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08)
2023(7473)
2022(6234)
2021(5555)
2020(4472)
2019(9735)
2018(9047)
2017(16802)
2016(9495)
2015(10069)
2014(9637)
2013(9344)
2012(8561)
2011(7750)
2010(7719)
2009(6999)
2008(7034)
2007(6076)
2006(5343)
2005(4525)
作者
(30651)
(25698)
(25612)
(24057)
(16282)
(12446)
(11422)
(10043)
(9784)
(9037)
(8947)
(8606)
(8344)
(8083)
(8073)
(7925)
(7781)
(7616)
(7475)
(7404)
(6676)
(6223)
(6209)
(5938)
(5862)
(5665)
(5641)
(5498)
(5237)
(5166)
学科
(35660)
经济(35611)
管理(25632)
(25113)
(19621)
企业(19621)
方法(17101)
数学(14998)
数学方法(14824)
(10538)
(10471)
(9051)
中国(8978)
(8722)
贸易(8721)
(8504)
业经(8468)
农业(7339)
环境(6314)
技术(6124)
理论(5795)
(5753)
地方(5728)
(5574)
财务(5570)
财务管理(5562)
(5329)
企业财务(5323)
(5298)
金融(5297)
机构
大学(142360)
学院(139904)
(54367)
经济(53477)
管理(50879)
研究(50102)
理学(45625)
理学院(45024)
管理学(44025)
管理学院(43803)
科学(35256)
中国(34611)
(34388)
(29171)
业大(27946)
农业(27844)
(27186)
研究所(25637)
(22736)
中心(21576)
(19892)
财经(19369)
农业大学(19022)
(18662)
师范(18301)
(17845)
(17638)
北京(17366)
经济学(17098)
科学院(15999)
基金
项目(102702)
科学(80254)
基金(76387)
(71030)
国家(70458)
研究(65805)
科学基金(58630)
社会(43470)
社会科(41253)
社会科学(41241)
基金项目(41181)
自然(40786)
自然科(39918)
自然科学(39899)
(39832)
自然科学基金(39232)
(34985)
教育(30300)
资助(29910)
重点(23837)
编号(23634)
(22331)
计划(22038)
(21877)
(21560)
科研(20692)
创新(20533)
科技(19420)
(19295)
国家社会(18743)
期刊
(52993)
经济(52993)
研究(35954)
学报(33656)
(29859)
科学(27785)
大学(24017)
学学(23158)
中国(23078)
农业(20273)
管理(17407)
(16150)
教育(11666)
(10918)
业大(9995)
财经(9461)
经济研究(9380)
(9130)
(9126)
金融(9126)
业经(8816)
技术(8584)
农业大学(8550)
科技(8485)
(8161)
问题(7206)
资源(6576)
商业(6559)
(6370)
技术经济(6331)
共检索到1887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强,Denis Gerstorf,Jacqui Smith  
文章应用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纵向调查数据考察高龄老人的自评完好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表明,高龄老人自评完好的总体水平较高,80岁组老人的积极的自评要高于90岁和100岁组老人,消极的自评低于90岁和100岁组老人,但各年龄组之间的均值水平差异不大。多元回归模型的研究显示,控制其他影响变量后,年龄对积极的自评有显著影响,对消极的自评没有显著的影响;认知能力、日常活动的参与程度、生理功能以及自评健康都是影响自评完好的关键变量。相比而言,女性和农村高龄老人的消极的自评程度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郭志刚  
根据实际调查数据 ,对高龄老人的居住方式进行交互分析 ,发现各个交互类别中高龄老人与后代共同生活仍占居多数。对高龄老人是否与后代同住的多元logistic回归肯定了年龄、城乡、以前职业、婚姻状况均存在显著影响。模型还专门设立表达存活子女的数量和结构的两类自变量 ,结果发现 :子女数从无到有具有突出的门槛效应 ,但后续递增的影响并不显著 ,高龄老人对子女的依赖存在很强的性别偏好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黄匡时  陆杰华  科克·斯考特  
通过计算中国高龄老人虚弱指数随年龄变化速度来估算个体的老化率,发现高龄老人的老化率呈锥形分布,高度收敛于其平均值,且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平均值趋于一致,即大约每年2%~2.5%老化速度。回归结果表明,无论是早期变量还是当前变量,最多只能解释16%的个体老化率的变化,这间接说明个体老化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既不是早期经历也不是当前生活状况。此外,研究还发现,早期和现在有规律的运动、病重时有足够的医疗服务和在日常开支上有充足的财政支持,有助于一定程度上减慢个体的老化速度。不过,多数假设影响老化率的变量在本研究中的大多数模型中并不显著,这些变量包括出生地、现居住地、婚姻次数、现在的婚姻状态、早期的经济和医疗条件、幼年时期的饥饿经历、早期的喝酒和抽烟经历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德文,叶文振,朱建平,王建红,林和森  
文章利用1998年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基础调查资料评估中国高龄老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同时从多维角度分析影响中国高龄老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维持和提高高龄老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匡时  
本文基于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CLHLS)对中国高龄老年人的照料需求满足状况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老年人的个人特征变量(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和居住方式)对其日常生活照料需求满足状况的评价并无显著影响。老年人的家庭总收入和老年人的收入来源对老年生活照料需求的满足程度并没有很大的影响,不过,对生活来源是否足够的评价对老年人生活照料需求的满足程度的评价却有明显的影响。日常照料者和照料费用承担人对老年人照料需求的满足程度上并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是日常照料者的照料表现对老年人照料需求的满足度有明显的影响。老年人的失能状况对老年人照料需求的满足程度并没有明显的影响。这个结果意味着...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震  
为了揭示中国高龄老人的居住方式的影响因素,本文利用1998年的全国高龄老人调查数据,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性别、年龄、城乡等因素对居住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多数高龄老人的居住方式是年龄、居住地(城镇或农村)、婚姻状况、经济独立程度、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性别与经济独立程度的交互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并得出结论认为,对大多数老年人来说,经济保障(或来源)在高龄老人对居住方式的考虑中占有首要的地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田丰,郑真真  
文章通过对三次高龄老人调查数据分析,描述了高龄老人健康自评及其变化,初步分析了部分人口、社会、健康变量对高龄老人健康自评的影响。研究结论是:高龄老人的健康自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其变化与实际健康状况的变化呈现出较大的一致性;老年人健康自我评价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并不是完全主观的判断。高龄老人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个人特征对健康自评有影响,但不如健康相关变量那么关键。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健康自我评价下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柳玉芝,李强  
文章运用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追踪研究1998-2002年的数据,将自评健康作为随时间变化的变量,对年龄范围在80-105岁的高龄老人考察自评健康与死亡风险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基期社会人口特征、日常活动的参与程度、生理功能以及患慢性病数量后,自评健康显著预测高龄老人的死亡风险。日常活动的参与程度和生理功能只解释了它部分的预测作用。进一步的分性别分析表明,自评健康与死亡风险的关系在性别间差异非常小。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菊芬,白铭文  
文章利用2000年全国高龄老人健康状况调查的部分数据,分别从物质生活水平、健康水平、文化水平及生活满意度等方面对中国4个直辖市1199名高龄老人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并利用Logistic回归对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进行探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周琼,纪颖,张蕾,吕萍  
文章在利用北京大学老龄健康与家庭研究中心1998年全国高龄老人健康状况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对痴呆有较好预测作用的神经心理学量表(痴呆简易量表,BSSD),对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进行简单筛查评分,并对筛查出来的痴呆疑似人群的特征进行描述,探讨高龄老人中痴呆发生的相关因素。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贵平  
文章使用1998-2000年中国高龄老年人健康长寿跟踪调查数据,应用Cox风险回归方法分析中国高龄老人死亡风险的社会经济差异。结果显示,死亡风险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女性死亡风险低于男性。出生于农村者死亡率高于出生于城镇者;丧偶者死亡风险高于已婚者;少数民族死亡风险低于汉族;有较多兄弟姐妹者死亡风险低于兄弟姐妹数量较少者。60岁以前主要职业是高龄老人死亡风险的重要预测变量。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蔡天骥  
文章利用2002年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状况调查数据,从中选取女性独居老人,运用因子分析和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讨论了影响女性独居老人生活满意度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在众多影响独居老年女性生活满意度的因素中,心理因素和经济因素的作用最直接。生理因素和人口因素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通过心理因素体现,而社会因素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与心理因素相关。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荣艺   伍红艳   徐程   熊尧  
目的:测评成都市60岁及以上失能老人自评与代评生命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评估2类结果的一致性及代评可行性。方法:使用EQ-5D-5L测量失能老人自评与代评的生命质量,应用加权Kappa和ICC进行一致性检验,使用Mann-Whitney/Wilcoxon和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单因素与差异性分析,影响因素分析使用了广义线性模型回归。结果:自评、代评健康效用值与EQ-VAS一致性较好(ICC均大于0.70),各维度一致性为尚可或中等(加权Kappa值约为0.40~0.50)。失能老人失能程度、经济状况、户外活动与睡眠、照护者与老人的关系、照护者是否掌握照护相关知识等对失能老人生命质量及自评、代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能老人生命质量远低于常人,应综合考虑相关因素,提高失能老人生命质量;主要照护者的EQ-5D-5L代评结果可考虑作为失能老人自评结果的补充,但个别维度需谨慎应用,需考虑被评价对象的人群特征与个人差异、代理人类型、测量工具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卫,杜夏  
本文利用1998年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调查数据,对高龄老人养老方式及生活、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特别是检验了子女数量和性别在养老和生活状况中的作用。调查除了反映出社会经济差异的一般模式外,我们通过回归分析证实高龄老人存活子女数量和性别的显著影响。最重要的发现是,高龄老人在户居方式和经济供养上主要依赖儿子,但在生活照料上女儿也有显著影响。有女儿的高龄老人往往对生活和健康状况的评价更为满意。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陶立群  
本文利用1998年在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的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监测服务调查的数据对高龄老人生活照料、自理能力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高龄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的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