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67)
- 2023(10197)
- 2022(9091)
- 2021(8616)
- 2020(7270)
- 2019(16727)
- 2018(16845)
- 2017(32550)
- 2016(17818)
- 2015(20245)
- 2014(20115)
- 2013(19904)
- 2012(18077)
- 2011(16140)
- 2010(15910)
- 2009(14300)
- 2008(13831)
- 2007(11780)
- 2006(10159)
- 2005(8713)
- 学科
- 济(67229)
- 经济(67145)
- 管理(50070)
- 业(47484)
- 企(39527)
- 企业(39527)
- 方法(33588)
- 数学(29088)
- 数学方法(28761)
- 农(18140)
- 学(17340)
- 中国(16751)
- 财(16414)
- 业经(14719)
- 地方(13739)
- 农业(11956)
- 理论(11843)
- 贸(11815)
- 贸易(11809)
- 和(11609)
- 易(11386)
- 制(11151)
- 环境(10731)
- 务(10660)
- 技术(10649)
- 财务(10602)
- 财务管理(10585)
- 企业财务(10046)
- 教育(9858)
- 划(9513)
- 机构
- 大学(250534)
- 学院(248072)
- 管理(101867)
- 济(93025)
- 经济(90852)
- 理学(89494)
- 理学院(88411)
- 管理学(86747)
- 管理学院(86328)
- 研究(82763)
- 中国(60017)
- 科学(54645)
- 京(53695)
- 所(41984)
- 农(41822)
- 财(41204)
- 业大(39823)
- 研究所(38859)
- 中心(37184)
- 江(34629)
- 财经(33996)
- 范(33869)
- 北京(33770)
- 师范(33557)
- 农业(32963)
- 经(31056)
- 院(30429)
- 州(28503)
- 师范大学(27452)
- 经济学(26323)
- 基金
- 项目(179025)
- 科学(140560)
- 基金(130022)
- 研究(128975)
- 家(114179)
- 国家(113219)
- 科学基金(96991)
- 社会(79193)
- 社会科(74845)
- 社会科学(74825)
- 基金项目(70530)
- 省(69553)
- 自然(65531)
- 自然科(63965)
- 自然科学(63951)
- 自然科学基金(62799)
- 划(59233)
- 教育(58682)
- 资助(53305)
- 编号(52979)
- 成果(42083)
- 重点(40018)
- 部(39037)
- 发(37344)
- 创(36905)
- 课题(35810)
- 科研(34832)
- 创新(34309)
- 大学(33135)
- 教育部(33018)
共检索到346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翟德华,陶立群
文章利用2002年中国高龄老人长寿调查数据中有关反映高龄老人性格心理特征、饮食习惯以及相关因素的指标变量,建立多元统计分析模型,着重探讨了高龄老人的性格心理特征、饮食习惯对其保持和促进健康状况的关系。初步分析结果验证了积极乐观的性格心理特征和合理的饮食习惯对维持和促进健康状况和长寿水平影响显著。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顾鉴塘
烟酒作为人类许多社会群体生活方式和行为的共同点,同时也是构成现代社会健康威胁——许多慢性疾病发生的一个原由。笔者依据中国高龄老人1998年的调查数据,按照年龄、性别及城乡差异,比较分析了高龄老人过去和现在的吸烟与饮酒状况、饮酒类型、开始和停止吸烟的年龄,同时结合高龄老人健康自评、从事体育锻炼、患病等情况,探讨了烟酒习惯与健康长寿的关系。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秋霞
文章根据2000年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调查数据,从认知能力和心理状态方面对高龄老人的心理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由数据看出,中国高龄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并随年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认知能力的下降幅度远大于心理状态下降的幅度;城乡高龄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所差异,城镇好于乡村;女性高龄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如男性高龄老人;教育和婚姻都有助于心理健康;高龄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他们对自己的生活和健康状况的自评显著相关。
关键词:
心理 认知 健康长寿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蔡文媚,柳玉枝
本文采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高龄老人的健康长寿问题。从高龄老人的年龄、性别、经济地位和生活方式这四个重要变量入手,探讨与评价这些变量与高龄老人健康长寿之间的关系。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吴德清,战捷
在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因素中,饮食是重要的因素。本文根据“1998年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基础调查”的数据资料,应用比例比数模型(Proportional Odds Mo-del),对高龄老人的饮食与其健康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曾毅,萧振禹,张纯元,柳玉芝,战捷,金沃泊
在有关领导部门的指导及各地老龄工作部门同志们的大力协助和参与下,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与中国老龄科研中心于1998年在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开展了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调查。本文概述这一调查的意义,样本设计方案及数据质量评估,并根据这次调查搜集到的数据资料,首次对中国高龄老人生活自理期望寿命进行估算、分析与讨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朱志明
为探讨延长健康期望寿命途径,笔者先后对1061例90岁以上长寿老人,分专题进行综合考察、配比调查及长期纵向研究。结果发现寿命遗传遵循三个优势并与优生关系密切;体型与疾病有关,长寿者矮小消瘦是正常体型衰退性变所致;从血液生理值分析,长寿者具有血清白蛋白值偏高、胆固醇偏正常值上限的特点。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曾毅 ,萧振禹 ,张纯元 ,柳玉芝 ,金沃泊
自50年代以来,许多死亡率总体水平较低的国家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死亡率的下降速度与幅度大大高于所有其他年龄组,加上过去高出生率期间出生的人群陆续进入高龄,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是21世纪老年人群中增长最快的年龄组。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表明,中国1990年高龄老人人数为800万。在比较保守的中死亡率预测方案下(即假定中国男、女平均0岁预期寿命从1990年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顾大男
文章利用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纵向调查1998年基线数据和2000年跟踪数据,就婚姻对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影响的性别作用差异进行了剖析。研究结果表明,婚姻状况对女性高龄老人健康的保护作用强于男性高龄老人,婚姻状况对男性高龄老人死亡风险的降低作用比女性高龄老人大,较高的婚姻满意度有利于高龄老人减缓健康状况的下降和死亡风险的下降,高龄老人近期丧失配偶对健康状况的下降有恶化作用并增加死亡风险,女性的这种作用强于男性。
关键词:
高龄老人 婚姻状况 影响作用 性别差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萍
70年代,日本京都大学人类环境研究所家森幸男教授在研究白鼠患脑溢血过程中,发现蛋白质和胆固醇并不是导致高血压的祸根。通过动物实验得到促使患脑溢血和预防脑溢血的第一手资料。 心肌梗塞的起因是胆固醇在血管中沉积所致,而脑溢血破坏血管的程度却与心肌梗塞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徐勤,顾大男
本文利用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调查及国家公布的有关资料对中国城乡高龄老人健康和死亡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揭示了高龄老人的健康状况具有随年龄增加而自理能力下降、认知能力衰退、多病的特点。分析了城乡高龄老人健康状况的差别。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桂世勋
文章通过分析已有的调查和统计资料 ,认为丧偶是老年妇女成为弱势群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 2 0世纪下半叶不少发达国家和地区分性别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差距在拉大 ,但并非必然趋势 ;女性老年人口的患病率比男性高 ,但男性人口患“致命性”疾病的比率却比女性高。在此提出需要深入研究在努力提高未来女性人口平均寿命的同时 ,如何改变导致男性老人患“致命性”疾病的行为因素 ,使未来男性人口平均寿命的增长速度更快些 ,从源头上关爱女性老人。
关键词:
老年人口 终身健康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顾大男 柳玉芝 章颖新 周洁
文章基于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项目1998、2000、2002和2005年4期调查数据,以左利手为例探讨了中国老年人群中与该生物标记相关的因素,分析了该生物标记与健康状况及存活之间的关系。研究显示,在控制了诸多干扰因素下,年龄较低、男性、少数民族、未接受过教育、出生排行小、很少参与社会或闲暇活动、不以大米为主食、居住在北方的老年人口中左利手的比例较高。研究还发现,在控制其他主要干扰因素下,左利手老人在生活自理能力、认知功能和综合健康方面均比右利手老人差。但生存分析表明,左右利手老人之间的短期死亡风险无实质性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