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50)
- 2023(8724)
- 2022(7656)
- 2021(6977)
- 2020(6208)
- 2019(14332)
- 2018(14243)
- 2017(27513)
- 2016(15270)
- 2015(17551)
- 2014(17849)
- 2013(17813)
- 2012(16721)
- 2011(15232)
- 2010(15412)
- 2009(14640)
- 2008(15018)
- 2007(13689)
- 2006(11863)
- 2005(10932)
- 学科
- 济(64254)
- 经济(64159)
- 管理(48658)
- 业(44084)
- 企(36530)
- 企业(36530)
- 方法(29205)
- 数学(25789)
- 数学方法(25536)
- 财(20190)
- 农(17630)
- 制(17246)
- 中国(15328)
- 学(14121)
- 业经(13422)
- 地方(13292)
- 务(12344)
- 财务(12314)
- 财务管理(12279)
- 贸(12274)
- 贸易(12267)
- 易(11911)
- 企业财务(11627)
- 体(11399)
- 农业(11220)
- 银(11029)
- 银行(11000)
- 融(10452)
- 金融(10448)
- 行(10415)
- 机构
- 大学(228467)
- 学院(227135)
- 济(93996)
- 经济(91912)
- 管理(84750)
- 研究(78668)
- 理学(72336)
- 理学院(71490)
- 管理学(70229)
- 管理学院(69787)
- 中国(60146)
- 科学(49054)
- 京(48189)
- 财(46691)
- 农(41834)
- 所(41412)
- 研究所(37388)
- 中心(36332)
- 财经(36113)
- 江(36110)
- 业大(35260)
- 农业(33003)
- 经(32434)
- 北京(30390)
- 经济学(29372)
- 范(28498)
- 院(28333)
- 师范(28173)
- 州(27923)
- 经济学院(26626)
- 基金
- 项目(148358)
- 科学(115634)
- 基金(107373)
- 研究(106491)
- 家(94294)
- 国家(93553)
- 科学基金(78779)
- 社会(66925)
- 社会科(63349)
- 社会科学(63328)
- 省(58093)
- 基金项目(57057)
- 自然(51366)
- 自然科(50040)
- 自然科学(50024)
- 划(49277)
- 自然科学基金(49136)
- 教育(49041)
- 资助(44061)
- 编号(43010)
- 成果(35828)
- 重点(34124)
- 部(33568)
- 发(31740)
- 制(31026)
- 创(30551)
- 课题(30146)
- 科研(28940)
- 创新(28800)
- 教育部(28319)
共检索到3415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郑冰蓉 张亚平 肖蘅 蓝家湖 昝瑞光
采用PCR-测序技术对我国鲤属7个种、亚种和2个品种共62个个体(其中鲤的样品包括采自长江、黄河、松花江三个水系的共4个种群),进行了mtDNA控制区(D-环区)始自3’端共459bp碱基的序列测定,发现其D-环区3’端至中央保守区之间不似其他鱼类和哺乳类是一个单一的高变区,而是在其内部还插有一段长约110bp的保守区,这很可能是鲤属鱼类mtDNA D-环区自身的一个特点。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赵丽丽 赵金良
少鳞鳜为东亚特有鱼类,为了解中国少鳞鳜在我国不同水域内的遗传结构特征,利用PCR扩增和直接测序法分析了长江、钱塘江、西江、南渡江34尾样品mtDNA控制区的序列差异。在长度838 bp的同源序列中,共发现81个变异位点,占分析位点总数的9.67%;定义了4个单倍型,每个群体仅发现一个单倍型,群体之间没有共享单倍型,且每个群体都有鉴别位点。群体间的核苷酸歧义度(Dxy)在0.360%~8.043%之间,南渡江群体与长江、钱塘江、西江3个群体间的差异最大。分子变异分析(AMOVA)得出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指数(Fst)为1.000(P<0.001),差异极显著。构建的NJ树中,4个群体分为两支,一支为...
关键词:
中国少鳞鳜 群体 控制区 遗传变异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佟广香 匡友谊 尹家胜 耿龙武 徐伟
为了掌握不同地理种群唇(Hemibarbu labeo)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探讨其亲缘地理演化过程,研究分析了乌苏里江、长江、黑龙江、鸭绿江和牡丹江5大水系,8个地理群体(n=42)的mtDNA控制区404 bp片段的变异,该片段共有26个变异位点,变异率为6.43%,平均核苷酸多样性为0.011 5。42尾样本共检测到18个单倍型,这8个地理群体是以HT1和HT2单倍型为中心向外辐射演化的。AMOVA分析结果表明,群体内变异为59.29%,同一水系群体间变异为23.50%,不同水系群体间变异为17.20%,以上变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群体间配对FST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水系内...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伟伟 刘青 魏琳琳
应用PCR技术扩增了中国主要养殖鲑亚科鱼类(5属10种)的线粒体控制区部分序列,并研究这些鱼类的系统发育关系。经序列比对后获得728 bp的片段,其中有184个碱基出现变异。用MEGA 3.0软件计算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89,种间以太门哲罗鲑与布氏哲罗鲑间的遗传距离最小,为0.006,推测位于黑龙江水系的太门哲罗鲑(Hucho taimen)与分布于四川岷江上游山区河流中的布氏哲罗鲑(H.bleekeri)可能为一种。属间遗传距离以细鳞鱼属和哲罗鱼属最小,为0.042,小于大麻哈鱼属内种间的遗传距离(0.055),推测以哲罗鱼和细鳞鱼为代表的两属间鱼亲缘关系很近。聚类分析显示同属的鱼均能单独...
关键词:
鲑亚科 控制区 系统关系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王伟伟 赵金良 李思发
采用PCR技术扩增了鸭绿江、长江、钱塘江、闽江、西江5个群体36尾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Steindachner)mtDNA控制区的基因序列。在长度818 bp片断序列中共检测到112个多态性核苷酸位点,具有20种单倍型,不同地理群体的单倍型表型不同,鸭绿江、钱塘江群体中含有多个特异性的核苷酸位点。用MEGA 3.0构建了NJ分子树,鸭绿江、长江、钱塘江、西江群体内的个体均能单独聚成群,而闽江群体未能单独成群,个体分别与长江、西江群体聚在一起。这些表明我国斑鳜不同群体间有较明显的遗传分化。
关键词:
斑鳜 群体 控制区 序列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左艳玲 林岳光 梁晓旭 马天峰 庆宁
采用DNA序列分析方法,分析拟平鳅不同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变异和亲缘关系。共检测了12条水系87尾拟平鳅的mtDNA控制区序列,在477bp片段中有95个核苷酸变异位点,其中39个单个多态位点,56个简约信息位点。系统发育分析(NJ)结果显示,华南西部沿海地区拟平鳅20个单倍型分成3支;分支I由广东西部独立入海水系和珠江水系的种群组成,分支Ⅱ由广西东部独立入海水系和海南岛昌化江的种群组成,而海南岛的万泉河和南渡江种群聚合成分支ⅡI。表明海南岛不同水系的拟平鳅已经发生了遗传分化,一部分与广西的种群相似,另一部分是海南特有的。3个分支内的变异率(0.583%~1.775%)都明显小于各分支间的变异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玉龙 王彬 王爱勇 于旭光 李轶平 韩振华 付杰 董婧
为研究日本海马野生群体的种质资源及遗传多样性状况,实验采用PCR扩增法获得日本海马线粒体DNA的控制区序列片段,同时利用GenBank数据库中已有的14种海龙科鱼类控制区同源序列对其进行序列比较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日本海马控制区序列片段长度为557558 bp,其A、T、G、C 4种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4.3%,29.7%,14.1%,21.9%。在控制区序列片段中,共检测到16个多态性核苷酸位点,定义了16种单倍型,其核苷酸多态度和单倍型多态度都较低(π=0.0032±0.0021,h=0.7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孙鹏 李杰 尹飞 彭士明 柳敏海 施兆鸿
利用线粒体控制区序列研究了条石鲷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通过PCR扩增与序列测定获得了长度为469 bp的线粒体控制区基因片段,在30个个体中共发现27处碱基变异,A、T、G、C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6.5%、30.2%、12.5%和20.8%,A+T含量明显高于G+C含量。30条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共定义了11个单倍型,存在27个多态性位点,产生27个突变。其中,包含简约信息位点13个,发生转换7次,颠换1次,没有发现插入或缺失现象。单倍型多样性(Hd)为0.892,核苷酸多样性(Pi)为0.013 8,平均碱基差异(K)为6.473。采用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
关键词:
条石鲷 线粒体控制区 遗传多样性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潇轩 郑端端 罗明坤 杨志强 郭珺 王兰梅 董在杰
为探讨不同体色锦鲤和“福瑞鲤2号”遗传多样性及变异情况,基于mtDNA D-loop序列对6种颜色(全白、全红、红白、大正三色、白写、绯写)锦鲤、2个“福瑞鲤2号”(青灰和红色)及2个杂交鲤群体(青灰♀×红白锦鲤♂、红白锦鲤♀×青灰♂),共150尾个体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发现,全长932bp的D-loop序列,A、T、G、C含量为33.2%、32.8%、14.2%和19.8%。所有个体共检测34个变异位点,呈18个单倍型。其中,红白和绯写存在2个优势单倍型,全白和青灰“福瑞鲤2号”均存在2个特有单倍型,青灰、红色“福瑞鲤2号”共享1个优势单倍型。10个鲤群体间遗传距离0.001~0.018,遗传分化指数(F_(st))0.011~0.933。分子方差(AMOVA)分析群体间变异67.17%,群体内变异32.83%,呈极显著(P<0.01)分化水平。研究表明,绯写、全白和大正三色3个锦鲤群体具较高遗传多样性,白写、“福瑞鲤2号”(青灰和红色)及杂交鲤遗传纯度较高,结果丰富了不同体色鲤种质资源遗传数据,为后期种质资源利用和遗传选育提供参考。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郑德锋 赵金良 周文玉
采用PCR扩增测序法获得了棘头梅童鱼Collichtysiucidus南通、启东、芦潮港、温州、瑞安、福州、番禺7个地理群体53尾鱼的mtDNA控制区全序列。棘头梅童鱼控制区序列长度为778~782bp,序列长度变异主要是由位点的插入或缺失造成,识别了终止序列区TAS和保守序列区CSB1、CSB2、CSB3序列。共检测到多态位点66个,占全部序列的8.44%,检测到单倍型33种,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d)为0.9347±0.0175,平均核苷酸多样性(π)为0.0175±0.0023。棘头梅童鱼群体内的遗传距离(K2-P)为0.0017~0.0228,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0023~0.0433...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宋娜 高天翔 王志勇
采用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比较分析了路氏双髻鲨日照和霞浦群体的遗传结构及遗传多样性现状。研究结果显示:在长度为548 bp的mtDNA控制区序列上,34尾路氏双髻鲨个体仅检测到5个单倍型,两群体均呈现出较低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日照群体的单倍型多样度(h)、核苷酸多样度(π)以及两两序列比较的平均碱基差异数(p)(h=0.6000±0.1305;π=0.0046±0.0031;p=2.5333±1.4856)略高于霞浦群体(h=0.5109±0.0955;π=0.0024±0.0017;p=1.2899±0.8373);邻接关系树显示,5个单倍型明显分为两支,净遗传距离为0.016;群体遗传分化指...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彭银辉 周于娜 刘旭佳 黄国强 蔡小辉 潘英
为了解光裸方格星虫的群体遗传结构和种质资源状况,对北部湾海域光裸方格星虫6个地理野生群体(广西北海、湛江、钦州、防城港、海南儋州,以及越南海防)共93个个体的线粒体DNA(mtDNA)控制区序列进行分析。共检测到107个变异位点,定义了85个单倍型,序列对AT有明显的偏倚性,群体总的单倍体多样性(Hd)和核苷酸多样性(Pi)分别为0.998和0.018 89。单倍型邻接聚类树分析6个群体无明显分支,各单倍型分布于单倍型网络中介图中亦没有明显的地理分支。各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值为–0.018 13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涂剑锋 徐佳萍 王洪亮 李一清 邢秀梅
为了解马鹿种群遗传结构和分化水平,测定了马鹿5个亚种11个地理群共计146个体线粒体DNA控制区全序列。序列分析检测到167个变异位点,确定了54种单倍型;各个亚种呈现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h:0. 600~0. 959)及中等程度的核苷酸多样性(π:0. 006 3~0. 012 6)。中性检验仅发现甘肃马鹿显著性偏离中性突变,亚种间遗传分化指数FST> 0. 5、基因流Nm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诸廷俊 杨金权 唐文乔
测定了21尾长江口鲚属鱼类mtDNA D-loop区全序列,长度在1 233~1 372 bp之间,其中凤鲚长达1 372 bp,短颌鲚为1 233 bp,刀鲚和湖鲚出现长度的异质性现象,各具有1 271 bp和1 233 bp两种类型。识别了终止序列区、中央保守区和保守区。终止序列区长650~790 bp,包含了多个重复的ETAS,结构为:TACATAT---ATGTATTATAT。全序列21次转换中的17次和9次颠换中的7次都发生于该区。终止区还包含140个多态位点和97个系统发育信息位点,分别占整个D-loop区相应位点的80.9%和78.9%。中央保守区中的CSB-F、CSB-E、CS...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姜艳艳 孔晓瑜 喻子牛 庄志猛 金显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山东半岛南岸水域的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群体(n=20)的mtDNA D-loop序列进行扩增,获得了大小约为500 bp的扩增产物。PCR产物经纯化后进行序列测定,得到了410bp的核苷酸片段(除去引物及部分端部序列)。用Genedoc软件进行排序比较,在这20个个体中,共检测到54个变异位点,包括2个碱基缺失、1个碱基插入、43个转换位点、7个颠换位点及2个转换与颠换同时存在的位点。运用MEGA软件计算出不同个体间的遗传距离,并据此构建了UPGMA和NJ系统树。用DNASP软件计算出的多态位点数(S)为54、核苷酸多样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贵州柳源香鸡mtDNA控制区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河南3个驴种mtDNA D-loop区序列多态性及起源进化分析
基于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的短棘鲾群体遗传学
粤东海域褐菖鲉种群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变异及其在平鲉亚科中的分类地位
基于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的6个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我国四大海域三疣梭子蟹线粒体控制区基因片段序列比较分析
祁连山裸鲤和青海湖裸鲤mtDNA cyt b基因和D-loop区序列特征及遗传分化
基于线粒体控制区序列的南海北部近岸鯻的遗传多样性
中国对虾养殖群体与野生群体线粒体控制区序列的比较
淤泥湖、梁子湖、鄱阳湖团头鲂mtDNA序列变异及遗传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