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30)
- 2023(3605)
- 2022(3213)
- 2021(2999)
- 2020(2461)
- 2019(5388)
- 2018(5352)
- 2017(9649)
- 2016(5805)
- 2015(6703)
- 2014(6499)
- 2013(6400)
- 2012(6469)
- 2011(6048)
- 2010(6147)
- 2009(5865)
- 2008(6055)
- 2007(5822)
- 2006(5308)
- 2005(4853)
- 学科
- 济(20183)
- 经济(20146)
- 管理(15535)
- 业(13102)
- 企(11004)
- 企业(11004)
- 学(9267)
- 方法(8415)
- 数学(6764)
- 数学方法(6567)
- 农(5866)
- 中国(5814)
- 财(5045)
- 制(4736)
- 业经(4233)
- 理论(4223)
- 和(4051)
- 贸(3937)
- 贸易(3933)
- 易(3825)
- 环境(3738)
- 农业(3673)
- 体(3467)
- 及其(3465)
- 银(3336)
- 地方(3322)
- 银行(3302)
- 融(3299)
- 金融(3298)
- 教育(3246)
- 机构
- 大学(91250)
- 学院(88517)
- 研究(38302)
- 科学(28980)
- 济(28618)
- 农(27852)
- 经济(27798)
- 中国(27382)
- 管理(25861)
- 所(22861)
- 农业(22715)
- 理学(21640)
- 京(21371)
- 理学院(21233)
- 研究所(21069)
- 管理学(20409)
- 管理学院(20294)
- 业大(20012)
- 中心(16479)
- 江(15353)
- 省(15064)
- 农业大学(14541)
- 室(13995)
- 院(13622)
- 北京(13475)
- 财(13333)
- 业(12941)
- 技术(12730)
- 实验(12621)
- 科学院(12442)
- 基金
- 项目(59042)
- 科学(43360)
- 基金(41281)
- 家(40314)
- 国家(39986)
- 研究(34577)
- 科学基金(31068)
- 省(23935)
- 自然(23687)
- 自然科(23148)
- 自然科学(23129)
- 自然科学基金(22703)
- 划(21338)
- 基金项目(20909)
- 社会(19052)
- 资助(18543)
- 社会科(17741)
- 社会科学(17733)
- 教育(16019)
- 计划(15031)
- 科技(14504)
- 重点(14484)
- 发(12730)
- 编号(12624)
- 科研(12194)
- 部(11835)
- 创(11607)
- 农(11555)
- 成果(11369)
- 专项(11279)
共检索到1429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方秀珍 郭贤桢 郁桐炳 谢骏 张文优
对精养鱼池的淤泥多次采样,经细菌学和化学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淤泥中参与氮循环作用的细菌种类和数量以及它们代谢的底物和产物含量有明显的纵向层次变化。淤泥参与池塘氮循环的活性,主要受细菌数量、优势菌的代谢特性、代谢底物以及氧含量等因素相互作用的影响;认为可将专性好气菌的生长情况作为主要参考指标,判断淤泥的活性,据此,水—泥界面至约9cm深处为活性淤泥层,活性层以下深度的淤泥为非活性淤泥层,池塘氮循环的细菌动力学作用主要发生在活性淤泥层。建议生产上通过适当的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持并挖掘活性淤泥层参与氮循环动力学作用以加速池塘物质循环,提高鱼产量,减缓鱼池淤积。
关键词:
细菌动力学作用 池塘淤泥 氮循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森洲 黄大林 刘菁 袁桂峰 钟毓娟
【目的】对分离自广西北海红树林海洋淤泥中的2株放线菌(BH200951、BH200954)进行鉴定,并对其抗菌活性进行分析。【方法】对BH200951与BH200954 2株典型放线菌的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特征进行了观测,并采用医学药敏试验方法对其抗菌活性进行了测定,最后提取2株菌株的总DNA,用放线菌通用引物对其16 SrDNA进行PCR扩增,对获得的扩增结果进行DNA序列测定,采用邻接法构建其与其他典型菌株的系统发育树。【结果】在高氏1号培养基上,BH200951和BH200954菌株生长良好,菌落分别呈灰白色和黄色,菌落皱褶,致密坚实;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2株菌株气生菌丝发达,呈深灰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韩苏建 李宁 郭敏霞 李元婷
全过程采用水泥砂浆试验设备和方法,研究了水灰比、水泥掺量、养护龄期对水泥固化淤泥土和填筑黄土试块的物理力学特性影响。结果表明,随水灰比和水泥掺量的增加,淤泥水泥土密度变化不大,而填筑黄土密度降低;淤泥水泥土随水泥掺量的增大,其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明显增大;填筑黄土水泥土随水泥掺量的增大,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值出现波动现象。随龄期的增加,2种水泥土抗压强度都在增长,且规律比较接近。研究还表明,掺加水泥后,2种土渗透性能改善比较显著。
关键词:
淤泥土 填筑黄土 水泥固化土 力学特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卢荣华 张文雅 梁旭方 李玺洋 窦亚琪 余锐
为探讨长江中下游地区梁子湖和淤泥湖团头鲂脂肪沉积和生长发育规律,采用H&E染色观察2个种质资源区团头鲂脂肪和肝脏组织的形态学及脂肪沉积变化,并用qPCR技术检测脂肪和肌肉组织中LEP、LPL、IGF-1和NPY基因表达,初步分析来自2个种质资源区团头鲂在生长和脂肪沉积能力上存在的差异。结果显示,淤泥湖团头鲂的肠系膜脂肪含量是梁子湖的约1.5倍,H&E染色发现,梁子湖团头鲂脂肪和肝脏细胞的脂滴直径比淤泥湖的小;但梁子湖团头鲂肌肉及脂肪组织中的LEP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淤泥湖的,肌肉组织中IGF-1mRNA的表达量也显著高于淤泥湖的,梁子湖团头鲂脂肪组织LPL mRNA表达量和淤泥湖的相比,无显著差异,2个种质资源区团头鲂NPY的mRNA表达在肌肉和脂肪组织中也没有显著性差异。由此推测,组织中体脂沉积能力及相关基因表达存在差异可能是导致梁子湖和淤泥湖团头鲂生长速度不同的主要原因之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聪 阎里清 高泽霞 曹小娟 钱雪桥 王卫民
对团头鲂的3个种质资源区(梁子湖、鄱阳湖和淤泥湖)群体的可量性状和可数性状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对可数性状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个团头鲂群体在侧线鳞数、侧线上鳞数、侧线下鳞数、胸鳍鳍条数以及臀鳍鳍条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以体长作为协变量对可量性状进行的协方差分析显示,3个团头鲂群体在全长、体高、头长、头宽、尾柄长、尾柄高、背前区长和腹鳍前长存在显著性差异。对可量性状建立判别函数以及对可量性状平均值进行聚类分析表明梁子湖团头鲂与鄱阳湖团头鲂在外部形态上更为相似。主成分分析构建了3个主成分,其贡献率分别为39.78%、22.63%和6.53%,累计贡献率为68.95%。多元统计分析显示梁子湖群体和淤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训蒲 龚世园 吴育煊 张建伟 何胜秋
对淤泥湖近太湖新银鱼和寡齿新银鱼卵巢组织学研究的结果表明:这两种新银鱼的卵巢发育基本上相同。均属分批产卵类型;只有一个春夏季繁殖群体;当年6月至翌年1月卵巢处于Ⅱ、Ⅲ期,翌年2月末发育到第Ⅳ期,3至5月为生殖期。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道印 熊国荣 欧阳敏 喻晓 陈国洪 邹赣祖 陈木泉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迟爽 刘海军 刘冉 赵振军 马家好 崔龙波
通过检测刺参养殖池塘底泥的6项理化指标和8类细菌数量,研究了山东省莱州刺参养殖池塘底质的周年变化规律。实验结果显示,底泥的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变化趋势相同,变化范围分别为(7.15±0.40)~(7.80±0.21)和(42.8±85.5)~(-351.0±61.5)mV。硫化物的变化趋势与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相反,其含量变化范围为(47.66±47.01)~(496.12±418.57)μg/g(干重)。总氮、总磷和有机碳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457.42±103.40)~(865.83±187.85)、(166.83±17.12)~(241.32±27.21)μg/g和0.27%±0.08%...
关键词:
刺参池塘 底泥 理化指标 细菌数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闫建文 徐传召
【目的】研究ZnO纳米颗粒对活性污泥脱氮效果及硝化细菌丰度的影响,以揭示ZnO纳米颗粒对活性污泥脱氮系统的影响机制。【方法】向模拟的4LSBR反应器内投加1,10,20mg/L ZnO纳米颗粒悬液,以未投加ZnO纳米颗粒的反应器为对照(CK),测定不同质量浓度ZnO纳米颗粒处理的活性污泥NH+4-N和总氮(TN)、硝化速率的变化;最后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对不同质量浓度ZnO纳米颗粒处理下活性污泥中硝化细菌(氨氧化细菌(Ammonia Oxidizing Bacteria,AOB)和亚硝酸氧化菌(Nitrite Oxidizing Bacteria,NOB))的丰度水平进行检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龚世园 张训蒲 张建伟 何胜秋
用电镜观察淤泥湖的近太湖新银鱼第Ⅳ时相、第Ⅴ时相的卵母细胞和受精卵的卵细胞粘丝的出现时相;卵细胞粘丝的外部形态特征;并讨论了卵细胞粘丝的功能。
关键词:
淤泥湖 近太湖新银鱼 卵细胞粘丝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金荣
日本高远町松本微生物研究所开发利用水底库淤泥制成饲料添加剂获得成协。经检测,在未污染的水库底淤泥中一般含有36—39种微量元素,8—14种氨基酸以及5—6种酵母菌,而这些都是各种禽畜饲料中必需的营养元素。该研究所将从水底吸出的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龚世园 张红星 汤永安 何胜秋
本文研究了淤泥湖产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春夏季繁殖时期生殖群体的体长、性比、生殖力、卵的特性、产卵场、产卵期等繁殖生物学。并记述了太湖新银鱼的繁殖生态条件等资料。
关键词:
淤泥湖 太湖新银鱼 春夏季繁殖生物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玮彤 张东 刘鑫 韩飞
在系统分析淤泥质海岸围填海开发活动对海岸带资源影响的基础上,重点考虑岸滩冲淤变化特性、岸滩资源利用现状、利用潜力以及泥沙淤积对港口航道造成的资源损失,通过成本型、效益型两大类共16个指标,构建了适合淤泥质海岸资源状况评价的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实现了围填海开发活动对海岸带资源影响的综合评估。利用该模型计算了江苏省南通市沿海的围填海活动对海岸带资源影响的评价系数,计算结果为0.596,表明南通当前的围填海开发活动已经对当地的海岸带资源造成了较大影响,在今后的沿海开发过程中,需要注重海岸带资源的节约与保护。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弘华
测定了淤泥湖、梁子湖及鄱阳湖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共53尾样本的线粒体DNA(mtDNA)控制区序列。结果显示:在获得的411 bp长度控制区序列中,检测到3个突变位点、5个单倍型。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3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比较低,且淤泥湖种群最低。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淤泥湖种群与其它两个种群有明显遗传分化,但梁子湖与鄱阳湖种群间未出现分化。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道印 欧阳敏
我们于1997年3月9日至13日分别从湖北鄂州市武昌鱼原种场和公安县淤泥湖渔场两地引进团头鲂亲本各30组,鄱阳湖团头鲂来源于与鄱阳湖水系相通的天然大沙湖种质资源库。将三个不同水域的团头鲂在江西省鄱阳湖团头鲂原种场经短期强化培育进行人工养殖,得到试验用水花鱼苗,将不同水域团头鲂F1代水花至夏花阶段为同水体用水花网片分格培育,夏花冬片阶段分单养和混养两种对比试验方式进行。其结果为:水花至夏花阶段鄱阳湖、梁子湖、淤泥湖团头鲂的成活率依次为7325%、70%、655%;夏花至冬片鱼种阶段各水域团头鲂F1代成活率无明显差异,其个体增肉倍数与群体增肉倍数依次为鄱阳湖团头鲂〉淤泥湖团头鲂〉梁子湖团头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