验期60 d。试验结束时分别从各组中采血、取全鱼样和鱼鳃样,进行不同指标测试。结果表明,喹乙醇使鱼体脂肪含量轻度上升,使灰分沉积量显著降低,并呈现剂量-反应关系。与对照组比较,在较高喹乙醇剂量下,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活性降幅较大,血浆中葡萄糖(GLU)、胆固醇(CHO)、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高密度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姗姗 王保海 杨晓雯 次仁多吉 赵宝玉 路浩 陈基萍
疯草是我国西部草原的主要毒害草,其毒性成分为苦马豆素,本实验以内蒙古阿拉善的一只变异黄芪自然中毒山羊为对象,通过HE染色观察脑、心、肝、脾、肾等组织病理学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脑、肝等组织超微结构变化,运用气相色谱仪检测各组织苦马豆素的含量。结果显示,中毒羊脑、心、肝、肾等组织细胞发生广泛空泡变性,超微结构观察发现大小脑、心、肝细胞中有多量膜包裹的空泡样结构,线粒体嵴断裂、变性;疯草自然中毒羊肝脏、肾脏、脑等实质器官、肌肉组织和血液中均能检测到苦马豆素,而在肺脏、胃肠组织中则未见苦马豆素存在。
关键词:
疯草 变异黄芪 苦马豆素 山羊 病理学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叶继丹 韩友文 赵吉伟 卢彤岩 刘红柏 杨雨辉
用含不同剂量喹乙醇(0~3200mg·kg-1)的饲料饲喂鲤,分别对鲤在摄食3、6、9和12周时肝胰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等抗氧化酶活性、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及总抗氧化能力(T AOC)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SOD活性随饲料喹乙醇剂量的升高总体上呈升高的趋势,试验时间对各个处理组的SOD酶活性影响不大。饲料中喹乙醇对GSH px活性的影响较小,其剂量达1600mg·kg-1以上时GSH-px酶活性变化明显,主要表现为诱导效应。饲料中喹乙醇剂量的改变大体上不对MDA含量产生影响,且随时间的延长,除3200mg·kg-1组外,其余各实验组的MD...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文良印 李义 杨加琼 杨娟 汤承荣
饲料中添加喹乙醇对建鲤生长的影响文良印,李义,杨加琼,杨娟,汤承荣(四川畜牧兽医学院水产系)喹乙醇,化学名称是2—甲基—3—羟乙酰胺基—喹哑啉—1,4—二氧化物。早已在畜禽业上应用,是一种低毒、高效、用量少的抗菌促长剂。将喹乙醇应用于国内水产业上的研...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汪开毓 赵德明 耿毅 黄小丽 刘光迅
Hepatic cells apoptosis induced by olaquindox in common carp, Cyprinus carpio, were studied. The test was conducted for 30 days, with dose of 200mg?kg~(-1) feed. Terminal deoxynucleotidy transferase mediated dUTP-Biotin nick-end labeling (TUNEL), electronic microscopic and flow cytometry were perfor...
关键词:
鲤 细胞凋亡 喹乙醇 肝细胞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承兰 许文娜 刘丰茂 胡美英 钟国华 江树人
采用乙腈提取,Florisil固相萃取,正己烷-丙酮洗脱,HP-5石英柱程序升温技术分离,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建立了同时测定芦笋中毒死蜱和氯氰菊酯残留量的固相萃取-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对2种农药残留量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02 5-0.500 0 mg/L和0.005-0.250 mg/L,相关系数为0.999 8-0.999 9,检出限分别为0.002 5 mg/kg和0.005 mg/kg,加标平均回收率为74.0%-98.3%,相对标准偏差为0.6%-10.8%。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文利新 卢江文 唐圣成 汪勇 彭涛
为了解鼠药毒鼠灵的主要成分和更好地在临床上诊断、治疗毒鼠灵中毒 ,采用饲喂方法诱发猪毒鼠灵中毒 ,并进行了临床和病理学观察 .结果表明 ,中毒猪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呕吐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全身阵发性痉挛、震颤和胃肠运动增强 ,血凝时间延长 ,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总数、红细胞压积容量、血清钾、血清钠、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均有降低 ,白细胞总数、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和血糖均有上升
关键词:
猪 中毒 生理生化指标 病理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兴华 刘志滨 何欣 余永涛 王建华
给家兔灌服低剂量(6 mg/kg)、中剂量(12 mg/kg)和高剂量(24 mg/kg)的萱草根素,研究其对家兔的毒性作用。结果显示,家兔均发生以中枢神经系统紊乱为特征的中毒症状,且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中毒家兔大脑、小脑和脊髓的白质呈丝瓜络样,结构异常疏松,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破裂,视网膜节细胞萎缩,肝细胞肿胀,颗粒变性,脾脏、肺脏严重充血。表明萱草根素能引起家兔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病理变化。
关键词:
家兔 萱草根素 中毒 病理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存政 张心明 田子华 何丹军 刘贤金
【目的】从农田到餐桌全程研究毒死蜱、氟虫腈在稻米生产及食用加工过程中的残留消解规律,阐明不同用药量、用药次数与稻米中农药残留的关系,并以理论(MRL)与实际残留数据,结合食用前加工过程的去除消解动态研究,分别计算入口前的残留值,进行理论和准确暴露评估,分析大米的食用安全性,并以健康风险评估结果为理论依据,从食用安全的角度对实际生产的用药模式进行调整,并重新界定最适的安全间隔期。【方法】田间试验参照农药残留登记准则(NY/T788-2004)进行,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农药残留在稻米曝晒、贮存、淘洗、蒸煮过程中的消解规律,采用饮食曝露模型——参考剂量百分比(POR)、暴露边缘(MOE)对不同年龄、性...
关键词:
稻米 风险评估 农药残留 毒死蜱 氟虫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俊 李海飞 赵政阳
通过对传统方法的改进,建立了苹果中毒死蜱残留量的气相色谱简捷测定方法。该方法采用乙腈代替丙酮作为提取溶剂,提取液杂质较少;在玻璃衬管内填入石英玻璃棉用于样品净化,用该方法测定的毒死蜱样品添加回收率为92.55%~101.67%,变异系数为1.75%~10.20%,最小检出限为96.6 pg,最小检出浓度为19.3μg/kg,说明该测定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完全可以满足苹果农药残留检测的技术要求。用该方法测定了施用过毒死蜱果园富士和嘎拉苹果的农药残留,结果与传统方法相符。
关键词:
气相色谱 苹果 毒死蜱 农药残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