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76)
- 2023(11902)
- 2022(10272)
- 2021(9449)
- 2020(7927)
- 2019(18257)
- 2018(18042)
- 2017(34454)
- 2016(18435)
- 2015(20557)
- 2014(20246)
- 2013(19915)
- 2012(18332)
- 2011(16562)
- 2010(16447)
- 2009(15544)
- 2008(15190)
- 2007(13764)
- 2006(11596)
- 2005(10157)
- 学科
- 济(72590)
- 经济(72527)
- 管理(54850)
- 业(53779)
- 企(45288)
- 企业(45288)
- 方法(33646)
- 数学(29346)
- 数学方法(29096)
- 农(20217)
- 中国(18967)
- 财(18538)
- 技术(17773)
- 业经(16327)
- 贸(16210)
- 贸易(16198)
- 易(15757)
- 地方(15371)
- 学(14322)
- 制(13328)
- 农业(13321)
- 技术管理(12534)
- 理论(12440)
- 银(11994)
- 银行(11968)
- 融(11824)
- 金融(11822)
- 务(11607)
- 财务(11584)
- 财务管理(11557)
- 机构
- 学院(258314)
- 大学(256056)
- 济(106628)
- 经济(104404)
- 管理(99218)
- 理学(85606)
- 研究(84865)
- 理学院(84690)
- 管理学(83241)
- 管理学院(82754)
- 中国(65515)
- 京(52045)
- 科学(51756)
- 财(48534)
- 所(42422)
- 农(41916)
- 中心(40483)
- 财经(38882)
- 江(38701)
- 研究所(38526)
- 业大(37549)
- 经(35218)
- 范(33511)
- 经济学(33206)
- 师范(33181)
- 农业(33140)
- 北京(32391)
- 州(31400)
- 院(30516)
- 经济学院(30216)
- 基金
- 项目(173234)
- 科学(136647)
- 研究(128167)
- 基金(124501)
- 家(108246)
- 国家(107367)
- 科学基金(92042)
- 社会(81211)
- 社会科(77029)
- 社会科学(77007)
- 省(69537)
- 基金项目(66259)
- 教育(59792)
- 自然(58845)
- 划(58402)
- 自然科(57480)
- 自然科学(57465)
- 自然科学基金(56434)
- 编号(52507)
- 资助(49670)
- 成果(42049)
- 创(41510)
- 重点(39404)
- 部(38151)
- 发(37996)
- 创新(37926)
- 课题(36429)
- 科研(33270)
- 国家社会(33250)
- 教育部(32973)
共检索到3776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崔蕊 刘力臻
美国金融危机后,人民币现金和金融资产在东亚周边国家和地区备受重视,建立东亚人民币货币区的呼声也愈发强烈。本文通过采用东亚经济体高频汇率数据,首先揭示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东亚其它国家(地区)货币汇率长期协整规律,其次分析人民币汇率短期变动的短期影响,进而计算东亚货币汇率中人民币的比重,动态对比人民币在东亚区域的地位变化,最终证明了东亚创建人民币货币区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潜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蒋济续 卢欣生
以人民币兑欧元及澳元之高频汇率数据为样本,运用高频事件研究方法分析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整对人民币双边汇率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以基准利率及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代表的国内标杆性货币政策调整,对所选定的人民币双边汇率的影响效应不显著;相反,未预期的欧洲中央银行及澳洲储备银行(中央银行)的利率政策调整则分别对人民币兑欧元、人民币兑澳元汇率产生了显著的公告效应与政策操作效果。此外,研究结果显示,欧洲中央银行利率政策调整对人民币兑欧元汇率的公告效应于政策宣布30分钟后逐渐趋于平静,相对而言澳洲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整对人民币兑澳元汇率的影响更具持久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人民币汇率 新闻效应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力臻 谢朝阳
本文以目前东亚货币合作格局下人民币所处的不利地位为分析的起点 ,探讨了东亚货币危机“传染性贬值”的自我实现性:当区域内某一货币贬值后 ,特别是作为国际储备货币之一的日元贬值后 ,人民币继续保持钉住美元的汇率安排会损害国内经济的增长与稳定 ,而现行的东亚双边货币互换合作机制的自身缺陷 ,易于陷中国于窘境;论文为东亚货币合作设定了一个进一步向前推进的合作方案 ,即建立“东亚汇率合作基金”及“钉住混合驻锚的货币篮制” ,以寻求汇率的稳定 ,规避金融危机的风险 ,平衡各国在货币合作中的成本与收益;在此基础上 ,从东亚货币合作的角度分析了东亚货币合作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相关性 ,探讨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丁剑平 杨飞
近年来采用参照篮子货币设定汇率波动的经济体在增加,这反映了全球区域各经济体汇率倾向于管理浮动和相对独立的势头(即区域汇率独立板块)。人民币也是如此,在汇改后参照美元比重显著减小,而区域货币权重逐步增大。虽然这延续着有效汇率研究的发展方向,但是它更加表现为一种市场力量的选择。区域内某些货币相互联动的增加,反映了这一组货币汇率波动的独立性。本研究通过回归发现,人民币与港币、林吉特、韩元和台币联动走得越来越近,在集体降低对美元的参照比重之后,这几种货币互相间参照比重上升。而在它们后面又有互动的其他货币。这种货币联动的方差和持续性模式是亚洲未来货币独立板块形成的雏形。中国汇改后在对亚洲货币集体降低美元...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力臻,李爽
亚洲金融危机使得东亚地区的货币合作提上日程。《清迈协议》的达成 ,即“10 +3”(东盟 10国加中、日、韩 )框架下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的陆续签定 ,标志着东亚区域货币合作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第 1步。然而 ,货币互换只是货币合作的最初形态 ,随着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 ,货币互换合作必将向更高层次的货币基金合作的方向发展。东亚货币基金的创建不仅是必要的 ,也是可行的。不久的将来EAMF一定会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小川英治 杜辉
东亚金融危机提醒我们一个事实,即由于东亚各国不仅仅与美国,而且与日本、欧洲以及区域内部各国间都有紧密的经济联系,所以事实上的美元钉住汇率制已不再适合它们了。如果东亚建立了以货币篮、而不是以某种重要货币为中心的区域货币制度安排,那么区域内各货币间将会有稳定的联系,其币值本身也将更为稳定。本文运用一般购买力平价模型(G-PPP),对在东亚创建统一货币篮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并考察了在东亚哪些地区有可能创建统一货币区。我们分析的结果是东盟五国、韩国和中国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货币区,如果该区形成,那么统一货币篮将比美元更适合作为“锚”。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刚
东亚经济体货币汇率联动态势检验表明,东亚货币之间存在非正式的汇率合作机制。金融危机前,大多数东亚货币汇率呈现出较为一致的联动态势;金融危机期间,其联动态势相比危机前有所加强;人民币二次汇改后,这种联动态势反而有所减弱。同时,进一步选取2005年7月25日至2012年12月2日的名义汇率的周度数据,分阶段实证检验人民币对东亚货币的影响力。结果显示,金融危机后,东亚仍旧是事实上的美元区,美元的地位仍难以撼动,但人民币对部分东亚货币的影响力已超过了美元,对美元地位构成了挑战。可以预计的是,人民币在东亚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发挥亚洲支柱货币作用。
关键词:
人民币 东亚货币 汇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基珣
东亚区域货币合作在金融危机后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反而使东亚各经济体出现了较大分歧,使东亚货币合作前景渺茫。基于此,本文深度探讨了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问题,并在东亚货币合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民币东亚地区化的目标及人民币推动东亚货币合作的路径,建议我国政府应该当机立断,做出人民币东亚地区化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人民币 东亚货币合作 区域化发展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谭力丹 柴天仪
<正>文章分析比较14个常用汇率监测高频指标对汇率短期波动的预警能力,构建汇率波动预警指数并划定风险阈值。实证研究发现,各指标对于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预警能力有显著区别,在岸离岸汇差、25DRR1W等指标对人民币短期内贬值有较强预警能力。在单指标预警的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构建多指标预警指数,实证和历史回测结果显示,预警指数进一步提升了预警能力约4.3%。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许祥云 贡慧
文章使用GARCH模型对2005年7月以后东亚货币对美元名义汇率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金融危机之前,人民币汇率对林吉特、韩元、新加坡元和新台币四种货币的汇率影响显著,而金融危机后,菲律宾比索对美元汇率也受到了人民币的影响,同时人民币对大部分货币的影响系数在增强。这说明人民币正在成为东亚地区重要的"锚货币",而这种"锚"作用的一个重要实现方式是引导其他货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动;但VIX指数的影响一直比较显著,这凸显了人民币作为区域货币锚的不稳定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珺 周雯
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凸现出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必要性。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多变量GARCH模型研究了人民币与日元、韩元、港元、台币、新加坡元、泰铢、印尼盾、吉林特等东亚地区8种货币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易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人民币与东亚地区其他货币之间汇率合作基础不同,现阶段港元、台币、泰铢是人民币最佳的汇率合作伙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斌 何帆
本文说明了亚洲货币单位的编制背景、功能以及方法和结果,并指出了编制方法中的缺陷。通过模拟人民币单一钉住美元与单一钉住亚洲货币单位,我们发现钉住亚洲货币单位更有助于维护人民币贸易加权汇率稳定。通过钉住AMU,还能够借助国际金融市场为人民币合理定价和低成本规避汇率风险。在人民币在亚洲货币单位中占据较大权重、人民币与亚洲货币单位之间保持相对灵活的平价调整规则的前提下,人民币保持与亚洲货币单位的相对稳定将有助于推进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和参考一篮子货币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孙碧波
随着中国经济近年来的快速增长,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得到了普遍认可。文章通过对8个东亚经济体汇率受其他货币汇率影响情况的实证研究,发现尽管美元影响向力仍为主导,但人民币对这些货币汇率的影响力正在逐步提升。近年来,中国与东亚经济体贸易联系的日益加强和东亚经济体汇率政策的调整,可能是人民币在东亚地区影响力增强的两个主要原因。
关键词:
人民币 汇率 东亚经济体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雅楠
人民币推行国际化以来,在国际货币计价单位和价值储藏职能安排上依然欠缺。本文在人民币推行计价职能国际化的诉求下,结合中国对亚洲主要国家的经济和贸易影响力不断加强的现状,通过HP滤波分析及Granger检验实证分析了人民币对亚洲主要国家汇率产生的影响,发现人民币对某些亚洲主要货币具有影响效应,并探讨了该效应产生的原因,为人民币国际化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洪林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区域金融合作也深入开展起来。欧元的成功实践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东亚国家(地区)开展货币合作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本文先从东亚货币合作的必要性出发,然后对货币合作的理论基础——最优货币区理论进行探讨,接着按照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标准和结论对东亚货币合作的经济基础进行分析,最后对东亚货币合作给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
东亚货币合作最优货币区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