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18)
- 2023(5992)
- 2022(4850)
- 2021(4337)
- 2020(3873)
- 2019(8744)
- 2018(8399)
- 2017(17354)
- 2016(8971)
- 2015(9797)
- 2014(9345)
- 2013(9358)
- 2012(8772)
- 2011(7601)
- 2010(7330)
- 2009(6596)
- 2008(6393)
- 2007(5623)
- 2006(4738)
- 2005(4194)
- 学科
- 济(47022)
- 经济(46973)
- 业(28278)
- 方法(27705)
- 管理(27028)
- 数学(26262)
- 数学方法(26141)
- 企(21275)
- 企业(21275)
- 财(16860)
- 农(10799)
- 中国(10522)
- 收入(9379)
- 务(9060)
- 财务(9057)
- 财务管理(9039)
- 企业财务(8718)
- 农业(8335)
- 业经(8181)
- 地方(7906)
- 贸(7728)
- 贸易(7724)
- 易(7512)
- 制(6631)
- 税(6486)
- 融(6461)
- 金融(6461)
- 银(6325)
- 银行(6316)
- 税收(6302)
- 机构
- 大学(125866)
- 学院(122812)
- 济(62300)
- 经济(61548)
- 管理(51504)
- 理学(45714)
- 理学院(45366)
- 管理学(44813)
- 管理学院(44588)
- 研究(37770)
- 财(30601)
- 中国(30111)
- 京(24886)
- 财经(24807)
- 经(23025)
- 经济学(22002)
- 经济学院(20436)
- 科学(18915)
- 财经大学(18873)
- 中心(18554)
- 所(16880)
- 江(16703)
- 农(15913)
- 业大(15616)
- 商学(15325)
- 北京(15237)
- 商学院(15194)
- 研究所(15092)
- 经济管理(14503)
- 院(13726)
- 基金
- 项目(86739)
- 科学(70852)
- 基金(68264)
- 研究(63514)
- 家(58633)
- 国家(58235)
- 科学基金(51761)
- 社会(45423)
- 社会科(43570)
- 社会科学(43565)
- 基金项目(35546)
- 自然(31706)
- 自然科(31108)
- 自然科学(31105)
- 自然科学基金(30623)
- 省(30509)
- 教育(29041)
- 资助(28680)
- 划(25895)
- 编号(23941)
- 部(21087)
- 国家社会(21025)
- 教育部(19292)
- 成果(19071)
- 重点(19008)
- 人文(18751)
- 创(18201)
- 发(17604)
- 大学(17354)
- 科研(17171)
共检索到1743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管永昊 吴佳敏 贺伊琦 吕文慧
使用CFPS 2010、2012和2014年的面板数据,以外貌评分的组内均值代表人们的颜值,采用混合FGLS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颜值对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颜值对男性的影响程度大于女性。进一步研究发现,美貌溢价和丑陋罚金同时存在。通过检验颜值对个人收入影响的单调性发现,对于总体样本和女性而言,颜值对个人收入的影响是单调递增的;对于男性而言,颜值最初存在显著单调递增的影响,达到顶端时,其对收入的影响减弱,直至不再显著,但并未逆转。在影响个人收入的作用机制方面,高颜值可以通过提高个人获取高收入职业的机会和晋升到管理层的机会促进个人收入增长。
关键词:
颜值 个人收入 美貌溢价 丑陋罚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苏良军 何一峰 金赛男
本文分析了弗里德曼对持久收入和暂时收入的分解方法的不足,并提出了一种合理的分解方法,即将当期收入对人均GDP回归,用拟合的收入作为持久收入,用残差作为暂时收入。这种方法得到的暂时收入与持久收入正交,均值为零,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显示其为平稳序列,因此,它很好的刻画了暂时收入的实质。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整体而言,暂时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但不同省市,暂时收入对消费的影响相差很大。经济发展状况和消费习惯是影响暂时收入消费份额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持久收入 暂时收入 消费 面板数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力军 严丹
通过分析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对通货膨胀的作用机制,认为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人口结构老龄化和政策因素驱动我国实际工资增长,并构成长期通货膨胀压力。基于2001—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发现:实际工资与GDP平减指数(10%显著水平)、消费者价格指数(1%显著水平)、商品房销售价格(1%显著水平)显著正相关,表明实际工资增长不但从成本方面推升了通货膨胀,还通过直接扩张需求、在消费者信贷市场上承担"资本品"功能和杠杆效应,从需求方面拉升通货膨胀。在房地产市场上,房地产价格的看涨预期、工资增长导致的按揭能力增强和银行住房贷款增长,构成了一个重要的工资—通货膨胀循环传导机制。
关键词:
工资增长 通货膨胀 省级面板数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孙力军 严丹
本文基于2001~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发现:实际工资与GDP平减指数(10%显著水平)、消费者价格指数(1%显著水平)、商品房销售价格(1%显著水平)显著正相关,表明实际工资增长不但从成本方面推升了通货膨胀,还通过直接扩张需求、在消费者信贷市场上承担"资本品"功能和杠杆效应,从需求方面拉升通货膨胀。在房地产市场上,房地产价格的看涨预期、工资增长导致的按揭能力增强和银行住房贷款增长,构成了一个重要的工资—通货膨胀循环传导机制。
关键词:
工资增长 通货膨胀 省级面板数据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苏静 肖攀 胡宗义
本文利用CFPS微观面板数据,在对农户家庭多维贫困状态转化进行界定与识别区分的基础上,采用面板logit模型实证研究了教育、社会资本对农户家庭多维贫困状态转化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研究结果显示:教育与社会资本都显著地影响农户家庭多维贫困转化。劳均受教育程度提高将显著增加农户家庭脱离收入、生活条件、机会贫困的概率以及家庭多维贫困缓解的概率,显著降低家庭陷入诸类贫困的概率。社会资本积累增加将显著增加家庭脱离相对收入贫困、生活条件贫困和机会贫困的概率,也将增加家庭二维贫困缓解的概率,同时显著降低家庭陷入相对收入贫困和生活条件贫困的概率。教育与社会资本的交互项仅对家庭二维、三维贫困缓解(收入为相对标准)正向统计显著,表现出相互强化的互补关系。未能找到社会资本缓解绝对收入贫困及其多维贫困组合的稳定的正向支持证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光 吴晓杭 吴芷翘
近年来互联网在中国以惊人的速度普及和发展,而消费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首次研究了互联网使用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并对不同消费类型和异质性家庭进行了细致的探讨。计量结果显示,使用互联网的家庭相对于不使用互联网的家庭,消费总额会提高15%,互联网使用程度越高,家庭消费总额越高;互联网使用对于食品消费、衣着消费、文娱消费均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相对于城镇地区家庭和低收入水平家庭,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地区家庭、高收入水平家庭具有更强的正向促进效果;最后我们使用家庭平均对互联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家庭消费 互联网重视程度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周伟 戴丽华
教育是否使人幸福是教育学等相关学科备受关注的话题,但这一命题目前尚无统一认识。本文运用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数据(CFPS)对教育与幸福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发现在消除教育与收入、地位等相关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后,所显示的计量结果不能支持教育能直接给人幸福这一假设。消除依赖关系前后的检验结果显示了教育更可能通过提高受教育者的收入、地位等方面的回报而间接影响个体幸福,从而澄清了教育在功能上的"收入回报"而非"幸福回报",强有力地支持了教育可能仅仅充当影响个体幸福"工具"的观点。
关键词:
教育 幸福 工具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彭文斌 文泽宙
为探究雾霾污染是否对居民消费产生影响,本文利用2005-2016年中国262个城市面板数据,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揭示雾霾污染与居民消费的空间关联特征,构建广义嵌套空间计量模型(GNS)深入剖析雾霾污染对居民消费的空间影响。结果表明:雾霾污染与居民消费存在较强的空间集聚与空间依赖特征;居民消费具有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雾霾污染会显著抑制本地区居民消费,但会促进邻近城市居民消费,且对邻近城市居民消费作用更强;此外,教育水平、交通条件、收入水平、房地产投资及金融发展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居民消费。因而未来要从区域协调入手,优化消费环境,促进居民消费升级,实现"治霾"与"激发消费潜力"的双赢局面。
关键词:
雾霾污染 居民消费 中国城市 空间计量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胜华
本文将政府公共投入、人力资本和居民收入置于同一分析框架内,运用1990~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经验研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证实,政府公共投入与人力资本促进了居民收入的增长,且地方政府对区域人力资本的投资强化了后者对居民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从全国层面来看,教育、医疗等非经济性公共投入比经济性公共投入更有利于居民收入提高。分样本实证结果显示,公共投入对居民收入的影响呈现出区域差异,东部地区非经济性公共投入对居民收入影响较大,而中西部地区经济性公共投入对居民收入的影响则更为明显。为此,公共部门在确保基础设施有效供给的同时应着力加大教育、医疗卫生等与民生相关的人力资本方面的投入,并充分考虑公共投入效果的区域差异性,以提高财政调控的区域有效性和针对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学军
本文利用1996-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将我国人力资本分为四类条件,考察不同维度人力资本投资与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四个维度的人力资本中,技能人力资本、知识人力资本两个维度的人力资本的积累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基础人力资本、制度人力资本两个维度人力资本的增加缩小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存量积累 收入差距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胜华
本文将政府公共投入、人力资本和居民收入置于同一分析框架内,运用1990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经验研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证实,政府公共投入与人力资本促进了居民收入的增长,且地方政府对区域人力资本的投资强化了后者对居民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从全国层面来看,教育、医疗等非经济性公共投入比经济性公共投入更有利于居民收入提高。分样本实证结果显示,公共投入对居民收入的影响呈现出区域差异,东部地区非经济性公共投入对居民收入影响较大,而中西部地区经济性公共投入对居民收入的影响则更为明显。为此,公共部门在确保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学军
本文利用1996-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将我国人力资本分为四类条件,考察不同维度人力资本投资与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四个维度的人力资本中,技能人力资本、知识人力资本两个维度的人力资本的积累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基础人力资本、制度人力资本两个维度人力资本的增加缩小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存量积累 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荣茂 张莉侠 孟令杰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呈倒U型关系的曲线,即随着经济增长,环境质量先恶化,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环境质量又会逐渐改善。文章基于中国1991—2003年29个省级区域环境质量与人均GDP的数据,利用工业废水、废气、固体排放物等变量与人均GDP拟合方程验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研究结果验证了环境库兹涅茨假说,人口密度和外商直接投资对不同的污染物有不同的影响,而工业发展对这三种污染物排放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将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
关键词:
环境质量 经济增长 环境库兹涅茨假说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小帆 马弘
出口国内增加值比重是衡量一个开放经济体产业和贸易升级的重要指标。中国作为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出口国内增加值比重却仍处于世界中低水平。本文建立两阶段生产的李嘉图模型,利用跨国面板数据研究发现,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管制会抑制一国出口国内增加值的比重。其影响机制在于服务业FDI管制会抑制服务业自身的发展,促使国内生产者直接进口国外服务中间品或进口服务密集度高的制造业中间品,由此降低了出口国内增加值比重。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苏华山 王志伟
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微观面板数据研究农村居民教育对于个人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对其收入水平具有显著影响,但对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居民的收入影响较小。此外,还提出了农村教育中存在高学历人才非农化的困境,测算出长期内教育对农村居民收入提升的空间。最后提出化解农村教育瓶颈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农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政企合谋与矿难: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
平台经济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研究——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
人口结构与经常项目收支——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
我国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经验验证——来自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
地方官员一定偏好FDI吗?——来自我国283个市级地区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贸易开放改善了粮食安全状况吗?——来自跨国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劳动收入份额的地区差异实证研究——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
人口老龄化、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证据
技术进步能有效促进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双目标实现吗?——来自全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财政支出对就业的影响存在门限效应吗——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