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4)
- 2023(948)
- 2022(867)
- 2021(798)
- 2020(738)
- 2019(1655)
- 2018(1640)
- 2017(3291)
- 2016(1772)
- 2015(1972)
- 2014(2026)
- 2013(2086)
- 2012(1882)
- 2011(1780)
- 2010(1796)
- 2009(1732)
- 2008(1727)
- 2007(1466)
- 2006(1307)
- 2005(1024)
- 学科
- 济(10020)
- 经济(10007)
- 管理(7174)
- 业(6318)
- 企(5848)
- 企业(5848)
- 方法(5689)
- 数学(5042)
- 数学方法(5023)
- 财(2425)
- 学(2225)
- 中国(2057)
- 地方(1840)
- 环境(1737)
- 和(1723)
- 业经(1712)
- 贸(1688)
- 贸易(1688)
- 关系(1628)
- 易(1599)
- 划(1517)
- 务(1513)
- 财务(1513)
- 财务管理(1510)
- 农(1500)
- 企业财务(1473)
- 人事(1380)
- 人事管理(1378)
- 制(1358)
- 理论(1331)
- 机构
- 大学(28682)
- 学院(27782)
- 济(11458)
- 管理(11359)
- 经济(11239)
- 理学(10201)
- 理学院(10060)
- 管理学(9834)
- 管理学院(9803)
- 研究(8961)
- 中国(6524)
- 京(5880)
- 科学(5784)
- 财(5247)
- 所(4654)
- 财经(4467)
- 研究所(4292)
- 业大(4266)
- 农(4186)
- 经(4096)
- 北京(3772)
- 范(3750)
- 江(3740)
- 师范(3725)
- 中心(3687)
- 商学(3509)
- 经济学(3479)
- 商学院(3472)
- 财经大学(3393)
- 院(3295)
共检索到383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吴昕玥 郭淑新
魏晋幽深驳杂的历史土壤孕育了独特的理论思想,玄学家们通过审视魏晋禅代之际的历史经验与时代困境,提出了自己对自然与名教的关系问题(也可以理解为儒道的关系问题)这一玄学主题的独到见解。王弼主张拨乱反正,"崇本以举末",试图摆脱名教异化带来的现实困境;阮籍、嵇康投身道家,崇尚自然以保全自身;裴頠则顺应现实,坚决维护名教;最终郭象统一了自然与名教的关系,从而将玄学的精神发扬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到达了魏晋玄学思想的顶峰。
关键词:
自然 名教 儒道关系 魏晋玄学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蒋福亚
魏晋南北朝时政府为了确保奴役和剥削对象,模仿地主控制依附民的模式,控制着屯田客、士家、吏户等一批官府依附民,其户籍往往有自成体系的管理系统。政府控制官府依附民的主要途径,便是借助无主荒地,强制他们租佃,使这一时期国有土地上的租佃关系盛极一时。这至少说明了两点:一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租佃关系占主导地位;二是当时封建政府是以全国最大的地主的面目出现的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高原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农业耕作方式如何?长期以来,粗放说的影响甚大。其代表人物有李剑农、傅筑夫等先生。
[期刊] 求索
[作者]
徐昌盛
集解是魏晋出现的新诠释方法,起源于何晏的《论语集解》,特点是集众家之善,兼断以己意。韦昭《国语解》推动了集解由经学向史学的演变,晋灼《汉书集注》以高水准、集大成的形式完成了这一进程。杜预撰有《春秋经传集解》《丧服要集议》和"集经书要事"的《善文》,是集解由注书向著述转移的开创者。挚虞在《春秋》学和礼学上颇受杜预的影响,所编撰的《文章流别集》是第一部诗文总集,不仅体现了集解法的主要特点,而且发展了《善文》的内容和形式,是集解法发展的重要创获。
关键词:
魏晋 集解 新变 史学 著述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白岸
与上年相比,本年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经济史研究略有逊色。发表的论文数量少,据笔者所见,约有70余篇,高质量的佳作也少于往年;新研究领域的开拓也显不足。研究内容仍集中在土地制度、赋役财政、农、工、商业、人口户籍、对外经济交流等方面。现概述如下: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玲
魏晋六朝的社会战乱为湖北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良好机会,为满足战争之需,城市、农业、手工业发展起来,由此带动了湖北地区商业的发展。湖北地区商业的发展不仅表现在江陵、襄阳、夏口三大商业中心的出现,同时还有三大特点:其一,出现了各类大大小小的交易市场;其二,货币的流通与使用;其三,产生了大的商业资本。湖北地区经济的发展,商业贸易往来的频繁,促使了湖北地区以江陵、襄阳、夏口为中心的区域市场网络的初步形成。
关键词:
魏晋六朝 湖北地区 商业与市场网络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孙若梦
《世说新语》是一部展现东汉末年到南宋时期士人风貌的志人小说,《德行》篇所反映的魏晋士人的尚孝倾向具体表现为魏晋士人注重“养生”“丧死”以及维护父辈名声的对父母之孝,和“移孝于忠”的对君主之孝。刘义庆通过条目顺序编排、以孩童作示例、宣扬“孝子有善报”等方式突出尚孝倾向。魏晋士人崇尚孝道与当时的儒家孝文化、朝廷政治导向以及作者的思想观念有关。
关键词:
《世说新语·德行》 孝 魏晋士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洁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出现了民族大融合与人口大迁徙,并伴随着各民族、各地区文化之间的相互交融,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饮食发展出现了重大变革,饮食文化在各区域与各民族间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交流融合。此时,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入侵,时逢乱世,北方的士族大量南迁,建立了弱不禁风的南方政权,统治思想界几百年的儒家思想开始失去魅力,玄学思想在此时取而代之,并成为社会思想的主流,并对当时的饮食风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服食养生和素食文化就在此时蓬勃发展。尤其是服食养生的发展,短时间内风靡社会,波及各阶层,成为中国历史文化上不可
关键词:
饮食结构 素食 服食养生 玄学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焦杰 施妍
萱草又叫宜男草,也叫忘忧草,还被称作母亲草。在先秦语境中,萱草只有忘忧作用,象征着女性对意中男子的不忘之情。魏晋时期生成的“萱草宜男”话语,是人们利用“女歧生九子”的传说附会而成,其间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意味。魏晋文人士子撰写《宜男花赋》之类的文字,把宜男草比作理想的女性,并暗示其有促使夫妻好合、多生贵子的功效。妇女们则在迎合父权需求的同时,巧妙利用“萱草宜男”话语,使佩戴萱草花增加个人性魅力的行为正当化“。萱草宜男”话语的生成及其文化内涵,一方面凸显了父权社会性别制度对女性生活的影响,另一方面表明魏晋时期妇女并非一味地顺从父权的控制,在有限的空间内,她们有可能利用父权制的文化需求,使自己“非礼”的行为合礼化,以利于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生存状态。
关键词:
魏晋时期 萱草 宜男话语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刘青
魏晋南北朝文化及其书目刘青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是世界文明古国民族文化从来中断的唯一国度。书目作为文化的一支,也在按其自身的规律发展着。本文仅就魏晋南北朝文化及其书目作些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多元文化背景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政治由分到合、文化呈多元走向的...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吴慧
一、魏晋南北朝至隋代度量衡史上的几件大事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度量衡变化多,增幅大,北方尤比南方为甚。中国历史上度量衡单位值急剧增长,实自这一时期开始形成。 三国时,大体上仍沿用东汉度量衡,单位量值虽有所增长,但尚不算多。当时天下大乱,“乐工散亡,法器淹灭,魏武(曹操)始获杜夔,使定音律”。(《隋书·律历志上》)杜夔以制乐的需要制尺,尺长24.185厘米,已较东汉之尺稍长。后世尚存的魏正始弩机亦刻有尺度(上虞罗氏藏,长24.45厘米)与杜夔尺基本相合。魏景元时(公元260—264年)数学家刘徽注《九章算术·商功篇》,对新莽嘉量同魏斛作了比较,结论是魏斛大而尺长,莽斛小而尺短。(《晋书·律...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牛红亮
魏晋南北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国家分裂,战争频繁,社会混乱的时期,但民族融合,宗教盛行,社会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也在不断地进步,处在这种历史条件下的私人藏书也得到一定发展,写本书与私人著述的发展直接推动了魏晋南北朝私人藏书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何官峰
魏晋南北朝时期,阅读理论初现端倪,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篇,系统地阐释了阅读知音论,是我国早期较成熟的阅读学专门理论,与后来钟嵘的阅读滋味说以及颜之推等人的阅读功能论,共同奠定了阅读学理论发展的良好基础,使魏晋南北朝成为中国阅读史上一个起步非凡的时期。
关键词:
阅读知音论 阅读滋味说 阅读功能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