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05)
2023(2251)
2022(1815)
2021(1651)
2020(1358)
2019(2859)
2018(2884)
2017(4950)
2016(2572)
2015(3125)
2014(3371)
2013(3235)
2012(2976)
2011(2581)
2010(2732)
2009(2381)
2008(2316)
2007(2241)
2006(2006)
2005(1939)
作者
(9725)
(8232)
(8139)
(7688)
(5218)
(3884)
(3663)
(3147)
(3097)
(2911)
(2842)
(2819)
(2758)
(2606)
(2594)
(2586)
(2571)
(2471)
(2440)
(2336)
(2107)
(2060)
(2060)
(1862)
(1835)
(1785)
(1775)
(1723)
(1666)
(1627)
学科
(12766)
管理(11775)
(11127)
企业(11127)
(10382)
经济(10374)
技术(10299)
技术管理(5658)
方法(5095)
数学(4371)
数学方法(4282)
教学(2803)
(2762)
(2690)
理论(2639)
新技术(2528)
高新(2519)
高新技术(2519)
中国(2480)
业经(2297)
农业(2136)
(1999)
贸易(1998)
(1963)
(1938)
(1913)
环境(1764)
(1690)
学法(1654)
教学法(1654)
机构
学院(43931)
大学(43317)
管理(16313)
(16100)
经济(15662)
研究(14966)
理学(13883)
理学院(13760)
管理学(13377)
管理学院(13294)
中国(10697)
科学(10106)
(9597)
(8679)
技术(8319)
业大(8135)
(8112)
研究所(7399)
(7323)
农业(7015)
中心(6983)
(6100)
北京(6069)
工程(5667)
(5601)
(5548)
(5534)
(5329)
师范(5195)
科技(5135)
基金
项目(30022)
科学(22908)
研究(20978)
基金(20408)
(18752)
国家(18621)
科学基金(15524)
(12842)
社会(11930)
社会科(11424)
社会科学(11422)
基金项目(10662)
自然(10564)
(10390)
自然科(10348)
自然科学(10346)
教育(10261)
自然科学基金(10145)
资助(8589)
编号(8011)
(7301)
重点(6994)
创新(6936)
技术(6599)
(6410)
(6388)
计划(6240)
科技(6209)
课题(6081)
成果(5943)
期刊
(17516)
经济(17516)
研究(11447)
中国(11331)
技术(9329)
学报(8333)
管理(8063)
科学(7620)
(7355)
教育(6405)
大学(6155)
学学(5836)
农业(5430)
(5092)
科技(4664)
技术经济(4468)
(3383)
论坛(3383)
(3099)
职业(2777)
(2747)
业大(2674)
图书(2655)
经济研究(2463)
财经(2462)
(2310)
统计(2258)
技术教育(2237)
职业技术(2237)
职业技术教育(2237)
共检索到675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隋颖  宁劲松  林洪  翟毓秀  
溯源编码与标识技术是全程质量控制技术的关键,参照EAN.UCC全球统一标识系统,通过研究EAN/UCC-13码和EAN/UCC-128码,建立了基于EAN/UCC-128编码方式的鲆鲽类产地溯源的编码方案;在研究确定标签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尾部捆扎、不同部位嵌挂等不同标识方法,建立了单尾标签标识技术,系统的建立了产地标识方法,为鲆鲽类产品进行产地追溯提供了技术支持。该方法可借助电子信息技术,实现养殖到消费终端的全程可追溯。研究和示范结果表明,标识标签脱落率小于2%,标签浸泡30 d条码信息识别准确率可达到近1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滕瑜  郭晓华  苑德顺  王彩理  
分析了不同规格鲆鲽类的生化组成并进行了营养价值研究和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规格的鲆鲽类鱼肉氨基酸都符合FAO/WHO公布的氨基酸理想模式:EAA/TAA含量在40%左右、EAA/NEAA在60%以上,重金属含量都符合国内外相关标准,所以鲆鲽类蛋白质都属于理想安全的优质蛋白质。不同规格鲆鲽类的FAA/TAA的比例都相近,而1~2kg的鲆鲽类的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含量普遍高于0.5kg的大菱鲆。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柳学周  史宝  徐永江  王滨  刘新富  孟振  
鱼类的生殖和苗种繁育是鱼类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关键技术基础之一,是海洋生物技术的重要研究领域。近年来,我国北方沿海鱼类繁殖生理主要围绕鲆鲽类"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组织结构特征、性腺发育规律、性类固醇激素、生殖相关功能基因内分泌调控机制等方面开展了较系统的研究。本文重点介绍主要养殖鲆鲽类"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中表达的重要功能基因的研究进展,并综述了鲆鲽类生殖相关组织的结构及其内分泌系统特征、性腺发育的生理特性及其与环境因子和激素诱导的关系、性类固醇激素的表达变化规律及其与水温及光周期调控关系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甘玲玲  王蔚芳  雷霁霖  刘新富  温海深  
我国是世界鲆鲽类养殖大国,近年来产业开始由开放式流水工厂化养殖向循环水工厂化养殖转变,但是受病害问题的困扰,产业转型提升受到巨大的制约,为此探讨疾病有效防控方法成为水产界的紧迫任务之一。目前,鱼病防治仍以化学药物防治为主,生态预防、免疫预防的研究与应用刚刚起步,渔用疫苗具有无残留、不会造成耐药性并能保证环境安全等优点而备受业界的关注。本综述分析了鲆鲽类疫苗的研制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初步预测,以期为鲆鲽类养殖技术的转型提升,也为工业化养殖建立一条安全、高效的鱼病防控体系提供参考。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印庚  陈君  潘传燕  翟介明  孙礼娟  刘江春  
以半滑舌鳎皮肤溃疡病的致病菌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和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为指示菌,研究了循环水养殖系统各环节中细菌分布和消除工艺。结果表明,不健康的苗种携带病原菌进入养殖系统后,可分布在残饵、池壁污物、养殖工具及循环水各处理环节。而弧形筛过滤、曝气池气升、紫外线消毒是循环水养殖系统消除细菌的三大环节。用5×10-6mol/L的KMnO4溶液浸泡工具2h,对细菌的杀灭率达到100%;用25×10-6mol/L的KMnO4溶液擦拭养殖池壁污物1.5min后,细菌杀灭率高于90%;用100×10-6mol/L浓度的H2O2溶液对养殖舌鳎病鱼进行药浴消毒处理10m...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梁萌青  雷霁霖  吴新颖  常青  郑珂珂  
采用常规测试方法对大菱鲆、牙鲆及半滑舌鳎的营养成分和品质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大菱鲆、半滑舌鳎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牙鲆(P0.05);3种鱼的脂肪和灰分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菱鲆、牙鲆、半滑舌鳎中的氨基酸总量依次为37.73、33.32、32.91mg/100mg;大菱鲆、牙鲆、半滑舌鳎中的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值(EAA/TAA)依次为43.50%、43.25%、43.00%;对于高不饱和脂肪酸C20∶4、C22∶5、C22∶6,大菱鲆显著高于牙鲆和半滑舌鳎(P<0.05),而C20∶5,牙鲆显著高于大菱鲆和半滑舌鳎(P<...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兰欣  李杰  李贵阳  肖鹏  莫照兰  
细菌性疾病是中国海水养殖鲆鲽类的主要病害,为全面了解病原菌种类,本研究对1999~2012年从山东、江苏、河北、天津等沿海地区养殖场发病鲆鲽鱼类中分离得到的124株优势菌株进行了16S rRNA基因测序和系统发育学分析。将基因序列与GenBank核酸序列数据库进行相似度比对分析,结果显示,有83株与弧菌属(Vibriosp.)细菌相似度最高,11株与气单胞菌属(Aeromonas sp.)细菌相似度最高,4株与爱德华氏菌属(Edwardsiella sp.)细菌相似度最高,26株为其他15种属的细菌。根据系统发育学分析结果,进一步将66株菌鉴定为16个种,优势种为溶藻弧菌(V. alginolyticus)、哈氏弧菌(V. harveyi)、鳗弧菌(V. anguillarum)、杀鲑气单胞菌(A. salmonicida)和迟缓爱德华氏菌(E. tarda)。选择其中的9株鳗弧菌和4株迟缓爱德华氏菌进行人工感染实验,结果显示,其中7株鳗弧菌和3株迟缓爱德华氏菌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有较强的致病性。研究结果可为阐明中国海水养殖鲆鲽类的流行病发生历史、病原种类、病原监测及疾病控制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微波  杨正勇  李佳莹  
产业结构直接影响产业经济效益,而产业结构是产业链长期发展和优化的产物。产业链越长,分工经济越明显,但随之而来的交易环节增多会导致费用增加,分工带来的经济效益的提升有可能被交易费用的增加所抵消。同一产业内不同养殖户对产业链各环节的不同组合会形成不同的产业链模式。对不同产业链模式经济效益的比较研究,不仅有利于养殖户效益最大化,且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进而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以我国鲆鲽类养殖为例,基于2013年不同鲆鲽类养殖模式经济效益的跟踪调查,用秩和检验的方法对"育苗+成鱼养殖"模式、"仅育苗"模式及"仅成鱼养殖"模式的成本、收益和资本回报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专业化分工程度越低的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海燕  郭波莉  张波  魏益民  孙淑敏  严军辉  张磊  
【目的】探讨矿物元素指纹分析技术对小麦产地溯源的可行性,筛选出判别小麦产地溯源的有效指标。【方法】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来自河北省、河南省、山东省和陕西省4个地域120份小麦样品中24种矿物元素(Be、Na、Mg、Al、K、Ca、V、Cr、Mn、Fe、Co、Ni、Cu、Zn、Se、Mo、Ag、Cd、Sb、Ba、Tl、Pb、Th和U)的含量,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结果】不同地域小麦样品的元素含量有其各自的特征。河北样品的V含量最高,Ca含量最低;河南样品的Cr含量最高;山东样品的Ba和Ni含量最高;陕西样品的Na、Al、Mn、Fe、Co、Cu、Ag、S...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魏益民  郭波莉  魏帅  孙淑敏  赵海燕  
食品产地溯源和确证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内容,也是地域或特色食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旨在探析食品产地溯源及确证技术原理和方法,推动食品溯源及确证技术支撑体系的研究与应用。作者通过对食品产地溯源及确证技术原理和应用分析,总结出食品产地溯源及确证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基本思路、步骤和方法。食品产地溯源及确证技术的基本研究思路为:分析表征地域差异的特性、建立判别模型、验证判别模型、建立数据库、判别和举证分析;应用的基本方法为化学成分分析和多元数理统计方法,如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等化学计量学方法。食品产地溯源及确证技术是基于能够表征食品地域特征的化学分析方法和多元数...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赵云鹏  陈小芳  许条建  关长涛  崔勇  
针对鲆鲽类方形重力式网箱在纯波浪条件下的水动力特性,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鲆鲽类方形深水重力式网箱的主要部件——浮架系统、配重系统、锚碇系统进行了模拟。将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表明,数模与物模各量值吻合良好,平均相对误差均不超过9%,表明数值模拟的方法能较好地模拟鲆鲽类方形深水重力式网箱的水动力特性。在此基础上,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进一步研究了底框质量和网衣高度的改变对网箱各参数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底框质量改变主要影响锚绳受力和底框倾角,底框质量从80 g升至100 g再升至140 g的过程中,锚绳受力平均增幅分别为13%和19%,同时增大底框质量有助于减小底框运动倾角,其平均降幅分别为...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顾得月  任西杰  迟长凤  王斌  徐梅英  吴常文  
通过优化实验条件,选择真空冷冻干燥的方法处理实验原材料,以乙酸乙酯为溶剂采用超声法(功率为250 W、提取时间2 h)制备原材料中的有效成分。运用Agilent 1260DAD-hPlC,采用thermo oDS-C_(18)色谱柱,利用乙腈–0.1%磷酸水作为流动相,在流速0.5 m l/min、进样量20μl、210 nm条件下,建立了舟山养殖大黄鱼、福建养殖大黄鱼、小黄鱼、黄姑鱼和黑鳃梅童鱼的hPlC指纹图谱,以及具有18个共有峰的指纹图谱共有模式。相似度分析表明,其他几类样品和舟山大黄鱼的相似度排序为福建养殖大黄鱼>小黄鱼>黄姑鱼>黑鳃梅童鱼。应用SPSS18.0数据分析软件,对18个...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吴年  
图书馆标识设计吴年图书馆标识应体现出图书馆形象设计中的理念、行为和视觉识别规范,图书馆精神和服务理念的完善与坚定,是图书馆形象设计的根本所在,也是整个设计系统中的原动力。只有经过这股内蕴的动力。提高图书馆的活力,从而成功地满足社会对图书馆的需求,然后...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鹏飞  沈娟章  谭卫红  
稳定同位素技术能够有效应用于林产品的产地溯源和掺假鉴别。利用碳、氢、氧、氮同位素技术,结合线性判别-主成分分析,能够较好地追溯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樱桃Cerasus pseudocerasus,橄榄Canarium album油等林产品的产地;采用单一的同位素比例质谱,或者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能够鉴别果汁饮料、保健品、香精香料的掺假;利用氮同位素能认证有机产品。基于国内外学者在林产品溯源、鉴别、有机产品认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总结了稳定同位素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林产品产地溯源和掺假鉴别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推动稳定同位素技术的更广泛应用,及完善中国林产品的检测技术并构建产品溯源体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正勇  吴燕  谢童伟  
本文从分析当前鲆鲽贸易量与价格情况出发,深入分析鲆鲽贸易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鲆鲽类贸易量对贸易价格的影响明显大于贸易价格对于贸易量的影响,对鲆鲽类贸易产生负面影响。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