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78)
- 2023(8484)
- 2022(7788)
- 2021(7466)
- 2020(6488)
- 2019(14310)
- 2018(14413)
- 2017(28062)
- 2016(15329)
- 2015(17296)
- 2014(17290)
- 2013(17162)
- 2012(15502)
- 2011(13868)
- 2010(13602)
- 2009(12269)
- 2008(11635)
- 2007(9788)
- 2006(8400)
- 2005(7052)
- 学科
- 济(58375)
- 经济(58310)
- 管理(43694)
- 业(41080)
- 企(34877)
- 企业(34877)
- 方法(29560)
- 数学(25555)
- 数学方法(25274)
- 农(14905)
- 学(14159)
- 中国(14158)
- 财(13857)
- 业经(12972)
- 地方(12100)
- 理论(10486)
- 和(10284)
- 贸(10069)
- 贸易(10064)
- 农业(10017)
- 易(9752)
- 技术(9658)
- 环境(9566)
- 务(9230)
- 财务(9173)
- 财务管理(9159)
- 制(9028)
- 企业财务(8674)
- 教育(8635)
- 划(8430)
- 机构
- 大学(213983)
- 学院(211786)
- 管理(89384)
- 济(79109)
- 理学(78590)
- 理学院(77746)
- 经济(77265)
- 管理学(76450)
- 管理学院(76085)
- 研究(68201)
- 中国(48511)
- 京(45535)
- 科学(44794)
- 财(34340)
- 所(33892)
- 业大(33417)
- 农(33132)
- 研究所(31377)
- 中心(30513)
- 江(28750)
- 北京(28620)
- 财经(28519)
- 范(28153)
- 师范(27887)
- 农业(26179)
- 经(25994)
- 院(25200)
- 州(24010)
- 师范大学(22727)
- 技术(22568)
- 基金
- 项目(153836)
- 科学(120351)
- 研究(112366)
- 基金(111114)
- 家(96537)
- 国家(95731)
- 科学基金(82486)
- 社会(68461)
- 社会科(64769)
- 社会科学(64750)
- 省(60277)
- 基金项目(60230)
- 自然(55263)
- 自然科(53936)
- 自然科学(53926)
- 自然科学基金(52942)
- 教育(51078)
- 划(50868)
- 编号(46616)
- 资助(45737)
- 成果(37099)
- 重点(33821)
- 部(33496)
- 发(32116)
- 创(32046)
- 课题(31264)
- 创新(29766)
- 科研(29718)
- 项目编号(29083)
- 大学(28635)
共检索到2907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聂品
鱼类非特异性免疫研究的新进展RECENTADVANCESOFNONSPECIFICIMMUNITYINFISH聂品(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430072)NiePin(InstituteofHydrobiology,Wuhan430072)关键词鱼类,...
关键词:
鱼类,免疫学,非特异性免疫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晋 沈永林 汪志楷
从人血清天然杀伤伊氏锥虫活性作用着手,深入研究在自然选择下人血清和锥虫的相互作用关系,为揭示人体抗锥虫感染非特异性免疫奠定基础。首先,用体内和体外试验检测表明,正常人血清对 T.b.evansi 的体外杀锥虫活性明显受血清浓度,孵育时间和温度影响.被人血清溶解前 T.b.evansi 有一系列形态变化,虫体肿胀、变圆、游离鞭毛明显化、表膜毛边化等.还发现不同个体人血清溶虫活性有显著差异,但与血型无关;同一个体血清溶虫活性稳定不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魏世娜 简纪常 吴灶和 鲁义善 闫秀英
自然杀伤细胞(NK)进化上的前体细胞在鱼类中被称作非特异性细胞毒性细胞(NCC),主要来源于血液和淋巴器官,是防御细菌、病毒、寄生性原生动物等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在非特异性免疫中起重要作用,还具有体外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近年来免疫荧光显微镜技术表明NCAMP-1和NCCRP-1两种受体蛋白均表达于NCC膜上,并且这种免疫细胞从鱼类到哺乳动物上的进化是保守的,这些膜蛋白在鱼类炎症反应期可能通过颗粒胞吐途径参与抗菌的先天性免疫。本文就NCC的分离鉴定、形态结构、功能受体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旨在为深入研究NCC在鱼类先天性防御中的作用提供依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郭伟荣 刘利平 张宗锋 林升
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是海水鱼常见的一种细菌性病。以A组:1×106 cfu/mL、B组:1×107 cfu/mL、C组:1×108 cfu/mL 3组不同浓度的鳗弧菌菌液通过腹腔注射感染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在其感染后不同时间取血,通过测定呼吸爆发、碱性磷酸酶(ALP)、酸性磷酸酶(ACP)、酚氧化酶(PO)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变化趋势来研究感染鳗弧菌对花鲈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呼吸爆发在鳗弧菌感染12 h、36 h时,B组和C组与对照组比较极显著下降(P
关键词:
花鲈 鳗弧菌 非特异性免疫 半致死时间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庞素风 吴志新 王艳 祝东梅 冯雪 陈孝煊
将云芝多糖(Coriolus versciclor polysaccharides,CVP)按不同的剂量(0、0.25、0.5、1.0、2.0和4.0 g/kg)添加到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的基础饲料中,连续投喂56 d,并在试验的第0、7、14、21、28、35、42和56天取样检测CVP对供试鱼血液的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力、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补体C3、C4的含量共5种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0.25 g/kg的云芝多糖,对银鲫的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力、血清SOD活性和补体C3、C4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艾春汉 邹金虎 喻运珍 艾桃山
将白芍(Radix Paeoniae Alba),五味子(Fructus Schisandrae),党参(Radix Codonopsis),刺五加(Radix Acan-thopanacis Senticosi),黄芪(Radix Astragali),鱼腥草(Herba Houttuyniae)的醇提取物用生理盐水配成浓度2%的溶液,胸腔注射鲫(Carassius auratus)连续5 d,每次0.2 mL,探讨了6种中药对鲫鱼非特异性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中药组鲫白细胞吞噬活性明显地高于空白组(P<0.05),几种中药组吞噬活性的高低顺序依次为刺五加、黄芪、党参、五味子、白芍、鱼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卢明淼 陈孝煊 吴志新 易春龙 李雪竹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果寡糖(每kg饵料含量分别为0、0.5、2和4g),连续投喂,分别于试验前1d、试验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第42天、第56天检测草鱼血液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和补体C3、C4的含量。结果表明,试验组草鱼的各免疫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果寡糖添加剂量为2g/kg时各试验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同时优于其它两试验组,而且其攻毒死亡率最低。因此,从提高免疫力和经济角度考虑,建议果寡糖添加剂量为2g/kg为宜。
关键词:
果寡糖 草鱼 吞噬活性 溶菌酶 补体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黄旭雄 周洪琪
分析了采自同一养殖池塘的150尾不同规格的中国明对虾的总血淋巴细胞密度(THCs)、腹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溶菌酶活性。结果表明:当中国明对虾的体长在5.5~11.3 cm,体重在1.822~17.555 g之间,中国明对虾溶菌酶活性和血淋巴THCs与体长和体重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但腹肌SOD活性与体长和体重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59和0.436。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常青 梁萌青 王印庚 高淳仁 王家林
用维生素C(Vc)含量为0~2500mg/kg的配合饲料连续投喂大菱鲆70d后,测定大菱鲆血液白细胞的总数、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和总补体活性。结果表明,饲料中Vc含量增加到250mg/kg,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加,进一步提高Vc含量,白细胞总数没有显著变化;血清溶菌酶活性在Vc含量为250mg/kg时最高,其他各组无显著性差异;添加Vc的各试验组的总补体活性明显地高于对照组,但是添加Vc的各组之间的总补体活性没有显著性差别;Vc含量对白细胞的吞噬活性没有影响。
关键词:
大菱鲆 Vc 非特异性免疫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覃川杰 汪成竹 陈晓辉 陈昌福
研究了口服茯苓多糖对中华鳖(Trionyxsinensis)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共分3个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20·0mg/kg茯苓多糖作为试验组,添加500·0mg/kg酵母细胞壁作为免疫刺激剂对照组,以投喂基础饲料作为空白对照组。连续投喂28d后,测定中华鳖血液中白细胞的吞噬活性、血清溶菌活力和补体活性。结果表明:在中华鳖饲料中添加茯苓多糖和酵母细胞壁能显著提高中华鳖白细胞的吞噬活性(t检验,P0·05);2个试验组中华鳖血清中补体C3和C4的活性与对照组之间呈显著差异(t检验,P<0·05),而试验...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孔凡华 梁萌青 吴立新 郑珂珂 王新星 常青 龚蓉珠
以鱼粉、南极磷虾粉和豆粕为蛋白源,以南极磷虾粉蛋白分别替代饲料中的0(对照组)、20%、40%、60%的鱼粉蛋白制成4种等氮等能的饲料,并以此饲料饲喂大菱鲆(37.36±2.12g)56d。试验结果显示,饲料中南极磷虾粉水平对大菱鲆的成活率及特定生长率(SGR)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对各组的饲料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替代40%组与替代60%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菱鲆各组间肌肉中氟残留量没有显著...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瑞芳 庄平 冯广朋 章龙珍 黄晓荣 贾小燕
采用逐步增盐法,结合生物酶学测定,研究了从淡水升高盐度到7、14、21、28和35对二秋龄雌、雄中华绒螯蟹血清总蛋白、氧合血蓝蛋白含量及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酚氧化酶(PO)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盐度的升高,中华绒螯蟹的血清总蛋白、氧合血蓝蛋白含量逐渐降低;AKP活性先略升高,而后逐渐降低;与雄蟹的PO活力逐渐降低相比,雌蟹的PO活力先降低,当盐度高于21后维持稳定水平;SOD活性先略降低,盐度高于21被激活。除SOD外,雌蟹血清各测定指标均显著高于雄蟹(P<0.05)。研究结果表明,盐度接近或超过28将显著影响中华绒螯蟹3种免疫酶的活性及总蛋白和氧合血蓝蛋白的含...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董晓亮 李成林 赵斌 胡炜 韩莎 李琪
以养殖刺参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强度盐度胁迫对刺参生存、生长及体腔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ZM)活性及抗菌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盐度16实验组刺参存活率最低,为66.7%,与其他各实验组及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盐度≥22时,刺参能够全部存活,实验组刺参生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盐度≤20时,刺参生长表现为负增长。2)刺参体腔液中SOD、LZM活性及抗菌活力随时间变化呈现总体降低的趋势。实验开始时,各实验组SOD、LZM活性及抗菌活力均为最高值,30d时,各实验组SO...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孙汉 李义 王玥 郭明凯 俞泉宇
测定了不同pH(4.5,6.0,7.5,9.0,10.5)胁迫1、4、7、10 d后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血细胞呼吸爆发(RP)、血细胞破碎物上清液(HLS)酚氧化酶(PO)、血清溶菌酶(LSZ)、酸性磷酸酶(ACP)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pH胁迫后第1天,pH 4.5组的R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H 7.8)和碱性胁迫的3个组,pH 6.0组的PO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H 7.5组和pH 9.0组,pH 10.5组的AC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H 6.0组的AL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碱性胁迫的3个组(P<0.05);在pH胁迫后第7天,pH...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张新明 李健 刘淇 王群
以凡纳滨对虾 (Litopenaeusvannameiboone)为试验材料 ,将细菌J 10添加到饲料中投喂对虾 ,测定其对凡纳滨对虾血清酚氧化酶 (PO)、抗菌活力 (Ua)和溶菌活力 (Ul)、溶血素活性和血清中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 ,试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用副溶血弧菌进行人工攻毒 ,免疫保护率达到 4 0 %。结果表明 ,细菌J 10可以增强凡纳滨对虾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