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57)
- 2023(3392)
- 2022(3158)
- 2021(2889)
- 2020(2482)
- 2019(5665)
- 2018(5710)
- 2017(10841)
- 2016(6328)
- 2015(6863)
- 2014(6783)
- 2013(6884)
- 2012(6745)
- 2011(6181)
- 2010(6452)
- 2009(6020)
- 2008(5887)
- 2007(5448)
- 2006(5053)
- 2005(4919)
- 学科
- 济(25633)
- 经济(25597)
- 业(17626)
- 管理(15330)
- 农(12287)
- 企(10763)
- 企业(10763)
- 贸(10506)
- 贸易(10500)
- 易(10318)
- 农业(9294)
- 中国(9252)
- 方法(8742)
- 出(8104)
- 地方(8017)
- 口(7364)
- 出口(7355)
- 出口贸易(7355)
- 数学(7301)
- 数学方法(7193)
- 劳(6131)
- 劳动(6113)
- 制(5824)
- 业经(5732)
- 学(5505)
- 财(5420)
- 银(4630)
- 银行(4628)
- 行(4475)
- 地方经济(4135)
- 机构
- 大学(89274)
- 学院(86650)
- 济(39700)
- 经济(38958)
- 管理(33965)
- 研究(32032)
- 理学(28839)
- 理学院(28494)
- 管理学(28120)
- 管理学院(27941)
- 中国(25329)
- 京(19443)
- 财(17776)
- 科学(17522)
- 农(16434)
- 所(16068)
- 中心(15632)
- 江(15266)
- 研究所(14278)
- 财经(13886)
- 范(13219)
- 师范(13114)
- 经(12536)
- 业大(12510)
- 农业(12391)
- 经济学(12374)
- 北京(12323)
- 州(11569)
- 经济学院(11207)
- 院(11062)
- 基金
- 项目(55046)
- 科学(43881)
- 研究(41981)
- 基金(41198)
- 家(35890)
- 国家(35575)
- 科学基金(30276)
- 社会(27800)
- 社会科(26261)
- 社会科学(26258)
- 基金项目(21583)
- 教育(19113)
- 省(19066)
- 自然(18688)
- 自然科(18250)
- 自然科学(18246)
- 编号(17946)
- 自然科学基金(17935)
- 划(17049)
- 资助(16755)
- 成果(15777)
- 部(13178)
- 重点(12232)
- 发(12062)
- 国家社会(11963)
- 教育部(11580)
- 人文(11277)
- 课题(11205)
- 性(11023)
- 创(10760)
共检索到1448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栾贵川
本文对魏晋时期重要经济区———黄淮海地区的户口与劳动力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考订。指出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使这一地区人口损耗严重 ,而在曹魏和西晋时期 ,著籍户口与实际户口远不相符。曹魏时世家豪族的荫附人口众多、屯田客以及内附之少数族民众多不著籍 ;西晋时“罢农官为郡县” ,屯田户已纳入户籍 ,军户亦有所减少 ,但隐匿户口现象仍很严重。而政府有计划地组织人口迁徙对于确保各地区经济平衡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此外 ,文章还对《晋书·地理志》有关州郡的户口数目进行了订正。
关键词:
魏晋 黄淮海地区 人口 著籍 迁徙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乔明睿 钱雪亚 姚先国
文章利用2006年CHNS数据,根据切换回归模型的结果检验中国劳动力市场是否存在分割,并分析了分割状态下户口对城乡劳动者就业的影响。研究表明,目前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依然存在二元分割;户口是限制农村劳动者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拥有城镇户口的劳动者不仅几乎垄断了主要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而且在次要劳动力市场中也处于有利地位。
关键词:
二元劳动力市场 户口 就业 切换回归模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董占山 韩湘玲
综合运用作物模拟技术、知识工程技术,建立了黄淮海地区棉花生产管理系统(COTMAS)。它由棉花模拟模型(GOSSYM)、棉田管理专家系统(CMES)、图形用户界面(GUI)和数据库组成,可以对棉花生产管理中的氮肥、水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缩节安)的管理提供辅助决策,并应用COTMAS对黄淮海棉区的代表品种中棉所12、中棉所17的种植密度和株行距配置进行了计算机模拟试验,结果分析表明:模拟试验选出的最优配比基本上与生产实际相吻合。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秦君 杨春燕 谷峰 张耀斌 冯燕 唐晓东 刘长友 张孟臣
【目的】解析黄淮海地区大豆育成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贡献及其品种与环境的互作,鉴定代表性品种高产与稳产性,为黄淮海大豆育成品种在生产及育种中的有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能够直观分析农作物双向数据的GGE(genotype+genotype-by-environment interaction)双标图,根据GGE中的"环境之间的关系"("environmental vector"view)、"哪个赢在哪里"("which-won-where"view)及"高产性和稳产性"("mean VS stability"view)分析参试品种的高产特性与不同年份试验的代表性,解析黄淮海区域有代表...
关键词:
大豆 双标图 产量 适应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曲曼丽 王恩利 孟兆华 王青立 李红梅
黄淮海地区光、热、水资源较丰富,气候-土壤资源的生产潜力较大。本文在对作物各层次生产力计算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对该地区冬小麦、夏玉米、夏大豆、棉花等作物各层次生产力进行了计算。初步认为,在一定的农业技术水平条件下,近期(2000年以后)粮棉生产力比1989年可增加1/3,远期(30~50年以后)可增加1倍或稍多。
关键词:
黄淮海地区 粮棉作物 生产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卫萍 苏宝新 李志杰 曹卫东 孙文彦 王来清 宁东峰
2008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陵县基地建立绿肥种质资源圃。2008-2009从国内外搜集引进豆科、禾本科、锦葵科、黎科、唇形科、伞形科等6科53份绿肥品种资源,2009年繁育国家种质资源库豆科绿肥品种209份。通过对绿肥品种主要农艺性状、适应性等方面的研究,评选出一批综合性状好的,适宜黄淮海地区粮棉套种的绿肥品种资源。
关键词:
绿肥 种质资源 评价 筛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武建军 刘晓晨 吕爱峰 赵林 刘明
干旱作为自然灾害的一种,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如何准确的监测干旱的发生发展是开展抗旱减灾工作的关键。目前学者们多选用众多的指标来指示干旱,SPI标准降水指数作为其中的一种,是以更符合实际情况的Г分布概率来描述降水量的变化。其计算过程简单,具有较强的时空适应性,因而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选取黄淮海平原区作为研究区域,以长时间尺度(本文选取12个月与36个月)的月值SPI来表征研究区域在1961-2000年这段历史时期内干湿状况的变化,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研究长时间尺度的SPI值在指示地表干湿状况的效用,研究分析研究区域内干湿状况的时空分异,探索其成因,得出以下初步结论:研究区内2000...
关键词:
干旱 干旱指标 SPI 时空分异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梁业森 李育慧 关喆 周旭英
(一)草田轮作,治理盐碱沙、荒地农牧结合模式 1、条件 能够利用,但目前尚未利用或刚刚开始利用的盐碱沙、荒地。盐碱地一般0—20cm耕层含盐量都在0.3%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都在0.5%以下;沙荒地一般土壤有机质含量都在0.8%以下。 2、模式 以100亩地为一轮作单元,开始完全播种紫花苜蓿,3年后耕翻1/3的苜蓿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白玮 邱爱军 张秋平 郝晋珉
水土资源是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基础。水土资源粮食安全价值核算对于促进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平衡地区粮食生产任务促进粮食安全具有积极意义。目前国内尚未有关于水土资源粮食安全价值系统的核算方法。本文根据虚拟水和虚拟土理论,综合考虑自然、经济和社会因素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构建了粮食生产中的水土资源粮食安全价值核算方法体系,并以黄淮海地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水土资源的粮食安全价值真实存在且可以量化,黄淮海地区各省市水土资源的粮食安全价值存在差异,河北、江苏、安徽、山东和河南省的水土资源粮食安全价值总量远远高于北京和天津,并提出了建立粮食安全补贴完善粮食安全价值实现途径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邓祥征 李志慧
论文基于黄淮海地区农调数据及地理基础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别从耕地转入和耕地转出两个方面分析农户特征及其所拥有耕地的质量特征对农户耕地流转行为的驱动机制。研究表明:农户耕地流出和流入的驱动机制有显著差异,农业收入占比越高、户总人口数越高、人均收入增加以及耕地生产潜力提升,农户越倾向转入耕地;拥有越多人均耕地、耕地复种指数越高,农户越不易转入耕地;交通条件好的地区,农户耕地转入转出频次都较高;相对于平原地区,山地丘陵地区农户越易发生耕地流转;相对于纯农业经营家庭,非农兼业户越易转入耕地,而从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一平 李振 王开玉 陈小鸿
本文基于CHIP2002年、2007年和2008年的流动人口数据库,采用分位数回归和泊松极大似然估计的方法,就贸易开放和劳动力迁移对中国个体工资收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贸易开放程度的加深,贸易开放对中国个体工资收入水平的促进作用更为凸显,而人口迁入率和人口迁出率对个体工资收入的影响却截然不同。更进一步地,本文基于户籍、技能和性别差异的实证研究显示:一是外来劳动力的整体工资水平要高于本地劳动力,这种人口的迁移可能驱使地区劳动力市场进行生产的再分工,而这种再匹配是否为"帕累托改进",则取决于外来劳动力与本地劳动力之间互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角逐;二是高技能的外来劳动力是人口迁入率提...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林耀明
本文根据黄淮海地区1993~1995年麦季实测土壤水分、农业气象资料和卫星监测资料,试验了区域性土壤水分模型,以便模拟区内土壤水分及其相关要素的动态变化过程,解决以往土壤水分遥感模型只确定土壤水分含量不能确定水量结构的缺点。试验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成功地利用遥感数据作为模型的输入,达到土壤墒情监测、水文水利分析和农作物遥感估产的目的。模型在输出水量结构的同时还提供了人类活动对水环境影响的信息。
关键词:
土壤水分监测,水循环,模拟模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媛 王秀东 闫琰 韩昕儒
[目的]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分析黄淮海地区小麦品种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小麦整体质量,促进小麦产业发展,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政策依据。[方法]利用2013—2017年全国小麦主要品种推广数据, 2017年河北、山东、河南3省共308户农户的调研数据,以及2010—2017年中国小麦质量报告的数据,通过统计描述和对比分析,对黄淮海地区小麦品种的种植情况、品质质量情况以及成本收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黄淮海地区小麦育种经历了抗病稳产、矮化高产、多抗广适和优质高效4个阶段,但当前小麦生产还存在品种结构不合理、品质质量低、产购销体系不完善等3方面的问题。[结论]未来消费及加工市场对小麦品种及品质的要求会不断提升,黄淮海地区的小麦特别是优质强筋小麦的供给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基于此,提出加快优质小麦品种改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优质优价机制等政策建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心志 马超 孙会娜 孙倩 王志强 林同保
为了研究灌水对黄淮海地区冬小麦碳氮代谢、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5个黄淮海主栽冬小麦品种为材料,在田间进行试验,分析了灌水次数对冬小麦可溶性蛋白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及全氮含量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随着灌水次数的减少,硝酸还原酶活性、可溶性糖和全氮含量、可溶性糖转运率均降低,碳氮比增加,穗粒数、千粒质量和单位面积穗数降低,花后14 d之后可溶性蛋白含量呈降低趋势;与正常灌水(W3)相比,灌2次水(W2)和灌1次水(W1)分别减产11.37%和30.80%,其中周麦18减产最大为14.69%和37.44%,矮抗58减产最少为9.19%和26.97%;W3、W2处理下周麦18的水分...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佟 曲艺 舒帮荣 黄鹏锦
探究耕地利用规模与耕地生态效率的关系,为黄淮海地区农业现代化和耕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基于2007—2020年黄淮海地区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Undesirable模型测算了耕地生态效率,并借助Tobit模型、门槛模型及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耕地利用规模对耕地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黄淮海地区耕地生态效率总体呈“波动变化—缓慢下降—逐渐提升”的发展特征,空间上发展不平衡,区域间差异扩大,呈现“高高聚集,低低聚集”现象;2)耕地利用规模与耕地生态效率呈“U”型关系,并存在单一门槛效应,门槛值为0.38 hm~2/人,当耕地利用规模低于门槛值时,耕地利用规模的扩大会降低耕地生态效率,反之则会提升耕地生态效率;3)化肥、农药和机械投入强度在耕地利用规模对耕地生态效率的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据此,需加强土地规模经营的政策支持,推动农户耕地利用规模跨过门槛值,构建绿色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促进农业向绿色发展转型,以促进耕地生态效率的提升,实现区域耕地可持续利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