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99)
- 2023(11574)
- 2022(10311)
- 2021(9783)
- 2020(8192)
- 2019(18920)
- 2018(18953)
- 2017(36522)
- 2016(20163)
- 2015(22525)
- 2014(22648)
- 2013(22304)
- 2012(20525)
- 2011(18503)
- 2010(18424)
- 2009(16749)
- 2008(16287)
- 2007(14085)
- 2006(12182)
- 2005(10543)
- 学科
- 济(75541)
- 经济(75451)
- 管理(56268)
- 业(53586)
- 企(44948)
- 企业(44948)
- 方法(37152)
- 数学(31781)
- 数学方法(31344)
- 学(20706)
- 农(19818)
- 财(18902)
- 中国(18741)
- 业经(16748)
- 地方(15261)
- 理论(14129)
- 农业(13402)
- 制(13105)
- 和(12916)
- 贸(12911)
- 贸易(12905)
- 技术(12636)
- 务(12557)
- 财务(12490)
- 易(12488)
- 财务管理(12468)
- 环境(12139)
- 企业财务(11874)
- 银(11289)
- 银行(11238)
- 机构
- 大学(289664)
- 学院(285616)
- 管理(112945)
- 济(104964)
- 经济(102493)
- 理学(98778)
- 理学院(97595)
- 研究(97175)
- 管理学(95627)
- 管理学院(95124)
- 中国(69216)
- 科学(65245)
- 京(62431)
- 农(50918)
- 所(50169)
- 财(47729)
- 业大(47174)
- 研究所(46516)
- 中心(43220)
- 江(41441)
- 农业(40463)
- 财经(39239)
- 范(39220)
- 北京(39131)
- 师范(38766)
- 经(35768)
- 院(35368)
- 州(33409)
- 师范大学(31618)
- 技术(30819)
- 基金
- 项目(204319)
- 科学(159434)
- 基金(148094)
- 研究(144687)
- 家(131407)
- 国家(130352)
- 科学基金(110454)
- 社会(88443)
- 社会科(83651)
- 社会科学(83628)
- 省(79862)
- 基金项目(79492)
- 自然(75110)
- 自然科(73349)
- 自然科学(73327)
- 自然科学基金(72000)
- 划(68482)
- 教育(66266)
- 资助(61232)
- 编号(58070)
- 成果(47300)
- 重点(45893)
- 部(44472)
- 发(42642)
- 创(42244)
- 课题(40211)
- 科研(39628)
- 创新(39400)
- 计划(38889)
- 大学(37483)
共检索到400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毛永江 常洪 杨章平 许明 宋卫涛 张柳 常国斌 王冬蕾
以中心产区简单随机抽样在山东省鄄城县和梁山县共抽取鲁西黄牛87头,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和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检测21个编码血液蛋白(酶)的结构基因座的基因频率,同时引用国内外13个群体7个相同座位的研究资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21个基因座中,有9个存在多型,多态位点百分比为42.86%,群体内遗传变异水平相对较高,平均杂合度为0.1416;鲁西牛与东南亚牛种亲缘关系较近,证实了鲁西牛是由北方蒙古利亚牛系和南方瘤牛的混血种,但不可能含有巴厘牛的血统。目前应扩大保种群的数量,以维持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
关键词:
鲁西黄牛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建英 兰邹然 田夫林 万发春 宋恩亮 杨汉春 王金宝 张秀美
测定了山东省地方黄牛品种渤海黑牛和鲁西黄牛19头个体线粒体DNA(mtDNA)控制区(D-loop)的全序列,结合两个品种已报道的16个序列,用Lasergene、Mega 4.0和Dna SP 4.90软件对所得序列进行分析、构建进化树。结果显示:发现了29个单倍型,83个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转换/颠换比为4.27。山东黄牛主要有两个母系来源:欧洲牛和印度瘤牛,但受欧洲牛的影响更大一些。表明:山东地方黄牛品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较高的进化潜力。
关键词:
黄牛 线粒体DNA 控制区 遗传多样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自富 昝林森 王志刚 张桂香 廖信军 贾善刚 韩旭 于福清 张剑
利用12对微卫星DNA标记对14个中外牛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计算多态信息含量(PIC)、平均杂合度(H)、有效等位基因数(Ne)及聚类分析,评估各品种内遗传变异和各品种间遗传相关。结果表明,12个微卫星座位共检测到170个等位基因,Ne为1.194 7-11.175 2,H为0.618 9-0.782 9;12个位点均为高度多态位点,PIC为0.528 1-0.810 5。恩施黄牛与郧巴牛相聚,枣北牛与南阳牛相聚,然后二者聚为一类;湘西牛自成一类;郏县红牛与秦巴牛相聚,再与黄陂黄牛聚为一类;早胜牛与平陆山地牛聚为一类;安西牛自成一类;德国黄牛与西门塔尔牛相聚后,再与夏洛来牛聚为一类。
关键词:
微卫星 黄牛品种 遗传多样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钟金城 赵素君 陈智华 马志杰
【目的】对中国部分牦牛品种即麦洼牦牛、九龙牦牛、大通牦牛、天祝白牦牛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分类进行研究,从而揭示其遗传多样性程度和进行较为合理的类型划分。【方法】用9个微卫星标记对上述牦牛品种的等位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杂合度和有效等位基因数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的聚类分析和分类研究。【结果】(1)9个微卫星标记在所检测的牦牛群体中都表现出较丰富的多态性,均为高度多态位点。每个微卫星标记平均检测到6.8个等位基因(5~9);9个微卫星标记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6534(0.5037~0.7351),各群体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差异不显著;全部群体平均杂合度为...
关键词:
牦牛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童雄 罗威 闵力 张志飞 马新燕 罗成龙 陈卫东 徐斌 李大刚
【目的】研究陆丰黄牛和雷琼牛与世界不同地域家牛中的系统发育关系,解析不同家牛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为地方家牛资源的鉴定与保护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集12头陆丰黄牛和17头雷琼牛的组织样品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整合世界范围内分布的24个品种92个体的NCBI公共基因组数据,共计25个品种121个个体的信息开展群体遗传学研究。选用Bos taurus ARS-UCD1.2作为参考基因组,经基因组序列比对与质量控制获取高质量Reads,应用GATK软件检测基因组SNPs。进一步基于群体SNPs,利用系统进化树构建、PCA聚类和Admixture评估进行群体结构分析,通过核苷酸多样性(Pi)、杂合度(Hp)和连锁不平衡(LD)水平研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29头广东地方牛经基因组测序获取6 905 944 306个Clean Reads,每个样本平均基因组覆盖率为97.99%,平均测序深度分别为12.78×。整合NCBI公共基因组数据,经质控后共检测出14 664 391个群体SNPs。整合系统进化树、PCA、Admixture的结果发现普通牛与瘤牛分化,瘤牛群体存在中国瘤牛与印度瘤牛分化,普通牛群体中东北亚普通牛(韩牛、延边牛)和西藏牛与欧洲普通牛分化,温岭高峰牛和舟山牛从中国瘤牛群体中分化。陆丰黄牛和雷琼牛均属于纯正的中国瘤牛,但陆丰黄牛与皖南牛之间、雷琼牛与吉安牛之间呈现最近的亲缘关系,说明陆丰黄牛与地域临近的雷琼牛属于两个独立的品种。部分陆丰黄牛与雷琼牛均存在欧洲普通牛和东北亚普通牛的血统混杂,且混杂比例较高,说明这两个品种牛急需加强群体内的提纯复壮。相较于欧洲普通牛和韩牛,中国家牛群体的LD衰减速率更快,核苷酸多样性Pi和杂合度Hp更高,说明其遗传多样性更丰富。相较于其他中国家牛,陆丰黄牛和雷琼牛的LD水平更低,杂合度Hp更高,且核苷酸多样性Pi和杂合度Hp的密度分布更为集中,说明两者受人工选择强度较低,且维持较高的群体遗传多样性。【结论】通过全基因组SNPs标记,系统解析了陆丰黄牛与雷琼牛的群体遗传结构和多样性特征,为这两个品种独立分类及其保护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庆华 甘乾福 梁学武
用8个微卫星标记对福建黄牛的等位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PIC)、遗传杂合度(H)和有效等位基因数(E)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1)8个微卫星标记在所检测的福建黄牛群体中都表现出较丰富的多态性,4个群体8个微卫星座位共有58个等位基因,每个微卫星标记平均检测到7.2个等位基因(3-11);8个微卫星标记的PIC平均为0.6471(0.3942-0.8062),各群体的PIC差异不显著;全部群体的H为0.2930;各群体的E平均为3.37(3.03-3.84).这显示黄牛群体的等位基因频率、PIC、H和E等指标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福建黄牛品种内在微...
关键词:
福建黄牛 微卫星标记 遗传多样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梁春年 阎萍 刑成峰 王丁克 裴杰 郭宪 曾玉峰 包鹏甲 褚敏
利用PCR-SSCP技术研究了5个牦牛群体共计401头个体的MSTN基因第2内含子的多态性。结果表明:牦牛MSTN基因第2内含子存在多态性,测序发现该片段第192 bp处有一个A到G的单碱基突变。所检测的5个牦牛群体中,除新疆巴州牦牛群体未检测到AA基因型,其他4个群体中均发现AA、AB和BB 3种基因型,大通牦牛、甘南牦牛、青海高原牦牛群体中均以BB型为优势基因型,而天祝白牦牛和新疆巴州牦牛则以AB为优势基因型。不同牦牛群体中均检测到A,B两个等位基因,并且B基因频率均高于A基因频率,B等位基因为各牦牛群体中的优势等位基因。各群体经过χ2检验,在该基因座上,甘南牦牛、天祝白牦牛、青海高原牦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田应华 钱林东 凌军 刘丽仙 霍金龙 祁宏 苗永旺
中甸牦牛是产于滇西北高原的地方品种,为了从分子水平阐明其种质特性,以对其有效保护提供遗传学依据,本研究利用分布在黄牛15条染色体上的15个微卫星标记对中甸牦牛45个样品进行了群体遗传变异分析。共检测到62个等位基因,每个座位的等位基因数从2到6不等,有效等位基因数在1.8243~4.4800,平均每个座位等位基因数4.1333±0.8338个,有效等位基因数3.3645±0.7474个,群体平均表观杂合度、期望杂合度及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9599±0.0973、0.6852±0.0879和0.6311±0.1057。结果表明,中甸牦牛群体遗传变异丰富。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兴平 罗仍卓么 欧阳助姣 李峰 李娜 王京仁
为探讨湘西黄牛的分子遗传特征,寻找与湘西黄牛生长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用PCR和基因测序技术检测了湘西黄牛IGF–IR基因部分序列的碱基突变,并采用PCR–RFLP方法进行了群体遗传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PCR扩增序列为616 bp,与预期结果相符,测序的序列中存在3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其中1个SNP已有报道(g.551G>T),33个SNPs为首次发现;g.551G>T位点在湘西黄牛群体中存在A和B 2个等位基因,A为优势等位基因,检测到AA、AB和BB 3种基因型;该位点在湘西黄牛群体中呈中度多态,达到了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将湘西黄牛IGF–...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斌 顾万春
应用同工酶淀粉凝胶技术分析了白皮松天然群体的交配系统,结果表明白皮松天然群体的多位点异交率为0 451~0 522,在松属中处于较低水平,这与白皮松天然群体较低的杂合度和很弱的基因流结果吻合,进一步讨论了导致白皮松异交率低的原因。白皮松群体内家系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其半同胞家系分化系数为0 322,高于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水平。群体/家系/子代个体三者间的遗传多样性分量比为DAP∶DAF∶DIF≈1∶2∶4。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海汀 张成福 信金伟 姬秋梅 柴志欣 曾贤彬 钟金城
为了解西藏牦牛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分化情况,本研究测定了西藏15个牦牛类群的mtDNA ND5基因序列,分析其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及分类。结果表明:1西藏牦牛mtDNA ND5全序列长度在1821~1823 bp,无内含子,T、C、A和G 4种碱基的平均比例分别为32.9%、10.6%、27.5%、29.0%,存在一定的碱基组成偏倚性。2共发现变异位点36个,其中15个单态突变位点,13个简约信息位点;存在碱基缺失、插入、转换和颠换等,插入或缺失位点8个,T/C转换较多,G/C颠换较少。3西藏牦牛mtDNA ND5共有23种单倍型,平均单倍型数(H)、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d)、平均核苷酸多样性(...
关键词:
西藏牦牛 ND5基因 遗传多样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者玉琦 柴志欣 武志娟 姜辉 钟金城 信金伟
旨在通过mtDNA ND1探究6个西藏特色牦牛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系统进化及亲缘关系,为西藏牦牛的遗传多样性、历史演化以及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等提供理论依据。利用PCR和直接测序法分别测定了西藏帕里牦牛、嘉黎牦牛、工布江达牦牛、斯布牦牛、江达牦牛、类乌齐牦牛6个群体共95头个体ND1基因蛋白质编码区(CDS)序列,利用DNAMAN、DNASP 5.1、Mega 7.0、Arlequin 3.5.2等软件分析其序列多态性、单倍型多样性、遗传距离等,并构建单倍型网络图及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西藏牦牛群体ND1基因CDS区序列长度均为956 bp,共检测获得78个变异位点和16种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d)及核苷酸多样性(Pi)分别为0.670和0.004 21,Tajima′s D均为负值;根据群体遗传差异的分子方差分析可知,西藏牦牛群体内的变异程度大于群体间变异;斯布牦牛与嘉黎牦牛之间的分化程度较大,其余大部分群体间的分化程度为中等或较弱。此外,通过聚类分析发现,类乌齐牦牛单独聚为一类,而嘉黎牦牛、工布江达牦牛、斯布牦牛、江达牦牛先聚为一类,然后再与帕里牦牛聚为一大类;16种单倍型可分为2个聚类簇,说明西藏牦牛可能存在2个母系起源;与其他牛种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家牦牛、爪哇野牛和普通牛可能是西藏牦牛的混合母系起源。西藏牦牛遗传多样性十分丰富,其中类乌齐牦牛遗传多样性最丰富,6个牦牛群体存在2个母系起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悦 张春晓
保持林木育种群体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是对林木进一步选择和改良的前提 ,而评价育种系统中遗传多样性变化的工作则很少 .该文以一油松育种系统中 6个群体为研究对象 ,借助水平淀粉凝胶电泳的同工酶分析方法 ,用筛选出的ACP ,ADH ,GOT ,CAT ,MDH ,PGM ,SKD ,MNR ,LAP共 9种酶系统 15个位点 ,分析了各群体间和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状况 .研究结果表明 :①各群体内均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 ;②种子园无性系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于天然林 ;③种子园不同时期产生的两个自由授粉子代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与天然林子代群体相似 ;④遗传多样性参数在P0 到F2 三个世代间表现出递增趋...
关键词:
油松 育种系统 同工酶 遗传多样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涛 郑家奎 徐建第 蒋开锋 吴先军 汪旭东
【目的】研究香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利用分布于12条水稻染色体上的60个SSR引物和22个水稻功能基因标记检测了32个香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结果】60对SSR引物共检测出188个等位基因,其中有效等位基因数126个。每对引物等位基因数在2~6之间,平均为3.13个。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幅为0.116~0.744,平均为0.467±0.175。32个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1~0.96之间,平均为0.697。聚类分析将32个香稻品种在遗传相似系数0.58处分为籼、粳两类,分类结果与品种系谱分析比较吻合。【结论】SSR分子标记在香稻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育种应用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