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15)
2023(2944)
2022(2575)
2021(2559)
2020(1940)
2019(4960)
2018(4623)
2017(9573)
2016(4798)
2015(5472)
2014(5565)
2013(5595)
2012(5176)
2011(4783)
2010(4750)
2009(4613)
2008(4593)
2007(4353)
2006(4021)
2005(3955)
作者
(15022)
(12669)
(12397)
(12118)
(8149)
(6085)
(5692)
(5074)
(4726)
(4691)
(4452)
(4281)
(4177)
(3951)
(3944)
(3861)
(3849)
(3717)
(3634)
(3422)
(3178)
(3043)
(3006)
(2943)
(2917)
(2836)
(2799)
(2700)
(2585)
(2476)
学科
(24927)
经济(24911)
(13112)
管理(12553)
方法(10555)
(10359)
企业(10359)
数学(9427)
数学方法(9367)
(7945)
(7944)
银行(7940)
(7302)
地方(7200)
(6244)
(5496)
贸易(5487)
业经(5304)
(5199)
金融(5197)
中国(5089)
(5088)
(5057)
制度(5050)
业务(4731)
银行制(4250)
农业(3998)
(3966)
市场(3926)
(3842)
机构
大学(75695)
学院(74695)
(33609)
经济(32950)
管理(30599)
理学(25624)
研究(25331)
理学院(25302)
管理学(24918)
管理学院(24772)
中国(23930)
(16131)
(16074)
科学(13954)
财经(12895)
中心(12685)
(12578)
(11732)
(11623)
(11570)
(11509)
银行(11209)
研究所(11142)
经济学(10878)
北京(10368)
(10344)
经济学院(9821)
(9761)
(9740)
财经大学(9699)
基金
项目(47369)
科学(38020)
基金(36503)
研究(33642)
(31715)
国家(31525)
科学基金(27737)
社会(22477)
社会科(21294)
社会科学(21287)
基金项目(19679)
自然(18487)
自然科(18106)
自然科学(18102)
自然科学基金(17800)
(17123)
资助(15225)
教育(15147)
(14329)
编号(13180)
(10857)
重点(10436)
成果(10433)
(10020)
(9853)
国家社会(9621)
教育部(9589)
人文(9294)
创新(9215)
大学(8879)
期刊
(38454)
经济(38454)
研究(24432)
(16742)
金融(16742)
中国(14480)
(12055)
管理(11773)
学报(10533)
科学(10365)
(9942)
大学(8241)
学学(7856)
财经(7376)
业经(6219)
(6200)
农业(6019)
经济研究(5983)
理论(5417)
技术(5178)
实践(4905)
(4905)
问题(4791)
教育(4632)
商业(4627)
(4323)
图书(4039)
国际(3916)
统计(3772)
技术经济(3722)
共检索到1218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玲  
魏晋六朝的社会战乱为湖北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良好机会,为满足战争之需,城市、农业、手工业发展起来,由此带动了湖北地区商业的发展。湖北地区商业的发展不仅表现在江陵、襄阳、夏口三大商业中心的出现,同时还有三大特点:其一,出现了各类大大小小的交易市场;其二,货币的流通与使用;其三,产生了大的商业资本。湖北地区经济的发展,商业贸易往来的频繁,促使了湖北地区以江陵、襄阳、夏口为中心的区域市场网络的初步形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军  
人鬼婚恋是魏晋六朝志怪中常见的题材。这类故事的产生和流传有悠久的鬼魂崇拜和生殖崇拜的遗迹,古老的冥婚习俗也为其提供直接来源。人鬼婚恋故事是男性话语权下文人内心痛苦的表白与消解,更是他们对男性个体人格与伦理道德的完善和实现的渴求,而鬼魅的人化为女性追求理想爱情和人性的自由解放提供了展现空间。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仲尧  
浙江商品经济以及商贸活动的发展 ,基本上是从六朝时期开始。由于地域文化的影响 ,起步阶段的浙江商业 ,已形成自己的一定特色。这些特色与特定的地域经济条件有关。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蒋福亚  
魏晋南北朝时期 ,确实出现过商品经济和传统市场萎缩的时段和地区 ,主要是北方 ,主要原因是战乱。但若将北魏中期以后的北方、东晋南朝的南方和两汉相比 ,非但差距不大 ,甚至还略有发展。原因在于魏孝文帝改革后 ,北方农业领域又成为小农经济的天下 ;本时期农业生产没有倒退 ,生产力还略有提高 ;地主土地上租佃制仍占主导地位。即便地主庄园 ,也有产品不断流向市场 ,和市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笼统地说魏晋南北朝商品经济和传统市场萎缩与历史实际不相吻合 ,也不确切。重新审视这一定论甚有必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静  
汉魏六朝时期,政治形势急剧变革,经济发展形态不一,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与民俗习惯极大地影响了文学的创作与发展。该因素影响下,文化发展水平与学术思想的建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文学质性风貌与起伏兴衰。立足于地域文化视野对汉魏六朝小说进行研究,能够深化理解各地区文化交流对文学发展的动态影响,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丁红旗  
殷孟伦先生的《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是一部研究魏晋文学史的力作,但其间亦有可商之处;今对几个具体问题加以辨正。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白岸  
与上年相比,本年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经济史研究略有逊色。发表的论文数量少,据笔者所见,约有70余篇,高质量的佳作也少于往年;新研究领域的开拓也显不足。研究内容仍集中在土地制度、赋役财政、农、工、商业、人口户籍、对外经济交流等方面。现概述如下: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刘青  
魏晋南北朝文化及其书目刘青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是世界文明古国民族文化从来中断的唯一国度。书目作为文化的一支,也在按其自身的规律发展着。本文仅就魏晋南北朝文化及其书目作些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多元文化背景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政治由分到合、文化呈多元走向的...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吴慧  
一、魏晋南北朝至隋代度量衡史上的几件大事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度量衡变化多,增幅大,北方尤比南方为甚。中国历史上度量衡单位值急剧增长,实自这一时期开始形成。 三国时,大体上仍沿用东汉度量衡,单位量值虽有所增长,但尚不算多。当时天下大乱,“乐工散亡,法器淹灭,魏武(曹操)始获杜夔,使定音律”。(《隋书·律历志上》)杜夔以制乐的需要制尺,尺长24.185厘米,已较东汉之尺稍长。后世尚存的魏正始弩机亦刻有尺度(上虞罗氏藏,长24.45厘米)与杜夔尺基本相合。魏景元时(公元260—264年)数学家刘徽注《九章算术·商功篇》,对新莽嘉量同魏斛作了比较,结论是魏斛大而尺长,莽斛小而尺短。(《晋书·律...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牛红亮  
魏晋南北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国家分裂,战争频繁,社会混乱的时期,但民族融合,宗教盛行,社会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也在不断地进步,处在这种历史条件下的私人藏书也得到一定发展,写本书与私人著述的发展直接推动了魏晋南北朝私人藏书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钱汝平  
本文对魏晋南北朝的类书编撰作了初步的梳理,揭示了促进类书编撰的原因,并指出了魏晋南北朝类书对后世类书编撰的影响。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何官峰  
魏晋南北朝时期,阅读理论初现端倪,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篇,系统地阐释了阅读知音论,是我国早期较成熟的阅读学专门理论,与后来钟嵘的阅读滋味说以及颜之推等人的阅读功能论,共同奠定了阅读学理论发展的良好基础,使魏晋南北朝成为中国阅读史上一个起步非凡的时期。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吉成名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盐产地,《三国志》、《华阳国志》、《水经注》、《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南史》、《北史》、《魏书》等史籍都有所涉及,但是都不全面。《华阳国志》主要记载了东晋时期巴、蜀、南中几个地区的盐产地,《水经注》主要记载了北魏时期河流附近的盐产地。其他各史都属于断代史,专门叙述某一个或某几个朝代的史事,对盐产地偶尔有所涉及,都没有专门、系统的记载。要全面了解这一时期的盐产地情况必须将这些资料综合利用起来。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何官峰  
本文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归纳魏晋南北朝阅读的历史特征,并探讨其文化意义。总结为六个方面:纸本变迁促进阅读形态发生转型;教育格局对受教育群体的阅读影响至深;学人的阅读促使思想学术由多元转向会通;阅读清谈和无功利阅读成为时代风尚;读者的阅读精神光昭后世;阅读理论与方法的认识成就占据历史高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