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79)
2023(10272)
2022(9176)
2021(8697)
2020(7294)
2019(16835)
2018(16859)
2017(32752)
2016(17991)
2015(19899)
2014(19988)
2013(19841)
2012(18042)
2011(16189)
2010(15864)
2009(14283)
2008(13717)
2007(11750)
2006(9920)
2005(8513)
作者
(52515)
(43538)
(43064)
(41151)
(27736)
(20972)
(19607)
(17147)
(16470)
(15472)
(14984)
(14573)
(13750)
(13627)
(13407)
(13377)
(13265)
(12896)
(12406)
(12337)
(10933)
(10589)
(10440)
(9831)
(9725)
(9685)
(9662)
(9464)
(8808)
(8733)
学科
(66881)
经济(66805)
管理(50169)
(48196)
(40669)
企业(40669)
方法(33711)
数学(29185)
数学方法(28850)
(17610)
(17025)
(16977)
中国(16339)
业经(14728)
地方(13294)
理论(11999)
(11475)
农业(11472)
(11468)
贸易(11464)
技术(11435)
财务(11416)
财务管理(11398)
(11367)
(11353)
(11128)
企业财务(10874)
环境(10590)
(9769)
银行(9722)
机构
大学(251507)
学院(248933)
管理(100797)
(92618)
经济(90498)
理学(88599)
理学院(87577)
管理学(86017)
管理学院(85574)
研究(82753)
中国(58471)
科学(55254)
(53342)
(43359)
(42166)
(41458)
业大(40937)
研究所(39101)
中心(36890)
农业(34441)
(34389)
财经(34297)
北京(33152)
(32812)
师范(32442)
(31328)
(30284)
(28418)
技术(27017)
经济学(26910)
基金
项目(180756)
科学(141435)
基金(131445)
研究(128576)
(115711)
国家(114785)
科学基金(98243)
社会(78956)
社会科(74755)
社会科学(74734)
(70885)
基金项目(70780)
自然(66630)
自然科(65085)
自然科学(65069)
自然科学基金(63889)
(60204)
教育(58649)
资助(54151)
编号(51888)
成果(41571)
重点(40205)
(39306)
(37678)
(37618)
课题(35376)
科研(35343)
创新(35046)
计划(34027)
大学(33367)
期刊
(95289)
经济(95289)
研究(69255)
学报(45114)
中国(42271)
科学(40036)
(38664)
管理(35243)
大学(32996)
学学(31212)
(29954)
农业(27403)
教育(26927)
技术(20166)
(17853)
金融(17853)
财经(15912)
业经(15854)
经济研究(15117)
图书(13893)
(13663)
(13376)
科技(13296)
理论(12766)
问题(12403)
(12186)
业大(11981)
实践(11980)
(11980)
技术经济(11375)
共检索到3428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魏世娜  简纪常  吴灶和  鲁义善  闫秀英  
自然杀伤细胞(NK)进化上的前体细胞在鱼类中被称作非特异性细胞毒性细胞(NCC),主要来源于血液和淋巴器官,是防御细菌、病毒、寄生性原生动物等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在非特异性免疫中起重要作用,还具有体外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近年来免疫荧光显微镜技术表明NCAMP-1和NCCRP-1两种受体蛋白均表达于NCC膜上,并且这种免疫细胞从鱼类到哺乳动物上的进化是保守的,这些膜蛋白在鱼类炎症反应期可能通过颗粒胞吐途径参与抗菌的先天性免疫。本文就NCC的分离鉴定、形态结构、功能受体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旨在为深入研究NCC在鱼类先天性防御中的作用提供依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聂品  
鱼类非特异性免疫研究的新进展RECENTADVANCESOFNONSPECIFICIMMUNITYINFISH聂品(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430072)NiePin(InstituteofHydrobiology,Wuhan430072)关键词鱼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成竹  姚鹃  吴凡  谭斌  熊传喜  陈昌福  
报道了口服免疫多糖(酵母细胞壁)对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试验中共设6个组,在各组饵料中免疫多糖的添加量依次为每千克鳖重0 mg(对照组)5、00.0 mg(试验I组)、1 000.0 mg(试验Ⅱ组)、1 500.0 mg(试验Ⅲ组)2、000.0 mg(试验Ⅳ组)和2 500.0 mg(试验Ⅴ组)。投喂28 d后,取其血液,测定了中华鳖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活性、血清溶菌活力和补体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试验I~Ⅲ组中华鳖白细胞吞噬活性和溶菌酶的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测验,P<0.05),而试验Ⅳ组和Ⅴ组与对照组中华鳖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活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露  朱海  郭爱珍  范放  李金峰  赵芳  杨小夏  洪小柳  马淑棉  司徒翠华  
小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经体外培养后,加入不同剂量的太平洋西加毒素(Pacific ciguatoxin-1,P-CTX-1)、箭毒苷和藜芦定,在不同时间点终止培养,以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标定活细胞量,分析西加毒素剂量与细胞活性之间的线性关系。结果发现,细胞与毒素作用不同时间,西加毒素剂量(x)与光密度值(y)之间的线性关系呈现差异。在10 h、15 h及20 h等不同时间,其线性方程分别为y=-0.082 6x+0.923 0(R2=0.978 9)、y=-0.044 3x+0.601 5(R2=0.962 1)、y=-0.020 4x+0.323 7(R2=0.928 1)。以10 h的检...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文平  何理平  崔建国  李香鑫  罗国良  
为检测采用海狸鼠尾部肌腱经过脱脂、脱水、两次固定等一系列加工过程而制成的新型可吸收手术缝合线的细胞毒性,将它与鸡胚成纤维细胞共同体外培养,观察其对细胞形态和增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种缝合线对细胞形态无影响,对细胞增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细胞相容性好,符合医用缝合线的要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恩  郑楠  范彩云  张养东  王尚  黄帅  程建波  
为研究砷(Arsenic,As)和铅(LeAd,Pb)单独以及联合作用对人肝癌细胞(HumAn Liver cArcinomA ceLLs,HePG2)毒性作用和细胞氧化损伤的机制,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As(2.65、3.15、3.65、4.15和4.65μG/mL)和Pb(160、190、220、250和280μG/mL)以及质量浓度比为1∶55的As+Pb分别或联合处理HePG2细胞24、48和72H,使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细胞培养24H后测定细胞活性氧(ros)、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和还原性谷胱甘肽(GsH)的相对含量。mTT结果表明:As、Pb和As+Pb的24、4...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木亮亮  白皓  李嘉东  邱丽  尹晓雪  叶剑敏  
为了探究鼠李糖凝集素(RBL)在硬骨鱼非特异性细胞防御病原菌感染中的作用,实验以尼罗罗非鱼为研究模型,首先通过分离头肾单核/巨噬细胞进行体外菌应激实验,结果发现,尼罗罗非鱼在2种致病菌即无乳链球菌和嗜水气单胞菌应激后,尼罗罗非鱼L-鼠李糖凝集素1基因(Onrbl-1)的表达量显著上调。然后,通过荧光定量PCR (qRT-PCR)检测发现,OnRBL-1重组蛋白能够调节病原菌诱导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包括显著抑制细菌诱导的il-6、il-8和tnf-α的表达,促进il-10和tgf-β的表达。此外,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证实OnRBL-1重组蛋白具有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同时增强呼吸爆发水平和上调活性氧的释放。以上研究表明,OnRBL-1在尼罗罗非鱼单核/巨噬细胞炎症因子表达、吞噬作用、呼吸爆发和活性氧释放等非特异性细胞免疫防御中发挥调节作用。本研究为探讨RBL-1在硬骨鱼宿主防御病原菌感染中的功能提供了参考,并有助于完善和丰富硬骨鱼类RBL的功能和在抗菌免疫应答中的基础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松林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廖雅丽  张晨捷  高权新  彭士明  施兆鸿  
渗透压调节与鱼类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离子细胞与离子通道是渗透压调节的重要细胞和通路。本文结合近期国内外在渗透压调节方面的研究热点,论述鱼类离子细胞与离子通道的研究进展,并做出展望。主要从离子细胞的命名演变及离子细胞亚型的类型和两种离子通道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离子细胞的命名从"氯细胞(chloride cells,CCs)"、"线粒体丰富的细胞(mitochondrion-rich cells,MRCs或MR)"发展到"离子细胞(ionocytes)",其中还有PNA+、PNA-、Ⅰ型MR细胞、Ⅱ型MR细胞、Ⅲ型MR细胞、Ⅳ型MR细胞相继因不同的功能而被独立进行命名。两种离子转运通道是:囊性纤维化...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桂文  安利国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孝煊  李思思  周成翀  吴志新  
树突状细胞(DCs)是目前已知的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是唯一能够激活初始T淋巴细胞反应的细胞,在先天性免疫、适应性免疫以及维持自身免疫耐受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一直是免疫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简要综述了DCs的类型及其在动物体内的功能、各类DCs的细胞标记。总结了鱼类DCs的分离、纯化方法和形态学观察方法;现有研究表明,鱼类DCs具有吞噬细菌、刺激T细胞增殖、诱导CD4+T细胞的活化、表达DCs的标记基因、被Toll样受体的配体激活、迁移能力、引起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等生物学功能;不同鱼类DCs的分子标记并不完全一样;鱼类的头肾、肾、鳃、皮肤、胸腺、脾、肠等均有DCs的分布。目前,对鱼类DCs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有许多重要问题需要解决:①鱼类DCs目前缺乏明确的细胞标记,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提高鱼类DCs的分离、体内分布与功能的研究水平;②加强和完善鱼类DCs的分离、培养技术的研究,掌握各种鱼类DCs的分离培养方法;③加强鱼类DCs在抗原递呈中的功能研究,对深入分析鱼类免疫机理,合理设计和应用疫苗,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庞敏  高春蕾  王宗灵  唐学玺  
以雌性ICR小鼠为研究对象,尾静脉注射虾夷扇贝毒素24h后处死,通过脑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甲苯胺蓝染色以及钙结合蛋白S-100免疫染色,研究了虾夷扇贝毒素对小鼠浦肯野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尾静脉注射虾夷扇贝毒素的小鼠小脑浦肯野细胞细胞质有明显变化,同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核有收缩而用钙离子结合蛋白S-100的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虾夷扇贝毒素作用后,小鼠浦肯野细胞的S-100蛋白表达增多,而其他组织则没有明显变化。浦肯野细胞形态学以及细胞内钙离子结合蛋白的变化说明虾夷扇贝毒素可能对神经细胞有毒性作用。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洁  文琰章  麻新华  邓士豪  黄蕴  林亲雄  万定荣  杨新洲  宋萍  
采用中压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中国传统民族药佛甲草(Sedum lineare Thunb)的甲醇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从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首次对化合物山奈酚7-O-6″-O-丙二酸单酰-D-吡喃葡萄糖苷(1)的波谱数据进行了归属,用MTT法测试6个单体成分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Hep3B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6个化合物均对HepG2和Hep3B细胞表现出抗肿瘤活性,并且IC50值在22.6~91.5μg/mL之间,在浓度大于100μg/mL时也没有表现出对人正常肝细胞L-02的抑制作用.相比于黄酮类化合物1、2,苯丙酸类化合物3~6(IC50=22.6~44.3μg/mL)对HepG2和Hep3B细胞表现出更强的抑制作用.其中,顺式苯丙酸类化合物5对HepG2和Hep3B细胞的抑制作用最明显.其IC50值范围在22.6~28.2μg/mL,能明显抑制人肝癌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立峰  陈静宜  谢慧慧  王玉梅  石嘉怿  梁正昌  刘瑞海  鞠兴荣  袁建  
【目的】了解薏米多酚的体内抗氧化能力,着重分析薏米结合多酚的抗氧化能力,确定结合多酚对总抗氧化能力的贡献;研究薏米多酚对肝癌细胞的毒性和抗增殖作用,在细胞层面上对薏米多酚的功能作用进行评价分析。【方法】以贵州黑谷薏米、辽宁5号薏米、龙薏1号薏米为原料,通过对薏米样品多酚类物质游离型和结合型部分构建细胞模型,评价细胞内抗氧化能力指数,以HepG2细胞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薏米多酚提取物对细胞毒性的中位浓度CC50值和细胞抗增殖作用的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值。【结果】薏米结合型多酚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游离型多酚。不同品种间总多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差异显著,辽宁5号薏米和龙薏1号薏米明显优于贵州黑谷薏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欢欢  WANTANA Sinsiri  黄继光  吴娇  张卫云  周利娟  
用MTT法测定20种泰国植物乙醇提取物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卵巢细胞系Sl-1的增殖抑制作用,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结果表明:5种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oe)、高良姜(alpinia galangl(l.)Willd.)、印楝泰国变种(aZadirachTa indica a.JuSS var.SiaMenSiS valeTon)、姜黄(curcuMa longa dennST)、泰国青柠(ciTruS hySTrix dc))乙醇提取物的细胞增殖抑制效果较好,抑制率明显大于阳性对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