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89)
- 2023(3616)
- 2022(3091)
- 2021(2796)
- 2020(2330)
- 2019(5059)
- 2018(5252)
- 2017(8927)
- 2016(5324)
- 2015(5988)
- 2014(6198)
- 2013(5814)
- 2012(5431)
- 2011(5027)
- 2010(5086)
- 2009(4570)
- 2008(4422)
- 2007(4147)
- 2006(3632)
- 2005(3359)
- 学科
- 济(16139)
- 经济(16108)
- 管理(12469)
- 业(10015)
- 学(7717)
- 企(7430)
- 企业(7430)
- 方法(6107)
- 农(5860)
- 制(5756)
- 中国(5699)
- 体(5435)
- 数学(5220)
- 数学方法(5149)
- 财(4308)
- 理论(4006)
- 银(3862)
- 银行(3825)
- 行(3723)
- 融(3635)
- 金融(3628)
- 农业(3491)
- 地方(3466)
- 业经(3461)
- 教育(3360)
- 体制(3162)
- 和(3104)
- 环境(2683)
- 度(2604)
- 制度(2601)
- 机构
- 学院(74700)
- 大学(74302)
- 研究(31544)
- 济(24840)
- 经济(24123)
- 农(22975)
- 科学(22653)
- 中国(22623)
- 管理(22482)
- 理学(18607)
- 农业(18514)
- 理学院(18340)
- 所(18307)
- 管理学(17790)
- 管理学院(17666)
- 京(17425)
- 研究所(16859)
- 业大(16650)
- 中心(13801)
- 江(12876)
- 财(12496)
- 省(12449)
- 农业大学(11794)
- 技术(11747)
- 院(11647)
- 北京(10918)
- 室(10785)
- 业(10105)
- 科学院(10011)
- 范(9861)
- 基金
- 项目(52780)
- 科学(38641)
- 基金(35424)
- 研究(34729)
- 家(34080)
- 国家(33812)
- 科学基金(26257)
- 省(22177)
- 社会(19350)
- 划(18975)
- 自然(18233)
- 社会科(18120)
- 社会科学(18118)
- 基金项目(18109)
- 自然科(17777)
- 自然科学(17764)
- 自然科学基金(17424)
- 教育(15975)
- 资助(15149)
- 编号(13841)
- 重点(12687)
- 计划(12306)
- 科技(12140)
- 成果(11867)
- 发(11551)
- 课题(11040)
- 体(10842)
- 创(10733)
- 部(10504)
- 科研(10280)
共检索到1187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凡 李岩 曹鸣庆
通过对两种生菜及其不同外植体在培养基上不定芽发生能力的筛选,得到“大湖366”叶切片不定芽发生率高达87%的培养体系,并且丛生状不定芽可陆续发生。将叶切片与农杆菌共培养,对经km筛选后所得再生株进行X-Glu染色,兰色反应阳性率为50%。
关键词:
生菜,再生,遗传转化,农杆菌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储秀云 敖小平 胡尚力 肖兴翠 梁丽蓉 王红霞 徐刚标
首次建立了湘林–77叶片外植体的离体再生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湘林-77叶片最适诱导分化培养基为MS+1.0 mg.L-1 6-BA+0.15 mg.L-1 NAA+0.005 mg.L-1 TDZ;最适不定芽伸长培养基为MS+0.5 mg.L-16-BA+0.2 mg.L-1NAA;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 MS+0.1 mg.L-1NAA;炼苗移栽最适的基质为黄土:有机质按5:1混合。
关键词:
湘林–77 叶片 不定芽 再生植株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冰玉 苏晓华 郑书星
建立杨树高效的植株再生体系是采用生物技术手段对其进行遗传改良的基础和前提。该研究以山新杨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材料,通过对附加不同浓度BA和NAA的MS培养基的筛选,建立了不定芽的高频再生体系,其再生率、生根率及移栽成活率均达到100%。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不定芽再生和生根的卡那霉素选择压。对再生苗的RAPD分析结果表明,该再生体系基本能够保持原有供体植株的遗传基础,可以应用于试管苗快速无性繁殖及遗传转化。
关键词:
山新杨 高频再生 遗传稳定性 RAPD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胡燕 李仕贵
以籼稻重穗型恢复系蜀恢527的成熟胚为外植体,研究了影响其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频率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在基本培养基NMB中添加2.0mg/L的2,4-D有利于蜀恢527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继代培养;MS+6-BA2.0mg/L+KT2.0mg/L+NAA0.25mg/L的分化培养基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分化;继代两次的愈伤组织分化率最高。利用本研究建立了适合蜀恢527成熟胚遗传转化的高效植株再生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稻瘟病抗性基因Pi-d2导入蜀恢527并获得了经PCR检测为阳性的转化植株。
关键词:
籼稻 成熟胚 愈伤组织 再生植株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余晓丽 王正德 刘慧娟 杨珂金
以野生白木香Rosa banksiaevar.normalis茎段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外植体分化、增殖和生根的影响,并对栽培基质与移栽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利于白木香分化的诱导培养基为MS+2.0 mg.L-16-BA+0.1 mg.L-1NAA;MS+2.0 mg.L-16-BA+0.05mg.L-1NAA作增殖培养基效果最好,增殖率为5.5;利于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0.2 mg.L-1IBA+0.2 mg.L-1NAA;移栽基质为蛭石+珍珠岩+腐叶土(1∶1∶1)效果最好,成活率98%,且苗生长健壮。建立了白木香高效再生体系。表4参1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丽莉 贾炜珑 张彦芹
以白三叶草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进行直接再生系统中不同基本培养基成分和激素浓度的研究发现:白三叶草下胚轴顶端细胞的分化能力最强,分化率在65%以上,子叶次之,下胚轴其他部位几乎不分化。高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有效提高子叶的再生频率15%,而对下胚轴顶端细胞的分化影响不大。在6-BA3mg/L+NAA0 08mg/L的浓度下,下胚轴上段的再生频率最高,达80%以上。
关键词:
白三叶草 外植体 植株再生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邓叶 阳淑金 杜新平 董彬 任丽萍 房伟民 陈发棣 蒋甲福
[目的]本试验的目的是通过瞬时转化解决菊花转基因中存在的两大难题:转化效率低和表达水平低。[方法]通过农杆菌注射渗透法将含有GUS基因(编码β-葡糖苷酸酶)的表达载体pORE R1-2×35S∷GUS转入菊花‘优香’叶片中,进行瞬时表达,并组织培养转化后的叶片,利用GUS化学染色法和RT-PCR进行转化植株鉴定。[结果]菊花‘优香’瞬时表达的转化效率高达76.7%,外源基因(GUS)的表达水平也较理想,尤以第4和第5片完全展开叶(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数)表现最佳。经过34个月的组织培养和抗性筛选,瞬时
关键词:
菊花 农杆菌侵染 瞬时表达 GUS 再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万旭花 陈书霞 申晓青 陈为峰 张然然 成思琼
【目的】建立黄瓜的高频再生体系,为黄瓜种质的遗传转化奠定基础。【方法】分别以华北型黄瓜种质26号、欧洲型黄瓜种质14-1为材料,研究不同激素组合、AgNO3质量浓度、苗龄、子叶切割方式及外植体接种方式对黄瓜子叶节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结果】华北型黄瓜种质26号再生的最适激素组合为4.0mg/L 6-BA+0.3mg/L IAA+1.0mg/L AgNO3,再生率与再生系数分别可达85.00%和2.51;欧洲型黄瓜种质14-1再生的最适激素组合为3.0mg/L 6-BA+2.0mg/L ABA+1.0mg/L AgNO3,再生率与再生系数分别可达86.70%和2.77;5d苗龄的黄瓜子叶作为外植体...
关键词:
黄瓜 再生体系 6-BA ABA IAA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顾地周 高捍东 顾美影 朱俊义 姜云天
以笃斯越桔新生嫩芽为外植体,应用均匀设计法筛选其最适合的基部直接再生芽苗和生根的培养基,结果表明,最适合的基部直接再生芽苗诱导培养基为:DR+2-ip 2.75 mg.L-1+IAA0.10 mg.L-1,诱导率为99%;生根培养基:MS(改良)+IAA1.00 mg.L-1+Kt0.30 mg.L-1,生根率达98%;以再生植株的茎节为材料进行快繁的结果表明,在25 d的一个培养周期内增殖倍数平均达40以上,快繁培养基:MS(改良)+IAA 0.50~1.00 mg.L-1+Kt0.30 mg.L-1+GA30.20 mg.L-1。建立了笃斯越桔的植株再生和快繁体系。
关键词:
笃斯越桔 离体培养 植株再生 均匀设计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红英 辛全伟 马志慧 兰思仁
以中红杨组培苗的叶片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浓度、外源添加物和光照条件对离体叶片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并获得了完整的再生植株。结果表明:1)最适基本培养基为MS,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外源添加物的组合为0.5 mg·L~(-1) 6-BA+0.2 mg·L~(-1) NAA+30 g·L~(-1)蔗糖;2)暗培养有利于愈伤组织诱导,光照16 h·d~(-1)有利于不定芽的诱导,不定芽形成率可达83.3%;3)将叶片再生植株转接到MS+0.2 mg·L~(-1) 6-BA+0.1 mg·L~(-1) NAA培养基中壮苗培养,在1/2 MS+0.2 mg·L~(-1) IBA+20 g·L~(-1)蔗糖+6.5 g·L~(-1)琼脂培养基诱导生根,生根率96.4%,生根苗大田移栽成活率86.8%。
关键词:
中红杨 离体叶片培养 植株再生 生根成活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罗芃睿 张帆 崔杰 刘青红 成蓓禧 曹宁宁
以迷你岩桐(Sinningia hybrida ‘Isa’s Murmur’)带柄叶片为外植体,探讨了外植体的灭菌方法、不同基本培养基以及外源激素(6-BA、NAA、IBA)对愈伤组织和不定芽的诱导及增殖、生根等的影响,成功建立了迷你岩桐组织培养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迷你岩桐带柄叶片在75%乙醇灭菌10 s,0.1%升汞灭菌300 s时,污染率较低(15.56%)而启动率较高(85.56%)。在MS培养基中添加2.0 mg·L~(–1) 6-BA和0.1 mg·L~(–1) NAA时,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91.11%)。在1/2 MS培养基中添加2.0 mg·L~(–1) 6-BA和0.05 mg·L~(–1) NAA时,不定芽诱导率为88.89%。在MS培养基中同时添加2.0 mg·L~(–1)6-BA和0.1 mg·L~(–1) NAA时,不定芽增殖效果最好,增殖倍数为2.38。1/2 MS+0.10 mg·L~(–1) IBA培养基有利于生根,生根率为87.78%。腐殖土∶泥炭土∶河沙以体积比为1∶2∶2的混合基质为移栽基质时,瓶苗移栽成活率可达96.67%。本研究结果可为迷你岩桐的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及规模化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金晓玲 胡莹 李冰华
将矮牵牛Petunia hybrida Vilm的茎段接种在MS附加不同激素的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结果表明:在MS+BA1.0 mol.L-1+NAA1.0 mol.L-1的培养基上可以形成愈伤组织,而且经过继代培养仍可形成愈伤组织;茎段或愈伤组织接种在MS+BA1.0 mol.L-1+NAA0.1 mol.L-1的培养基上可以形成不定芽,且诱导率达100%;健壮的高1.5~2.0 cm的不定芽接种在1/2MS+IBA0.5 mol.L-1+AC1.0 g.L-1的培养基上,其生长根状况良好,生根率达1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欢 郭俊杰 王春胜 尹海锋 曾杰
[目的]探究西南桦间接器官发生过程的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生根诱导等各阶段的适宜培养基配方,建立西南桦高频再生体系,为其遗传转化和良种繁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以西南桦TC2号无性系的节间茎段为外植体开展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以及生根培养基筛选试验,并优化了预培养条件,揭示了愈伤组织诱导阶段基本培养基、激素浓度、暗培养时间,愈伤组织分化阶段激素组合,以及预培养条件等因素对不定芽分化的影响。[结果](1)预培养的适宜条件为:弱光培养(1 000 lx) 15 d后转至暗培养7 d,再正常光照(2 000 lx)培养8 d,该条件下可获得适度黄化的植株,其平均株高和节间长度分别为6.6 cm和3.1 cm;(2)适合西南桦节间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WPB5+1.0 mg·L~(-1) TDZ+0.2 mg·L~(-1) NAA+20g·L~(-1)蔗糖+5.8 g·L~(-1)琼脂(pH5.8),适宜暗培养时间为15 d;(3)适合愈伤组织分化的培养基为WPM+0.8mg·L~(-1) 6-BA+0.5 mg·L~(-1) GA_3+30 g·L~(-1)蔗糖+5.8 g·L~(-1)琼脂(pH5·8);(4)采用上述最优方案,其茎段诱导的愈伤组织分化率和净增殖系数为88.9%和6.2以上,平均每个预培养植株可产生56.8个不定芽;(5)适宜生根培养基为WPM+0.1 mg·L~(-1) NAA+20 g·L~(-1)蔗糖+5.8 g·L~(-1)琼脂(pH5.8),培养30 d后生根率可达100%。[结论]本研究完整构建了高效稳定、重复性好的西南桦节间茎段高频再生体系,该体系不仅愈伤组织分化率和增殖系数较高,还可提升节间茎段取材的效率,为今后开展西南桦组培快繁以及利用基因工程进行其遗传性状改良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西南桦 节间茎段 预培养条件 再生体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余良 胡建广 苏菁 刘建华
为了通过对影响超甜玉米再生因素的研究,建立超甜玉米转基因再生技术体系,获得抗虫资源。以超甜玉米幼胚为愈伤组织诱导外植体,利用基因枪法将苏云金杆菌杀虫蛋白基因转化胚性愈伤组织,通过优化再生和生根培养条件建立了稳定、高效的超甜玉米转基因再生成株体系。结果表明,随着愈伤组织继代时间的延长,再生成苗率降低,再生成苗越难;除草剂Basta对愈伤组织筛选的最适质量浓度为8 mg/L,愈伤组织预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MS+40 g/L蔗糖+20 g/L甘露醇+5.0 mg/L ABA,最适的再生培养基为MS+20 g/L蔗糖+2.0 mg/L6-BA+0.1 mg/L NAA,生根培养基为1/2 MS+0.1 ...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熊丹 陈发菊 梁宏伟 王玉兵 李凤兰
通过不定芽直接再生和经愈伤组织诱导器官发生两种途径,建立了香果树快速、高频率发生的植株再生体系,探讨了不同外植体(幼叶切块、茎段、叶柄和根)、叶片放置方式、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培养条件对不定芽直接再生和愈伤组织诱导器官发生的影响.香果树愈伤组织诱导器官发生结果表明:不同外植体在MS附加1.0 mg/L 6-BA和1.0 mg/L 2,4-D的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率均为100%,其中叶片外植体叶面向下放置效果最好;愈伤组织在MS添加0.5 mg/L 6-BA和0.5 mg/L NAA的培养基上不定芽的分化率为94.35%.香果树不定芽直接再生结果显示:叶片外植体在MS添加6-BA或ZT的培养基上,不...
关键词:
香果树 愈伤组织 植株再生 不定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