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科
- 学(3)
- 微(3)
- 微生(3)
- 微生物(3)
- 微生物学(3)
- 环境(3)
- 生物(3)
- 生物学(3)
- 利用(2)
- 及其(2)
- 处理(2)
- 废(2)
- 染(2)
- 污染(2)
- 治(2)
- 防(2)
- 防治(2)
- 体(1)
- 土壤(1)
- 土壤污染(1)
- 壤(1)
- 废气(1)
- 废水(1)
- 气(1)
- 水(1)
- 水体(1)
- 病原(1)
- 细菌(1)
- 菌(1)
- 机构
- 大学(8)
- 学院(7)
- 农(5)
- 实验(5)
- 实验室(5)
- 室(5)
- 环境(5)
- 业大(4)
- 重点(4)
- 业(3)
- 农业(3)
- 农业大学(3)
- 工程(3)
- 工程学(3)
- 工程学院(3)
- 环境学(3)
- 科学(3)
- 农林(2)
- 制(2)
- 品质(2)
- 控(2)
- 控制(2)
- 林(2)
- 江(2)
- 省(2)
- 研究(2)
- 研究院(2)
- 科技(2)
- 科技大(2)
- 科技大学(2)
共检索到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敏 徐韶足 陈雯莉 王莉
为寻找新型生物吸附剂用于重金属污染环境的修复,本研究通过设置不同时间、质量浓度以及氮源缺乏等条件,检测了鱼腥蓝细菌PCC 7120对Mn(2+)的吸附情况。结果表明:在Mn(2+)质量浓度低于10mg/L时,PCC 7120对Mn(2+)的去除率最高能达到80%,并且PCC 7120对Mn(2+)的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缺氮后,PCC 7120对Mn(2+)的耐受力降低且吸附能力大大减弱。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兰萌 梁语燕 高晓峰 窦妍 杨明琰 樊成 段洁
【目的】研究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us)MY6-2的絮凝特性及其对重金属Pb2+的吸附作用,为微生物絮凝剂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发酵、醇沉、透析、冷冻干燥得到胶质芽孢杆菌MY6-2生物絮凝剂;研究pH、絮凝剂用量、金属助凝剂及其用量、加热对MY6-2絮凝剂活性的影响;分析溶液pH、Pb2+初始质量浓度及絮凝剂用量对MY6-2絮凝剂吸附Pb2+的影响。【结果】MY6-2絮凝剂的主要成分为多糖,最佳絮凝条件为:pH>7.0,絮凝剂用量20 mL/L,助凝剂金属离子为C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巧英 陆承平
为研究猪链球菌 2型 (SS2 )的毒力因子溶菌酶释放蛋白 (MRP)的黏附作用 ,进行了如下试验 :1 用黏附计数法比较菌株HA980 1(MRP+ )和SH0 0 6 4 4 4 (MRP-)的黏附动力学 ,两菌株均能黏附于HEp 2细胞 ,MRP+ 株的最大黏附菌数显著高于MRP+ 株 (P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孔宪旺 陈昌文 袁镇 陆李超 陈建孟 陈东之
CO_2是生物法处理有机废气过程中的主要副产物之一,对其进行有效吸收可实现废气治理减污降碳协同的目标。该文以氯苯为模型污染物,在气升式细菌反应器中添加蛋白核小球藻(C. pyrenoidosa),构建气升式藻-菌共生反应器,初步探究了藻-菌体系对废气去除、CO_2吸收、微生物群落结构等关键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停留时间和氯苯进口浓度条件下,气升式藻-菌共生反应器对氯苯的去除率超过90%,与气升式细菌反应器无明显差异,然而气升式藻-菌共生反应器的出口CO_2浓度显著低于气升式细菌反应器,75天的运行周期内CO_2累积排放量降低了约25%。
关键词:
废气处理 微藻 生物降解 碳减排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乌凤章 朱心慰 胡锐锋 王贺新 陈英敏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2个高丛蓝莓品种幼苗的盐响应,以揭示其盐适应机制,为耐盐蓝莓品种选育及合理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以北高丛蓝莓‘蓝丰’和南高丛蓝莓‘奥尼尔’2年生扦插苗为材料,在盆栽条件下经0、100、200和300 mmol·L(-1)NaCl溶液处理40天,研究幼苗干物质积累量、叶片受害情况以及矿质离子(Na+、K+、Ca(2+)、Mg(2+)和Cl-)含量变化及其在根、茎、叶中积累、运输与分布特征。【结果】1)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各器官干物质量逐渐降低,其中‘蓝丰’在低盐(10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