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85)
- 2023(5121)
- 2022(4494)
- 2021(4406)
- 2020(3728)
- 2019(8310)
- 2018(8563)
- 2017(15447)
- 2016(8890)
- 2015(10068)
- 2014(10059)
- 2013(9760)
- 2012(9304)
- 2011(8136)
- 2010(8259)
- 2009(7587)
- 2008(8065)
- 2007(7284)
- 2006(6461)
- 2005(5662)
- 学科
- 济(30329)
- 经济(30298)
- 管理(29449)
- 业(23577)
- 企(20137)
- 企业(20137)
- 财(10552)
- 学(10509)
- 方法(10481)
- 农(10395)
- 地方(9636)
- 环境(9539)
- 数学(8269)
- 数学方法(8047)
- 务(7739)
- 财务(7720)
- 财务管理(7697)
- 业经(7471)
- 中国(7253)
- 企业财务(7205)
- 制(7022)
- 农业(6925)
- 生态(6425)
- 划(6401)
- 和(6192)
- 理论(5956)
- 资源(5451)
- 体(4864)
- 银(4859)
- 银行(4840)
- 机构
- 学院(120182)
- 大学(119312)
- 管理(42157)
- 研究(42131)
- 济(38166)
- 经济(36908)
- 理学(35434)
- 理学院(34855)
- 中国(34169)
- 管理学(33840)
- 管理学院(33646)
- 科学(30700)
- 京(27272)
- 农(24956)
- 所(22739)
- 业大(21004)
- 江(20803)
- 中心(20707)
- 研究所(20605)
- 财(20164)
- 农业(19713)
- 范(18140)
- 师范(17918)
- 北京(17046)
- 省(16916)
- 州(16515)
- 院(15768)
- 财经(14955)
- 技术(14514)
- 师范大学(14295)
- 基金
- 项目(79896)
- 科学(61177)
- 基金(55852)
- 研究(55513)
- 家(50132)
- 国家(49676)
- 科学基金(41717)
- 省(33418)
- 社会(32446)
- 基金项目(30850)
- 社会科(30366)
- 社会科学(30355)
- 自然(29398)
- 自然科(28542)
- 自然科学(28534)
- 自然科学基金(27970)
- 划(27517)
- 教育(25029)
- 编号(22682)
- 资助(22368)
- 重点(18879)
- 成果(18401)
- 发(17271)
- 部(16147)
- 课题(16129)
- 计划(16029)
- 创(15975)
- 科研(15546)
- 创新(14910)
- 科技(14604)
共检索到1918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蔡杏伟 李为 樊厚瑞 方涛 李伟 常锋毅 刘家寿 廖传松
鱼类是湖泊食物网中的重要消费者,占据食物网多个营养级。通过食物网营养级联效应,鱼类对湖泊生物群落结构和水环境可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以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傀儡湖为例,研究了基于不同饵料类群渔产潜力估算前提下食鱼性鱼类、滤食性鱼类、碎屑食性鱼类的组合放养技术,并探讨了底层杂食性鱼类针对性捕捞的复合调控策略对傀儡湖鱼类群落结构、沉水植物群落和水质产生的影响,旨在揭示鱼类群落调控在优化湖泊生态系统结构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湖泊生态修复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熊晶 谢志才 张君倩 蒋小明 方涛 敖鸿毅 过龙根 邓永良
2008年对昆山市傀儡湖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季度调查,共记录底栖动物17科66种。其中,寡毛纲2科18种,摇蚊科26种,软体动物8科14种,其它动物8种。采用聚类分析,将傀儡湖分为4个湖区。傀儡湖底栖动物密度在西南部较高(湖区Ⅲ、Ⅳ),中部和东北部(湖区Ⅰ、Ⅱ)较低,取水河道高于入水口样带。底栖动物生物量(湿重)中,软体动物均占绝对优势。典范对应分析显示,总磷和溶氧是影响底栖动物群落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BI生物指数对傀儡湖水质的评价最接近实际情况:傀儡湖区整体水质属于污染,各湖区的水质清洁度排序为湖区Ⅱ>湖区Ⅳ>湖区Ⅲ>湖区Ⅰ。取水河道(湖区Ⅴ)水质轻度污染,而入水口样带(湖区Ⅵ)的水质污染最为...
关键词:
傀儡湖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水质评价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朱峰跃 刘家寿 李钟杰 张堂林 叶少文 苑晶 郭志强 张超文
对江苏昆山市傀儡湖冬季围网捕捞到的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鱅(Aristichthys mobilis)的生长状况进行了测量分析。结果表明:在保水渔业模式下,鲢、鳙的生长速度慢于传统放养模式;鲢的全长、体重生长方程分别为:Lt=73.12×[1-e-0.35(t+0.86)];Wt=7.74×[1-e-0.35(t+0.86)]2.9031,鳙的全长、体重生长方程分别为:Lt=94.35×[1-e-0.25(t+0.73)];Wt=15.26×[1-e-0.25(t+0.73)]2.7372;鲢体重生长速度以1-3龄较高,生长拐点为2.2龄,鳙体重生长速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凯 柯鹏振 吴永红 陈晓国 沈银武 刘剑彤
以滇池马村湾和海东湾为研究对象,对其沉积物-间隙水-上覆水三界面中的磷、氮形态作研究,其中钙结合态磷占的比例最大,其次是有机/细菌聚合态磷和残渣磷;总氮含量很高,平均值为2.63mg/g,而亚硝酸盐氮含量很低,其它三种无机氮形态(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和氨氮)之间并不存在恒定的化学计量关系,这主要是无机氮循环还受水体和沉积物中有机氮的影响。调查还表明沉积物中Fe-P含量与间隙水中溶解性磷酸盐磷有着较好的线性关系,沉积物中Fe-P含量与间隙水Eh呈对数关系。
关键词:
滇池 沉积物 磷形态 无机氮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谭乐文 吴思平
草型浅水湖泊增放河蟹技术谭乐文,吴思平(江西省余干县水产局)江西省余干县水产局自1989年以来,与东源乡人民政府在东源乡云湖和黄家塘两面积共3000亩的中型湖泊进行了鱼蟹混养的技术试验。1992年两湖都获得了鱼蟹双丰收,仅河蟹一项就增收16万元。现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龚志军 李艳 张敏 蔡永久 薛庆举 许浩
作为湖泊底栖动物优势种类的霍甫水丝蚓在长江中下游湖泊分布广泛,在湖泊生态系统的能流和物流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了解霍甫水丝蚓在大型浅水湖泊中的种群动态规律、生活史和周年生产量等的状况,于2005年1~12月对太湖霍甫水丝蚓进行周年的研究,以期为了解太湖这一优势种类的生产力状况及合理利用这一资源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2005年太湖霍甫水丝蚓年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3 274ind./m~2(0~13 800ind./m~2)和4.70g/m2(0~29.15g/m~2),一般均在冬季达到高峰,空间分布上霍甫水丝蚓密度和生物量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在太湖北部梅梁湾和竺山湾及西部河口湖区分布较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艳 李佳佳 Carl Sayer
研究浅水湖泊中植物残体对水生植物的表现率,用于重建近代水生植被历史,可为治理湖泊富营养化,恢复湖泊生态环境提供依据。研究选址为英国北部的一个小湖泊,通过水生植物调查及表层沉积物中植物残体和孢粉分析,及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定量研究植物残体对水生植物的表现率。结果表明:沉积物中植物残体精确地反映了植物优势种的存在;植物和植物残体的关系是很复杂的,有些植物在残体中表现率明显超高,而有些表现率偏低;应把叶子和其它非繁殖植株部分作为恢复近代多年生植物历史依据;植物残体传输性较差,主要集中在植物母体附近;利用植物残体与孢粉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能更准确地重建植被历史。
关键词:
浅水湖泊 植物残体 水生植物 表现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蒋豫 刘新 高俊峰 蔡永久
为揭示江苏省浅水湖泊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采集江苏省8个浅水湖泊的表层沉积物,测定了8种重金属的含量,并利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现状以及潜在生态风险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江苏省8个浅水湖泊表层沉积物中Mn、Zn、Cr、Ni、Cu、As、Cd、P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634~1 031、66~138、76.0~97.5、39.2~56.3、25.2~50.1、9.9~27.1、0.15~2.98、24.6~51.6mg/kg。地积累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Cd是江苏省8个浅水湖泊表层沉积物中最主要的污染物,Zn、Cu、As、Pb、Ni在一些湖泊为轻度污染,Mn和Cr...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云仙 赵磊 陈异晖 余艳红 赵润 杨广萍
系统梳理了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滇池、洱海、抚仙湖、程海、泸沽湖、杞麓湖、星云湖、阳宗海、异龙湖)的演变历程,依据湖泊演化阶段、湖泊生态系统发育阶段、流域社会经济特征、湖泊富营养化阶段、水质类别、生态安全水平、主导功能核心导向划分9个湖泊的管理类型,并提出了预防型、控制型、治理型湖泊流域生态安全调控途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葛振鸣 周晓 王开运 陈乐天 王天厚
本研究旨在对上海西郊受损湿地进行生态规划。该区域湿地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程度高,属于上海市黄浦江上游淡水水源地。土地使用状况分析表明,区内湿地比例约为55%以上,而且水陆交通发达,周边邻接地区旅游条件优越。但规划区也面临退化的威胁。此外,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经济水平相对落后。根据规划区的条件分析和发展定位,文章提出了水源地保护、湖泊湿地修复新模式、高标准建设和管理模式等规划理念,构建湿地森林区、水源保护核心区、湿地科普教育区、缓冲区、湿地体验区等7个生态功能区。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贺婉路 刘鹏飞 詹政军 徐东坡 任泷 匡箴 景丽
石臼湖是长江下游唯一的自然通江湖泊,为掌握其鱼类资源状况,本研究于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采用多目刺网和定制串联笼壶采集石臼湖渔获物,分析了石臼湖鱼类群落结构及其季节变化。结果显示,共采集到鱼类36种,隶属于6目7科28属,其中鲤科鱼类最多,占总物种数的69.44%;鱼类物种组成以定居性、杂食性、中上层鱼类为主,小型鱼类达25种,占总物种数的69.44%。似鱎(Toxabramis swinhonis)、刀鲚(Coilia nasus)和鲫(Carassius auratus)为石臼湖鱼类全年优势种;除全年优势种外,季节特有优势种有春季的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夏季的翘嘴鲌(Culter alburnus)和?(Hemiculter leucisculus)、秋季的似鳊(Pseudobrama simoni)、冬季的贝氏?(Hemiculter bleekeri)。鱼类相对密度、相对生物量有较大的季节变化,但其变化趋势一致,均按照冬季、春季、秋季、夏季由高到低排列。Margalef丰富度指数R的变动范围为2.28~3.17,基于个体数量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N、Pielou均匀度指数J′N变动范围分别为1.24~2.14、0.14~0.34,基于生物量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W、Pielou均匀度指数J′W变动范围分别为1.64~2.51、0.21~0.49,各指数除H′W在夏秋季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指数夏季都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5)。研究结果表明,石臼湖鱼类种类较少,多样性偏低。本研究补充了通江湖泊鱼类群落研究的基础资料,对长江中下游鱼类多样性保护具有一定的意义。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周峰 李朋 胡元平 陶良 刘力 徐聪
湖泊作为武汉市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定量评估城市湖泊生态功能价值演变,能够为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和湖泊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支撑。本研究基于土地利用数据、气象数据以及实地调查数据对武汉市中心城区的汉阳湖群进行了生态功能价值评估。研究表明:(1)汉阳湖群的生态功能价值由高到低依次为:水文调节>水资源供给>生物多样性维持>水源涵养>科研教育>休闲娱乐>净化环境>气候调节,调节功能价值平均占比高达85.15%,对汉阳湖群生态价值的贡献最大,表明城市湖泊对维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调节作用;(2)汉阳湖群的生态功能价值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99 824.65万元下降为2020年的75 468.06万元,下降率为24.40%,湖泊生态系统功能仍面临严重威胁;(3)湖泊沉积物是湖泊固碳功能的主要贡献者,湖泊固碳价值仍有较大的发掘空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杜婷婷 罗维 李中和 吕永龙
本研究以太湖为研究对象,基于2007年完成的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的科学调查数据,综合运用生态学及经济学方法,对太湖生态系统的四大类功能(供给功能、调节功能、支持功能和文化功能)和十一个亚类的服务价值(供水功能,提供水产品,航运功能,水力发电,大气调节,输沙功能,水质调节,调蓄洪水,蓄水功能,土壤保持,旅游功能)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2007年太湖湖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 500.372 3亿元,其中:供给功能价值973.719 3亿元,调节功能价值140.861 4亿元,支持功能价值30.761 6亿元,文化功能价值363.03亿元。在具体服务子功能类型分类中,比例明显大于其他类型的依次是...
关键词:
太湖 湖泊生态系统 服务 评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程浩亮 朱德滨 张庆文 孙微微
我国湖泊河流众多,随经济发展,水体富营养化加剧。生态水动力学模拟是水质污染控制及水环境规划的有效工具。本文简述了国内外的湖泊生态水动力学模型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垂向平均的二维水动力模型及WASP水质模型。提出了以后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发展的方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中强 王双玲 杨梅 徐军
为了湖泊生态系统健康及功能的可持续性,需要根据湖泊的具体情况加强对湖泊生态系统的管理,建立在湖泊生态敏感性分析基础上的生态功能分区,可为湖泊生态管理的具体措施的实施提供依据。以斧头湖为研究对象,在进行斧头湖生态环境调查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生态因子,利用GIS技术,采用因子叠加法,对其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极高和高生态敏感区面积占斧头湖面积的32.0%,中度敏感区占斧头湖面积的57.1%,说明斧头湖生态敏感性总体上很高;同时根据生态敏感性分析结果对斧头湖保护与开发提出建议。首次将GIS矢量技术应用于湖泊生态敏感性区划,使生态敏感性因子空间叠加分析更为有效。同时,建议选取更多的因子如水生...
关键词:
生态敏感性 地理信息系统 湖泊 利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