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04)
- 2023(5855)
- 2022(4759)
- 2021(4114)
- 2020(3376)
- 2019(7724)
- 2018(7438)
- 2017(14329)
- 2016(7391)
- 2015(8470)
- 2014(8604)
- 2013(8590)
- 2012(8612)
- 2011(8162)
- 2010(8661)
- 2009(8199)
- 2008(7895)
- 2007(7042)
- 2006(6670)
- 2005(6442)
- 学科
- 济(59994)
- 经济(59951)
- 管理(19295)
- 方法(17493)
- 地方(15666)
- 业(14912)
- 数学(14359)
- 数学方法(14235)
- 企(12428)
- 企业(12428)
- 地方经济(11901)
- 中国(11706)
- 学(11515)
- 业经(10030)
- 融(8989)
- 金融(8988)
- 理论(7878)
- 农(7700)
- 贸(7374)
- 贸易(7370)
- 经济学(7308)
- 和(7197)
- 财(7065)
- 易(7032)
- 制(6907)
- 环境(6851)
- 银(6828)
- 银行(6826)
- 行(6692)
- 发(6123)
- 机构
- 大学(125509)
- 学院(123193)
- 济(65678)
- 经济(64540)
- 研究(48916)
- 管理(42726)
- 中国(36954)
- 理学(36040)
- 理学院(35591)
- 管理学(35020)
- 管理学院(34781)
- 财(28146)
- 京(26649)
- 科学(26102)
- 所(24597)
- 经济学(22651)
- 财经(22178)
- 研究所(22088)
- 中心(20178)
- 经(20092)
- 经济学院(19961)
- 江(17910)
- 北京(17454)
- 院(17305)
- 范(16983)
- 师范(16899)
- 财经大学(16416)
- 农(14720)
- 科学院(14551)
- 州(14367)
- 基金
- 项目(72612)
- 科学(57945)
- 基金(54220)
- 研究(53928)
- 家(46723)
- 国家(46385)
- 科学基金(39488)
- 社会(37427)
- 社会科(35561)
- 社会科学(35553)
- 基金项目(27335)
- 省(26087)
- 教育(24115)
- 自然(23124)
- 资助(22917)
- 自然科(22576)
- 自然科学(22572)
- 划(22195)
- 自然科学基金(22169)
- 编号(20047)
- 成果(17272)
- 发(17161)
- 重点(16908)
- 部(16698)
- 国家社会(16373)
- 济(14914)
- 课题(14792)
- 经济(14780)
- 教育部(14775)
- 发展(14515)
共检索到2020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今朝
2001年度美国经济学联合会杰出资深会员称号获得者鲁迪格·多恩布什(RudigerDornbusch)是当代国际经济学领域的一位代表人物。他1942年生于德国,本科阶段求学于瑞士,1971年获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继而在芝加哥大学、罗彻斯特大学等地任教,1975年至今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多恩布什兴趣非常广泛,但主要研究领域是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即国际宏观经济学,尤其在国际收支调节理论、汇率波动与实际汇率理论、开放经济的通货膨胀与稳定化政策等三个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楼铭铭
国际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的一门较新的学科 ,其主要发展体现在战后时期。经历了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等理论 ,今天的国际宏观经济学体现为对以往理论的综合和发展。本文简要回顾国际宏观经济学领域的理论发展脉络以及发展推动力 ,并对一个最新的代表性主体跨时最优模型进行分析 ,借此展望国际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规律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宁杰 揭筱纹
十八大以来我国宏观经发展势头整体良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显著,产业转型升级总体平稳,国民经济总体收入不断提升;但同时也面临着矛盾叠加、隐患交织、风险扩大等严峻问题,宏观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出现大量新问题、新现象。赵德海等编著的《宏观经济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针对现代宏观经济学进行了全面、广泛、深入的介绍,依据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框架、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形态特征、参照国际宏观经济学研
关键词:
宏观经济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长春 蒋和胜 朱沙
魁奈以实现国民收入最大化为研究目标,以发现支出的自然规律以及如何使支出符合自然规律作为研究任务,以社会总资本作为研究对象,以再生产总量为研究出发点,运用抽象分析、总量分析、均衡分析等方法详细研究了影响农业支出进而影响农业再生产总量的各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与支出和再生产总量关系,并将这些因素和关系统一于经济表中,建立了以国民收入为核心的早期古典宏观经济学体系。
关键词:
魁奈 经济表 宏观经济学 国民收入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志刚
美国小布什总统当政以来,因应局势的需要,对美国宏观经济政策采取了许多调整,对本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均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布什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特点和原因,对美国经济发展的前景予以了展望。
关键词:
美国 布什 宏观经济政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桂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各国的经济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货币政策更加相互依赖。若戈夫曾经提出在理性预期和资本完全流动的开放宏观经济模型中货币政策的合作不会产生很大利益的结论,但是当今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使得这一结论不得不重新检验。文章中论证了之所以合作不会产生利益,是因为这种合作是出于外围国家的被动调整所致,从根源来讲,处于核心国家的美国是整个世界货币政策动态制定过程的始端,因此,国际货币政策的合作是动态的过程,只有从源头开始在本国货币政策制定时考虑他国利益,才能使得整个世
关键词:
货币政策合作 新开放经济 溢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崔绍忠
经济学的语境范式是由生态经济学家尼瓦.古德雯(Neva R.Goodwin)、女性主义经济学家朱莉.纳尔逊(Julie A.Nelson)等学者构建起来的经济学研究范式。从宏观经济学层面上来讲,这一范式在经济学语境模型的基础上界定了宏观经济的目标——提高生活水平、维护经济稳定和加强经济安全以及保持可持续发展,在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基础上增加了宏观经济测量的社会和环境维度,提倡使用超越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经济福利测量指标。经济学语境范式所构建的宏观经济学体系为解决人类21世纪所面临的气候变化等全球挑战提供了较为可行的经济学理论框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金胜
金融危机后,波及欧洲发达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又使欧洲经济陷入低迷。面对危机,宏观经济学中的治理路径如增加政府收入、减少政府支出和以债养债的做法都面临现实的困境。主权债务危机困境久久无法解决,既显示了欧洲社会面临着艰难的利益博弈,也反映出宏观经济学在危机治理和对政府行为假设和研究方面存在的一些缺陷。
关键词:
主权债务危机 发达国家 宏 观经济学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秦雪征 张轶龙
2017年6月19日至20日,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的"宏观与货币经济学理论专题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成功举行。来自世界著名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9位专家学者在会上进行了学术报告。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孙祁祥教授在会议开幕式上致欢迎辞,希望与会学者能够通过交流,为推动理论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瑞士苏黎世大学Felix Kübler教授报告了他与合作者的研究成果"再抵押:杠杆、波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秦雪征 张轶龙
2017年6月19日至20日,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的"宏观与货币经济学理论专题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成功举行。来自世界著名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9位专家学者在会上进行了学术报告。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孙祁祥教授在会议开幕式上致欢迎辞,希望与会学者能够通过交流,为推动理论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瑞士苏黎世大学Felix Kübler教授报告了他与合作者的研究成果"再抵押:杠杆、波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宋德勇
卢卡斯是理性预期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研究领域主要是宏观经济学,其突出贡献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倡导和发展了理性预期理论,一是对经济周期理论的独到性研究。 卢卡斯首先将约翰·弗雷泽·穆斯的理性预期假说同货币主义模型结合起来分析,宣传和发展了理性预期在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运用,成为理性预期学派的主要代表人之一。卢卡斯认为,经济人的预期是合乎理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只能在极短时期影响实际产量和就业,经济人能够利用一切可能得到的信息包括政府政策本身形成其预期,并据此提前调整自己的行为。因此,当政府实行旨在减少失业的膨胀性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时,人们会正确地认识到价格的上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浩瀚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宏观经济学的各个分支学科都越来越重视寻找各自理论的微观基础,尝试用微观经济学的模型和分析方法,通过对经济个体行为的剖析,讨论和解释各自领域内的各种经济现象及变化特征、利益关系,探寻其隐含的内在机制和规律,从而为各自理论提供微观个体层面的有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明国 郭峰
本文提出了价飚假说、中等收入水平抑制-政府主导投资假说,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非均衡动态经济增长模型,通过该模型本文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货币漏损进行了估算,并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关注的"五大内容"。笔者认为,(1)理解宏观经济运动中的货币漏损,是理解中国货币之谜的关键;(2)中国经济面临中等收入水平抑制,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减弱,大幅扩张的货币在宏观边际消费倾向和资本预期收益率下降趋势下,大量以银行存款的形式沉淀下来;(3)政府主导的投资驱动增长,虽然有力地推动了当期GDP的增长,但一方面带来了增量货币的漏损,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存量货币的漏损;(4)货币在中国当前的资源性功能尚在,但呈弱化趋势;(5)巨量货币以定期存款形式成为银行系统的沉重负担,银行为了对冲巨额存款带来的利息负担,不惜将资金借贷于虚拟经济,形成新的货币漏损。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罗伯特·E.卢卡斯 托马斯·J.萨金特 袁忆秋 齐昊
文章首先回顾了凯恩斯主义理论所借助的计量经济学框架,该理论藉此从互不相连的定性讨论进化为一个能够系统地运用数据作估计的方程组,并在需要量化货币和财政政策时提供可操作的指导建议。接着,文章对导致这一框架在20世纪70年代失败的主要原因进行了讨论。文章指出,现代宏观经济模型在政策指导上毫无价值,而沿着现在的思路所进行的任何修正也都无法改变这种情况。这一判断提出了一个有用的经济周期理论所必须具备的某些原则。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靳兰征
理性预期学派是六十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学界兴起的重要学派之一。罗伯特·霍尔和约翰·泰勒合著的《宏观经济学——理性预期与价格调整》一书系统地阐述了其包含理性预期思想的宏观经济理论。评介该书中他们的宏观经济理论对于了解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动向,认识资产阶级宏观经济学的实质和有分析地借鉴其中有用成份为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学服务有重要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