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73)
- 2023(7814)
- 2022(6433)
- 2021(5764)
- 2020(4972)
- 2019(11000)
- 2018(10790)
- 2017(20204)
- 2016(11359)
- 2015(12528)
- 2014(12364)
- 2013(12127)
- 2012(11118)
- 2011(10026)
- 2010(10066)
- 2009(9352)
- 2008(9529)
- 2007(8559)
- 2006(7637)
- 2005(7118)
- 学科
- 济(41740)
- 经济(41664)
- 管理(35297)
- 业(31116)
- 企(27147)
- 企业(27147)
- 方法(15752)
- 财(15320)
- 制(14772)
- 数学(13453)
- 数学方法(13257)
- 学(11861)
- 中国(11289)
- 农(10763)
- 体(10639)
- 业经(10540)
- 务(9623)
- 财务(9595)
- 财务管理(9574)
- 体制(9207)
- 企业财务(9166)
- 银(8271)
- 银行(8242)
- 融(7899)
- 金融(7897)
- 行(7823)
- 地方(7759)
- 环境(7345)
- 税(7339)
- 贸(7090)
- 机构
- 大学(163428)
- 学院(161700)
- 济(64079)
- 经济(62644)
- 研究(59921)
- 管理(56480)
- 理学(48267)
- 理学院(47634)
- 管理学(46641)
- 管理学院(46343)
- 中国(44928)
- 科学(38453)
- 京(34801)
- 财(33865)
- 所(31483)
- 农(30817)
- 研究所(28566)
- 中心(26690)
- 江(25813)
- 财经(25809)
- 业大(25615)
- 农业(24217)
- 经(23380)
- 院(22396)
- 北京(21754)
- 范(20773)
- 师范(20387)
- 经济学(20257)
- 省(20037)
- 州(19537)
- 基金
- 项目(110531)
- 科学(87255)
- 基金(81492)
- 研究(76445)
- 家(73150)
- 国家(72636)
- 科学基金(61442)
- 社会(48549)
- 社会科(46110)
- 社会科学(46099)
- 省(43108)
- 基金项目(42990)
- 自然(41071)
- 自然科(40075)
- 自然科学(40063)
- 自然科学基金(39358)
- 划(37058)
- 教育(35275)
- 资助(32591)
- 编号(28716)
- 重点(26473)
- 部(24464)
- 制(24458)
- 成果(24285)
- 发(23651)
- 创(22904)
- 科研(21925)
- 创新(21717)
- 计划(21626)
- 课题(21461)
共检索到2480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覃宇 鞠守勇
【目的】探讨鱼鳞多肽亚铁螯合物的制备方法,为鱼鳞废弃物的利用提供新的途径和理论基础。【方法】以草鱼鱼鳞多肽为原料,氯化亚铁为铁源,通过优化螯合条件得到鱼鳞多肽亚铁螯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电镜扫描、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技术对鱼鳞多肽和多肽亚铁螯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选择抗坏血酸为抗氧化剂,抗氧化剂与氯化亚铁的质量比为0.15∶1,多肽与氯化亚铁质量比为2∶1,pH 5,反应时间40 min,反应温度30℃的条件下,亚铁螯合率为83.4%;红外光谱特征区-NH_2的吸收峰从3301.42 cm~(-1)移动至3362.61 cm~(-1)处,发生明显的位移;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螯合物中含铁量为10.6%,N、C、H含量显著降低;扫描电镜观察到螯合后颗粒由圆球空心结构变为致密晶粒;X衍射图谱表明螯合物结晶度大幅提高。【结论】以草鱼鱼鳞和氯化亚铁为原料,按照上述条件得到的多肽亚铁螯合物产率高,亚铁离子与多肽配位明显。
关键词:
鱼鳞多肽 亚铁螯合物 制备 结构表征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林慧敏 袁宁 李颖杰 邓尚贵 张宾 霍健聪
为探究带鱼酶解蛋白亚铁螯合肽对泥鳅免疫特性的影响及其在泥鳅体内的代谢分布情况,通过在泥鳅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带鱼酶解蛋白亚铁螯合肽,喂养40 d,检测泥鳅消化酶活性、血清和肝脏生理生化指标,运用活体成像技术检测FITC标记的带鱼酶解亚铁螯合肽在泥鳅体内的分布。结果显示,亚铁螯合肽添加量为2 g/kg时,脂肪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添加量为1 g/kg时,淀粉酶和胃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各实验组胰蛋白酶活性相比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血清指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溶菌酶在添加量为2 g/kg时,活性显著高于
关键词:
带鱼 泥鳅 亚铁螯合肽 消化道酶 免疫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清禄 陈强 黄志坚 李建生 蔡碧琼
合成的吡啶-3-羧酸(烟酸)铜(Ⅱ)配合物和吡啶-2-羧酸(吡啶甲酸)铜(Ⅱ)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粉末X-衍射等对其配位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各种不同试验条件下,合成的烟酸铜和吡啶甲酸铜,其配体均通过吡啶氮和羧基氧与铜(Ⅱ)同时配位形成双齿螯合物.烟酸铜具有2个六员螯合环[Cu(Nic)2,Nic-为烟酸根],属单斜长方体晶系;吡啶甲酸铜具有2个五员螯合环[Cu(Pic)2,Pic-为吡啶甲酸根],属三斜长方体晶系.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陆剑锋 孟昌伟 李进 宫子慧 林琳 叶应旺 姜绍通
以斑点叉尾鱼骨酶解胶原多肽液和氯化钙为原料,螯合率为指标,在一定条件下制备胶原多肽螯合钙,并考察温度、pH、时间、多肽与钙的质量比对螯合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最佳螯合工艺条件为温度60℃、pH 5.4、时间1.5 h、质量比2∶1,此条件下,螯合率达82.53%。紫外吸收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的结果表明,骨胶原多肽与钙形成了螯合物,且其氨基酸组成符合典型的胶原样蛋白特征。
关键词:
斑点叉尾 鱼骨 胶原多肽 钙 螯合率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金海
以酚醛树脂为原料,采用热浸渍法在管状氧化铝载体上制备了气体分离用炭膜,考察热浸渍温度对炭膜表面形貌和气体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浸渍涂膜温度的提高,炭膜的厚度逐渐降低,H_2、N_2、CO_2、CH_4的渗透速率先增大后降低,CO_2/CH_4的分离因数变化较小;扫描电镜观察表明,炭膜由多孔结构的支撑体和其上覆盖的分离层组成。利用质量分数为36%的树脂涂膜液,在150℃下涂覆制备的炭膜表面均匀、致密,无明显缺陷,膜层厚度约1.5μm,等摩尔CO_2/CH_4混合气的渗透测试表明,室温下炭膜的CO_2渗透速率达到1.8×10~(-7)mol·Pa~(-1)·m~(-2)·s~(-1),α...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匡文剑 苏静 裴世鑫
文章基于氧化物半导体量子点制备、表征与应用设计了一个综合性实验。通过液相法合成ZnO-MgO核壳量子点,制备了半导体光探测器,并进行了测试分析,使学生能够熟悉并利用旋涂匀胶、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半导体特性分析等研发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的技术手段。实验涉及光电材料分析表征、光电子器件制备与测试等多项知识点,通过理论与实验的结合,培养了学生的专业兴趣、科学素养与创新实践能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洪惠 罗永康 吕元萌 刘栋 尤娟
以鲽鱼骨为原料,采用酶法制备鲽鱼骨胶原多肽螯合钙,优化鲽鱼骨胶原多肽螯合钙合成工艺参数。分析pH与酶解时间对鲽鱼骨胶原多肽功能特性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以螯合率为指标,研究多肽液与骨粉酸解液体积比、pH、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骨胶原多肽与鲽鱼骨粉酸解液螯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碱性蛋白酶为酶制剂,pH为8,温度60℃条件下酶解1h所得的骨胶原多肽具有良好的溶解性、热稳定性和乳化性。采用体积比为3∶1的多肽液与骨粉酸解液为螯合反应液,pH 8,反应温度40℃,螯合40min得到的产品螯合率最高,为98.64%。
关键词:
鲽鱼 胶原多肽 多肽螯合钙 螯合率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郭婷 梁立 应磊 杨伟
将有机光电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引入实验教学,设计了有机发光小分子制备及性能表征综合实验。利用核磁共振波谱仪分析表征了其化学结构,利用热重分析仪对其热性能进行了表征及分析,最后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荧光光谱仪、电化学工作站等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对样品的光物理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发光分子显示了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光物理性能。该实验涵盖知识点多且简单易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科研能力。
关键词:
综合实验 有机发光小分子 性能表征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周家容 刘彩虹 刘维 杨乐敏 张耀谋 倪春林
取代甲苯和N-溴代丁二酰亚胺通过自由基取代反应得到取代苄溴中间体,然后用加热回流法、超声辐射法和溶剂热法3种方法,与三乙胺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制备了5种取代苄基三乙基溴化铵,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电子喷雾质谱和电导法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该实验的取代季铵盐制备过程简单、应用广泛,涵盖常规的化学合成技术、超声波辐射制备技术、溶剂热合成技术和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和波谱解析技术等,有益于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
关键词:
取代苄基三乙基溴化铵 结构表征 综合实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文标 李文珠 章卫钢 涂志龙
以竹炭粉、陶土为主要原料,经混合、成型、干燥和煅烧等工艺制得竹炭陶土复合材料(以下称竹炭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仪、拉曼光谱测试仪(Raman)、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比表面积测试仪等仪器,对竹炭陶的微晶构造、孔隙结构、吸附和红外辐射性能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竹炭微粒镶嵌在陶土基体中,保留原有以中孔为主的孔隙结构和类石墨化晶体结构,获得的竹炭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中孔为主的孔隙结构,能有效地吸附甲醛、苯等有害气体。加入一定量的竹炭能提高竹炭陶的远红外发射率,其红外发射率均高于陶土和竹炭,结合红外吸收光谱谱图分析,竹炭陶具有高红外发射率的本质在于具有倍频...
关键词:
竹炭粉 陶土 复合材料 性能表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吴宇雄 周尽花 赵仁杰
以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5-吡唑啉酮(PMBP)为第一配体、5-丙烯酰胺基-1,10-邻菲罗啉(5-a-1,10-phen)为第二配体,分别与镧系元素(Ln)金属离子La3+、Pr3+、Nd3+、Eu3、Dy3+、Er3+、Tm3+、Yb3+合成了8个镧系金属-β二酮-邻菲罗啉衍生物三元螯合物Ln(PMBP)3(5-a-1,10-phen).采用UV、IR、1HNMR、MS、FS、TG等手段对8个螯合物进行了表征和分析.8个螯合物在结构上具有较强的相似性.UV和FS的分析可以预测这8个镧系金属-β二酮-邻菲罗啉衍生物三元螯合物可能具有较好的发光性能而有望用于有机金属螯合物电致发光器...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郭智兴 高林耿 李深厚 熊计 鲜广
本实验采用超音速火焰喷涂(HVOF)技术在300M超高强度钢表面制备了WC-17Co、WC-10Co-4Cr、Cr3C2-25NiCr等3种金属陶瓷涂层,并对涂层的微观组织、物理力学性能及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将粉末冶金、表面工程及摩擦学等方面的知识贯穿起来,可培养材料工程类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关键词:
超高强度钢 HVOF 金属陶瓷 涂层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余凡 李艾华 张玉敏 邹新 胡思前
设计了综合研究性基础化学实验——对甲醇具有快速变色传感响应的Co(II)-框架材料(Co-MOF)的制备及表征。制备、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理论解释过程中,强化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了解金属有机框架这一科研前沿领域,培养并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及热情。该综合实验兼具无机制备与仪器分析部分,现象清晰、易于观察,理论与实验现象关联密切,可作为化学类本科生综合研究性实验开设。
关键词:
化学实验 框架材料 基础知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卢言菊 刘娟娟 赵振东 陈玉湘 古研
【目的】通过Diels-Alder反应将马来酸酐引入松香结构单元,在微波辅助条件下在马来海松酸分子结构中引入含有3个活性碳碳双键的马来海松酸三烯丙酯,为我国松香基精细化学品的精深加工提供一条新路径。【方法】分别以水和乙醇为溶剂,通过中和反应制备马来海松酸钠盐,在微波辅助条件下,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以马来海松酸钠与氯丙烯为原料,通过相转移催化法制备马来海松酸三烯丙酯。基于FT-IR、GC及MS等手段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结果】确定优化反应条件为:微波功率400 W,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4 h,氯丙烯与马来海松酸钠物质的量之比为3,催化剂用量5%,在此条件下产物的收率为93.2%。从色谱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反应进行比较彻底,原料峰已完全消失,而且生成的产物纯度较高,优化条件下所得产物GC含量为96.1%。红外光谱表征中红外特征吸收峰的消失和生成说明马来海松酸三烯丙酯3个羧基均发生了酯化反应,且反应较为彻底。质谱分析确认了以乙醇为溶剂制备的钠盐为原料所得的马来海松酸三烯丙酯的副产物经甲酯化后主要有马来松香酸酐单烯丙酯及马来松香酸二烯丙酯,以水为溶剂制备的钠盐为原料所得产物主要为马来海松酸三烯丙酯,副产物只有马来海松酸酐单烯丙酯。质谱分析中m/z 538为马来海松酸三烯丙酯的分子离子峰,m/z 481的碎片峰为[M-OCH_2CHCH_2]~+是脱去1分子酯基部分生成的峰,m/z 439的碎片峰为脱去酯基后形成的稳定的马来海松酸酐结构,质谱碎片峰m/z 342为马来海松酸三烯丙烯酯的质谱分裂逆Diels-Alder反应,碎片离子197的基峰是稳定的三环菲骨架结构。制备的马来海松酸三烯丙酯为白色黏稠液体,其酸值为2.5 mg·g~(-1),密度为1.109 7×10~3 kg·cm~(-3),黏度为8.5×10~3mPa·s。【结论】开发了具有3个活性双键的马来海松酸三烯丙酯聚合单体,以水为溶剂制备的钠盐为原料所得马来海松酸三烯丙酯的纯度较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开金
以竹节为原料,采用水蒸气活化法制备提金活性炭,研究温度、保温时间、水蒸气流量等因素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孔隙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增大,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总体呈上升趋势;随着水蒸气流量的增加,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呈先升后降的趋势;N2吸附等温线的分析表明,竹节活性炭具有发达的微孔、中孔、大孔结构。在较佳的试验条件下,活性炭的强度、亚甲基蓝吸附值、碘吸附值、比表面积、总孔容积和微孔容积分别为97.5%,262mg·g-1,1072.7mg·g-1,1334.2m2.g-1,0.671mL.g-1和0.574mL.g-1。
关键词:
提金活性炭 竹节 水蒸气 孔隙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