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16)
- 2023(14796)
- 2022(12768)
- 2021(11902)
- 2020(9799)
- 2019(22636)
- 2018(22807)
- 2017(43193)
- 2016(23958)
- 2015(26980)
- 2014(27396)
- 2013(26871)
- 2012(24961)
- 2011(22622)
- 2010(22801)
- 2009(20699)
- 2008(20051)
- 2007(17652)
- 2006(15795)
- 2005(14089)
- 学科
- 济(97012)
- 经济(96901)
- 管理(63997)
- 业(60498)
- 企(47961)
- 企业(47961)
- 方法(37517)
- 数学(31910)
- 数学方法(31507)
- 中国(30291)
- 农(27955)
- 地方(27616)
- 学(22846)
- 业经(22182)
- 财(21849)
- 农业(18888)
- 制(18380)
- 理论(16187)
- 贸(16156)
- 贸易(16142)
- 银(15979)
- 银行(15926)
- 环境(15729)
- 和(15717)
- 融(15585)
- 金融(15575)
- 易(15498)
- 行(15371)
- 发(15225)
- 技术(14984)
- 机构
- 大学(333956)
- 学院(333925)
- 管理(127734)
- 济(127732)
- 经济(124599)
- 研究(121106)
- 理学(109172)
- 理学院(107778)
- 管理学(105747)
- 管理学院(105139)
- 中国(89437)
- 科学(77377)
- 京(74354)
- 所(62835)
- 农(60020)
- 财(58591)
- 研究所(57173)
- 中心(53811)
- 业大(51951)
- 江(51341)
- 范(47752)
- 北京(47729)
- 师范(47247)
- 农业(46727)
- 财经(45771)
- 院(44731)
- 州(41799)
- 经(41462)
- 省(38070)
- 师范大学(38049)
- 基金
- 项目(227319)
- 科学(176699)
- 研究(166251)
- 基金(160967)
- 家(141678)
- 国家(140448)
- 科学基金(118625)
- 社会(101284)
- 社会科(95670)
- 社会科学(95648)
- 省(90283)
- 基金项目(85673)
- 自然(77557)
- 划(76708)
- 教育(75983)
- 自然科(75673)
- 自然科学(75653)
- 自然科学基金(74226)
- 编号(69100)
- 资助(66243)
- 成果(56923)
- 发(52329)
- 重点(51263)
- 课题(48938)
- 部(48846)
- 创(46607)
- 创新(43445)
- 科研(43185)
- 项目编号(41726)
- 计划(41592)
- 期刊
- 济(149890)
- 经济(149890)
- 研究(102861)
- 中国(72884)
- 学报(56357)
- 农(55745)
- 科学(51608)
- 管理(48034)
- 教育(44445)
- 财(42687)
- 大学(41600)
- 学学(38854)
- 农业(38576)
- 融(29907)
- 金融(29907)
- 技术(29665)
- 业经(25893)
- 经济研究(23069)
- 财经(21354)
- 业(19816)
- 图书(19682)
- 问题(19516)
- 经(18176)
- 科技(17093)
- 理论(15963)
- 资源(15831)
- 版(15744)
- 技术经济(15379)
- 现代(15269)
- 发(14830)
共检索到5114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潘光明
鲁西南地区是省内六个经济区之一,区域范围包括济宁、枣庄两个地级市与荷泽地区,共辖十九个县、七个区、一个县级市,总面积28400km~2,总人口1604.9万,其中非农业人口139.6万。城镇人口达134.4万,城镇化水平为8.4%,区内共有城镇149个,城镇网密度为5.3个/千km~2。 一、鲁西南城镇发展基本特点和问题 发展特点概括为三方面。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曹荣林
广西沿海地区是我国沿海地带的经济低谷区。90年代的进一步改革开放,为这一区域发挥多种优势,争取跳跃式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加大开放政策力度,以大港口、大交通、大经济、大中城市作为区域开发与产业布局的基本战略。从核心到组团,从轴线到区域,分层次推进,城镇体系格局将为之一新。
关键词:
沿海地区,城镇体系,发展战略,布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新辉 杨改河 冯慧娟
通过对西部地区城镇布局状况分析,认为以生态为导向指导城镇体系布局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构建了以自然生态空间为背景基质,以各省区经济增长点为辐射源,各个组团城镇群及单体城镇围绕中心城市呈同心圆布局以及交通和水系合理穿插其中的生态调控模式,并在此模式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性运行对策。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城镇体系 布局 生态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纯彬
改革开放之初,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大规模兴起的时候,由于不懂工业化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却以小农的眼光和思路看待、指导这场巨大的经济与社会变迁,结果铸成今日的农村工业布局不合理、县域城镇体系布局也不合理问题。当大家终于达成共识,认为需要调整时,却发现工业化城市化布局的调整,比农业布局和结构调整还要困难得多。所以几年难以取得大进展,调整、集中的方式反倒成了滥占耕地、滥办工业小区的适当理由。本文试图提出一些调整改革的创新思路。
关键词:
县域城镇 体系布局 工业布局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刁承泰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城市化水平并不高。全国市镇比较密集的地区大致有五处,即辽宁南部,京津唐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其中前四个地区都位于我国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带,只有四川盆地位于我国西部地带。所以,研究四川盆地城市群的结构、布局和发展趋势,对认识我国城市化的现状,促进我国西部地带的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晓翠
小城镇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着力点,产业是新型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布局直接影响新型小城镇发展的质量与水平。新型小城镇产业布局更强调有利于促进产城融合、促进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促进城乡一体化、促进有序发展。在理论探讨基础上,从经济支撑、社会发展、资源环境与区域协同四大维度构建了我国新型小城镇产业布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模糊综合评价计量模型,并通过协调度对综合评价结果进行修正,最后以湖北省为例进行实证检验。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薛自来
浙中南沿海地区是全国商品经济相对发达的对外开放区。本文试图通过透视该地区“市场型”机制导致的城镇化所特有的繁荣表象,就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作一评价,并勾划浙中南沿海地区城镇发展与布局的基本轮廓。 一、城镇发展的特征和经济背景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浙中南沿海地区经济高速增长,使城镇化水平达到了相当的程度,建制镇数目由1980年的40个增至1987年的177个。同期建制镇人口比重也由16.8%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曹象明 周庆华
城市化是20世纪以来人类发展的重大趋势之一,城镇体系是城市化发展的地域组合形式,其发生、发展与周围的自然系统存在着必然的、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充分体现在城镇体系的地域特征、空间格局与布局规律上。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普遍滞后,脆弱的生态环境必然导致城镇化发展的地域化途径。文章针对宁夏目前存在的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宁夏的5个生态环境分区为基础,首先探讨了城镇体系空间发展的地域特征,进而明确提出了宁夏城镇体系空间发展战略,在空间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提出了宁夏城镇体系空间布局形态的发展模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林涛
从跨行政区城镇体系规划的内涵入手,剖析了我国当前的城镇体系规划制度,划分了当前制度下的跨行政区城镇体系规划的层次;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深入探讨了跨省域(省级)城镇体系发展与规划以及跨市域(地级)城镇体系发展与规划;提出了全国城镇体系规划滞后于各省区城镇体系规划,是导致跨省区城镇体系发展与规划不协调的直接原因的观点。
关键词:
跨行政区 城镇体系 区域规划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明俊 柴宝贵 刘效龙 丁爱芳
介绍了山东省城镇化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山东省城镇体系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山东省省域城镇体系的规划思路。
关键词:
省域 城镇体系 转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占秋,王海乾
本文通过城镇空间布局特征、影响及制约因素的比较分析,揭示出河北省城镇发展的内在规律,并提出了河北省城镇空间发展布局的基本思路,以期为制定河北省的城镇空间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河北 城镇发展 空间布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永文
河南地处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区腹心地带和陆上交通枢纽位置,其城市化水平高低及布局合理与否,对振兴河南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一、发展与布局现状特点据考古和历史文献资料证明,河南是我国城镇发生最早地区,不少城市曾多次是历史朝代的都城。自元代以后,河南城镇逐渐衰落下来。解放前夕,全省共有12个城市和1个矿区(焦作),人口都在25万以下,全是消费性城市。解解后,随着河南经济的发展,城镇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黄毅 杨治国 周颖
以巴中市的物流节点体系布局和建设为实证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巴中市物流系统布局存在的问题;然后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法预测了物流需求量;最后提出了巴中市的物流节点体系布局,对物流节点的用地规模,投资规模等进行了实证探讨。
关键词:
物流节点 体系布局 物流园区 巴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