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90)
2023(3909)
2022(3478)
2021(3190)
2020(2754)
2019(6138)
2018(5984)
2017(11001)
2016(6463)
2015(7343)
2014(7345)
2013(7269)
2012(7216)
2011(6681)
2010(6763)
2009(6382)
2008(6422)
2007(6106)
2006(5458)
2005(5093)
作者
(23593)
(19828)
(19537)
(18671)
(12752)
(9804)
(8872)
(7736)
(7593)
(7085)
(6875)
(6851)
(6651)
(6609)
(6556)
(6181)
(6039)
(5912)
(5878)
(5798)
(5147)
(5095)
(5048)
(4595)
(4537)
(4535)
(4517)
(4314)
(4288)
(4220)
学科
(24291)
经济(24251)
管理(16741)
(14884)
(12007)
企业(12007)
方法(11411)
(10259)
数学(9753)
数学方法(9536)
(6839)
中国(6743)
(5870)
(5273)
(5112)
贸易(5108)
(4974)
业经(4607)
理论(4323)
农业(4264)
(3972)
银行(3924)
(3866)
金融(3866)
(3745)
(3712)
地方(3674)
(3546)
环境(3502)
水产(3453)
机构
大学(99932)
学院(97023)
研究(42591)
(34699)
经济(33831)
中国(32013)
科学(31264)
管理(29571)
(27523)
(25286)
理学(24759)
理学院(24334)
(23780)
管理学(23509)
管理学院(23359)
研究所(23325)
农业(22608)
业大(19709)
中心(18682)
(16716)
(15959)
(15461)
(15427)
北京(15212)
(14643)
农业大学(13994)
科学院(13645)
实验(13121)
(13100)
(13029)
基金
项目(65056)
科学(48584)
基金(46506)
(45315)
国家(44969)
研究(39061)
科学基金(35251)
自然(26510)
自然科(25893)
自然科学(25880)
自然科学基金(25421)
(24689)
基金项目(23331)
(22919)
社会(22393)
资助(21301)
社会科(20989)
社会科学(20981)
教育(17787)
重点(16181)
计划(15898)
科技(14807)
编号(14104)
(14085)
(14028)
科研(13496)
(12663)
专项(12350)
(12253)
创新(12096)
期刊
(40574)
经济(40574)
研究(28229)
学报(27226)
(24282)
中国(23963)
科学(21745)
大学(18842)
学学(17960)
农业(16594)
管理(12575)
(12536)
教育(10662)
(9353)
(9110)
金融(9110)
业大(8064)
技术(7573)
农业大学(6850)
(6693)
财经(6628)
经济研究(6589)
(5829)
资源(5290)
业经(5115)
问题(4951)
世界(4922)
中国农业(4903)
(4899)
林业(4896)
共检索到1564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涵   张童昊   YONGSAWADIGUL Jirawat   尹涛   尤娟   刘茹  
为促进活鱼电商物流的发展,本实验采用鱼袋保活运输团头鲂,研究了保活条件对存活率的影响,以及保活过程中血液应激指标、肌肉品质的变化。结果显示,当运输环境温度为10°C,鱼和水质量比为1∶3,运输中使用水为曝气自来水时,鱼体存活率最高。在保活过程中,团头鲂血液的应激指标均呈现波动性变化趋势。但是整体上,皮质醇、尿素和丙二醛含量先增加后降低;乳酸脱氢酶含量先降低后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逐渐降低;过氧化氢酶、天冬氨酸转移酶和肌酐含量逐渐增加。在肌肉品质方面,白度值、剪切力、滴水损失整体上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与0 h相比,保活72 h后粗蛋白、乳酸和糖原含量分别下降了19.0%、27.2%和50.0%;鲜味和苦味核苷酸类物质以及鲜度值K整体上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肌纤维间隙随保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研究表明,在保活过程中,鱼体受到持续的应激,肌肉品质劣变。本研究可为鱼类的电商活运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殷中专  田元勇  徐昙烨  袁春红  刘俊荣  
水产养殖是满足未来人们对蛋白质需求的重要途径,减少鱼贝类捕后因鲜度下降导致的资源浪费是水产品加工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横纹肌作为鱼贝类肌肉中主要的食用部位,其品质变化与肌肉能量代谢状况密不可分。本文详细综述了ATP在线粒体、肌质网和肌原纤维蛋白间的产生、转运、消耗的过程。回顾了基于横纹肌能量代谢过程所提出的一系列鱼贝类肌肉鲜度评价指标,包括ATP及其关联化合物相关的K值、K_(max)值、AEC值,以及肌原纤维蛋白和肌质网的ATPase活性,线粒体结构和呼吸活性等。进一步根据消费现状综述了各鲜度指标在鱼类鲜品和贝类活品中的适用性,提出加强鱼贝类捕后初期(品质易逝期)控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众多指标中,线粒体活性可作为易逝期品质控制的有效指标,可有效开展易逝期的品质评价,减少因捕后处置不当造成的品质损失和资源量为。为推动水产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彭玲  尤娟  汪兰  廖涛  熊善柏  尹涛  
有水运输是实现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跨地域调配的主要方式,运输密度是该方式的关键参数之一。本研究以团头鲂为原料,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质构仪、光学电镜等设备研究运输密度(鱼水质量比1∶1.0、1∶1.5、1∶2.0和1∶2.5)对团头鲂肌肉特性的影响,探寻在保证团头鲂品质情况下的最优运输密度。结果显示:随着运输密度的升高(1∶2.5~1∶1.0),鱼肌肉的pH和肌糖原呈现先降低后升高,乳酸逐渐增加,三磷酸腺苷、5′-二磷酸腺苷、5′-一磷酸腺苷含量无显著性变化。运输密度为1∶1.5时,鱼肌肉的白度值、剪切力、持水性最低,苦味物质(次黄嘌呤核苷、次黄嘌呤)总含量最高,细胞外间隙最大、破碎率最高。而当运输密度增加至1∶1.0时,鱼肌肉的白度值、剪切力、持水性有所升高、苦味物质总含量显著下降,肌肉细胞外间隙缩小、破碎率降低。综合肌肉品质和运输成本,鱼水比为1∶1.0是较适宜的运输密度。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朱冰  樊佳佳  白俊杰  姜鹏  马冬梅  李胜杰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超  戴后清  孙莲芬  郑泽俊  
淡水鱼储运保活剂对鲢、鳙、草鱼存活时间和存活率的影响陈超,戴后清,孙莲芬,郑泽俊(湖北省宜昌医专科技开发办公室443003)为了解决淡水鱼在高密度条件下长、短途运输和销售市场存放时的死亡问题,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鲜活鱼的需求,我们研制出了“淡水鱼储运保...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温蓉  田明礼  安玥琦  温利  陈浩  肖淑婷  阮秋凤  刘茹  熊善柏  
为探究不同养殖模式培育的体系新品种“华海1号”团头鲂的品质差异,本研究以不同养殖模式(池塘组及大湖组)的“华海1号”团头鲂为对象,采用色差仪、质构仪对其表观及质地进行测定,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对营养特性和风味物质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大湖养殖团头鲂空壳率以及其肉质的亮度、白度、弹性、咀嚼性、回复性均显著高于池塘养组,且大湖组肌肉水分含量更高,粗脂肪含量更低。池塘组和大湖组鱼肉EAA/TAA及EAA/NEAA比值分别为0.41、0.82以及0.38、0.72均符合FAO/WHO推荐的理想必需氨基酸构成。池塘组必需氨基酸指数虽高于大湖组,但其必需氨基酸中仅赖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大湖组,而大湖组鱼肉中非必需氨基酸及半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池塘组的1.05倍及1.01倍,且大湖组总脂肪酸含量下降21.09%,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比提升4.00%,EPA和DHA含量为池塘组的14.20倍和7.51倍,故大湖组鱼肉营养更为均衡。池塘组鱼肉谷氨酸及丙氨酸TAV值均大于1,大湖组赖氨酸TAV值大于1,但大湖组鱼肉中鲜味及甜味氨基酸总占比更高,苦味氨基酸总占比更低,且大湖组呈鲜味的AMP及IMP含量为池塘组的1.24倍及1.54倍,而呈苦味的Hx及HxR仅为池塘组的62.74%及44.53%,结合感官评价可知,呈味物质的相互作用使熟制后大湖组鱼肉呈现鲜甜味。大湖组鱼肉中对气味呈负面影响的(Z)-4-庚烯醛、1-己醇等挥发性化合物含量及ROAV值更低,气味品质更佳。大湖组感官评价中质地、色泽、滋味、气味各项得分均显著高于池塘养殖,与上述结果一致。研究表明,大湖养殖模式团头鲂的质地品质及营养品质均优于池塘养殖模式,且熟制后鱼肉风味更适口,可作为一种更优的养殖模式进行推广,本研究为选取合适的养殖模式以提升“华海1号”团头鲂肌肉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金叶子   石林林   刘红   王焕岭  
为深入研究lpin1基因在鱼类肌肉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以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PCR和整胚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团头鲂lpin1基因的时空表达及肌肉损伤后该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团头鲂lpin1基因的ORF序列长2 694 bp,编码897个氨基酸,编码的蛋白质具有高度保守的Lipin-N、Lipin-mid和LNS2(Lipin/Ned1/Smp2)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团头鲂Lpin1与鲤和斑马鱼的亲缘关系最近。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lpin1在团头鲂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各个时期均有表达,且在成鱼肌肉组织中表达量最高;整胚原位杂交进一步显示lpin1在肌肉效应期和心跳期的头部和体节中特异表达;对团头鲂幼鱼肌肉进行不同程度损伤后,与未损伤组相比,lpin1基因分别在轻度损伤后48 h和重度损伤后72 h的表达量最高,pax7基因表达量分别在轻度损伤后144 h和重度损伤后96 h最高。以上结果表明,lpin1基因可能在团头鲂肌肉损伤和修复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喜峰  王成章  张春梅  何云  刘圈炜  王宇锋  
选取来源一致、规格整齐、体质健康、游动活泼的团头鲂750尾,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处理3个重 复,每重复50尾,分置于15个网箱中。各处理全价配合饲料中苜蓿草粉的添加量依次为:0(对照组),100(试验Ⅰ 组),200(试验Ⅱ组),300(试验Ⅲ组)和400 g/kg(试验Ⅳ组),正试期40 d。测定团头鲂的生长、体型指标、肌肉营养 成分及经济效益,研究不同水平苜蓿草粉对团头鲂生长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 组团头鲂尾均日增重提高,饵料系数降低,其中尾均日增重在试验后期,饵料系数无论是试验前期、后期还是整个 试验期均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小勤  李星星  冷向军  刘贤敏  王锡昌  李家乐  
为考察盐度对草鱼生长和肌肉品质的影响,设置盐度为0(对照组),5.0、7.5、10.0的4个水平,饲养平均体重为(725±42)g的草鱼30d,测定草鱼生长性能、肌肉营养成分和肌肉物理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在0、5.0、7.5盐度中草鱼生长良好,成活率均为100%,增重率为27.6%、28.3%、26.4%,但在盐度为10.0的水体中,草鱼成活率和增重率均极显著降低(P<0.01),仅为60%、4.5%,而饲料系数显著上升(P<0.01);在肌肉基本营养成分方面,盐度为0,5.0,7.5各组草鱼肌肉水分、粗蛋白、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但盐度为10的草鱼组肌肉水分含量显著增加,粗蛋白含量降低。经过不...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宝山  冷向军  李小勤  李家乐  
分别以配合饲料、浸泡蚕豆、发芽蚕豆喂养体质量为(530±20)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77d,以考察投饲蚕豆对草鱼生长和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合饲料组、浸泡蚕豆组和发芽蚕豆组草鱼的增重率分别为83.08%、55.01%和62.82%,饵料系数分别为2.03、2.96和2.70,投饲浸泡蚕豆或发芽蚕豆显著降低了草鱼增重率(P<0.05),增加了饲料系数(P<0.05);与配合饲料组相比,浸泡蚕豆组和发芽蚕豆组草鱼肌肉粗脂肪含量和肌肉失水率显著降低(P<0.05),胶原蛋白含量和肌纤维直径显著增加(P<0.05);肌肉游离氨基酸中呈味氨基酸的含量显著下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秦志清  林建斌  朱庆国  钟全福  梁萍  陈度煌  樊海平  王茂元  李金秋  
为考察脆化饲料对罗非鱼(Tilapia)生长和肌肉品质的影响,实验分别以配合饲料(对照组)、脆化饲料(试验组)喂养体质量为(115.30±23.69)g的罗非鱼99 d。结果显示:配合饲料组和脆化饲料组罗非鱼的增重率分别为185.25%、94.96%;饲料系数为1.87、2.94;肥满度为15.23、12.50;肌肉粗蛋白含量为19.40%、18.26%;粗脂肪含量为0.75%、1.32%;胶原蛋白为2.03、2.91;肌原纤维耐折力为33.93μm、64.84μm;滴水损失为2.59%、1.82%。与对照组相比,在生长方面,脆化饲料组罗非鱼增重率、肥满度显著降低,饲料系数显著增加(P<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金万昆  杨建新  高永平  张慈军  俞丽  
采用国标生化分析方法对(团头鲂♀×翘嘴红鲌♂)杂种F1的含肉率、肌肉营养成分(蛋白质、粗脂肪、水分、灰分)以及蛋白质的18种氨基酸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该杂种的含肉率平均为84.38%、蛋白质含量为19.99%、脂肪含量为1.35%、灰分含量为1.40%、水分为77.19%、总氨基酸含量为18.59%,氨基酸含量中许多指标明显高于作为对比的几种经济鱼类。因此杂种F1可考虑作为一个新的养殖对象进行开发。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黄燕华  文远红  曹俊明  王国霞  莫文艳  陈晓瑛  刘群芳  刘小玲  
选用初始体质量约2.02 g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960尾,随机分为6组,分别投喂6种用蝇蛆粉替代饲料中0%、20%、40%、60%、80%、100%鱼粉配制的等氮(39.5%)等能(16.8 MJ/kg)饲料,分别记为G0、G20、G40、G60、G80和G100。养殖期为60 d。结果显示,黄颡鱼肌肉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受蝇蛆粉替代鱼粉水平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G60~G100灰分含量与G0相比显著升高(P0.05)。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吕林  计成  罗绪刚  刘彬  余顺祥  
【目的】用336只1日龄AA肉公鸡进行试验,研究饲粮添加不同锰源对肉鸡胴体性能、肌肉品质、腹脂和肌肉中相关酶活性及肌肉中MnSOD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3×3两因子安排的完全随机设计,将试鸡按体重随机分为7个处理组,分别饲喂不添加锰的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和在基础饲粮中以无机硫酸锰、氨基酸锰A(MnAAA)和氨基酸锰B(MnAAB)形式分别添加100和200mg·kg-1锰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42d。【结果】添加锰对肌肉pH、滴水损失、剪切力、肌间脂肪、L*值、a*值等均无显著影响(P﹥0.10);各添加锰组鸡腹脂率、腹脂脂蛋白脂酶(LPL)和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及腿肌丙二醛(M...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万金娟  刘波  戈贤平  谢骏  崔素丽  周明  
以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豆油为脂肪源配制团头鲂幼鱼基础饲料,制成维生素C水平为0.2、33.4、65.8、133.7、251.5mg/kg和501.5 mg/kg的6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每种试验饲料随机投喂3组实验团头鲂幼鱼,每天投喂3次,达饱食水平,试验周期为90 d。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量的增加,增重率(WG)、特定生长率(SGR)呈先上升而后趋于平缓的趋势,其中251.5 mg/kg和501.5 mg/kg Vc添加组团头鲂WG、SGR显著高于对照组(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