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47)
2023(10895)
2022(9690)
2021(9296)
2020(7818)
2019(18402)
2018(18555)
2017(36171)
2016(19673)
2015(22333)
2014(22294)
2013(21830)
2012(19664)
2011(17517)
2010(17639)
2009(15817)
2008(15182)
2007(12955)
2006(11107)
2005(9525)
作者
(56380)
(46574)
(46493)
(44229)
(29780)
(22392)
(21049)
(18475)
(17767)
(16576)
(16142)
(15540)
(14730)
(14710)
(14370)
(14078)
(13975)
(13914)
(13261)
(13197)
(11671)
(11381)
(11345)
(10666)
(10439)
(10333)
(10237)
(10202)
(9263)
(9181)
学科
(76375)
经济(76296)
管理(54201)
(51429)
(43615)
企业(43615)
方法(40147)
数学(35463)
数学方法(34782)
(19141)
(18274)
中国(18009)
(17140)
业经(16259)
地方(14618)
理论(14212)
(12808)
贸易(12801)
农业(12722)
(12641)
(12408)
技术(11908)
(11726)
环境(11582)
(11255)
财务(11182)
财务管理(11163)
企业财务(10536)
(10528)
教育(10057)
机构
大学(273255)
学院(272266)
管理(112184)
(101254)
经济(98897)
理学(98518)
理学院(97447)
管理学(95307)
管理学院(94849)
研究(86933)
中国(63223)
(58187)
科学(57823)
(44510)
(43514)
业大(42716)
(42669)
研究所(40265)
中心(39492)
(37819)
北京(36661)
财经(36648)
(36509)
师范(36172)
农业(33538)
(33343)
(32191)
(31357)
技术(29769)
师范大学(29330)
基金
项目(195289)
科学(153362)
基金(141485)
研究(140005)
(123813)
国家(122835)
科学基金(105953)
社会(85337)
社会科(80833)
社会科学(80807)
(76720)
基金项目(75747)
自然(72172)
自然科(70528)
自然科学(70515)
自然科学基金(69196)
教育(65108)
(65106)
资助(59436)
编号(57781)
成果(45616)
重点(43781)
(42265)
(40532)
(40294)
课题(39447)
科研(38039)
创新(37494)
大学(36200)
计划(36005)
期刊
(104196)
经济(104196)
研究(75398)
中国(46500)
学报(44290)
科学(41458)
管理(39814)
(37589)
大学(33145)
(31606)
教育(31366)
学学(31209)
农业(26728)
技术(24937)
(18077)
金融(18077)
业经(17781)
经济研究(16678)
财经(16344)
图书(15303)
科技(14089)
(13891)
(13730)
理论(13476)
技术经济(13308)
问题(13206)
资源(13122)
统计(12783)
实践(12625)
(12625)
共检索到3764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风华  胡冬梅  
鲁迅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不朽的学术地位,然而当前学界对鲁迅小说修辞规律的研究窠臼于文本视角。本文基于《范曾插图鲁迅小说集》的文图语料,从多模态符际修辞视角出发,考察鲁迅小说的翻译修辞特征。研究认为:首先,转喻修辞产生于《插图》图像复制文本信息的过程;其次,隐喻修辞建立于《插图》文本强调图像的过程;再次,赞助元素黏附于《插图》图像顺应文化的过程;最后,鲁迅小说文图之间的多模态翻译修辞特征充分体现了鲁迅"立妇女"、"立儿童"及"立知识分子"的"立人"启蒙思想。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苏华  孙萃英  
在文化强国战略引领下,我国既要注重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引进,又要在高校教育中传播"中华文化走出去"观念,让世界领略中华优秀文化的魅力,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在此背景下,以传统文化推介作为突破口,将戏剧的译介作为推动中华文化进一步传播的主要手段,是一项非常有文化交流意义、值得持续推进的工程。然而,在跨语言文化交流中,文化信息的传递需要通过翻译的手段实现。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吴英平  
随着科技发展与网络的普及,新兴媒介层出不穷,超文本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超文本的作用不可忽视,也无法取代。怎样让不同国家的超文本为受众所接收,也成为文化传播者的重要使命。而译者作为文化的传播者,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超文本的翻译,即超文本的"本地化",怎样有效实现超文本的"本地化",是翻译的核心问题。对超文本中的不同符号资源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作用进行分析,联系其对现代翻译的影响,能为超文本翻译的发展过程中译者选择翻译策略和翻译理论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王婷  杨清珍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大量西方著作通过翻译进入中国。但是,无论是译介的材料还是具体的译介方式以及使用何种语言作为译介的媒介,不同的译者有着不同的想法。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激进派,在翻译中,鲁迅一直主张直译,除了坚持用白话文翻译外,还积极引进欧化的句式和词汇,意图"别求新声于异邦"以及通过翻译改造中国语言,进而实现中国国民性的改造。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保守派,吴宓主张意译,不仅力求文章顺达,更注重"新材料入旧格律",以实现"昌明国粹,融化新知"。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雨肖  丁晟春  吴鹏  
信息传播正逐渐从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单模态形式过渡到相互融合的多模态形式,且数据量飞速扩张。大规模数据需要庞大的存储空间,如何对海量的文本、图像等多模态数据进行有效分类变得至关重要。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模态语义特征分类模型,解决图像文本形式的多模态数据的分类问题。在该模型中,利用BiLSTM(双向长短期记忆模型)设计文本特征提取模型,利用VGG16卷积神经网络设计图像特征提取模型,将两类深度神经网络提取出的文本特征与图像特征进行特征融合,进而实现多模态信息的分类。在NUS-WIDE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国敬  刘长声  
广告的创作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涉及到社会学、市场营销学、心理学、传播学、语言、文学乃至美学等,所以说商品广告的创作从内容到形式都更需要相应理论的支撑、技巧的运用以及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少康  田志强  
and作为并列连词 ,一般用在几个并列成分的最后两者之间。有一种情况是 ,它们出现在所有并列成分之间 ,这在修辞学上称作连词叠用。本文旨在讨论连词叠用的修辞作用及其与通常的并列用法的区别 ,并就如何翻译提出一些对策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邹瑶  郑伟涛  黄志勇  
从体育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维度,利用ABBYYreader、Edit Pad、ABBYYaligner、Winaline、Para Conc、Elan、Treetag以及Mysql等软件,通过设计规划、语料文本抽取、加工与检索等众多步骤实现多模态体育语料库的创建;基于此语料库,利用Mysql、Redis、Elastic Search、jquery、Mysql+Redis等软件实现结构化数据管理,数据缓存、数据查询、用户基本交互与数据展现以及数据缓存等功能,进而探讨了"翻译工作坊"教学与实训平台的设计构架,阐释了平台的语料制作、教学以及实训等多重功能以及实现流程,以期提升体育类文本的翻译技能和个人责任意识,改进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寻求新的体育系统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重构体育类语言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而实现专业人才的职业化,为体育院校英语专业课程建设提供新思路.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孙思奇  
正如菊池宽对芥川龙之介的作品评价——"用银镊子翻弄人生……观照的清澈方面也出类拔萃"1,曾翻译过芥川多部作品的鲁迅也是善于锻造、使用"银镊子"的文学巨匠。貌似随意挑选的几个人生片段就能拼凑出一个人的灵魂来,"断片"是鲁迅小说形式到内容上的双重浓缩精华。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武德运  
鲁迅著作的版本武德运(摘自《中华读书报》1997年2月19日)著作等身的鲁迅的一生,是勤奋的一生。他的著作,是留给中国人民的宝贵文化遗产。鲁迅写作的小说共33篇,分别收在《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三个集子里。从1923年《呐喊》出版开始,三个集...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小宇   马静  
[目的/意义]多模态舆情表征是多模态舆情计算与分析的基础。文章探索了一种赋予不同模态特征动态权重的舆情表征算法,可以更精准地捕捉到模态之间的依赖关系,极大降低多模态舆情表征复杂度,减少算力资源消耗。[方法/过程]SEFusion-MPOR算法在预训练模型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全连接层、门控机制与激活函数构建了压缩与激活算子,获取各模态的动态权重,使用矩阵相乘将动态权重作用于相应模态,进而构建了多模态特征融合的网络舆情表征算法。[结果/结论]在Memotion 3与MVSA-multiple两个公开的多模态舆情数据集上进行实验,与基线模型的对比表明,文章提出的表征方法在多个子任务中取得了最优结果。该方法仅通过简单操作,就达到了复杂表征算法的效果,且具有可解释性与外推性。其高效和准确的表征方法不仅适用于舆情情报处理,也适合情报分析工作中的通用多模态信息基础表征。[局限]研究验证仅限于双模态数据集,未涉及更广泛模态的数据集。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睿佳  刘耀  
科技文献资源是一种多模态数据,除文本信息外,还包含丰富的图像、表格、公式、音频、视频等多种模态的信息,有利于用户充分理解科技文献资源中的知识。该文把多模态思想引入科技文献的语义表示方面,对科技文献中的图像、表格和公式信息进行语义分析,与文本信息共同表示文献语义内容,通过科技文献中多种模态信息的语义表示及相互关系完善科技文献内容的语义化表示,发展刻画科技文献对象多态性的表达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邓林  李娜  
ESP教学已经成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但我国ESP教学与研究中仍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从课程内容;师生角色定位以及课堂设计三个方面探讨了多模态ESP课堂的教学模式,主张在ESP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调用模态系统刺激学习者的各种感官;满足学习者的"目标需求与学习需求",全面提高学习者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汤铃  李建平  孙晓蕾  李刚  
国家风险是国际市场中的主要风险要素之一,理解其本质特征能有效的减少对外经济活动中源于其它国家的不确定性损失。针对国家风险的复杂性与易变性特征,本文引入分解思想,试图将国家风险波动分解成不同时间尺度的模态并分别进行特征识别,以把握国家风险的内在规律。在实证研究中,本文以12个代表性国家为研究对象,从长期趋势、中期走势与短期波动三个时间尺度对国家风险进行了多尺度特征分析,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