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6)
- 2023(1710)
- 2022(1399)
- 2021(1397)
- 2020(1158)
- 2019(2494)
- 2018(2455)
- 2017(4531)
- 2016(2516)
- 2015(2881)
- 2014(2957)
- 2013(2722)
- 2012(2649)
- 2011(2154)
- 2010(2243)
- 2009(2155)
- 2008(2081)
- 2007(1890)
- 2006(1665)
- 2005(1470)
- 学科
- 济(8910)
- 经济(8897)
- 业(6454)
- 农(6390)
- 农业(4431)
- 管理(3951)
- 企(3895)
- 企业(3895)
- 文化(3715)
- 教育(3399)
- 方法(3380)
- 学(3068)
- 中国(2963)
- 业经(2867)
- 理论(2778)
- 和(2420)
- 产业(2328)
- 市场(2234)
- 收入(2200)
- 分配(2075)
- 体(2042)
- 政治(2023)
- 地方(2020)
- 数学(1869)
- 思想(1868)
- 文化产业(1771)
- 文化市场(1771)
- 数学方法(1767)
- 思想政治(1626)
- 政治教育(1626)
- 机构
- 大学(34855)
- 学院(34613)
- 研究(12596)
- 济(11768)
- 经济(11492)
- 管理(11229)
- 理学(9665)
- 理学院(9505)
- 管理学(9242)
- 管理学院(9170)
- 中国(8619)
- 科学(8224)
- 农(7525)
- 京(6783)
- 范(6602)
- 师范(6497)
- 所(6477)
- 研究所(5892)
- 农业(5747)
- 江(5717)
- 中心(5362)
- 师范大学(5095)
- 业大(5055)
- 财(4843)
- 院(4610)
- 州(4526)
- 教育(4351)
- 北京(4218)
- 省(4092)
- 研究院(3822)
共检索到550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李丽 周爱民
在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发展史中,殖民主义问题曾长期遭到忽视。以艾伦为代表的理论家们认为,这种忽视是当代批判理论建构逻辑的必然产物。然而,艾伦对当代批判理论的论述并非是今日批判理论发展的全副图景。通过考察莱塞尼希的外部化社会理论,可以表明批判理论能够融入殖民主义研究的新视角。之所以外部化社会理论可以代表当代批判理论的新发展路向,是因为它是对“社会实践”概念的进一步拓展分析,而对社会实践概念的强调是当代批判理论发展的新特征。从社会实践概念出发,可以从结构、进程和实践三个层次把握外部化社会现象,它们分别对应着权力、剥削和惯习,其中实践层面的分析是外部化社会的决定性维度。外部化社会惯习的形成还依赖个体心理层面的支持,外部化实践不仅是外部化社会的社会实践,也是心理实践,它通过外包、分离和转移的机制而运作。外部化社会理论在反殖民主义叙事方面的贡献是,能够有效地补充新马克思主义世界体系理论所忽视的持续增长维度,能够更准确地把握殖民主义批判的对象,能够更好地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意识形态。
关键词:
批判理论 莱塞尼希 外部化 殖民主义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杰里米·诺克斯 肖俊洪
本文从后人类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批判性视角剖析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慕课)现象。文章首先简要概述慕课运动,然后阐述后人类主义的理论框架以及这个理论与后殖民主义的交集。文章接着从三个方面对慕课进行剖析,即慕课平台、慕课教学法和数据收集。在慕课平台一节,文章简要陈述围绕慕课的主流话语,即强调慕课是与硅谷科技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种特殊教育创新和颠覆。慕课教学法一节则批判性分析了基于平台的慕课教学视频所采用的广播式教学法,指出这种做法进一步巩固了精英大学的主导地位。接下来的一节重点阐述慕课平台机构的数据收集策略,针对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武德运
鲁迅著作的版本武德运(摘自《中华读书报》1997年2月19日)著作等身的鲁迅的一生,是勤奋的一生。他的著作,是留给中国人民的宝贵文化遗产。鲁迅写作的小说共33篇,分别收在《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三个集子里。从1923年《呐喊》出版开始,三个集...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蒋建国
广告符号是建构消费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方式,它不仅进行商品推销,也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行为,创造出虚假需求。广告的符号化,直接导致了消费异化,进而对消费文化和意识形态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对广告符号及其消费主义文化进行理性批判,是深刻认识消费社会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
广告符号 消费主义文化 批判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史歌
本文以日本当代左翼文学批评家、公共知识分子小森阳一的后殖民主义批判为研究对象,从语言、文学、历史事件以及媒体等四个层面,对小森的后殖民主义理论进行了解读。其中,由语言到文学,再到历史事件是一个由点到面的过程,而具有一过性、不可重复性的历史事件的发生又是以能够构建和复制的语言、文学为表象的。另一方面,媒体在这个过程中所发挥的不再仅仅是作为"工具"的媒体,而是媒体本身也被纳入了后殖民主义批判的对象文本中。小森阳一的后殖民主义批判由此形成了一种立体的、多层次的批判范式,其中,对"自由史观"的坚决反对和对日本民族主义的尖锐批判博得了众多中国知识分子的喝彩,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期刊] 求索
[作者]
吴翔宇
"文明批评"是鲁迅文艺批评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隐含了作家对于民族国家、历史与人的整体性思考。鲁迅"文明批评"思想的生成根植于其对于中国现代化难题的深刻考量上。在对"老中国"新旧杂糅的理性开掘中,鲁迅揭示了主奴文化的权力表达与运作肌理。洞悉"铁屋子"这一超稳定文化结构的坚固后,鲁迅持守着与历史惯性作战的意力,以融通历史的意识呈示了古今的同构性与同一性。在古今双向对话的结构中,开启了鲁迅对于"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辩证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鲁迅 文明批评 历史推演 实践路径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建刚
鲁迅终生奉行“拿来主义”。他很早就着手译介外国文学作品及文艺理论。随着文学革命运动向革命文学运动转变,他的翻译重心逐渐转向苏俄文论及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并对苏俄文艺政策与无产阶级文学、“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等问题给予了极大关注。除了“硬译”相关著作之外,鲁迅还撰写了大量的“译序”或“译后记”。这些文字及其对译著的“挑选”展现了鲁迅逐步走向马克思主义并最终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过程。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西艳
在少年鲁迅的眼里,《山海经》是其"最为心爱的宝书"。《山海经》使鲁迅开始了解中国神话传说,并为其以后的创作打下了基础。成年之后的鲁迅,不仅熟知《山海经》内容,对《山海经》深有研究,且在其文学创作中,能灵活地运用《山海经》的相关素材。鲁迅有关《山海经》作者、成书、性质、神话等的论述,也对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
鲁迅 山海经 神话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许欢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阅读作为一种研究对象,正如卞之琳《断章》中的诗句,在读与被读.看与被看之间,就汇入了过去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苏辛
这些年来,常有研究者谈到制约非正规高等教育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和"制度性歧视"。尽管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两条腿走路"就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方针,《高等教育法》的"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也说得非常明白,成人高等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被认为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但正如本刊卷首曾指出的,这两条腿的境遇实在大相径庭。主要开展非正规高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