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58)
- 2023(8526)
- 2022(7745)
- 2021(7390)
- 2020(6149)
- 2019(14427)
- 2018(14495)
- 2017(28145)
- 2016(15437)
- 2015(17411)
- 2014(17408)
- 2013(17195)
- 2012(15581)
- 2011(13864)
- 2010(13592)
- 2009(12187)
- 2008(11632)
- 2007(9772)
- 2006(8388)
- 2005(7042)
- 学科
- 济(57994)
- 经济(57927)
- 管理(43415)
- 业(41015)
- 企(34719)
- 企业(34719)
- 方法(29433)
- 数学(25473)
- 数学方法(25194)
- 农(14929)
- 中国(14229)
- 学(14161)
- 财(13772)
- 业经(12905)
- 地方(12021)
- 理论(10366)
- 和(10208)
- 农业(10052)
- 贸(9962)
- 贸易(9958)
- 易(9650)
- 技术(9647)
- 环境(9530)
- 务(9190)
- 财务(9132)
- 财务管理(9118)
- 制(8977)
- 企业财务(8635)
- 教育(8613)
- 划(8377)
- 机构
- 大学(214582)
- 学院(212498)
- 管理(89218)
- 济(78875)
- 理学(78459)
- 理学院(77610)
- 经济(77039)
- 管理学(76298)
- 管理学院(75933)
- 研究(68807)
- 中国(48444)
- 京(45589)
- 科学(45513)
- 所(34519)
- 农(34295)
- 财(34239)
- 业大(34003)
- 研究所(31982)
- 中心(30685)
- 江(28910)
- 北京(28611)
- 财经(28495)
- 范(28163)
- 师范(27897)
- 农业(27076)
- 经(25977)
- 院(25245)
- 州(24051)
- 技术(22885)
- 师范大学(22708)
- 基金
- 项目(154677)
- 科学(120866)
- 研究(112373)
- 基金(111640)
- 家(97293)
- 国家(96475)
- 科学基金(82984)
- 社会(68402)
- 社会科(64678)
- 社会科学(64660)
- 省(60788)
- 基金项目(60602)
- 自然(55787)
- 自然科(54468)
- 自然科学(54455)
- 自然科学基金(53459)
- 划(51310)
- 教育(51051)
- 编号(46496)
- 资助(45807)
- 成果(36964)
- 重点(34073)
- 部(33522)
- 发(32363)
- 创(32286)
- 课题(31279)
- 创新(29999)
- 科研(29920)
- 项目编号(28981)
- 大学(28727)
共检索到2912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学健 程家骅
鱼类年龄鉴定是渔业资源评估的基础内容,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众多的方法被应用到这一领域。综述了目前应用较广泛的一些年龄鉴定方法,包括硬组织鉴定法和长度分析法两大部分方法,并分析了它们的优点和缺点。目前,鱼类年龄鉴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鉴定方法的精确度不高;鉴定方法多数较冗繁,耗时耗力;鱼类年龄鉴定未经标准化。有鉴于此,有必要对各种鉴定方法进行校验。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年龄校验方法,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鱼 年龄鉴定 耳石 体长频率 年龄校验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国平 魏联
南极鱼类生长相对缓慢,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使其年龄鉴定较其他海区鱼类更为困难。但考虑到鱼类年龄鉴定是开展渔业资源评估的基础,因此过去一些年来,硬质部位,如鳞片、鳍条(棘)、脊椎骨以及耳石等仍成为南极鱼类的主要鉴龄材料。本文对南极鱼类年龄鉴定的方法和材料进行了总结回顾,将年龄鉴定的方法和材料进行比较,分析各自优缺点。结果显示:(1)对于具鳞的南极鱼类,因鳞片在鱼类生长过程中存在重吸收现象,因而利用鳞片及鳍条(棘)单独鉴龄所得出的结果通常小于耳石的鉴龄结果,缺乏精确性;(2)南极鱼类生活跨度较大,高龄鱼体长频次分
关键词:
南极鱼类 年龄与生长 年龄鉴定 耳石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何美峰 李新辉 谭细畅 李捷 王超 罗建仁 林建志
利用鳞片、脊椎骨和背鳍条三种材料对肇庆自然保护区广东鲂(Megalobrama hoffmanni)的年轮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广东鲂的生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4龄三种材料鉴定结果较吻合,5~7龄用脊椎骨鉴定较合适;广东鲂体重生长拐点年龄为4.7龄,5龄前后为合理的捕捞时期,渔获物中3、4龄鱼居多,说明目前捕捞强度过大,需要加强保护力度。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戴小杰 高春霞
鲨鱼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生物类群。鲨鱼的年龄与生长作为基础的生活史特征,是资源评估所需的关键种群信息。鲨鱼的年龄与生长研究需要解决样本的选择与处理、年龄鉴定的方法和校正、生长模型的运用和参数估计等基本问题,否则难以得到可靠的结果。总结分析了两大类年龄鉴定方法及3种年龄校正技术的优缺点和应用局限性,比较分析了各种生长模型的应用差别,并对常见大洋性鲨鱼的生长参数进行了总结。研究认为,第一背鳍上部的脊椎骨是鲨鱼年龄鉴定的最佳硬质,硬质的处理需要借助化学方法,以提高轮纹清晰度;对年龄鉴定的校正是避免或减少系统误差的关键,校正方法的选择需要考虑鱼种的寿命;生长曲线的拟合需要选择多种备选模型,建议通过AI...
关键词:
鲨鱼 年龄鉴定和校正 生长模型 生长参数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慧
用黄鳝的耳石、脊椎骨和舌骨三种材料相对照,对其年龄进行了鉴定,认为舌骨是黄鳝年龄鉴定比较理想的材料,并首次提出尾舌骨也可以作为年龄鉴定的材料。分析了体长、体重的分布,分别用幂函数关系和直线回归方程计算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式,并进行比较。
关键词:
黄鳝,年龄鉴定,生长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蒋瑞 刘必林 张健 陈新军 倪震宇 林静远
甲壳类特有的蜕壳现象,使其能够记录年龄信息的外骨骼周期性消失,因此甲壳类的年龄鉴定一直未得到较好的解决。年龄鉴定是评估甲壳类渔业资源的基础,鉴定甲壳类年龄的方法主要有饲养法、标记重捕法、体长频度法、脂褐素分析法、放射性同位素分析法和硬组织生长纹分析法。饲养法、标记重捕法和放射性同位素分析法较准确,然而由饲养法得到的数据不适用于实际野生环境,放射性同位素分析法花费较高,因此,这两种方法都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应用最广泛的标记重捕法和体长频度法也存在不足之处。相对于体长频度鉴龄技术而言,脂褐素分析法优势明显,但是
关键词:
甲壳类 年龄与生长 年龄鉴定方法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马金 刘必林 陈新军 陆化杰 李思亮 曹杰
年龄和生长是头足类生物学研究的重点内容,利用耳石轮纹鉴定其年龄、分析其生长特性是一种可靠而有效的方法。耳石经提取、研磨、抛光后制备成切片,对切片观察面轮纹进行计数可得到日龄。研磨平面的选择是头足类耳石制片的最关键步骤,通常选择纵截面研磨。轮纹计数时,一般选择轮纹相对比较清晰的背区计数。适合头足类的生长模型有线性、指数、幂函数、逻辑斯谛、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等多种。分析认为,同一种头足类在不同生长阶段以及不同种群间,其年龄组成、生长率以及适合的生长模型往往不同,因此,建议应先对研究对象进行不同产卵季节或地理种群的划分,然后根据不同种群分别研究其生长并建立生长模型。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飞 韦慧 胡隐昌 顾党恩 牟希东 罗渡 徐猛
2015年12月-2016年11月,在广州市流溪河采集豹纹脂身鲶(Pterygoplichthys pardalis)404尾,以微耳石为主要年龄鉴定材料开展种群年龄结构和生长特征研究。结果显示:流溪河豹纹脂身鲶体长为55~392 mm,体重为4.67~986.11 g,雌、雄鱼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式分别为W_♀=6.309×10~(-5)L~(2.785)(n=180,R~2=0.932)、W_♂=7.686×10~(-5)L~(2.732)(n=109,R~2=0.955)。采集样本由1~5龄5个龄组组成,2龄鱼为其优势龄组,占样本总量的37.88%。采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拟合雌、雄鱼体长生长方程分别为L_(t♀)=453.062[1-e~(-0.281(t+0.267))]、L_t_♂_=494.171[1-e~(-0.253(t+0.186))];体重生长方程分别为:W_(t♀)=1 575.29[1-e~(-0.281(t+0.267))]~(2.785)、W_t_♂_=1 759.43[1-e~(-0.253(t+0.186))]~(2.732)。雌、雄鱼生长的拐点年龄分别为3.38和3.79龄,拐点体长分别为289.92和311.33 mm,拐点体重分别为454.54和497.93 g。研究表明,豹纹脂身鲶种群年龄结构简单,生长速度快,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亟待采取必要措施遏制其种群扩散。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韩利红
企业的生命可以延续多长,是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通过对我国企业生存状况的调查,借鉴人口学中生命表的概念,研究了企业生命表,得到有关企业死亡率较高的年龄段和企业的平均预期寿命,使企业和政府部门能够根据这些数据制定相应的战略和政策,引导企业的良性发展。而商业年龄其本质是企业活力的具体体现。因此,建立了企业商业年龄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
关键词:
企业 自然年龄 商业年龄 模型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廖传松 陈思宝 叶少文 卢涛 李为 王齐东 郭传波 张堂林 刘家寿
三峡水库蓄水后鱼类资源的变化及其管理备受关注。为探究三峡水库鱼类群落空间格局及主要鱼类种群生态学特征,于2015—2016年调查了三峡水库的鱼类资源,分析了12种鱼类的年龄结构。调查期间共采集到鱼类89种,其中库首、库中和库尾分别采集到62、62和85种。鱼类群落结构呈现空间差异,从生物量来看,库首以鲤(Cyprinus carpio)、鲢(Hypophthalmichtyhys molitrix)、?属(Helmiculter spp.)等为优势类群;库中为黄颡鱼属(Pelteobagrus spp.)、蛇鮈属(Saurogobio spp.)和银鮈属(Squalidus spp.)、长吻鮠(Leiocassis longirostris)等;库尾则是吻鮈属(Rhinogobio spp.)和铜鱼属(Coreius spp.)等。基于定居类型、生活水层和摄食习性,三个江段鱼类群落均呈现明显的梯度变化。12种鱼类的年龄为1~7龄,以1~3龄为优势年龄组,比例占到了88.51%。研究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蓄水后鱼类群落呈现空间梯度变化,重要鱼类种群呈现低龄化现象,本研究可为禁渔生态效益评估和鱼类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辉 代应贵
根据分别采集于贵州清水江和都柳江的316例瓣结鱼标本,观察了瓣结鱼鳞片、主鳃盖骨、背鳍条、脊椎骨和匙骨等5种材料的年轮特征并进行了瓣结鱼的年龄鉴定。结果表明,瓣结鱼这5种年龄鉴定材料的年轮特征各不相同。其中瓣结鱼鳞片和主鳃盖骨的年轮最为清晰,而匙骨的年轮则较为模糊。分别采用鳞片、主鳃盖骨、背鳍条和脊椎骨等4种材料对瓣结鱼年龄鉴定的结果表明,鳞片和主鳃盖骨年龄鉴定的吻合率最高,达92.1%,瓣结鱼鳞片的年轮形成期主要在每年的5月、8月和10月。鳞片为瓣结鱼年龄鉴定的主要依据材料,而主鳃盖骨和背鳍条则为瓣结鱼年龄鉴定的重要佐证。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炬光 沈建忠 李鸿 马秀娟
以可判读能力、吻合率和平均变异系数为依据,对矢耳石、鳞片、鳃盖骨、脊椎骨、后翼骨和匙骨6种材料用于新疆自治区乌伦古湖白斑狗鱼(Esox lucius)年龄鉴定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以确定适宜的年龄鉴定材料。矢耳石磨片的可判读能力高达100%,各龄组年龄读数吻合率均超过了99%,且未发现假轮,是乌伦古湖白斑狗鱼年龄鉴定的最佳材料。鳞片可判读能力虽低于矢耳石磨片,且存在低估较高龄组年龄的问题,但两次年龄读数吻合率较高,与矢耳石磨片读数差异小,可以用作白斑狗鱼年龄鉴定。鳃盖骨、脊椎骨、后翼骨和匙骨四种材料1~2龄组年龄读数与矢耳石磨片年龄读数基本吻合,但3龄及3龄以上龄组年龄被明显低估,不适合作为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厦
工作动机理论是劳动经济学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劳动者的工作动机与年龄有很强的相关性。半个世纪以来,国外学者对劳动者年龄与工作动机概念及其关系的研究不断深入,构建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本文就年龄和工作动机概念与分类、工作的生命周期发展理论、年龄与工作动机的静态和动态关系等方面,对学界的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文献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归纳,以便能为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也为政府决策者制定人力资源和劳动就业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年龄 年龄老化 工作动机 生命周期发展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顾力刚 韩福荣 徐艳梅
本文界定了企业自然年龄与商业年龄的概念 ,分析了自然年龄与商业年龄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阐明了研究企业年龄的目的 ,介绍了日本研究人员提出的企业商业年龄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 ,阐述了企业保持最佳商业年龄的基本条件。
关键词:
企业年龄 商业年龄 最佳商业年龄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明生
本文对黄鳝的年龄和生长进行了研究。首次提出用基舌骨和上舌骨作为年龄鉴定的材料,包括年轮特征和形成时间,年龄结构,生长指数,全长、体重与年龄的关系,全长与体重的关系,指数方程为W=0.001487L~(3.086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