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45)
2023(11674)
2022(10314)
2021(9945)
2020(8235)
2019(19434)
2018(19190)
2017(36200)
2016(19583)
2015(22364)
2014(22107)
2013(21869)
2012(20032)
2011(18259)
2010(17873)
2009(16034)
2008(15479)
2007(12954)
2006(11212)
2005(9745)
作者
(55811)
(46229)
(46043)
(43837)
(29586)
(22132)
(20931)
(18386)
(17659)
(16315)
(15920)
(15700)
(14681)
(14603)
(14359)
(14222)
(13863)
(13691)
(13239)
(13116)
(11506)
(11402)
(10975)
(10512)
(10268)
(10237)
(10222)
(10131)
(9259)
(9124)
学科
(77635)
经济(77545)
管理(52413)
(48808)
(40020)
企业(40020)
方法(37387)
数学(33002)
数学方法(32651)
中国(22862)
(19487)
(17261)
(17124)
(16195)
贸易(16187)
业经(16174)
(15825)
理论(14127)
地方(13751)
(13226)
农业(12869)
(12467)
环境(12379)
技术(11871)
(11255)
银行(11219)
教育(11168)
(10762)
(10688)
金融(10687)
机构
大学(278316)
学院(274096)
(112073)
经济(109841)
管理(109049)
研究(95478)
理学(95194)
理学院(94152)
管理学(92550)
管理学院(92079)
中国(70570)
(59888)
科学(59259)
(47543)
(47451)
研究所(43903)
中心(41994)
(41913)
业大(40294)
财经(39391)
北京(38558)
(36767)
(36639)
师范(36261)
(36202)
(35159)
经济学(34151)
农业(33050)
经济学院(30881)
(30063)
基金
项目(194358)
科学(152133)
研究(143144)
基金(141177)
(123528)
国家(122557)
科学基金(104709)
社会(88792)
社会科(84142)
社会科学(84120)
基金项目(75089)
(73363)
自然(68252)
自然科(66692)
自然科学(66677)
教育(66485)
自然科学基金(65479)
(62833)
资助(58894)
编号(57410)
成果(46763)
(43883)
重点(43671)
(41026)
(40309)
课题(40054)
大学(37718)
教育部(37711)
创新(37619)
科研(37277)
期刊
(115428)
经济(115428)
研究(81584)
中国(49973)
学报(43335)
管理(40953)
科学(40519)
(36748)
教育(34099)
(33296)
大学(32627)
学学(30425)
农业(26646)
技术(25515)
(19991)
金融(19991)
经济研究(19379)
财经(18816)
业经(17096)
(16052)
问题(15194)
图书(15063)
(14356)
理论(13406)
科技(13207)
(13035)
技术经济(12877)
世界(12523)
实践(12129)
(12129)
共检索到3904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吉桥  李德尚  董双林  王克行  田相利  
1996年 5~ 10月在 1.7hm2 池塘中设 6个 5.0m× 5.0m× 2 .0m陆基围隔 ,研究了鲈 (Lateolabraxjaponicus)、中国对虾 (Penaeuschinensis)和台湾红罗非鱼 (Oreochromismossambicus×O .niloticus)投饵混养的养殖模式。鲈和罗非鱼放养在围隔内的浮式网箱中 ,对虾散放在围隔中 ;鲈在围隔中设 3个放养密度 ,分别为 0 .76、1.52和 2 .2 8尾 /m2 ;对虾 ( 2 .2 8尾 /m2 )和罗非鱼 ( 0 .2 4尾 /m2 )均为单一密度 ,每个处理 2个重复。给鲈投喂冻杂鱼 ,对虾不投...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吉桥  靳翠丽  张欣  刘革利  
在 10个水族箱 ( 5 3cm× 2 4cm× 2 3cm)中各放养中国对虾 (Penaeuschinensis) 4尾 ,混养孔石莼 (Ulvapertusavar) 0、4g、6g、8g和 10g ,采用投饲精养。结果表明 ,孔石莼能有效吸收N、P营养盐 ,提高对虾对饲料中氮的利用率 ( 42 .7%~ 2 12 .9% ) ,水质状况也优于单养对虾。混养的综合养殖指数高于单养对虾。对虾密度为32 0~ 480g·m-3 ,石莼密度为 40 0~ 6 0 0g·m-3 时 ,可以进行免充气养殖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曲克明  陈碧鹃  李秋芬  袁有宪  赵法箴  李健  孙修涛  
用五个养虾池进行了鱼虾混养对中国对虾养殖体系环境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鱼虾混养对养殖水体理化因子的影响较小;对氮磷的影响亦较小,但是,使氮磷比例升高;使水环境中浮游植物的数量增加,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增大;使水环境中异养菌总数和弧菌数量减少,使硝酸盐还原菌数量增加。讨论了优化养殖环境的对策,认为养殖生态环境中浮游植物种群结构和数量对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其他的养殖措施对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必要的。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朱振乐  万延树  
泥蚶分布较广,太平洋和印度洋沿岸皆有。我国主要产地是广东、福建、浙江、山东、河北等地。泥蚶喜栖息在内湾、河口或浅海风浪较小、水流畅通的软泥滩涂上,其栖息的泥层较浅,稚贝多生活在表层下1~2mm的泥中,大蚶生活在1~3cm深处。 泥蚶为广盐广温性贝类,成蚶在盐度为10.4~32.5‰的海水中均能生活,最适合生长的盐度为20~26.2‰;在-2.5~40%内均能生存,最适温度为15~28℃。泥蚶对干燥的适应能力很强,适合长途运输。 泥蚶主要滤食底栖硅藻,此外,还摄食部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万隆  梁贵德  
本试验研究改良了池塘水质环境,预防了疾病的发生和避免了虾蟹相残,使以虾为主的虾、蟹、藻混养试验池与对虾单养对照池的对虾成活率大体接近,实现亩均综合产量222.05kg,亩均产值6985.13元,亩均盈利2472.61元,是一种高产、优质、高效的多元化养殖模式。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粟丽  朱长波  陈素文  
为了探索混养罗非鱼对对虾养殖水体水质因子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11年6-8月在对虾养殖场选取一口池塘,设置24个围隔进行凡纳滨对虾与吉丽罗非鱼混养实验。实验分为6组(A、B、C、D、E、F组),F组为对照组不放养罗非鱼。对养殖水体相关水质理化因子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跟踪调查,结果显示:(1)养殖期间DO含量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各组围隔亚硝氮和氨氮的含量养殖前期接近,养殖后期则有较大差异,其中实验C、D组显著低于A、B、E组和对照F组(P<0.05);COD和TOC含量对照组均小于实验组,实验组中养殖后期A、B组含量大于C、D、E组;TN、TP的增加量为A组最高,F组最低,实验组之...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于宗赫  胡超群  齐占会  江海英  任春华  罗鹏  
在室内条件下进行了玉足海参与凡纳滨对虾的混养实验,分析了单养与混养两种条件下养殖水体营养盐结构以及底质成分的变化,测定了对虾与海参的存活率与生长性能。结果显示,混养海参可以明显改变养殖系统的营养盐结构,可使水体中的磷酸盐和硝酸盐浓度有所升高,同时也可有效地控制系统中氨氮浓度。混养海参也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沉积物中有机质和硫化物含量,实验结束时混养组硫化物含量为(7.71±1.33)mg/kg,仅相当于单养组浓度的1/3。混养海参对对虾生长及存活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混养组对虾体长特异增长率为(0.69±0.13)%/d,显著优于单养组(0.45±0.06)%/d;混养组对虾成活率可达72.5%±...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刘祖祥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水产科技推广站于1985年开始进行对虾塘立体混养贝类(毛蚶)试验,1988~1990年又接受了农业部下达的“虾贝鱼”混养技术研究项目,在6042.8亩虾塘中实施,增盈利617.87万元,成果荣获“七五”全国星火博览会“银奖”。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焕明  李少芬  陈浩如  王肇鼎  
细基江蓠繁枝变种与新对虾、青蟹混养试验结果表明:(1)细基江蓠繁枝变种生长的最适温、盐度分别为 17—30℃和 17—29‰,这一温、盐度范围也适合新对虾和青蟹的生长;鱼塭海水的温、盐度变化与沿海不同,因此,移植野生江蓠到鱼塭养殖时要考虑这一特点。(2)江蓠在不同的生长季节的最适生长水层是不同的。(3)江蓠的主要有效氮是 NH_4~+,而新对虾、青蟹的排泄物可分解出大量的NH_4~+。这样,江蓠与新对虾、青蟹形成互为有利的共生关系,有利于养殖水体水质的稳定,因此,混养时它们生长都较快,产量和经济收入也较高。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侯冠军  魏开金  李海洋  郭峰  蔡正傲  
在养殖尼罗罗非鱼的池塘内套养规格为30g/尾的加州鲈,利用加州鲈与尼罗罗非鱼生物学特性之间的差异来控制罗非鱼过度繁殖,通过加州鲈的掠食性将低值小型罗非鱼的子代转化为优质鱼产品,以提高池塘高价值鱼类产量及养殖效益。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徐绍基  
中国对虾与缢蛏混养,是综合利用虾塘资源,水中养虾,塘底养蛏。根据虾蛏的生活习性与特点,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使两者在同一水体中生活成长。其目的在于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对虾养殖业的巩固和稳定发展。一、虾塘的条件要求对虾与缢蛏混养的虾塘,应选择具备以下条件:1.虾塘底质应是泥沙质或沙泥质为佳,软硬适当,过软则对蛏子生长不利;2.虾塘的水深应保持滩面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苏跃朋  马兟  张哲  
以18个海水池塘陆基围隔进行对虾池塘不同密度混养牡蛎试验,利用N、S、P综合相对污染指数对不同密度混养牡蛎对虾池塘底质养殖负荷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混养牡蛎虾池底质中N、S、P营养指标随养殖进程呈上升趋势,到实验结束时,不同密度梯度牡蛎混养围隔底质污染程度不同,根据N、S、P综合相对污染指数评估养殖负荷,各围隔呈低谷状排列:Ⅱ组(98.14)>Ⅲ组(60.64)>Ⅳ组(33.05)>Ⅴ组(29.68)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武深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