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02)
2023(2349)
2022(2104)
2021(2069)
2020(1833)
2019(3919)
2018(4060)
2017(6912)
2016(4354)
2015(5076)
2014(5008)
2013(4811)
2012(4718)
2011(4267)
2010(4220)
2009(4135)
2008(4383)
2007(4189)
2006(3625)
2005(3327)
作者
(16279)
(13774)
(13631)
(12944)
(8865)
(6913)
(6129)
(5494)
(5319)
(5033)
(4840)
(4714)
(4628)
(4508)
(4420)
(4371)
(4291)
(4256)
(4059)
(4023)
(3784)
(3571)
(3510)
(3274)
(3096)
(3076)
(3075)
(3068)
(3057)
(2929)
学科
(11776)
经济(11757)
管理(10319)
(10181)
(8655)
企业(8655)
(7206)
方法(5116)
(4513)
数学(3981)
数学方法(3825)
中国(3400)
(3273)
(3193)
理论(3162)
(3119)
贸易(3115)
(3055)
业经(2567)
及其(2287)
(2237)
农业(2220)
银行(2201)
(2184)
(2178)
教学(2172)
财务(2169)
财务管理(2159)
(2142)
(2096)
机构
大学(64506)
学院(63799)
研究(26304)
(22578)
科学(21300)
中国(19033)
农业(18561)
(18139)
管理(17799)
经济(17479)
(16282)
业大(16111)
(15128)
研究所(15003)
理学(14918)
理学院(14662)
管理学(14023)
管理学院(13925)
农业大学(12179)
中心(11993)
(11555)
(11339)
(10642)
技术(10326)
(10152)
实验(9720)
实验室(9347)
北京(9169)
(9026)
科学院(8838)
基金
项目(42682)
科学(30337)
基金(29038)
(28475)
国家(28242)
研究(24148)
科学基金(21818)
(17941)
自然(16903)
自然科(16551)
自然科学(16539)
自然科学基金(16241)
(15301)
基金项目(15025)
资助(12905)
社会(12492)
社会科(11627)
社会科学(11623)
科技(11289)
计划(11160)
教育(11156)
重点(10265)
编号(9179)
(9137)
(8829)
科研(8788)
(8567)
专项(8551)
(8478)
成果(8191)
期刊
(22767)
经济(22767)
学报(22564)
(21479)
中国(16486)
大学(15985)
科学(15583)
学学(15474)
研究(15324)
农业(14909)
业大(8196)
(7525)
(7413)
管理(7321)
教育(7265)
农业大学(7200)
(6093)
技术(5232)
(4857)
金融(4857)
中国农业(4286)
自然(4224)
林业(4082)
科技(4064)
自然科(3908)
自然科学(3908)
图书(3638)
财经(3493)
业经(3142)
农林(3123)
共检索到1012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魏超  郭灵安  代晓航  周虹  罗玲  
本实验采用沙门氏菌国家检测标准从新鲜猪肉中检测出3株非常见致病微生物,经ATB生化鉴定为摩根菌摩根亚种、产碱普罗旺斯菌和嗜水气单胞菌。此3种菌均为沙门氏菌选择培养基阳性,且产摩根菌摩根亚种和嗜水气单胞菌对沙门氏菌属诊断血清有明显阳性反应。试验对此3种微生物采用9种5类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青霉素对3种微生物均无抑制作用,罗红霉素对其中2种菌无抑制作用,土霉素和复方新诺明分别对1种菌无抑制作用。本文对这3种微生物血清、选择培养基假阳性以及非常见微生物危险性进行分析,旨在为避免微生物对畜产品食用危害及优化检测手段提供理论保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魏超  郭灵安  刘炜  代晓航  
本实验从新鲜猪肉中检测出1株非常见致病微生物,经ATB生化鉴定为腐败希瓦菌,该菌是在我国有报道案例中唯一从鲜猪肉中检出。对此菌采用9种5类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4种抗生素对此菌无明显抗性作用,仅有庆大霉素对此菌有明显抑制作用。本文对检出的希瓦菌危险性进行了分析,旨在为避免非常见微生物对畜产品食用危害提供理论保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代晓航  魏超  郭灵安  张富丽  蔡寅川  张知仪  
本实验采用微生物传统检测与现代鉴定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从1份生鲜鸡肉样品中分离出1株少见条件致病菌:弗格森埃希菌,并对其进行药敏实验和条件致病性危害分析。结果表明,该菌对环丙沙星极其敏感,对埃希菌有较好抑制作用的复方新诺明却不敏感,该结果为该类条件致病菌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姜晓瑜  张旭志  杨倩倩  李阳  王晓春  谢国驷  赵俊  曲克明  
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水产病害防治等众多领域的活动都需要对病原微生物进行药敏试验(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AST)。实验以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 VP)为模式微生物,以卡那霉素、四环素、青霉素和恩诺沙星为代表性抗生素,对比研究了微生物生长传感器AST法和标准微量肉汤稀释(Broth microdilution, BMD)AST法的性能特征。结果表明,无论是标准菌株还是来自养殖环境和对虾的分离菌株,分别测定4种抗生素对它们的剂量效应时,两种方法所得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值的基本一致(Essential agreement, EA)率都是100%,因而具有高度吻合性。微生物生长传感器AST法测定的MIC值往往不小于BMD AST法测定的结果,表明自动化仪器法的灵敏度高于肉眼观察。比较而言,微生物生长传感器AST法因为能够提供细菌生长实时动力学曲线而呈现更高的效率和更多的抗生素响应信息,而且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用户友好,因而具有更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彭彬  杨光友  陈晓利  占爱思  何明莉  
为探讨黄鳝(Monopterus albus)出血病病原菌的种类及耐药情况,采用动物回归和细菌常规分类鉴定方法及16S rDNA基因系统发育学分析等手段,从四川名山地区黄鳝出血病病料中分离到具有致病性的菌株(HM1),经人工感染实验证实该菌为黄鳝出血病的病原菌。动物致病性试验显示,该分离株对泥鳅和小白鼠不致病,对云斑有较弱的致病力。对该分离株的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进行分析,试验结果与报道的藤黄微球菌一致,为革兰氏阳性、球菌,无运动力,多成双、四联或簇状排列,不形成链状排列,不形成芽孢;接触酶和明胶液化阳性;乳糖、甘露醇、葡萄糖、七叶苷、硝酸盐还原、精氨酸双水解阴性等特征。采用细菌16S rDN...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晨  王思月  嵇少泽  李雪嵩  张喜庆  田佳琪  马红霞  高云航  
为研究醋酸钙不动杆菌的致病机制及防控措施,对疑似患有醋酸钙不动杆菌的病死牛肺脏组织进行病原分离,得到了1株优势菌命名为9-1。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16S rDNA基因序列测定,动物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为革兰阴性杆菌且对试验小鼠具有较强的致病性,经生化试验和16S r DNA基因序列测定分析确定为醋酸钙不动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对氟苯尼考、头孢噻肟、头孢氨苄、阿奇霉素耐药,对其余8种测试药物敏感。经β-内酰胺类(TEM、DHA、OXA-23、OXA-58)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均为阴性。为醋酸钙不动杆菌引起的疾病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提供了一定科学依据,并为进一步研究其耐药机制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胡琳琳  房文红  梁思成  汪开毓  何利军  
2006年7月从上海奉贤某一养殖基地的发病金鱼中分离出一株细菌,对它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具极生单鞭毛,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氧化酶、接触酶阳性,VP阳性,生长无需NaCl,在TCBS平板上生长缓慢,对O/129弧菌抑制剂不敏感。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该菌与温和气单胞菌的亲缘关系最近,因此将该菌鉴定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同时,用20种药物对该菌进行了药物纸片扩散法抑菌试验,其中,庆大霉素、氟派酸、氯霉素、妥布霉素、卡拉霉素、壮观霉素、菌必治的抑菌效果最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兰英  穆大伟  曾聪  潘永贵  
【目的】检测4℃保鲜贮藏7 d的菠萝果肉所感染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为人们安全食用菠萝果肉提供参考。【方法】按照固体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方法,对经稳定态Cl2O2溶液浸泡杀菌处理,并于4℃保鲜贮藏7 d的菠萝果肉进行微生物数量及种类调查,采用传统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测定以及ITS序列分析方法,对主要污染菌株进行分类地位确定。【结果】贮藏期间菠萝果肉主要感染的菌种为酵母菌,带菌量为3.44×107cfu/g;霉菌较少,仅有1.0×103cfu/g;没有检测到细菌。检测到的酵母菌M5-1和M5-3为红酵母属胶红酵母菌(Rhodotorula mucilagino-sa);M5-4为孢汉逊酵母属孢汉逊酵...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肖荣凤  朱育菁  刘波  潘志针  刘国红  刘芸  
从福建省福清和永泰2个基地共采集106份垫料样品,采用稀释平板法分离曲霉菌.对从不同样品中分离到的曲霉菌菌株的初步形态进行归类后,从不同类群中共选取10个代表性菌株,经菌落培养和菌体形态观察,再结合β-微管蛋白基因(Ben A)序列分析进行种类鉴定.共鉴定出曲霉菌6个种,即构巢曲霉(Aspergillus nidulans)、亮白曲霉(A.candidus)、聚多曲霉(A.sydowii)、土曲霉(A.terreus)、黄曲霉(A.flavus)和烟曲霉(A.fumigatus).从福清养猪发酵床垫料中分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盛先  袁宗辉  孔科  王大菊  
以表皮葡萄球菌 2 6 0 6 9型 (Staphylococcusepidermidis,ATCC12 2 2 8)为测试菌 ,用微生物学杯碟法定量测定庆大霉素在猪肉和鸡肉组织中的残留。庆大霉素在磷酸盐缓冲液、鸡和猪的肌肉组织中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 0 .0 2 5 μg/ml、0 .0 5 μg/g和 0 .0 5 μg/ g ,在磷酸盐缓冲液中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 2 .5× 10-2 ~ 0 .8μg/ml。庆大霉素浓度为 0 .0 5、0 .10、0 .2 0 μg/g时 ,鸡肉组织中的回收率分别为 (85 .8± 4 .5 ) %、(90 .1± 5 .9) %和 (88.8± 5 ...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振国  孙志景  冯守明  郝爽  姜巨峰  吴会民  夏苏东  刘肖莲  
从患头部溃烂病的淡水白鲨(Pangasius sutchi)肝脏中分离到1株优势菌BS1,分别以腹腔注射、创伤浸泡和直接浸泡三种方式感染淡水白鲨。结果显示:该菌株能感染淡水白鲨,且毒力较强,腹腔注射0.2 m L该菌液(1×108cfu/m L)可导致受试淡水白鲨100%死亡,创伤浸泡感染(1×107cfu/m L)死亡率达83.3%,直接浸泡感染(1×107cfu/m L)死亡率为0%,受感染淡水白鲨出现与自然感染相同的症状。对菌株BS1进行形态特征观察和主要理化特性分析,初步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进一步选用16S rRNA对该菌进行分子鉴定,序列结...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杨宁  姜芳燕  黄海  焦健  
从患病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体内分离得到细菌NL05,通过回归感染试验确定NL05为致病菌,并测出NL05对罗非鱼的半致死量(LD50)为1×103 CFU/g。结合细菌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指标和16S r RNA基因同源分析,鉴定NL05为简达气单胞菌(Aeromonas jandaei)。形态学观察发现,NL05为革兰氏阴性、短杆状;生理生化试验中麦芽糖、甘露醇、葡萄糖、水杨素、硫化氢等13种指标为阳性,蔗糖、阿拉伯糖、木糖、肌醇、卫矛醇等10种指标为阴性。药敏试验显示,NL05对奥复星、丙氟哌酸、丁胺卡那霉素、多粘菌素B、氟哌酸、利福平、洁霉素等13种抗生素敏感,对阿...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徐洋  蔺凌云  姚嘉赟  盛鹏程  潘晓艺  尹文林  沈锦玉  
对湖州地区患"溃疡综合征"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开展病原研究,从典型濒死的病样体内分离到优势菌TH0426,对该菌进行了人工感染试验,并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综合分析。结果显示,人工感染试验成功复制"溃疡综合征"症状,证明该优势菌为黄颡鱼"溃疡综合征"病原菌,其半数致死量(LD50)为3.98×104CFU/m L。生理生化及16 Sr 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头孢曲松、利福平、四环素、多粘菌素B、氟苯尼考、头孢噻吩、强力霉素、头孢西丁、诺氟沙星、头孢拉定、氧氟沙星...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彭亚  刘杰  胡大胜  黄艳华  黄钧  梁静真  曾桂忠  
从患典型肠套叠症的濒死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肝脏分离到1株病原菌GX-1,经API 20NE鉴定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该菌株与温和气单胞菌NCIMB 12065株的亲缘关系最近,相似性达99.8%。该菌株对健康斑点叉尾鱼种和成鱼均具有很强的致病力,人工感染发病鱼症状与自然病鱼症状基本一致。药敏试验结果表明,GX-1对头孢拉定、先锋必等15种抗生素敏感,对苯唑青霉素和青霉素G耐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龙苏  梁静真  韩书煜  范华龙  牛志伟  邓小红  胡大胜  黄钧  
探明广西桂林市全州县禾花鲤暴发性死亡的病原菌及其药敏特性,为有效防控禾花鲤暴发性死亡现象提供依据。按常规方法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人工感染试验确定病原菌,分别以API 20NE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生化鉴定和分子鉴定,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从患病禾花鲤中分离到1株优势菌株TH4,该菌株对禾花鲤的平均致死率为80.00%,是引起禾花鲤暴发性死亡的病原菌;API 20NE和16S rrNA鉴定结果,TH4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与标准株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94(Km013815)的亲缘关系最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