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21)
- 2023(12022)
- 2022(10338)
- 2021(9858)
- 2020(8343)
- 2019(19474)
- 2018(19648)
- 2017(37646)
- 2016(20760)
- 2015(23651)
- 2014(23912)
- 2013(23265)
- 2012(20994)
- 2011(18846)
- 2010(18917)
- 2009(16924)
- 2008(16336)
- 2007(14251)
- 2006(12202)
- 2005(10540)
- 学科
- 济(79722)
- 经济(79646)
- 管理(59226)
- 业(57400)
- 企(48699)
- 企业(48699)
- 方法(41823)
- 数学(36750)
- 数学方法(36037)
- 农(20671)
- 中国(19561)
- 学(19113)
- 技术(18227)
- 业经(17332)
- 财(17226)
- 理论(16529)
- 地方(14632)
- 农业(13930)
- 贸(13452)
- 贸易(13446)
- 易(13067)
- 和(13025)
- 教育(12438)
- 环境(12024)
- 制(11944)
- 务(11316)
- 划(11297)
- 财务(11236)
- 财务管理(11216)
- 教学(10855)
- 机构
- 大学(292268)
- 学院(291903)
- 管理(117320)
- 济(106992)
- 经济(104446)
- 理学(102709)
- 理学院(101607)
- 管理学(99386)
- 管理学院(98894)
- 研究(93981)
- 中国(66435)
- 科学(62888)
- 京(62627)
- 农(49440)
- 业大(48200)
- 所(47946)
- 财(45764)
- 研究所(44324)
- 中心(42077)
- 江(41794)
- 北京(39508)
- 范(39063)
- 农业(38906)
- 师范(38646)
- 财经(37746)
- 技术(35751)
- 院(34667)
- 经(34333)
- 州(34322)
- 师范大学(30925)
- 基金
- 项目(207565)
- 科学(161306)
- 研究(148896)
- 基金(147631)
- 家(129875)
- 国家(128833)
- 科学基金(110163)
- 社会(89604)
- 社会科(84877)
- 社会科学(84850)
- 省(83415)
- 基金项目(78475)
- 自然(74443)
- 自然科(72760)
- 自然科学(72744)
- 自然科学基金(71386)
- 教育(70556)
- 划(70015)
- 资助(62633)
- 编号(61534)
- 成果(48877)
- 重点(46638)
- 部(44619)
- 创(43685)
- 发(43180)
- 课题(43077)
- 创新(40678)
- 科研(40006)
- 计划(38735)
- 大学(38412)
- 期刊
- 济(111186)
- 经济(111186)
- 研究(80014)
- 中国(54812)
- 学报(50630)
- 科学(45597)
- 农(43999)
- 管理(42907)
- 教育(39815)
- 大学(37824)
- 学学(35608)
- 财(33176)
- 农业(31317)
- 技术(30641)
- 业经(18842)
- 融(18244)
- 金融(18244)
- 经济研究(17635)
- 财经(17343)
- 科技(16710)
- 业(16458)
- 图书(16344)
- 技术经济(15826)
- 经(14663)
- 业大(13965)
- 问题(13950)
- 理论(13862)
- 版(13834)
- 统计(13402)
- 林业(13133)
共检索到4089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忠文 杨志刚 奚绍礽 王国新 陈年令 李春保
通过两年的试验,系统地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网箱培育鳜鱼种技术模式,即:五月上中旬催产,团头鲂挂巢开口,二级网箱培育,配足适口饵料鱼,坚持“四勤一防”。使用该模式能为鳜成鱼养殖提供品种纯、批量大、规格齐、成本低的鳜鱼种。1991年试验结果:从6毫米的鳜鱼苗28539尾养成50.4毫米鳜鱼种21797尾,成活率达76.38%,平均每尾消耗饵料鱼396尾,每尾鳜鱼种成本为0.83元。
关键词:
鳜鱼 苗种培育 技术模式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亦华
加州鲈鱼苗种培育技术李亦华(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福州350002)加州鲈鱼因其生长快、耐低温、病害少、肉质好等特点,已被作为淡水优良品种养殖的新对象。近年来我省各地对加州鲈鱼的苗种需求量不断增多,尤其对5厘米以上的苗种要求更为迫切。据此,我所在199...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昌齐 唐毅 冯兴元 李从旺 张兴军
以动物活、鲜体为主要饵料,在小网箱和小面积鱼池中分两阶段高密度强化培育南方大口鲶苗种。放养密度0.7—1.0万尾/m2(网箱阶段),200—270尾/m2(鱼池阶段),每万尾投饲总量115—130kg(鲜重),水温积温1000—1200度·日条件下经50天左右饲养,可将全长10—12mm的鱼苗培育为全长70—90mm的鱼种,成活率为63—76%。在上述生产条件及技术水平下,苗种培育投入产出比为1:2.273且相对稳定,经济效益较为显著。
关键词:
南方大口鲶,苗种培育,效益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曾龙
我国鲟鱼类苗种培育技术的研究,至九十年代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技术措施,并具备了一定规模的生产能力。本文就我国近些年史氏鲟和中华鲟苗种培育技术主要研究结果概述如下,供参考。1史氏鲟人工繁育技术研究11人工繁殖111亲鱼暂养易继舫于1988—1...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蔡清海
蛙形蟹苗种培育技术的研究STUDIESONSEEDCULTURETECHNIQUEOFRANINARANINA蔡清海(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厦门361012)CAIQingHai(FujianFisheriesResearchInstitute,Xia...
关键词:
蛙形蟹,苗种培育,盐度,光照强度,饲料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冯晓宇 王宇希 谢楠 郭水荣 刘新轶 姚桂桂
本文研究了杂交鳢(Channa maculate♀×C.argus♂)的亲鱼斑鳢(C.maculata)培育、杂交鳢人工繁殖、孵化和鱼苗培育等技术。结果显示:斑鳢在杭州地区池塘条件下经人工培育可达性成熟,但无法在自然条件下过冬,需进行保温越冬。杂交鳢人工催产繁殖的适宜水温在22℃以上,以25~28℃为宜。25~30℃水温条件下,分二次注射LHRH-A2、HCG和DOM混合催产剂,其效应时间在32 h以内;采用自然受精,泡沫箱或网箱孵化,其平均催产率为93.3%,平均受精率为72.9%,孵化率为64.1%,孵化时间18~45 h;通过定时过筛、分级分养、适时驯食等技术培育20 d左右,鱼种全长可...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吴进锋 张汉华 梁超愉 陈健光 陈素文
利用平均壳长为24.0 mm、平均个体重为2.0 g的西施舌人工稚贝进行水泥池中间培育试验。结果显示:采用150%的日流水量并结合底质定期冲洗和更换等措施,经177 d培育,西施舌苗种平均壳长为40.0mm,平均个体重为9.8g,基本达到养成所需的规格标准。其壳长生长速度为0.09 mm/d,体重生长速度为0.04g/d。成活率为68%,高于潮间带围网培育和土池中间培育。
关键词:
西施舌 苗种 中间培育 生长 成活率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金灿彪 祝新文
探讨在自然条件下 ,培育中华倒刺鱼巴鱼苗的因素。设计了不同的放养密度 ,观察记录了鱼苗在不同温度、不同体长阶段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 ,中华倒刺鱼巴苗种培育的水花放养密度以 1 50尾 /m2 左右为宜 ,仔鱼早期生长较慢 ,2 0cm后生长较快 ,养殖水温以 2 8~ 32℃为最佳。试验共用鱼苗 5万多尾 ,通过 50天的培育 ,鱼苗体全长从 1 0cm长至 7 5cm ,尾重达 5 3g ,平均成活率达 96 8%。
关键词:
中华倒刺鲃 鱼苗培育 放养密度 水温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孔祥勇 王冬娜 郑建平
泥鳅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1998年县水利局水产站进行了“泥鳅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试验”,共获受精卵43万粒,培育各种规格苗种286万尾,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1基本设施本试验在华村水库管理所内进行,水源来至管引库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