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99)
2023(10257)
2022(8902)
2021(7877)
2020(6932)
2019(15808)
2018(15285)
2017(28966)
2016(16406)
2015(18272)
2014(18380)
2013(18189)
2012(16851)
2011(15256)
2010(15250)
2009(14258)
2008(14137)
2007(12895)
2006(10942)
2005(9509)
作者
(52700)
(44281)
(44273)
(41829)
(27589)
(21716)
(20218)
(17745)
(16469)
(15571)
(15034)
(14815)
(14378)
(13982)
(13784)
(13644)
(13636)
(13124)
(12738)
(12699)
(11383)
(10817)
(10760)
(10237)
(9936)
(9823)
(9708)
(9678)
(9133)
(9021)
学科
(67184)
经济(67114)
管理(44975)
(44286)
(35216)
企业(35216)
方法(34875)
数学(31479)
数学方法(31180)
(18545)
(17629)
(16485)
中国(15826)
(13833)
贸易(13832)
业经(13734)
(13440)
农业(12501)
地方(12405)
(11338)
(11283)
财务(11265)
财务管理(11236)
环境(10777)
企业财务(10627)
技术(10007)
(9955)
(9238)
银行(9169)
理论(8989)
机构
大学(244009)
学院(242200)
(96180)
经济(94227)
管理(91374)
研究(84483)
理学(80176)
理学院(79146)
管理学(77617)
管理学院(77195)
中国(61121)
科学(58132)
(54781)
(51402)
(45828)
业大(45510)
农业(44161)
研究所(42618)
(41341)
中心(38663)
(35866)
财经(33946)
北京(31570)
(30973)
(30846)
师范(30490)
(29943)
农业大学(29495)
经济学(29314)
(27819)
基金
项目(171338)
科学(132596)
基金(123555)
研究(114247)
(112286)
国家(111372)
科学基金(92931)
社会(71860)
(68494)
社会科(68124)
社会科学(68095)
基金项目(66464)
自然(63812)
自然科(62350)
自然科学(62323)
自然科学基金(61218)
(58754)
教育(52570)
资助(50328)
编号(44439)
重点(39623)
(37129)
(36577)
计划(35828)
(35287)
成果(34392)
科研(34330)
创新(33159)
科技(32283)
课题(31039)
期刊
(96571)
经济(96571)
研究(61401)
学报(50267)
(47313)
中国(43287)
科学(42578)
大学(35605)
学学(34118)
(32390)
农业(31872)
管理(28552)
教育(20461)
技术(19078)
(17954)
(17364)
金融(17364)
财经(16367)
业经(16117)
经济研究(16066)
(14014)
(13900)
业大(13524)
问题(13284)
技术经济(12820)
资源(12674)
科技(12642)
统计(12433)
(11654)
商业(11566)
共检索到3356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田丰,郑真真  
文章通过对三次高龄老人调查数据分析,描述了高龄老人健康自评及其变化,初步分析了部分人口、社会、健康变量对高龄老人健康自评的影响。研究结论是:高龄老人的健康自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其变化与实际健康状况的变化呈现出较大的一致性;老年人健康自我评价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并不是完全主观的判断。高龄老人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个人特征对健康自评有影响,但不如健康相关变量那么关键。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健康自我评价下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顾大男  
文章利用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纵向调查1998年基线数据和2000年跟踪数据,就婚姻对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影响的性别作用差异进行了剖析。研究结果表明,婚姻状况对女性高龄老人健康的保护作用强于男性高龄老人,婚姻状况对男性高龄老人死亡风险的降低作用比女性高龄老人大,较高的婚姻满意度有利于高龄老人减缓健康状况的下降和死亡风险的下降,高龄老人近期丧失配偶对健康状况的下降有恶化作用并增加死亡风险,女性的这种作用强于男性。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顾大男,曾毅  
基于反映健康不同维度上的50个变量,本文用隶属等级模型将1998年被访高龄老人的健康状态分为健康、比较健康、功能受限、体弱多病、极度虚弱五个纯类。分析结果表明,健康隶属应随龄增加而递减趋势明显,城乡在健康隶属等级上的差异与年龄和性别有关。总体上说,健康隶属等级年龄差异大于性别差异,性别差异大于城乡差异。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尹德挺  陆杰华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黄润龙,牛飚,鲍思顿  
本文根据1998年实地调查资料分析了江苏省高龄老人的婚姻、家庭、性格和精神需求、生活自理能力、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及健康状态。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文娟,李树茁  
文章利用"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调查"的数据,研究子女的代际支持行为对高龄老人的生理及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代际支持对高龄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水平和心理状况都有显著影响,对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日常照料和经济支持进行的,而感情交流在对心理状况的影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儿子的代际支持在维持改善高龄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状况方面尤为重要。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金营  
文章通过对高龄老人的健康状况与其子女的经济支持、照料及自身的年龄特征和生活习惯的依存关系的定量分析,特别是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的检验,发现高龄老人的健康状况与子女的经济支持、照料有一定的相互依存关系,但并不显著。高龄老人的健康状况与子女是否健在、配偶是否健在并一起居住有显著关系;与高龄老人某些生活习惯(如喝酒、饮食、锻炼等)有显著关系;但与现在或过去是否吸烟、是否从事过体力劳动等无显著关系。另外,高龄老人的健康状况以及与子女的经济支持、照料及其他因素的依存关系城乡之间存在一些差异。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朱志明  
为探讨延长健康期望寿命途径,笔者先后对1061例90岁以上长寿老人,分专题进行综合考察、配比调查及长期纵向研究。结果发现寿命遗传遵循三个优势并与优生关系密切;体型与疾病有关,长寿者矮小消瘦是正常体型衰退性变所致;从血液生理值分析,长寿者具有血清白蛋白值偏高、胆固醇偏正常值上限的特点。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强,Denis Gerstorf,Jacqui Smith  
文章应用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纵向调查数据考察高龄老人的自评完好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表明,高龄老人自评完好的总体水平较高,80岁组老人的积极的自评要高于90岁和100岁组老人,消极的自评低于90岁和100岁组老人,但各年龄组之间的均值水平差异不大。多元回归模型的研究显示,控制其他影响变量后,年龄对积极的自评有显著影响,对消极的自评没有显著的影响;认知能力、日常活动的参与程度、生理功能以及自评健康都是影响自评完好的关键变量。相比而言,女性和农村高龄老人的消极的自评程度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郭志刚  
根据实际调查数据 ,对高龄老人的居住方式进行交互分析 ,发现各个交互类别中高龄老人与后代共同生活仍占居多数。对高龄老人是否与后代同住的多元logistic回归肯定了年龄、城乡、以前职业、婚姻状况均存在显著影响。模型还专门设立表达存活子女的数量和结构的两类自变量 ,结果发现 :子女数从无到有具有突出的门槛效应 ,但后续递增的影响并不显著 ,高龄老人对子女的依赖存在很强的性别偏好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曾毅,柳玉芝,萧振禹,张纯元  
文章对中国高龄老人的人口、社会经济和健康状况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与分析。与城镇高龄老人相比,农村高龄老人在许多方面都面临劣势,他们只享受极其有限的退休金、几乎没有受过教育、丧偶率较高,因而更多地依靠子女养老。中国农村女性高龄老人在各个方面都面临着非常大的劣势。与男性高龄老人相比,女性高龄老人更可能丧偶,在经济上的依赖性更强,而且长期照料资源的可获得性更差;她们的受教育程度很低,更可能遭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缺损而陷入较差的健康状态。中国需要在老年保障和服务项目建立和完善过程中给城乡女性和男性老人带来平等的利益。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秋霞  
文章根据2000年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调查数据,从认知能力和心理状态方面对高龄老人的心理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由数据看出,中国高龄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并随年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认知能力的下降幅度远大于心理状态下降的幅度;城乡高龄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所差异,城镇好于乡村;女性高龄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如男性高龄老人;教育和婚姻都有助于心理健康;高龄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他们对自己的生活和健康状况的自评显著相关。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吴德清,战捷  
在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因素中,饮食是重要的因素。本文根据“1998年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基础调查”的数据资料,应用比例比数模型(Proportional Odds Mo-del),对高龄老人的饮食与其健康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吴振云,许淑莲,孙长华,吴志平,李娟,李川云  
本研究以毕生发展的观点,系统探讨高龄老人的认知功能和心理健康状况。表明老化过程中年龄差异和个体差异明显,认知功能可塑性和储备能量依然存存,是健康老龄化的重要心理基础。高龄老人心智功能明显减退,需给予更多照料和精神慰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蔡文媚,柳玉枝  
本文采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高龄老人的健康长寿问题。从高龄老人的年龄、性别、经济地位和生活方式这四个重要变量入手,探讨与评价这些变量与高龄老人健康长寿之间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