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70)
- 2023(5639)
- 2022(4777)
- 2021(4261)
- 2020(3737)
- 2019(7334)
- 2018(6995)
- 2017(12829)
- 2016(7311)
- 2015(7577)
- 2014(7117)
- 2013(6932)
- 2012(6239)
- 2011(5525)
- 2010(5285)
- 2009(4887)
- 2008(4616)
- 2007(3803)
- 2006(3141)
- 2005(2532)
- 学科
- 济(25399)
- 经济(25365)
- 管理(20753)
- 业(20407)
- 企(16018)
- 企业(16018)
- 方法(12635)
- 数学(11340)
- 数学方法(11257)
- 财(8290)
- 学(8259)
- 农(7821)
- 贸(6697)
- 贸易(6696)
- 易(6540)
- 中国(6202)
- 业经(6111)
- 务(5671)
- 财务(5669)
- 财务管理(5663)
- 农业(5552)
- 企业财务(5450)
- 环境(5118)
- 技术(4795)
- 地方(4304)
- 制(4230)
- 划(4008)
- 产业(3908)
- 银(3796)
- 银行(3744)
- 机构
- 大学(102769)
- 学院(102049)
- 济(39261)
- 经济(38670)
- 管理(37763)
- 研究(37448)
- 理学(34231)
- 理学院(33808)
- 管理学(33164)
- 管理学院(33019)
- 农(29837)
- 科学(28028)
- 中国(25980)
- 农业(24450)
- 业大(23408)
- 所(20786)
- 京(20498)
- 研究所(19805)
- 中心(16545)
- 农业大学(16384)
- 财(16111)
- 江(14168)
- 室(13912)
- 财经(13803)
- 院(13715)
- 实验(13349)
- 省(13175)
- 业(12928)
- 实验室(12798)
- 经(12756)
- 基金
- 项目(80599)
- 科学(62116)
- 基金(59912)
- 家(57221)
- 国家(56753)
- 研究(48623)
- 科学基金(46685)
- 自然(33828)
- 自然科(33075)
- 自然科学(33060)
- 自然科学基金(32520)
- 基金项目(32513)
- 社会(32009)
- 省(31833)
- 社会科(30397)
- 社会科学(30388)
- 划(28116)
- 资助(23273)
- 教育(21132)
- 计划(19056)
- 重点(18881)
- 创(17327)
- 科技(17231)
- 发(17056)
- 科研(17046)
- 部(16959)
- 业(16716)
- 编号(16620)
- 创新(16306)
- 农(14967)
共检索到1322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艳梅 吴志新 陈孝煊 赵杨 张朋 周金敏 岳刚毅 王树云 曲艺
以健康黄颡鱼为试验鱼,按投喂饲料的不同分为5组,3个平行。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试验组KM0.1、KM0.2、KM0.3、M0.3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0.2%、0.3%的魔芋甘露寡糖及0.3%的酵母甘露寡糖,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含量甘露寡糖对黄颡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喂0.2%魔芋甘露寡糖14~28 d,血液白细胞吞噬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14 d吞噬百分率PP、吞噬指数PI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6.00%、5.24。在整个试验过程中,KM0.3、M0.3组与对照组之间PP、PI均无显著性差异。KM0.2组与对照组相比能显著增强血清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第35天...
关键词:
黄颡鱼 甘露寡糖 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生长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王锐 刘军 刘辉宇 帅继祥
以异育银鲫幼鱼为试验对象,研究不同水平半乳甘露寡糖对其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0.1%、0.2%和0.3%的半乳甘露寡糖,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鱼,试验鱼体初始体重为1.03 g左右,每天饱食投喂两次,饲养10周。结果表明,基础饲料中添加0.2%半乳甘露寡糖能显著提高异育银鲫幼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P<0.05),降低饵料系数(P<0.05),同时能够显著提高鱼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P<0.05)。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卢明淼 陈孝煊 吴志新 易春龙 李雪竹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果寡糖(每kg饵料含量分别为0、0.5、2和4g),连续投喂,分别于试验前1d、试验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第42天、第56天检测草鱼血液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性和补体C3、C4的含量。结果表明,试验组草鱼的各免疫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果寡糖添加剂量为2g/kg时各试验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同时优于其它两试验组,而且其攻毒死亡率最低。因此,从提高免疫力和经济角度考虑,建议果寡糖添加剂量为2g/kg为宜。
关键词:
果寡糖 草鱼 吞噬活性 溶菌酶 补体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于朝磊 常青 吕云云
通过投喂经甘露寡糖强化的卤虫无节幼体,探索其对半滑舌鳎稚鱼(初始体长为1.4 cm左右)生长性能、肠道发育和非特异性免疫水平的影响。试验设两个处理组(对照组和甘露寡糖组),分别投喂经裂壶藻或甘露寡糖+裂壶藻强化的卤虫无节幼体。试验进行34 d,每17 d取样1次。结果显示,17 d时甘露寡糖组体长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RNA/DNA和protein/DNA的比值在17 d时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4 d时甘露寡糖组的RNA/DNA和protein/DNA比值均大于对照组。甘露寡糖组17 d时淀粉酶比活力和34 d...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丽鹃 龚全 权可艳 任旺 李锐 谢光美 吴国忠
本研究探讨了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壳聚糖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机能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25、50和100 mg/kg的壳聚糖配成4种试验饲料,在水温(22.0±2.0)℃下,分别饲喂平均体重约为7.5 g的黄颡鱼42 d。结果表明,添加25 mg/kg壳聚糖的试验组,其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血清酸性磷酸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溶菌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饵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因此,在黄颡鱼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壳聚糖(25 mg/k...
关键词:
壳聚糖 黄颡鱼 生长 非特异性免疫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意敏 朱华平 卢迈新 刘志刚 可小丽 高风英 黄樟翰
为研究果寡糖(FOS)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非特异性免疫及抗病力的影响,分别用含不同浓度果寡糖(0 g/kg(对照组)、1 g/kg(A组)、3 g/kg(B组)、5 g/kg(C组))的饲料饲喂尼罗罗非鱼。在30、60、90 d分别取样测定其血清免疫指标,并在试验结束时用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对其进行攻毒。结果显示:A组尼罗罗非鱼血清中溶菌酶(LSZ)、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和一氧化氮(NO)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封福鲜 艾庆辉 徐玮 麦康森 张文兵
以初始体质量(2.12±0.01)g的瓦氏黄颡鱼为研究对象,在室内流水系统中进行为期56 d的摄食生长实验,探讨饲料中精氨酸、赖氨酸水平及其交互作用对瓦氏黄颡鱼幼鱼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采用3×3双因子实验设计,制作9种Arg和Lys不同配比的饲料(粗蛋白42%、粗脂肪10%),其中Arg水平为2.41%、4.86%和6.81%(饲料蛋白),在每个Arg水平分别设1.95%、5.84%和8.27%(饲料蛋白)3个Lys水平。每种饲料随机投喂3桶(养殖桶规格:40 L),每桶30尾实验鱼。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中Arg、Lys水平对瓦氏黄颡鱼生长和头肾巨噬细胞呼吸爆发活性均有显著影响(P<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嘉俊 石韫玉 施斐 黎烽 邹翠云 徐子正 张梦兰 卢志杰 秦真东 林蠡
为研究壳寡糖(Oligochitosan,OCS)对珍珠龙胆石斑鱼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的探究,本实验通过在基础实验饲料中添加0(对照组)、200、400和800 mg/kg不同剂量的壳寡糖投喂珍珠龙胆石斑鱼4周,综合分析壳寡糖对石斑鱼免疫调控作用。本研究首先检测了壳寡糖对鱼体内免疫及抗菌相关酶活的影响,结果显示,投喂壳寡糖后显著提高珍珠龙胆石斑鱼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溶菌酶、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酶活力。其次,添加壳寡糖可显著提高珍珠龙胆石斑鱼头肾占比。为进一步探究壳寡糖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的免疫调控作用,本实验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珍珠龙胆石斑鱼头肾的免疫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壳寡糖对炎症具有双向调控作用,低浓度壳寡糖会激活炎症因子基因IL-6和IL-1β的表达,而高浓度壳寡糖会通过NF-κB途径抑制IL-6、IL-1β、TNF-α的表达。最后,通过哈维弧菌攻毒实验检测了壳寡糖对珍珠龙胆石斑鱼的免疫保护作用,结果显示,壳寡糖能通过NF-κB细胞通路抑制炎症因子mRNA的表达,同时显著抑制了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综上所述,壳寡糖的添加可促进珍珠龙胆石斑鱼的生长,提高其非特异性免疫,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本研究为壳寡糖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为珍珠龙胆石斑鱼的疫病防控提供依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红权 赵玉蓉 余建波
选择平均体重(70.61±1.29)g的健康草鱼450尾,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即基础饲料组、抗生素组、0.25%、0.50%及1.00%壳聚糖组,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30尾鱼,进行为期40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壳聚糖能显著增加草鱼的后肾体指数(P0.05).添加0.50%壳聚糖能显著增加草鱼血清总蛋白含量(P0.05),但有增加趋势.即草鱼日粮中添加适量的壳聚糖能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
关键词:
草鱼 壳聚糖 非特异性免疫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春暖 任洪涛 张纪亮 吴秋珏 高小蝉 刘文斌
为研究氨氮应激条件下果寡糖对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非特异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360尾初重为13.5 g的团头鲂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缸30尾鱼,对照组投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投喂果寡糖(FoS)添加量为0.4%和0.8%的日粮,饲养8周,养殖试验结束后,用10 Mg/l的Nh4cl对24尾鱼进行氨氮应激试验。试验结果显示,氨氮应激前,0.4%FoS组的血液谷丙转氨酶(gp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和0.8%FoS组,在氨氮应激后,0.4%FoS组的goT活性有降低的趋势,但仅在24 h时显著低于0.8%组,0.8%组和对照组之间并无显著差异;血清酸性...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谭崇桂 冷向军 李小勤 粟雄高 刘波 柴仙琦
在基础饲料(对照组)中分别添加0.2%β-葡聚糖、0.05%黄芪多糖、0.4%甘露寡糖、175 mg/kg蛋白酶PT,饲喂初始体重为(4.55±0.08)g的凡纳滨对虾(Litopnnaus vannamei)6周,考察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血清非特异性免疫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0.2%β-葡聚糖、0.4%甘露寡糖及175 mg/kg蛋白酶PT可分别提高凡纳滨对虾增重率16.19%、12.78%、11.25%(P<0.05),降低饲料系数0.10、0.09、0.09(P0.05);在血清...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庞素风 吴志新 王艳 祝东梅 冯雪 陈孝煊
将云芝多糖(Coriolus versciclor polysaccharides,CVP)按不同的剂量(0、0.25、0.5、1.0、2.0和4.0 g/kg)添加到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的基础饲料中,连续投喂56 d,并在试验的第0、7、14、21、28、35、42和56天取样检测CVP对供试鱼血液的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力、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补体C3、C4的含量共5种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0.25 g/kg的云芝多糖,对银鲫的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力、血清SOD活性和补体C3、C4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薛宝贵 楼宝 徐冬冬 史会来 毛国民 程国宝 詹炜
随机选取体质量为10.0~10.7g的黄姑鱼Nibeaalbiflora幼鱼450尾,设置4个养殖密度,依次为15尾/缸(1.49kg/m3)、30尾/缸(3.00kg/m3)、45尾/缸(4.84kg/m3)、60尾/缸(5.81kg/m3),研究密度胁迫对黄姑鱼幼鱼生长性能、代谢酶活性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1)养殖密度对黄姑鱼幼鱼的增重率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特定生长率具有与增重率相类似的变化规律。饵料系数与养殖密度呈显著的负相关性:FCR=0.02G+0.11(n=15,R2=0.983,F<0.05)。2)G60组乳酸脱氢酶活性最高并显著高于G15组、G30组(P<...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王跃斌 胡成硕 胡则辉 朱云海 柴学军
以初始体质量(7.67±0.85)g的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为实验对象,研究了不同养殖密度对日本黄姑鱼幼鱼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将其随机分为5组,每缸(200 L)分别放养50、100、150、200、250ind幼鱼,密度分别相当于1.9、3.8、5.7、7.6、9.0 kg·m-3,依次记为G1、G2、G3、G4、G5,养殖时间为30 d。结果显示,G5组幼鱼增重率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其成活率也较低。血清溶菌酶活性、皮质醇含量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分别表现出降低、增加
关键词:
日本黄姑鱼 养殖密度 生长 非特异性免疫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永宏 杨小玉 郭正龙 张玉晴 张鸿业 陈立侨 周忠良
选取健康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es)幼鱼,体质量约50 g。根据设计项目分别进行取样分组,各组设3个重复。分别采用注射、投喂不同剂量的β-葡聚糖和注射相应浓度的-葡聚糖后于不同时间进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感染试验的方法,探讨β-葡聚糖对暗纹东方鲀幼鱼非特异性免疫及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腹腔注射β-葡聚糖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除C3补体外,试验组血清溶菌酶(LSZ)、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血清总蛋白(STP)的水平出现不同程度提高(P<0.05);另在腹腔注射不同剂量β-葡聚糖之后,进行嗜水气单胞菌的感染试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