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24)
2023(8444)
2022(7659)
2021(7347)
2020(6133)
2019(14407)
2018(14440)
2017(28089)
2016(15378)
2015(17374)
2014(17399)
2013(17184)
2012(15573)
2011(13970)
2010(13693)
2009(12315)
2008(11724)
2007(9946)
2006(8518)
2005(7146)
作者
(44540)
(36670)
(36376)
(34666)
(23449)
(17625)
(16571)
(14605)
(13977)
(13052)
(12716)
(12155)
(11491)
(11446)
(11315)
(11203)
(11085)
(10923)
(10472)
(10275)
(9191)
(8883)
(8793)
(8317)
(8184)
(8171)
(8113)
(8031)
(7365)
(7342)
学科
(58138)
经济(58074)
管理(43602)
(40952)
(34800)
企业(34800)
方法(29470)
数学(25453)
数学方法(25173)
(14815)
(14282)
中国(14034)
(13765)
业经(12909)
地方(12041)
理论(10526)
(10228)
农业(9962)
(9942)
贸易(9938)
技术(9639)
(9630)
环境(9525)
(9202)
财务(9145)
财务管理(9131)
(8931)
教育(8772)
企业财务(8651)
(8392)
机构
大学(215303)
学院(212985)
管理(89233)
(78693)
理学(78550)
理学院(77650)
经济(76830)
管理学(76294)
管理学院(75920)
研究(68465)
中国(48354)
(45982)
科学(45602)
(34325)
业大(34246)
(34206)
(34187)
研究所(31690)
中心(30594)
(29014)
北京(28774)
(28548)
财经(28423)
师范(28263)
农业(27097)
(25901)
(25086)
(24246)
技术(23015)
师范大学(22993)
基金
项目(154724)
科学(120906)
研究(112283)
基金(111716)
(97279)
国家(96465)
科学基金(83036)
社会(68194)
社会科(64505)
社会科学(64487)
(60805)
基金项目(60652)
自然(55972)
自然科(54651)
自然科学(54639)
自然科学基金(53641)
(51309)
教育(51155)
编号(46487)
资助(45969)
成果(37054)
重点(33963)
(33479)
(32259)
(32173)
课题(31317)
创新(29897)
科研(29835)
项目编号(29008)
大学(28763)
期刊
(81979)
经济(81979)
研究(59684)
学报(35956)
中国(35364)
科学(32655)
管理(31292)
(30623)
大学(26504)
学学(24888)
教育(24202)
(23957)
农业(22084)
技术(18093)
业经(13877)
(13868)
金融(13868)
图书(13144)
财经(12711)
经济研究(12448)
理论(11640)
科技(11470)
实践(11035)
(11035)
(10643)
问题(10636)
(10587)
情报(10333)
技术经济(10089)
现代(9684)
共检索到2921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国良  金珊  陈惠群  
首次报道了鲈脾肿大症的发病情况。病鱼以脾脏肿大为主要症状,死亡率高达50%以上。对病鱼进行显微镜检查和细菌分离培养,未见寄生虫和病原菌。经电镜检查,在脾、肝等组织中发现大量病毒颗粒。该病毒颗粒为六边形,没有囊膜,衣壳直径180~220nm,认为该病毒属虹彩病毒(Iridoviridae)。细胞病理变化表现为感染细胞肿胀,细胞超微结构破坏,细胞质出现大面积空泡。血细胞中出现大量异形淋巴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的50%以上。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马冬梅  邓国成  白俊杰  李胜杰  江小燕  杨小静  
为了查明2009年10月广东省佛山地区养殖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中暴发的传染性疾病的病原,对病鱼的肝脏、脾脏和腹隔膜进行切片电镜观察,发现细胞质中有大量病毒颗粒,切面为六角形,直径约145~150 nm,病毒为二十面体对称结构、无囊膜、似虹彩病毒的病毒粒子。用除菌的病鱼组织滤液感染健康大口黑鲈,被感染鱼死亡率达90%以上。根据已知虹彩病毒主要衣壳蛋白(MCP)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提取人工感染发病鱼的肝脏、脾脏、肾脏组织的DNA进行PCR扩增,将扩增片段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与已报道的鳜(Siniperca chuatsi)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nf...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潘连德  孙玉华  陈辉  许平  
通过对患病和健康施氏鲟 (AcipenserschrenckiiBrandt)进行的比较解剖、组织病理学与细胞病理学、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 ,患病施氏鲟无明显的外部症状 ,临床解剖所见肝脏病变严重 :肝淤血、坏死、糜烂。肝组织脂肪变性、水样变性明显 ,肝细胞核浓缩或淡染、变形、核仁裂解 ,内质网扩张 ,线粒体嵴融解、崩解 ,胞浆内大量脂滴和液泡并将细胞器排挤成团。脑组织水样变性致液化性坏死 ,脑细胞胞浆呈液化泡状 ,核变形、浓缩 ,细胞膜融解。肾组织发生局灶性病变 ,病变肾细胞胞浆内有脂滴和液泡 ,核变形、融解 ,线粒体嵴融解、崩解。其它器官、组织、细胞未见病变。研究认为肝组织为原发性、中毒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何晟毓  魏文燕  刘韬  杨倩  谢恒  何琦瑶  汪开毓  
2018年4月四川邛崃地区某养殖场大口黑鲈感染致死性结节病,死亡率高达80%。为明确病因,通过常规微生物分离、鉴定,从患病鱼皮肤溃疡灶、鱼鳔腔积液和肝脏组织中分离到同一株优势菌,命名为HSY-NS02。经菌体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和抗酸染色镜检、生理生化实验、16S rDNA序列扩增及系统发育分析和特异性PCR扩增,确定该菌为诺卡氏菌。进一步对健康大口黑鲈进行分离菌的人工感染实验以确定其致病性,结果显示,人工感染鱼出现与自然发病相似症状,且从人工感染鱼体中再次分离到相同菌。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皮肤溃疡灶、心脏、肝脏、脾脏、肾脏和鳃发生不同程度的慢性炎性肉芽肿病变,其中脾脏病变最为严重。对菌株HSY-NS02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显示,该菌对庆大霉素、新霉素和制霉菌素3种药物敏感,对其他18种药物耐受,呈多重耐药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郝延刚  徐福南  
对人工感染兔出血症病毒的淋巴-网状器官进行组织病理学、超微结构及免疫组织化学的动态研究。结果表明;(1)各淋巴-网状器官出现网状细胞、巨噬细胞及浆细胞反应性增生的免疫应答反应及淋巴细胞损伤性变化,主要表现为淋巴滤泡萎缩、出血及局灶性淋巴细胞或网状细胞的坏死。(2)各淋巴-网状细胞出现程度不同的细胞病理效应(CPE),尤以胸腺和圆小囊较明显,初期表现为线粒体肿胀和内质网空泡化,进入濒死期时,表现为淋巴-网状细胞的坏死。(3)该病毒对淋巴-网状细胞有亲嗜性,证明病毒可直接侵害淋巴-网状器官,引起免疫缺陷,从而促使本病的发生。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吉风  徐福南  
用兔出血症病毒(RHDV)分别感染5,15和25日龄家兔,接种后72h扑杀,对其肝、脾、肺、肾、胸腺、骨髓等作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观察。发现幼兔感染RHDV与成年兔病毒性出血症不同,其主要病变是血管内皮细胞、网状细胞的增生和肝、肾等脏器实质细胞的变性。RHDV对一月龄以内幼兔亦具有感染性,并对其肝、肾等造成一定程度的病理损伤。病理损伤程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汪开毓  耿毅  钟妮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韩建保  王开功  周碧君  文明  王凡  陈丽雯  史开志  刘旭  
采用兔出血症病毒贵州分离株人工感染家兔,观察其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及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临床表现:体温升高、被毛蓬乱、抽搐、呼吸困难等症状;肝,心、脾、肾等实质性器官出血或淤血,其中肝和肾有部分坏死;组织病理变化表现:肝、肾等实质性器官充满红细胞、大量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贵州毒株具有高致病潜力。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锡林  王有模  唐学清  王明清  
从大口鲶细菌性肠炎的病鱼中,分离出二株病原菌,经人工感染健康大口鲶表现出较强的致病力,出现与自然病鱼相同的症状。证实这二菌株是大口鲶细菌性肠炎的病原菌。对菌体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理生化反应的鉴定证明为嗜水气单胞菌。细菌性肠炎的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为淋巴细胞侵润为主的炎性病变。并探讨细菌性疾病的致病原理。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培培  林启存  潘连德  
为探究中华鳖水肿病发病机制和发病规律,确定该病临床诊断标准,实验从若干自然发病的疑似中华鳖脾肾性水肿病的病鳖中,选取7只具有典型临床症状的病鳖,解剖并对内脏器官组织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后观察。结果表明:病鳖体表无病伤,不吃食,水肿症状表现不同,两只病鳖生殖器外露,全部病鳖口咽腔充血和炎症明显、黏液较少,时有口鼻出血,肝脏淤血,胃肠壁水肿和充血。病鳖脾组织髓质部红细胞数量大增和淋巴细胞聚集,并出现弥漫性坏死区域,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以此作出脾性水肿的病理诊断。病鳖的肾组织间质和肾小球充血,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远曲小管和近曲小管颗粒变性、空泡变性,肾小球坏死,近曲小管细胞坏死,以此作出肾性水肿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曾志南  陈木  周宸  吴金炉  林克冰  陈月忠  陈碧霞  钟硕良  蔡清海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何智  任红梅  杨德英  杨光友  边尧  王帅  
应用组织学方法研究了分离自患出血病黄鳝(Monopterus albus)体内的嗜水气单胞菌(Aermonas hydrophila)人工感染健康黄鳝后引起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健康黄鳝感染嗜水气单胞菌后发病呈急性过程,感染后15~33 h为发病死亡高峰期。黄鳝人工感染后出现的临床症状与自然发病病例相似,主要表现:体表出现出血斑、肛门红肿、腹腔充血以及各实质性器官出血、充血。人工感染黄鳝的肝脏、脾脏和肾脏的病理变化明显:肝脏出现广泛的充血、出血,肝细胞出现空泡变性、坏死;肾脏肾小管上皮的肿胀、结构的消失,肾小球出血、变性坏死;脾脏充血、出血;肠粘膜上皮脱落,基底膜排列紊乱,大量出血。结果...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任素莲  杨宁  宋微波  
2001年3-5月,青岛海区养殖海湾扇贝发生外套膜"糜烂病"并导致约50%亲贝死亡,主要表现为外套膜糜烂;严重者,约2/3的外套膜溃烂呈胶水状。电镜检测发现病贝体内感染有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本文报道了该病毒粒子的形态、发生及宿主细胞由此所产生的细胞病理学变化。成熟的病毒粒子近球形,直径150~180nm,具囊膜,在细胞核附近的溶酶体内发生和增殖。发生初期溶酶体内形成板层髓样结构,随后形成块状、泡状、絮状等多形态的病毒发生基质及具有正方形花样的蛋白质晶格结构。最后,大量的病毒粒子装配形成,填充在溶酶体内。该病毒粒子主要存在于消化盲囊上皮细胞及结缔组织细胞的胞质中。受感染的宿主细胞线粒体肿胀、嵴溶解...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任素莲  王德秀  绳秀珍  宋微波  
在患“红肉病”文蛤的消化盲囊上皮细胞中发现了一种球形病毒及其发生基质。病毒粒子呈球形 ,无囊膜 ,直径约 5 0~ 80nm ,在细胞质内形成多泡状的包涵体并进行病毒粒子的装配。受感染的细胞具有明显的病理变化 ,主要表现为核固缩或肿胀并出现核空泡 ,内质网膨胀、大部分转化泡状 ,线粒体溶解或固缩 ,溶酶体数量增多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宏梅  成子强  刘建柱  刘法孝  郭慧君  崔治中  
【目的】研究致瘤性病毒REV、ALV-J单一感染和共感染肉鸡后血液和脾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与脾组织病理学的变化。【方法】用一定剂量的REV和ALV-J单一感染及共感染1日龄肉鸡,取感染后不同日龄鸡的血液和脾组织,无菌分离淋巴细胞,用3H-TdR掺入法和MTT法分别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的杀伤活性,并对脾脏进行组织切片、H.E染色检测组织病理学变化,通过免疫荧光抗体结合试验(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分析组织病毒感染量变化。【结果】感染REV和ALV-J的肉鸡血液和脾T淋巴细胞的增值活性和CTL杀伤活性在整个感染监测期出现降低,单一感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