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19)
2023(5508)
2022(4596)
2021(4036)
2020(3075)
2019(6957)
2018(6803)
2017(12562)
2016(6858)
2015(7623)
2014(7738)
2013(7647)
2012(7556)
2011(7130)
2010(7327)
2009(6677)
2008(6534)
2007(6036)
2006(5667)
2005(5441)
作者
(21127)
(17581)
(17522)
(16456)
(11263)
(8457)
(7853)
(6860)
(6786)
(6418)
(6108)
(5829)
(5818)
(5732)
(5642)
(5378)
(5189)
(5089)
(5064)
(5062)
(4618)
(4431)
(4312)
(4126)
(4108)
(3972)
(3946)
(3930)
(3673)
(3509)
学科
(36283)
经济(36253)
(16688)
地方(16146)
管理(15343)
中国(14348)
(11665)
(10865)
企业(10865)
业经(9588)
地方经济(9354)
(8573)
农业(8288)
(7657)
金融(7657)
(7423)
银行(7412)
(7348)
方法(6932)
发展(6415)
(6394)
环境(6266)
(6119)
(6073)
贸易(6063)
(5966)
(5754)
技术(5741)
数学(5422)
数学方法(5375)
机构
学院(100384)
大学(96605)
(42214)
研究(41528)
经济(41242)
管理(33497)
中国(31882)
理学(27079)
理学院(26679)
管理学(26225)
管理学院(26033)
科学(24946)
(22569)
(22008)
研究所(19619)
(19157)
(19002)
中心(18211)
(17361)
(16007)
师范(15846)
北京(15158)
(15041)
农业(14633)
(14551)
(14358)
业大(13912)
财经(13893)
科学院(12806)
(12568)
基金
项目(59934)
研究(46738)
科学(46576)
基金(39946)
(34548)
国家(34159)
社会(28883)
科学基金(28403)
社会科(27316)
社会科学(27312)
(25738)
(20924)
基金项目(20593)
教育(20585)
(20493)
编号(19653)
发展(16814)
成果(16525)
(16478)
自然(16217)
资助(16119)
自然科(15794)
自然科学(15792)
自然科学基金(15464)
课题(15242)
重点(14077)
(12603)
(12518)
(12221)
创新(11763)
期刊
(58918)
经济(58918)
研究(35623)
中国(28111)
(19821)
教育(16121)
管理(14505)
学报(14422)
科学(14100)
农业(13871)
(13555)
金融(13555)
(12973)
业经(11690)
大学(10950)
学学(10143)
技术(9763)
经济研究(9245)
问题(7420)
(7122)
财经(6695)
(5844)
世界(5807)
商业(5692)
(5635)
(5547)
论坛(5547)
(5461)
国际(5243)
改革(5196)
共检索到1760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钟明超  黄浙  
鲇鱼淋巴样器官的发育ONTOGENYOFLYMPHOMYELOIDORGANSINCATFISH(SILURUSASOTUSL.)¥ZhongMingchao;HuangZhe(DepartmentofBiology,ZhongshanUnivers...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马红  常藕琴  石存斌  潘厚军  吴淑勤  李湘林  
运用连续石蜡切片技术和组织学观察方法,对常规孵化出膜后1~33日龄鳜(Siniperca chuatsi)淋巴器官个体发育过程的组织学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温23~25℃时,出膜后第4天,部分仔鱼开始摄食并逐渐转入外源性营养阶段。同样水温条件下,出膜后第3天,出现胸腺原基,然后胸腺迅速淋巴化,能明显分为外区、中区和内区。鳜在出膜时已存在原肾管,原肾管前部分发育为头肾原基,由一些造血干细胞和肾小管组成;后部分发育为中肾和后肾,主要由肾小管组成。随着个体发育,头肾的淋巴细胞数量增多,肾小管数量减少,头肾逐渐由排泄器官转化为淋巴器官。出膜后第5天,观察到脾脏原基,脾脏主要由造血细胞和淋巴细胞组成...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苏友禄  冯娟  郭志勋  徐力文  王江勇  刘广锋  王瑞旋  
运用组织学及组织化学的染色方法,对出膜后第1~44天(Days post-hatch,dph)的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头肾、脾脏和胸腺发育过程进行研究。首先观察到前肾管,3 d后,在肾管附近发现原始的造血干细胞,逐渐有红细胞和大淋巴细胞产生。之后,脾脏出现,其内毛细血管和红细胞丰富,还分布少量巨噬细胞。胸腺虽然是最后出现的淋巴器官,但是发育的非常快,内外分区明显。可以得出其淋巴器官出现顺序是头肾、脾脏和胸腺。在小淋巴细胞出现前,发现各淋巴器官内存在一些与非特异免疫机制相关的细胞,如巨噬细胞和网状细胞等。淋巴器官原基出现后开始淋巴化,其顺序是胸腺、头肾和脾脏。在采样的时间...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蓝军南  温久福  李俊伟  区又君  周慧  李加儿  李活  
采用石蜡组织连续切片和HE染色技术,对1~60 dph(Days post hatching)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的淋巴器官个体发育进行研究,描述了淋巴器官发育特点及组织学特征。结果显示,在盐度为9.0±0.5,水温为(28±2)℃条件下,3 dph胸腺原基出现,由4~6层未分化干细胞和淋巴母细胞样的细胞组成;胸腺发育迅速,主要由淋巴细胞填充;至25 dph皮质区和髓质区分明显,胸腺发育基本完成。3 dph头肾原基形成,由前肾管和少量造血干细胞组成;5 dph胸腺淋巴细胞向头肾迁移,头肾开始淋巴化;随着鱼体生长,造血干细胞分化成不同类型细胞;18 dph前肾管开始退化,至53 dph完全消失,头肾主要由网状内皮系统支持下的淋巴造血组织构成。7 dph脾脏原基形成,至16 dph开始淋巴化;脾脏内皮系统较头肾发达,但其发育速度较胸腺和头肾慢,淋巴细胞明显少于胸腺和头肾。研究表明,四指马鲅淋巴器官原基出现及淋巴化的顺序是胸腺、头肾、脾脏。免疫淋巴器官结构及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可能是四指马鲅在变态期间幼体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庞智予  刘锦龙  张瑜  赵真慧  柳森  赖晓芳  于飞  高焕  
为探讨不同光照周期对脊尾白虾(Exopalaemoncarinicauda)生长、性腺发育以及血淋巴生化成分的影响,本研究挑选体质量为(0.71±0.05) g、体长为(3.62±0.28) cm的脊尾白虾,在水温23~25℃、盐度22~24、pH 7.8~8.1、光照强度为1000 lx的养殖条件下,测定其在5种光照周期(全光照L、16L︰8D、12L︰12D、8L︰16D、全黑暗D,L表示光照时长,D表示黑暗时长)下的生长、性腺发育以及血淋巴生化成分等相关指标。结果显示,在存活率方面,全黑暗组最高[(86.67±5.77)%],其次为12L︰12D组[(83.33±8.82)%],再次为8L︰16D组[(80.00±3.33)%],3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特定生长率方面,8L︰16D组的特定生长率为(2.49±0.20)%/d,显著高于全黑暗组(P<0.05);8L︰16D组卵巢成熟率为(42.93±4.57)%,显著高于全黑暗组(P<0.05);8L︰16D组卵巢相对长度在实验第30天时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8L︰16D组血淋巴蛋白质和胆固醇浓度显著高于全光照组、16L︰8D组和全黑暗组(P0.05);8L︰16D组葡萄糖浓度显著高于全光照组和全黑暗组(P0.05);8L︰16D组甘油三酯浓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研究表明,不同光照周期对脊尾白虾生长、性腺发育以及血淋巴生化成分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8L︰16D是脊尾白虾亲虾促熟和工厂化养殖较为适宜的光照周期。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郝延刚  徐福南  
对人工感染兔出血症病毒的淋巴-网状器官进行组织病理学、超微结构及免疫组织化学的动态研究。结果表明;(1)各淋巴-网状器官出现网状细胞、巨噬细胞及浆细胞反应性增生的免疫应答反应及淋巴细胞损伤性变化,主要表现为淋巴滤泡萎缩、出血及局灶性淋巴细胞或网状细胞的坏死。(2)各淋巴-网状细胞出现程度不同的细胞病理效应(CPE),尤以胸腺和圆小囊较明显,初期表现为线粒体肿胀和内质网空泡化,进入濒死期时,表现为淋巴-网状细胞的坏死。(3)该病毒对淋巴-网状细胞有亲嗜性,证明病毒可直接侵害淋巴-网状器官,引起免疫缺陷,从而促使本病的发生。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许乐仁  杨筱珍  高登慧  
通过组织化学与形态学研究首次在草鱼的胸腺和头肾等淋巴器官中证实了肥大细胞的存在。草鱼肥大细胞的染色性质在某些方面似乎类似于哺乳动物的粘膜肥大细胞。Carnoy氏液及阿尔新蓝分别是优良的固定剂及染料,而中性缓冲甲醛却完全阻断草鱼肥大细胞的着染。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曾被用于鉴定硬骨鱼肥大细胞(或嗜酸性颗粒细胞)的组织化学技术在本研究中未能检出草鱼肥大细胞。电镜下证实,草鱼肥大细胞中含有大量特征性的胞浆颗粒,其中充满无定形颗粒状基质,基质电子密度有的较高,有的较低,但未见特殊的亚微结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传斌  梁宏德  张书松  高春生  张玉龙  
26例仔猪肺经肺实质和肺胸膜下注射 30 %普鲁士蓝氯仿溶液、剖查其器官内淋巴管及淋巴流向。结果表明猪肺的器官内淋巴管有浅淋巴管和深淋巴管 2种。左肺前叶淋巴管分别注入左支气管肺淋巴结和气管支气管左淋巴结 ,左肺后叶淋巴管注入气管支气管中淋巴结和纵隔后淋巴结 ;右肺前叶淋巴管注入右支气管肺淋巴结和气管支气管前淋巴结 ,右肺中叶淋巴管注入右支气管肺淋巴结和气管支气管右淋巴结 ,右肺后叶淋巴管注入气管支气管右淋巴结、气管支气管中淋巴结和纵隔后淋巴结 ,右肺副叶淋巴管注入右支气管肺淋巴结和气管支气管中淋巴结。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鲍恩东  徐福南  陈万芳  于勇  
用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对孵化至18日龄的鸡胚胎进行免疫注射。超微结构观察显示,18日龄胚胎免疫鸡出壳后对淋巴器官的早期发育具有明显的免疫促进作用;而鸡马立克氏病毒(MDV)攻毒试验的结果则表明,非免疫鸡出现较明显的淋巴样细胞的退行性变化。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万玉芳  邸军  田波  杜浩  冷小茜  张书环  危起伟  
为了解中华鲟(Acipensersinensis)免疫器官早期发育的形态和组织学特征,实验以1~300dph中华鲟子二代的仔鱼、稚鱼和幼鱼为研究对象,使用连续石蜡切片技术和显微观察方法对免疫器官(头肾、胸腺和脾脏)的发育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显示,培育水温为12.9~22.6℃时,中华鲟免疫器官原基出现的先后顺序为头肾(3dph)、胸腺(7dph)和脾脏(9dph);免疫器官淋巴化先后顺序为胸腺(12dph)、头肾(15dph)和脾脏(33dph)。仔鱼发育至15 dph可见头肾和胸腺间有淋巴细胞"桥"连接现象,180dph胸腺内可见哈氏小体结构,头肾、胸腺和脾脏内含有黑色素细胞或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MMCs)。总体而言,中华鲟免疫器官发育具有原基出现时间早、发育速度慢和发育周期长的特点。由于仔稚幼鱼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建议在其培育过程中加强病害防治和早期疫苗的开发。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军萍  
采用解剖、石蜡切片和电镜制片方法,对中华鳖淋巴心的解剖部位、大小、显微结构和内容物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中华鳖有3对淋巴心,位于肺部两侧的体腔外,通过结缔组织与背甲相连。测量和统计检验结果显示,其长径和短径均与背甲长呈直线正相关,性别间无显著差异。淋巴心呈椭球形,中央有1个腔,由淋巴心壁向内突出数条环形嵴状瓣膜。淋巴心壁的组织结构可分为4层,由内向外依次为立方上皮层、致密结缔组织层、横纹肌层和结缔组织外膜。腔内除液体基质外,还可见细胞及许多裸核(不见细胞膜和细胞质)等。电镜下裸核有明显核仁,核周围有溶酶体等散落的细胞器。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郑宗林  黄辉  刘鸿艳  吴国忠  杨先乐  
通过体外及体内实验2种途径,探讨了壳聚糖对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和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血淋巴细胞部分特性的影响。体外实验通用3H-TdR、14C-UR、3H-Val掺入法研究了不同剂量[0μg/mL(对照)、5μg/mL、10μg/mL、20μg/mL、50μg/mL和100μg/mL]的壳聚糖对异育银鲫PHA和LPS刺激的淋巴细胞DNA、RNA和蛋白质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蟹血淋巴中壳聚糖剂量的增加,检测到3H-TdR、14C-UR、3H-Val的放射强度逐渐增强,当壳聚糖终质量浓度达20μg/mL时,PHA和LPS...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倩  
在研究富含淋巴细胞的肠绒毛形成过程中观察了大量的猪小肠和子宫黏膜组织切片 ,发现小肠和子宫黏膜上皮内的淋巴细胞实际上就是来源于固有膜中的淋巴细胞 ,并能通过小肠上皮迁移到腔中 ,作者暂时称之为“腔排”现象。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龙涛  王舒宁  龚晖  沈恒胜  林锋强  缪伏荣  
采用MTT法依次用热水、冷碱、热碱浸提姬松茸菌丝体,研究得到的3种水溶性多糖及胞外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多糖在不同质量浓度下可单独或协同Con A刺激淋巴细胞增殖;以0.5-0.25μg.mL-1冷碱提取的水溶性多糖,可促进LPS诱导的脾淋巴细胞的增殖(P>0.05).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贺俊平  董常生  游蓉丽  谢建山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c-Fos与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在羊驼小肠黏膜淋巴组织的表达,探索c-Fos与羊驼小肠黏膜淋巴细胞生发中心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c-Fos蛋白与Caspase3蛋白在羊驼十二指肠和空肠淋巴组织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羊驼十二指肠黏膜淋巴细胞较少,c-Fos蛋白主要表达于空肠黏膜下淋巴组织生发中心,在黏膜下淋巴组织向固有层淋巴组织过渡区域有散在表达,在固有层弥散淋巴组织中c-Fos阳性表达细胞较少。Caspase3蛋白主要表达于空肠黏膜固有层淋巴组织,在黏膜下淋巴组织生发中心很少表达,在黏膜下淋巴组织向固有层弥散淋巴组织过渡区域Caspas...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