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06)
2023(2513)
2022(2081)
2021(1919)
2020(1591)
2019(3409)
2018(3529)
2017(5731)
2016(3529)
2015(4288)
2014(4247)
2013(3985)
2012(3628)
2011(3337)
2010(3349)
2009(2795)
2008(2747)
2007(2582)
2006(2168)
2005(1958)
作者
(11858)
(9954)
(9900)
(9273)
(6257)
(4811)
(4400)
(4025)
(3664)
(3627)
(3399)
(3321)
(3291)
(3283)
(3262)
(3251)
(3045)
(3009)
(3007)
(2798)
(2679)
(2659)
(2624)
(2348)
(2279)
(2227)
(2206)
(2162)
(2147)
(2129)
学科
(12870)
管理(11261)
技术(10640)
(9947)
企业(9947)
(9734)
经济(9731)
技术管理(5593)
(5499)
教学(4984)
方法(4619)
理论(4256)
数学(4027)
数学方法(3970)
教育(3813)
学法(3393)
教学法(3393)
农业(3240)
学理(3113)
学理论(3113)
中国(2924)
新技术(2556)
高新(2550)
高新技术(2550)
研究(2544)
(2515)
业经(2372)
(2332)
贸易(2332)
(2310)
机构
学院(51617)
大学(48676)
研究(19720)
(17839)
经济(17411)
(16936)
管理(16842)
理学(14483)
理学院(14309)
科学(13989)
管理学(13947)
管理学院(13869)
农业(13867)
中国(12508)
业大(12464)
(11364)
技术(11018)
(11017)
研究所(10515)
(8734)
农业大学(8709)
中心(8614)
(7608)
(7441)
职业(7202)
(7028)
师范(6912)
北京(6816)
科学院(6714)
(6648)
基金
项目(36532)
科学(27112)
研究(26450)
基金(23121)
(21896)
国家(21731)
科学基金(17064)
(17025)
(13994)
社会(13968)
教育(13944)
社会科(13243)
社会科学(13238)
基金项目(12327)
自然(11537)
编号(11465)
自然科(11261)
自然科学(11257)
自然科学基金(11043)
(9324)
资助(9248)
重点(9152)
课题(9065)
创新(8788)
科技(8458)
(8452)
成果(8400)
(8344)
计划(8058)
技术(7929)
期刊
(18693)
经济(18693)
中国(16797)
(16017)
教育(13771)
研究(12747)
学报(12126)
农业(11902)
技术(10067)
科学(9746)
大学(8307)
学学(7894)
(7226)
管理(6655)
职业(5553)
科技(4866)
技术经济(4556)
业大(4288)
(4228)
论坛(4228)
技术教育(3914)
职业技术(3914)
职业技术教育(3914)
(3864)
农业大学(3783)
业经(3332)
(3184)
中国农业(2929)
经济研究(2533)
世界(2433)
共检索到782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该技术为玉米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该技术规程适用于广东全省春、秋季种植甜、糯玉米生产全过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①目标产量:鲜苞单产15000kg/hm2。②产量结构:播植密度45000 ̄52500株/hm2,保证每株留1 ̄2穗,单穗粗4.5cm以上,长16cm以上,鲜苞单果重260g以上。③肥料投入指标:全期施纯氮约300 ̄330kg/hm2、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贺喜全  盛良学  
科湘11号玉米新品种是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用自选系ISA01和ISA02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玉米新品种。经过湖南省区试、生产试验和示范、抗性鉴定和品质分析,该品种表现生育期适中,优质,高产,抗性较好。适应湖南省及周边地区种植。其在湖南省的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为适时播种(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初播种),合理密植(密度范围是45000-52500株/hm2),科学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少援  朱应远  曹林  董发文  朱文亮  邱长吉  张满昌  
玉米“四两”高产栽培技术,旨在鄂西北北亚热带与暖温带之间进行熟制改革,改旱地两熟制为三熟制。创建两苗(春、夏玉米营养钵育苗)、两膜(春玉米钵苗塑膜覆盖、中高山玉米地膜栽培)、两定(定产定肥)、两保(保土保水)(即“四两”)的农业系统工程措施,实现年产粮食18134kg/hm2,利润5495元/hm2。与两熟制比,粮食增产10409kg/hm2,净增154%。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盛良学  贺喜全  
选择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土壤环境;应用生育期适中、高产优质、农艺性状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甜、糯玉米品种;施足有机肥,适量施用氮、磷、钾等化肥,重施基肥,早施追肥;协调运用生物、农业、物理措施辅以高效、安全的化学农药进行综合防治;通过适时播种,隔离种植,合理密植,精细管理,适时采收等配套措施,实现甜、糯玉米无公害生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雷晓兵  赵保献  梁晓伟  宋汉强  李林  陈润玲  卫勇强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和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对洛玉4号玉米新品种进行密度和N、P、K不同配比的优化施肥模式试验。结果表明:洛玉4号高产种植最适宜密度为6~7万株/hm2左右,高产栽培应在稳定穗粒数的基础上增加穗数。洛玉4号最高种植效益时的N、P、K最佳使用比例为N∶P2O5∶K2O=1.82∶1∶1.19,具体使用量为N 270.4 kg/hm2,P2O5148.3 kg/hm2,K2O 177.2 kg/hm2。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峻岭  魏由庆  崔光泉  
本试验采用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了氮肥、磷肥、密度三个因素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建立了夏玉米产量形成的函数模型,获得了夏玉米亩产高于600公斤同时亩净产值超过250元的优化栽培方案。在本试验条件下三个因素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顺序为:密度、磷肥、氮肥。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梁莉  李荣富  张来生  李登云  王军义  鄂志强  
文章概述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日光温室厚皮甜瓜栽培品种、育苗、整地、施基肥、定植、定植后管理、采收和病虫害防治等一整套栽培技术。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召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高伦江  张雪梅  曾顺德  唐春红  曾志红  
以渝糯851乳熟期鲜食糯玉米穗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处理鲜穗采后贮藏期生理、生化及食味品质指标,分析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探索鲜穗采后生理生化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后0℃低温与25℃室温贮藏相比,低温有效抑制鲜穗呼吸生理、蒸腾生理、可溶性糖代谢、支链淀粉合成代谢及籽粒组织水分损失,品质保质期得以延长;采后带苞叶和不带苞叶处理相比,带苞叶可抑制呼吸强度、可溶性糖代谢、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合成代谢,贮藏期更长,而蒸腾作用增强,籽粒组织水分损失高。在食味品质方面,低温带苞叶处理可食用期达到5d以上。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肖焱波  苏凡  段宗颜  
1999—2000年在云南省祥云县草甸土壤上进行移栽玉米的不同水平氮肥试验研究,对移栽玉米在产量、氮素吸收及不同氮肥处理下土壤剖面中硝酸盐残留进行了研究。研究中发现祥云坝区玉米种植中农民习惯施但量明显偏高,在目标产量为1032kg/hm2时最佳施氮量为250kg/hm2,仅相当于农民习惯施氮量的45%。合理施用氮肥,无论对减少农民的投入,还是降低氮肥潜在的环境污染,都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旭  周晓勤  王成洪  
通过从陕西、山西、山东沾化、浙江义乌引进5个北方枣品种与溆浦鸡蛋枣进行栽培对比试验,历经10年的引种、比对、筛选。从中筛选出品质优良、晚熟、抗性强、产量高的山东沾化冬枣作为湘西南晚熟优质鲜食枣品种。进行了该品种的试验研究,并系统组装了冬枣在湘西南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白坡  钱银才  潘文贤  蒋小凡  朱炜  程晓建  
研究表明 ,翠冠、清香和脆绿 3个梨品种具有适应性强、早果、高产和优质的特性。建园初期增加单位面积株数和拉枝促花结果是早产的主要措施 ,建园第 3年产量达到 1 0 4t·hm-2 ,可收回 84 6%的总投资 ;第 3年的投资回报率达到 363 4%。园地自然生草 ,以草喂羊 ,羊粪还园 ,达到覆盖园地、肥土、壮树和保持水土的良性循环。施用商品有机肥 ,少施化肥 ,果实套袋 ,少喷农药 ,生产无公害的绿色食品 ,减少了化肥和农药对环境的污染表 6参 4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肖吉安  罗望生  任国安  
优质稻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及效益分析湖南省桃江县农业局肖吉安,罗望生,任国安桃江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有水田面积52万亩,年产稻谷4亿多公斤。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县优质稻发展迅速,年种植面积13-15万亩,并初步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卞新民  李萍萍  高德明  章熙谷  邵汉池  
以田间试验资料为基础,研究了苏南地区稻田小麦套种玉米的生产潜力和技术优化组合问题。结果表明,该地区稻田种植麦套玉米可获得7000~7500kg/hm2以上的产量,技术优化后单产可达9000~10500kg/hm2。统计分析表明,播期、密度、施肥总量三项技术因子对产量影响较大,密度和肥料运筹对净收入影响较大,肥料运筹、麦幅比和播期对利润影响最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