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37)
2023(11066)
2022(8746)
2021(7916)
2020(6375)
2019(14687)
2018(14018)
2017(25467)
2016(14319)
2015(16159)
2014(16410)
2013(15936)
2012(14757)
2011(13491)
2010(13129)
2009(12260)
2008(12395)
2007(10947)
2006(9867)
2005(9387)
作者
(46175)
(38125)
(37847)
(36539)
(24424)
(18711)
(17458)
(14956)
(14875)
(13797)
(13348)
(13060)
(12576)
(12485)
(12406)
(11842)
(11534)
(11358)
(11173)
(11053)
(9793)
(9734)
(9709)
(8819)
(8800)
(8768)
(8635)
(8604)
(8084)
(7833)
学科
(55013)
经济(54959)
管理(37096)
(35529)
(28281)
企业(28281)
方法(23135)
数学(20178)
数学方法(19919)
(19390)
银行(19243)
中国(18908)
(17950)
(17874)
(15767)
(15135)
(14032)
(13022)
金融(13021)
业经(12874)
地方(11087)
(10635)
制度(10625)
农业(10491)
业务(9644)
(9206)
(9135)
贸易(9123)
(8916)
财务(8887)
机构
大学(204521)
学院(201067)
研究(80311)
(78843)
经济(77090)
管理(69818)
中国(65300)
理学(58921)
理学院(58119)
管理学(56799)
管理学院(56483)
科学(52987)
(48917)
(45484)
(43390)
研究所(39840)
农业(39229)
(37348)
中心(36833)
业大(36188)
(32080)
财经(29171)
(29086)
北京(28542)
(26759)
(26189)
(26097)
(26058)
师范(25722)
科学院(24522)
基金
项目(138876)
科学(106847)
基金(100025)
研究(92659)
(91860)
国家(91176)
科学基金(75200)
社会(57835)
社会科(54868)
社会科学(54851)
(54508)
基金项目(51621)
自然(51082)
自然科(49877)
自然科学(49847)
自然科学基金(48953)
(47312)
教育(42422)
资助(41695)
编号(34794)
重点(33193)
(30205)
(29795)
计划(28984)
成果(28650)
(27995)
科研(27262)
创新(26494)
课题(26145)
科技(26087)
期刊
(86019)
经济(86019)
研究(62954)
中国(46879)
学报(44831)
(44606)
科学(37406)
大学(32288)
(32238)
金融(32238)
学学(30623)
(29430)
农业(29333)
管理(26727)
教育(22357)
(17159)
技术(16522)
财经(14927)
经济研究(14705)
(12834)
业大(12717)
业经(12655)
(12078)
问题(11114)
农业大学(10818)
科技(10098)
国际(10027)
(9644)
理论(9544)
世界(9345)
共检索到3230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兴生  林占熺  林冬梅  林辉  罗海凌  王泽辉  马运龙  钟思钦  
为评价鲜菌草工厂化周年瓶栽银耳的质量和安全性,以木屑、棉籽壳原料为对照,利用‘绿洲1号’鲜菌草为主要原料工厂化周年瓶栽银耳,测定不同配方栽培组银耳子实体蛋白质、氨基酸、总糖、粗多糖、多糖肽等营养成分的含量及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棉酚含量,分析其质量和安全性.结果显示:‘绿洲1号’鲜菌草配方栽培组(F1)工厂化栽培的银耳,其蛋白质含量分别比木屑配方栽培组(CK1)、棉籽壳配方栽培组(CK2)高8.7%、53.2%,且差异显著;F1的总糖含量与CK1相同;F1的氨基酸总量分别比CK1、CK2高6.7%、46.1%,且差异显著;在棉籽壳栽培料中加入鲜菌草可提高银耳子实体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F1的粗多糖含量分别比CK1、CK2高5.0%、6.8%;F1的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符合绿色食品标准,且不含棉酚.综上,用‘绿洲1号’鲜菌草工厂化瓶栽可提高银耳的质量和安全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项丽娟  黄玉琴  林占熺  林冬梅  林辉  林兴生  罗海凌  
该文采用菌草栽培银耳,与棉籽壳银耳、椴木银耳做比较,测其产量及品质指标。结果表明,菌草栽培银耳产量与棉籽壳栽培银耳相近;菌草银耳不存在棉酚问题;菌草银耳主要品质指标均低于我国银耳相关标准规定的限量值;其子实体粗灰分、粗脂肪、粗纤维、粗蛋白含量均高于棉籽壳银耳和椴木银耳,尤其是粗蛋白含量比棉籽壳银耳高14.56%,比椴木银耳高88.05%;总糖含量略低于棉籽壳银耳与椴木银耳,但粗多糖含量比棉籽壳银耳高26.12%,比椴木银耳高10.42%。说明菌草银耳产量及品质并不亚于棉籽壳银耳与椴木银耳,温室菌草袋栽银耳确实可行。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双双  陈晓斌  林冬梅  林春梅  林兴生  曹剑虹  林占熺  
通过小鼠急性毒性试验、30 d喂养试验、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和重金属测定,研究菌草灵芝菌糟的饲用安全性.结果表明:小鼠经口的急性毒性MTD>20 g.kg-1,对小鼠无不良影响;30 d喂养试验期间,各组小鼠的生长不受影响,且添加5%、15%灵芝菌糟组小鼠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1.62%(P>0.05)、27.03%(P0.05);黄曲霉毒素B1、重金属含量均在饲料卫生标准限定范围内.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温文婷  贾定洪  郭勇  孙群  杨志荣  彭卫红  
【目的】了解中国主栽银耳配对香灰菌的分类地位及遗传多样性,为香灰菌资源利用和育种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采用18S-28S rDNA间隔区(ITS4/ITS5)的PCR扩增和内部简单重复序列多态性(ISSR)分子标记,对中国主栽银耳配对香灰菌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16株供试菌株ITS序列分析表明,供试菌株与Annulohypoxylon stygium关系最为接近,同源性高达99%。从7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了11个多态性好的引物,共获得62条ISSR标记。以相关系数0.7为阈值,将16株菌划为5个遗传组,菌株间遗传差异较大,遗传多样性较高。【结论】中国主栽银耳地区的香灰菌遗传资...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薛志香  曾峰  曹秀明  蔡杨星  林冬梅  罗海凌  林占熺  
以鲜菌草五节芒和干菌草五节芒栽培香菇,比较鲜、干菌草两种培养料中,菌丝体的形态结构、子实体的生长情况及培养料的生物学效率,并测定鲜、干菌草栽培所得的香菇子实体中水分、粗脂肪、粗蛋白、氨基酸、灰分和总糖等营养成分的含量及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鲜、干菌草培养料中,香菇菌丝体的形态差异明显,子实体生长情况相似;鲜菌草培养料的生物学效率高于干菌草;鲜菌草栽培的香菇子实体中粗脂肪、粗蛋白、灰分和氨基酸等4种营养成分的含量略低于干菌草栽培的香菇子实体,前者的总糖含量高于后者,重金属含量均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因此,使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余梦瑶  郑林用  许晓燕  江南  魏巍  罗霞  
通过急性毒性试验、30 d喂养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Am es试验和大鼠致畸试验,以非转基因棉籽壳栽培毛木耳为对照,进行了转基因棉籽壳栽培毛木耳的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转基因棉籽壳栽培毛木耳在上述试验中均为表现出阳性结果,初步说明利用转基因棉籽壳栽培毛木耳是安全的。但全面系统评价转基因棉籽壳应用于毛木耳栽培的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程海洋   朱海霞   李娟   王信   程亮  
【目的】旨在筛选安全性高、抗药性低、除草性强的生防菌株,为防除农田恶性杂草野燕麦提供新的生防思路。【方法】采集自然感病的瓜叶葵(Helianthus cucumerifo)、大叶藜(Chenopodium hybridum)、蜀葵(Alcea rosea)和青稞(Hordeum vulgare)植物叶片,通过组织及单孢分离法、离体叶片(初筛)和活体盆栽(复筛),获得具有生防潜力的菌株,接着采用不同浓度(10~1~10~4)孢子悬浮液测定其对野燕麦活体植株的发病率、病情指数和鲜重防效,通过观察菌落形态、运用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和转录延伸因子(EF-1α,EF-1/EF-2)基因及MEGA 7.0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最后选取青海地区主栽作物(油菜‘青杂5号’、小麦‘青春38号’、青稞‘昆仑18号’、蚕豆‘青海9号’、豌豆‘草原224号’、玉米‘青玉517号’和部分蔬菜(白菜‘浙白6号’、番茄‘博玉368号’、黄瓜‘中农5号’、菠菜‘华菠1号’、辣椒‘中椒4号’、萝卜‘春白2号’)进行安全性测试,为菌株选择最适宜的应用条件。【结果】从自然感病的植株叶片中分离出7株对野燕麦具有除草活性的真菌菌株,将其命名为DT-YSB1、DT-04A2、DT-DYLC、DT-XRKA、DT-08C、DT-14A2和DT-QKBD004A。通过离体叶片和温室盆栽试验,综合评价获得1株对野燕麦具有较强除草活性的菌株DT-QKBD004A,菌落形态与镰刀菌相似,对其rDNA ITS和EF-1α(EF-1/EF-2)基因进行共同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菌株为燕麦镰刀菌(Fusarium avenaceum);不同浓度菌株DT-QKBD004A孢子悬浮液对野燕麦的发病率、病情指数和鲜重防效达到45.09%~89.48%、42.68~88.53和38.70%~88.42%,其中浓度9.40×10~(4 )个/mL对野燕麦的防除效果最优;作物安全性测试发现,菌株DT-QKBD004A孢子浓度9.40×10~(4 )个/mL对蚕豆、玉米、白菜、番茄、黄瓜和辣椒安全。【结论】燕麦镰刀菌DT-QKBD004A对野燕麦具有较强的致病性,且对部分作物安全,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为防除农田恶性杂草野燕麦提供良好的生防菌株。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琳翔  李婕  王圣铕  肖淑霞  蔡志英  江玉姬  谢宝贵  
通过隧道发酵技术对草菇(Volvaria volvacea)的栽培原料进行发酵处理,以期应用于草菇工厂化栽培生产.发酵过程中检测了发酵料的温度、pH,发酵结束后,将发酵料转移至塑料框内进行高温杀菌,并对草菇进行室内栽培.试验时,对发酵隧道装料系数以及塑料框栽培的装料高度进行对比试验,通过对草菇农艺性状的测定,探索隧道发酵技术对草菇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隧道装料系数为50%,发酵料升温较快,发酵料终pH为7.89,适合草菇生长;塑料框装料高度10.0 cm时,草菇生长最好,单框产量最高为(434.14±132.39) g,横径和纵径最大为(40.34±5.12) mm和(43.71±5.97) mm,生物转化率较高,达(17.37±5.54)%.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佳育  刘诗洋  李国建  邹金平  魏萱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不同发酵温度(30、40和50℃)、不同接种物含量(25%、50%和75%)条件下两种食用菌菌渣的产气效果.结果发现:两种食用菌菌渣中主要营养物质成分含量较高,可作为厌氧发酵原料,且双孢蘑菇菌渣产气潜能大于银耳菌渣;两种菌渣的反应体系内pH值始终为6.5~7.6,反应能够正常进行;食用菌菌渣种类和接种物含量对甲烷含量的影响极显著,发酵温度对甲烷含量的影响显著;日产气量随发酵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接种物含量的升高而增加;以双孢蘑菇菌渣为原料,在发酵温度50℃、接种物含量50%的发酵工况下,产气效果最佳,可作为后期发酵罐流场分析的初始条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毛树春  韩迎春  王国平  李亚兵  王香河  范正义  李小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庄敬华  陈捷  杨长成  高增贵  刘限  牟连晓  郑雅楠  
目的检测木霉菌(Trichodermasp.)的生物安全性,评价木霉菌应用后对部分生态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常规试验方法,将木霉菌孢子进行种子接菌、土壤接菌、水中接菌,研究木霉菌对瓜类作物生长性状的影响,在水中的存活及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对大白鼠、大白兔的毒性。结果大多数木霉菌对甜瓜种子安全,并且能够显著提高种子的出苗率、增加须根数和促进瓜苗生长;绿色木霉菌T23菌株对甜瓜及西瓜根际土壤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群体数量无显著影响;木霉菌孢子在河水、井水、雨水及自来水中均不能萌发,分生孢子在水中存活约12~20d,厚垣孢子约20~30d,菌体自行消解;对鱼苗生长没有不良影响;对大鼠的急性经口和经皮毒...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兴生  林占熺  林冬梅  林辉  罗海凌  胡应平  林春梅  朱朝枝  
为探明莱竹、芦竹、巨菌草、象草、稗草等5种菌草苗期的抗盐能力,分别以0(CK)、50、100、150、200、250 mmol.L-1NaCl处理模拟盐胁迫,测定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及恢复试验后植株的死亡率,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以上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升高,5种菌草植株的死亡率、细胞膜透性呈升高的趋势;稗草、巨菌草、象草的SOD、POD、CAT活性,可溶性糖、MDA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莱竹、芦竹的SOD、POD、CAT活性,MDA含量呈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明  陈立国  汪国莲  
以福建省古田县银耳为材料 ,经担孢子弹射 ,稀释分离法获得 2 8个银耳芽孢单孢分离物。单孢配对试验发现 ,由同一银耳子实体可得到 4种不同交配型的银耳芽孢 ,它们之间的交配反应受两套因子控制 ,A(a)和B(b) ,其中A因子控制配对芽孢萌发管的产生 ,B因子控制配对产生的萌发管能否形成具锁状联合的双核菌丝。配对结果表明 ,福建银耳为双因子控制的四极性异宗结合担子菌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周帅  房文红  吴淑勤  
采用半静态法研究了渔用新制剂阿维菌素水乳剂(EW)对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银鲫(Carassius auratus)和麦穗鱼(Peudorasbora parva)的急性毒性实验及其对患病草鱼(Ctenophayngodon idellas)、银鲫体表锚头鳋的药效实验,且二者均以相同阿维菌素含量的乳油(EC)为参照进行对比,旨在评价水产养殖用阿维菌素水乳剂对养殖鱼类的安全性及其驱虫效果。结果显示,2%阿维菌素水乳剂对鲢、银鲫和麦穗鱼的96 h-LC50分别为2.15 mg/L、1.15 mg/L和1.83 mg/L,安全浓度分别为0.22 mg/L、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谢  赵兴  上官宇先  秦鱼生  林超文  赖明欢  郭海霞  张建华  
【目的】揭示废弃铅锌矿区复耕后土壤重金属污染对桑树多元化利用安全性的影响以及通过摄入桑树产品可能产生的健康风险。【方法】以在废弃的小型铅锌矿区复耕14年的桑园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分析了重金属在桑产品中的污染状况,采用靶标危害系数评价桑产品内重金属对可能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结果】(1)在不同限量标准下,研究区内种植的桑树中镉、铅单因子污染指数除新鲜叶菜用桑叶属重度污染[Pi_((铅))=5.29]外,作为中药材桑叶和桑叶茶的利用方式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00,属清洁水平。(2)镉、铅综合污染指数除叶菜用桑叶为重度污染(P_综=4.33),作为中药材桑叶和桑叶茶的利用方式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00,属清洁水平。(3)枝条皮部、枝条干部和根皮部作为中药材开发产品的综合污染指数范围为0.09~0.36,均属清洁水平。(4)虽然各种利用方式的桑叶、桑枝和桑根单一镉靶标危害系数均小于1.00,但单一铅靶标危害系数和铅镉复合重金属污染靶标危害系数大于1.00,长期服用锌矿复耕栽桑的桑叶会对人体产生负面影响,且对儿童造成的健康风险高于成人,但无慢性毒性效应。【结论】在该研究区范围内,铅锌矿区复耕栽桑因铅超标不可用于桑叶菜开发,可用于中药材和桑叶茶的产品开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