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30)
2023(6795)
2022(5686)
2021(5079)
2020(4033)
2019(9272)
2018(9071)
2017(16996)
2016(9324)
2015(10119)
2014(10115)
2013(10197)
2012(10115)
2011(9166)
2010(9493)
2009(8624)
2008(8464)
2007(7736)
2006(7150)
2005(6882)
作者
(28721)
(23787)
(23784)
(22508)
(15187)
(11546)
(10765)
(9358)
(9306)
(8563)
(8347)
(7971)
(7897)
(7788)
(7586)
(7401)
(7179)
(6965)
(6917)
(6866)
(6329)
(6114)
(5830)
(5453)
(5446)
(5420)
(5315)
(5292)
(4935)
(4851)
学科
(46048)
经济(46016)
(23307)
管理(21160)
地方(17918)
中国(17001)
(16804)
企业(16804)
(13630)
方法(11547)
业经(11405)
地方经济(10472)
(10208)
数学(9784)
数学方法(9711)
农业(9461)
(9245)
(9214)
(9161)
金融(9161)
(8882)
银行(8866)
(8688)
(8275)
产业(8230)
教育(7793)
(7670)
贸易(7659)
(7320)
环境(7193)
机构
学院(134193)
大学(133259)
(57399)
经济(55969)
研究(55865)
管理(45687)
中国(40884)
理学(37752)
理学院(37201)
管理学(36527)
管理学院(36265)
科学(33105)
(30366)
(28848)
研究所(25923)
(25579)
(25392)
中心(23886)
(22851)
(20717)
(20653)
师范(20383)
北京(20101)
农业(19431)
业大(19255)
财经(19235)
(18498)
(18379)
经济学(17739)
(17347)
基金
项目(83739)
科学(65322)
研究(63231)
基金(57692)
(50436)
国家(49941)
科学基金(41844)
社会(39370)
社会科(37363)
社会科学(37358)
(35076)
基金项目(29970)
教育(28975)
(28897)
编号(25931)
(25554)
自然(25253)
自然科(24617)
自然科学(24605)
自然科学基金(24171)
资助(23713)
成果(21473)
发展(20675)
(20306)
课题(20048)
重点(19888)
(17770)
(17644)
创新(16569)
国家社会(15916)
期刊
(75603)
经济(75603)
研究(48393)
中国(36458)
(24660)
教育(21854)
学报(20918)
科学(19945)
管理(18553)
(18033)
农业(16985)
(16447)
金融(16447)
大学(15984)
学学(14876)
业经(13613)
技术(12195)
经济研究(12105)
财经(9617)
问题(9498)
(8807)
(8409)
(7399)
商业(7214)
世界(6943)
(6840)
(6706)
技术经济(6613)
(6513)
论坛(6513)
共检索到2259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叶婧  姜建湖  
利用透射电镜(TEM)技术观察了魁蚶精子发生过程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魁蚶精子发生经历了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形成等过程,在精子形成中的主要细胞学事件包括顶体的发育、核形态变化及尾部的形成等。此过程中,前顶体颗粒聚集、融合,形成顶体囊,然后发育为圆锥形顶体;核的形态由圆形或卵圆形变为鼓形,核内染色质由团块状到颗粒状,再到高电子密度均质;线粒体聚集、融合、体积变大,迁移至核的后端,参与精子中段的形成。成熟精子由头部、中段及尾部组成,头部由顶体及核构成,中段由5个线粒体围绕远端中心粒组成,尾部为细长的鞭毛。研究亮点:魁蚶为我国重要的海产经济贝类之一,目前对其精子发...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姚红伟  孙金阳  郭晋  高悦勉  
应用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了魁蚶的精子,揭示了其超微结构。扫描结果显示,魁蚶精子全长55μm,由头部、中段和尾部3部分组成。其中,头部长约2μm,最宽处直径为1.5μm。透射结果显示,魁蚶头部包括顶体和精核。顶体位于头部前端,较圆钝,呈倒"V"形,与精核之间有一间隙,精核位于顶体的下方,占头部体积的2/3左右,具有核后窝和植入窝,但是没有核前窝。中段由5个近圆形的线粒体围绕着中心体构成,线粒体横切面长轴直径为0.6μm,短轴直径为0.5μm。尾部细长,由尾丝包被质膜构成,内有轴丝。横切面呈圆形,直径为0.15μm,横切面为典型的"9+2"结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颜素芬  姜永华  严正凛  陈昌生  
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aquatilis)精子的发生过程。结果表明,九孔鲍精子的发生历经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和成熟精子5个阶段。其中精细胞的分化可分为5期,主要特点为:Ⅰ期,一些高电子致密颗粒参与顶体的形成;Ⅱ期,核形态由椭圆形到近圆形,再逐渐拉长为长圆柱状;Ⅲ期,核染色质以颗粒状形式凝集,最后向高电子密度均质状态转变;Ⅳ期,线粒体逐步融合、体积增大和嵴发达;Ⅴ期,中心体移动及鞭毛形成,胞质逐渐减少。成熟精子为原生型,由头部、中段和尾部组成。通过观察精子发生过程中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分析了其演变规律,同时与软体动物的其他种类...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庞振国  孙慧玲  燕敬平  于东祥  方建光  姜明  
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刺参的精子发生过程,揭示其从精原细胞到精子的一系列超微结构变化。根据顶体发育的特点,将刺参精细胞发育分为精原细胞、精母细胞、精细胞等3个发育时期。精原细胞体积最大,有明显核仁,出现前顶体颗粒。初级精母细胞略小,染色质开始凝集,次级精母细胞开始出现尾部。精细胞时期顶体颗粒形成,线粒体明显的融合成一巨型线粒体。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精子结构,成熟精子为原生型,由头部、中部、尾部组成。头部圆形,直径约3μm,围绕头的中部有一环形凹陷沟,尾部长约50~60μm。核染色质凝集成团块状,中部不发达,线粒体融合成1个环绕中部。尾部鞭毛横切面为简单的“9+2”型结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竺俊全  杨万喜  尤仲杰  王武  焦海峰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研究嘉庚蛸精子发生过程中各阶段细胞的形态、细胞器及细胞核的动态结构变化。精原细胞呈椭圆形,细胞质少、核大,有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初级精母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线粒体多,索条状内质网发达,高尔基体常集中分布,中心粒形成;次级精母细胞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线粒体嵴发达、基质丰富,高尔基囊泡积累电子致密物,中心粒发出的“9+2”轴丝结构形成。精细胞分化过程分为6个时期,主要特点为:①核内染色质凝集经颗粒化、纤维化及片层化,最后,形成高电子密度的均质结构;与此相应,核形态由椭圆形、变成长椭圆形、再变成细长柱状,核后端最后向前凹入形成核内沟;精子核的形态建成为染色质的凝集与核周微...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尹敏  解崇友  金丽  王志坚  
对四川华鳊(Sinibrama taeniatus)精子发生过程进行了显微及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显示:在四川华鳊精子发生过程中,生精细胞嗜碱性逐渐增强,细胞体积渐小;精原细胞可分为两种,二者在显微及超微结构上均有明显区别;从精原细胞分裂开始就出现胞质不完全分裂,相邻细胞通过细胞质桥连接,并在精子细胞变态中后期消失;初级精母细胞核仁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开始后会逐渐消失;精子细胞变态过程中可观察到互相垂直的基体和近端中心粒,晚期出现中心粒附属物并在精子成熟前逐渐萎缩至消失,近端中心粒也在精子成熟时消失;四川华鳊精子头部近圆形或稍不规则,无顶体,核空泡小,核凹窝不发达,尾部具两侧对称的侧鳍,轴丝为"9+2"双联体微管结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饶小珍  陈寅山  陈文列  林岗  钟秀容  
利用透射电镜研究西施舌精子的发生和结构 ,揭示了从精原细胞逐渐发育为精子过程中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和细胞器的演变规律。精细胞的分化分为 6期 ,主要包括 :核形态由扁圆到圆再到椭圆形 ;核染色质以颗粒状形式凝集 ;高尔基体分泌的前顶体颗粒聚合发育为前顶体囊 ,参与顶体的形成 ;线粒体逐渐融合与发达 ;中心体的移动及鞭毛的形成 ;胞质的逐步减少。成熟精子为原生型 ,由头部、中段和尾部组成。顶体圆锥状 ,高密度的顶体物质集中分布于基部四周 ,呈灯罩状 ;亚顶体腔呈尖锥状 ,内含密度较低的均匀物。细胞核近椭圆形。中段由 4个椭圆形的线粒体和 2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组成。尾部鞭毛为典型的“9+2”型结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孙慧玲  方建光  王清印  燕敬平  李锋  张继红  梁兴明  梁翻鹏  孟瑞平  
报道了泥蚶成熟精子在SEM和TEM下的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描述了其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 ,扫描电镜观察的泥蚶精子呈具有细长鞭毛的蝌蚪状 ,分头部和尾部 ,精子全长约 5 2~ 5 8μm ,头部长约 2 .7~ 2 .9μm。在透射显微镜下 ,根据其结构泥蚶的精子可分为头部、中段和末段。头部顶体明显突出呈倒V字形 ,V字形顶端膨大形成圆球形结构 ;细胞核近似卵圆形 ,是整个精子电子密度最高的部分 ,在细胞核区域内有囊泡存在 ,且在不同的切片样品中囊泡所处的位置完全不同。中段由相互垂直的近、远端中心粒和围绕在其周围的 5个卵圆形线粒体组成 ,中心粒为中空的圆柱形 ;具有卫星体结构。尾部为典型的“9+...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蓝军南  区又君  温久福  李俊伟  牛莹月  周慧  李加儿  
为了解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精巢的组织结构和精巢发育及精子发生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变化,运用组织切片HE染色和透射电镜技术对养殖四指马鲅的精巢发育过程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四指马鲅精巢位于腹腔背侧,紧贴中肾和鳔的腹面,为一对延长的扁平带状器官,呈灰白色,两条精巢于后端融合,呈"Y"字形,组织学上属典型小叶型精巢;根据精巢发育及精子发生的组织学特点可将其分为6个时期:3月龄精巢发育至第Ⅰ期(精原细胞增殖期),4月龄发育至第Ⅱ期(精母细胞增长期),5~7月龄发育至第Ⅲ期(精母细胞成熟期),7~9月龄发育至第Ⅳ期(精子开始出现期),最早在10月龄发育至第Ⅴ期(精子完全成熟期)达到初次性成熟;参与生殖排精后的精巢为第Ⅵ期(精子退化吸收期);精子发生过程经历初级精原细胞、次级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和精子6个时相,其细胞及细胞核直径逐级减小,核质比发生规律性变化;电镜下显示精子发生过程中,细胞核内染色体逐渐浓缩,电子密度增加,线粒体数量减少,体积增大,内嵴结构逐渐丰富;精子由头部、中部和尾部组成,鞭毛轴丝为典型"9+2"结构。本研究阐述了四指马鲅雄鱼精巢的组织结构及初次性成熟精巢发育及精子发生过程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变化,丰富了四指马鲅的繁殖生物学内容,为掌握四指马鲅的繁殖规律和提高人工繁育技术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永强  魏刚  李振华  孔淋  黄林  张运明  蒋国福  
采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粗唇鮠(Leiocassis crassilabris)精巢结构和精子发生。光镜结果显示:粗唇鮠的精巢各小叶由数个小囊组成。从第Ⅱ期到第V期时,初级精母细胞逐渐发育成为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第Ⅵ期为排精后退化时期。透射电镜观察粗唇鮠的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的形态以及细胞核和线粒体等的结果表明:在精子发生各期中线粒体和细胞核有明显的变化;精原细胞时期细胞器较丰富,到精子细胞后期,细胞器的形态和数量发生了较大变化;随着精母细胞的发育,核质凝聚程度逐渐增强;粗唇鮠的精子具有椭圆的头部和复杂的中片,并具有由外膜折叠形成的波浪形的结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阎松  李霞  张国范  
比较了二倍体和三倍体皱纹盘鲍精子发生过程中细胞和细胞器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二倍体皱纹盘鲍的精子发生经历了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5个阶段。其形态结构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主要包括:核染色质浓缩、线粒体的发达与融合、顶体形成和胞质的减少。三倍体皱纹盘鲍各种生精细胞的直径和核径均大于二倍体,精原细胞结构与二倍体相似;初级、次级精母细胞的胞质中,除溶酶体外,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少于二倍体,线粒体大小与二倍体没有差别,但形态不典型,层状嵴不发达;三倍体皱纹盘鲍的精子发生停滞在精子细胞阶段,表现出各种畸形状态,很多趋于解体,没有发现成熟精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姜永华  颜素芬  王重刚  宋振荣  邹文政  
利用透射电镜研究凡纳滨对虾卵子发生过程中细胞内部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卵原细胞结构简单,代谢水平低,核孔稀少,通过核周池来完成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卵黄发生前晚期和卵黄发生初期的卵母细胞变化显著:核膜凹凸不平,核仁数量多,核孔密集,大量核仁外排物经核孔输送到卵质中;卵质中胞器极为丰富和发达,代谢活性极强。卵黄发生旺盛期是卵黄大量形成的阶段,卵质边缘还呈辐射状排列了一圈椭圆形皮质棒,细胞出现微吞饮活动并形成卵黄膜。卵黄发生晚期卵质中充满了粗大的卵黄粒和脂滴,胞器锐减。另外,探讨了卵细胞内部结构的变化和卵黄形成的关系以及皮质棒的来源与功能。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曾错  徐霖林  赵云龙  马强  王群  
应用组织学方法和电镜技术,研究了多刺裸腹溞(Moina macrocopa)的精子发生、成熟精子的形态以及雄性生殖系统的结构特征。多刺裸腹溞雄性生殖系统包括1对精巢、1对输精管和1个生殖孔。精巢壁薄,由电子密度不同的2层结缔组织膜组成。生殖孔位于尾爪底部,其周围无类似交媾器等其他附属结构。多刺裸腹溞的精子发生经历精原细胞、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成熟精子4个主要时期。精原细胞呈椭圆形,核染色质较分散,细胞质中分布着大量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的核糖体。精母细胞由于挤压呈多角形,细胞核为椭圆形,核基质和染色质分别位于细胞核的一侧,细胞质中存在少量的线粒体,内质网呈片层状。精子细胞向精子分化,形态上纵向拉长...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徐永江  柳学周  刘新富  赵明  倪娜  
分别以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方法研究了条斑星鲽精子的超微结构。条斑星鲽精子全长45.57±3.23μm,主要包括三部分:头部、中段和鞭毛。头部呈圆形,主要结构为近圆形的细胞核;中段不发达,主要包括线粒体和中心粒复合体两部分,具有多个未分化的圆形小线粒体;鞭毛细长,结构为典型的"9+2"型双联微管结构,无侧鳍。这些特征表明,条斑星鲽的精子属于简单的原始类型。条斑星鲽精子不具顶体,但具有开口于核前端稍偏处呈不规则状的核前部凹陷及核内核泡结构,核前凹陷与染色质区无界膜分隔,部分精子在凹陷前端存在由核膜构成的凸起。凹陷区的前部及其开口处常有多个小的具单层界膜的囊泡,这些结构可能是顶体的遗迹,但也不排除其是...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章龙珍  庄平  张涛  黄晓荣  冯广朋  赵峰  
利用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了史氏鲟精子形态和超微结构。精子具有顶体、头部、中段和单鞭毛等部分。顶体长0.99±0.06μm,宽0.87±0.09μm。细胞核从后往前逐渐变细,前端宽度为0.88±0.04μm,后端宽度为1.26±0.06μm,细胞核长7.29±0.32μm。核内含有3条核管(E),核管上行至顶体下行至植入窝而止。中段紧接头后部,长为0.51±0.12μm,宽0.91±0.05μm。中段含有线粒体、中心粒复合体和鞭毛的起始部分。线粒体分2~3层排列,线粒体中可见髓样嵴结构。在细胞核与中段接合部细胞核向内凹陷形成植入窝,纤维体位于植入窝内,其后是中心粒复合体。中段后缘延长为袖套,袖套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